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抢救治疗_急诊抢救患者记录

【www.zhangdahai.com--妇联公文】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的抢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0年2月急诊科就诊的8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心房颤动的规范治疗提供依据。结果:82例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7例和心力衰竭18例,风湿性瓣膜病2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例。82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显效54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显效时间最快2 h 3例,1 d内显效15例,2 d内显效26例,1周显效10例。4例发生恶心、厌食,头昏,在继续用药过程中症状消失,未发现肝酶严重升高病例。结论:急诊心房颤动药物转律效果良好,在急诊处理时要考虑抗凝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房颤动;危险因素;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41.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64-0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且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自然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为0.77%,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估计至少有800万例房颤患者[1]。房颤发作除导致常见的心悸、胸闷和乏力等外,其更大的危害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减轻由心房纤颤所致的自觉症状,减少脑卒中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急诊科就诊的82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房颤的规范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不同原因心房颤动患者82例,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4~87岁,平均(63.3±10.3)岁。均以心房颤动为首诊或其他急症合并有心房颤动的患者,诊断心房颤动的依据是以心电图特征性表现:P波消失,代以振幅、形态、频率绝对不规则的f波(350~600/min),QRS波绝对不等。心功能分级(NYHA)标准:心功能Ⅱ级64例,Ⅲ级15例,Ⅳ级3例。
  1.2 方法
  治疗原则:对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48 h的患者(排除心房内血栓患者),给予乙胺碘呋酮150 mg静脉推注后以1 mg/min持续静脉滴注复律,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选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根据心功能情况静注西地兰治疗。随访3个月。
  1.3 疗效的判定
  ①显效:阵发性心房颤动完全不发作或偶有发作1次≤3个月,每次持续≤1 h;或持续心房颤动转为并维持窦律或心室率下降幅度30%以上;②有效: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减少50%以上,持续性心房颤动转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室率降至100/min以下,或较基础值下降>2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
  2 结果
  82例急诊心房颤动患者病因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3例(40.2%)、高血压22例(26.8%)、糖尿病7例(8.5%)和心力衰竭18例(22.0%),风湿性瓣膜病2例(2.4%)。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例,占23.2%。82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显效54例(65.9%)、有效17例(20.7%)、无效11例(13.4%)。显效时间最快2 h 3例(3.7%),1 d内显效15例(18.3%),2 d内显效26例(31.7%),1周显效10例(12.2%)。4例(4.9%)发生恶心、厌食,头昏,在继续用药过程中症状消失,未发现肝酶严重升高患者。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心房纤颤已成为急诊心律失常的首位就诊病因,所有能对心房肌产生影响,导致心房扩张、心房肌增生、缺血、炎性浸润和渗出改变的心脏病都属于心房颤动的病因。多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性也会对心房的电生理特性产生影响,从而促发房颤。有全身感染、肺部疾病、肺栓塞、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其他一些代谢异常都可能促发心房颤动。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年龄≥65岁、高血压史、冠心病、糖尿病、左室功能低下、既往栓塞或一过性脑缺血史者、瓣膜病或人工瓣膜置换术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为并发栓塞的高危患者[2]。本组资料中,急诊心房颤动患者平均年龄为(63.3±10.3)岁,以老年人为主,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则为房颤的主要病因,与国内的其他研究类似[3]。药物复律主要用于新近发生、特别是48 h内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时间不超过半年的持续性心房纤颤,本文采用乙胺碘呋酮静脉滴注,82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显效54例(65.9%)、有效17例(20.7%)、无效11例(13.4%)。显效时间最快2 h 3例(3.7%),1 d内显效15例(18.3%),2 d内显效26例(31.7%),1周显效10例(12.2%)。4例(4.9%)发生恶心、厌食、头昏,在继续用药过程中症状消失,未发现肝酶严重升高患者。本资料中高龄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明显相关,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例,占23.2%。纠正阵发性心房颤动、控制心室率、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常规对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缺血性卒中的危险评估,高危患者应选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是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措施,以更好地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在临床工作中要认识抗凝对心房颤动的重要性,避免医生顾虑出血并发症而不敢大胆使用抗凝剂,规范急诊心房颤动治疗。
  [参考文献]
  [1]胡大一,孙艺红.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06,5(1):5-7.
  [2]卢燕玲,张会荣.老年慢性非瓣膜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5(1):54-56.
  [3]龚艳君,丁文惠,丁燕牛,等.1 335例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病因(或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1):658-661.
  (收稿日期:2010-12-30)

推荐访问:急诊 心房 颤动 抢救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fuliangongwen/2019/0420/8432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