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海指什么 古代关于四海的解读

【www.zhangdahai.com--交通运管公文】

  摘要:海为陆上众水所会归也,这是它的本来意义。随着众水携带大量泥沙、污物流入海中,海便有了晦的意思。海在运用和演变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词义也随之而变,海就参与了地域划分,具有标志符号的意义。在使用中,海有了标志地界的隐含意义,用来表示泱泱大国。人们把具有标志地界意义的"海"与人文联系起来,"海"便有了"荒远之地"这个新的文化意义。四海有大海之意,而大多数是指古代疆域的范围。《山海经》的"海"是一个地域概念,指当时中国中心地区。
  关键词:海 四海 地域 《山海经》
  
   关于海和四海前人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一些探讨,如:王建莉《析“海”的文化意蕴》:通过对海的解释,从中国古代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性去分析“海”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特殊意蕴。菜丛《“四海”不是“海”》认为四海是指古代疆域的范围,同时四海的海还有远的含义,也有深、晦暗、不了解之意。吴慧颖在《毛泽东思想论坛》发表的《毛泽东和“四海”》指出:毛泽东在使用“四海”的过程中改造了“四海”,由指以前的全中国引申为指世界全国各地和四大洋的新含义。王元林《古代早期的中国南海与西海的地理概念》:四海是对中国周边海湖和地区的称谓,早期的四海没有确指海域,只是泛指和对举而言。毕奥南在《历史语境中的王朝中国疆域概念辨析―――以天下、四海、中国、疆域、版图为例》中写道:“四海”即四方,有时包括四夷,有时不包括。孙清珉《“山海”在哪里》认为《山海经》里说的“山海”之地,就是指今天的陕西省的华山以北的大荔、合阳、韩城,及山西省的永济、解县、安邑、万荣等地。对海和四海的解释也众说纷纭,那么四海究竟是指什么呢?本文将从海、四海到《山海经》的海来探讨一下古代关于四海的解读。
  一、海
   在中国古籍中,“海”首先是一个很明确的地域概念,《辞海》中这样解释:“地面�水之区域最大者为洋,其次於洋而近於陆地者为海”。①海指的就是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它的理性意义在许慎的《说文解字》卷十一上《水部》中就阐释得很清楚:“天池也,以纳百川者。 从水,莫声,慕各切。”也就是说海为陆上众水之所会归也。如:
   《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孟子・滕文公下》:“禹掘地而注之海”。
   《尔雅・释水》:“四渎者(江、河、淮、济),发源注海者也”。
   《淮南子・�论训》:“百川异源,皆归于海。”
   无疑,这里的“海”的含义,反映的就是海这一客观事物的本体,也是其意义的核心。
   由于百川携带大量的泥沙、污物不断流入海中,海便有了晦的意思。《释名・释水》:“海,晦也,主承秽浊,其色黑而晦也。”《老子》有“澹兮其若海”之句,海在此假借为“晦”②。
   其次,“海”在运用和演化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思维习惯、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的词义也会随之演变。③
   我国古人对自己所处地理位置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准确的。“海”一方面被当作客观的存在物来看待,另一方面它也参与了地域划分,具有标志符号的意义。如:《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里的“北海”,因齐临渤海,在其北,故古人称之为北海,但也泛指北方。下句中的“南海”泛指南方,因楚境不到南海,这里只是甚言其远而已。
   又如:《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其三,“海”还具有标志地界的隐含意义。
   例如:海内:指中国。《孟子・梁惠王上》说:“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战国策・秦一》称:“今欲并天下,凌万乘,�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史记・秦始皇本纪》写道:“今皇帝并一海内,所为群县,天下和平。”“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凡所��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主重明法,下不敢�非,以制御海内矣。”“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秦并海内,兼�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
   海外:指中国以外的地方。《诗经・商颂・长发》有:“相士烈烈,海外有截。”郑笺说:“四海之外率服。”李商隐《马嵬二首》写道:“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我们从“海”的本来意义,到用“海”来参与地域划分,再到用“海”来表达“泱泱大国”可以看出,古人对海有一定认识的。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说是农耕文化,对土地的祟拜、认识远远超过了对“海”的崇拜和认识,因而这种认识显然又是很不够的。
   那么,中国古代从对“海”的上述认识中又对它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呢?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位于中原内陆,它的周围居住着被中国古人看作是愚昧落后的蛮夷戎狄。《史记・五帝本纪》写道:“南抚交�、北发,西戎、析枝、渠瘦、氏、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这样,人们就很自然地把具有标志地界意义的“海”与人文联系起来,“海”就有了“荒远之地”这个新的文化意义。《荀子・王制》中说:北海则有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杨�注:“海,谓荒晦绝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
   这样的说法还有许多:
   《诗经・商颂鲁颂・闭宫》: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翩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
   《荀子・王制》:�海�有紫���焉,然而中�得而衣食之。
   《荀子・王制》:西海�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得而用之。
   《左传・襄公十三年》: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
   《汉书・苏武传》:乃徙武北海无人处。
   二、四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认识范围的扩大,人们又以四方皆有海,提出“四海”的概念。④《史记・夏本纪》有“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之语。“四海”首见于商遗民所作《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商人居东方濒海,推而广之,以为四方皆海。在《尚书・益稷》中有:“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孔传称:“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中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礼记・祭义》中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这里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没明确指出各个海是什么海域,或是明确的一个海,只是把大海按方位来划分了。这些都是四海被视为大海或臆想中的大海的例证。
   与自然地理观不同,四海其实指的不是真的大海,而是古代疆域的范围。
   我们来看一看《尚书・禹贡》中的一段话:“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生教论于四海。”这分明说的是生教影响的范围;而《礼记・王制》中说得就更明白了:“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四海”实际上指的就是当时疆域的范围,或者说四至和真的大海没有什么关系。
   既然是疆域的四至,那么又四至到哪里呢?《尔雅・释地》中对“四海”作了完整的解释:“东至泰远,西至�国,南至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郭璞注曰:“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一次四荒者。”由此可见,“四海”指的就是夷、狄、戎、蛮,或者说疆域四至到当时的夷、狄、戎、蛮四方。夷、狄、戎、蛮并不是专指古代的哪一个民族或部族,夷、狄、戎、蛮更多指的是一种方位,它是古人根据周边异族的居住方位,对异族习惯上的一种泛称,并不是专对哪一个种族的称谓。⑤
   四海指的既是夷、狄、戎、蛮,那么“四海之内”就是夷、狄、戎、蛮四方异族所包围的范围,也就是古代中国统治的疆域范围,对此,古籍中就很多,如:
   《尚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
   《孟子・离娄上》:“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荀子・王制》:“四海之内若一家”。
   《山海经・海外南经》:“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
   《史记・高祖本纪》写道:“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王侯。”
   《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
  《淮南子・椒真训》中也有:“神经于骊山、太行而不能难,入于四海、九江而不能濡。”那么四海之内必为九州,即中国了。
   三、山海经的海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根据其内容、体例,全书可分为《山经》(亦称《五藏山经》),《海经》(《海内外经》《大荒经》《海内经》)两大部分。《山海经》特别是其中的《山经》记载的主要是中国本土上的事物,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持此说,而吴承志则认为超越了现今国界到达了朝鲜、日本、前苏联、蒙古、阿富汗等邻国,法国学者维宁则更进一步认为到达了北美洲、中美洲。―――这是关于《山经》。
   关于《海经》部分,也是异说纷呈。
   云南省测绘局扶永发工程师于1992年11月出版了一本专著《神州的发现――地理考》,他认为,《山海经》记载的是云南远古时期的地理和历史,是我国远古时代云南西部东经101度以西、北纬23度以北纵谷地区的地理;认为“海”就是指当时的中国,此“海”又分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部分,犹如把今日的中国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一样。除今日的洱海和祥云县境内云南驿坝子中的湖泊在《山海经》中称为“西海”“东海”外,其余众多的“海”大多为地域名称,少数为水域(湖泊)和水(河流)名称。
   唐世贵和唐晓梅在《华文本作者质疑(上)》中认为:“《海经》以“都广之野”为“海内”,向周边辐射,构成 “四海”,描述的地理范围则可远及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和阿富汗、俄罗斯等国”。
   1992年10月,青年学者喻权中在其专著《中国上古文化的新大陆―――考》的《绪论》中指出: “《海外经》对人文历史地理的记载,当是与殷墟卜辞及商末周初金铭中对人文历史地理的记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其海外’,也必‘是相士烈烈,海外有截’意义上的海外,意指商末周初时中国以外的地方。”⑥
   而本文将从两方面来解读《山海经》的海:
   1、从内容上来讲,海是地域名称,指当时的中国中心地区。如:《海内经》说:“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黑水、青水均为河流之名,海中不得有水(河流),故知此“南海”不是水域名称而是地域名称。
   《海外北经》说:“北海内有兽,其状如马,名曰�� 。有兽焉,其名曰�,状如白马,锯牙,食虎豹。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有青兽焉,状如虎,名曰罗罗。”��等四兽为陆地动物而非海上动物,故知此“北海”不是水域名称而是陆地名称。此二例为该书中所记之海为地域名称而非水域名称更非为海洋之“海”的确证。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南海之中,有�天之山,赤水穷焉”。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少昊孺帝��于此,�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
   《山海经・大荒南经》说:“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北海之外,赤水之东,有长胫之国。”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神,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
   以上的南海、东海、西北海、西南海、北海均为地域名称,指的就是当时中国中心地区的南部、东部、西北部、西南部、北部。
   2、当时的中国中心地区称之为“海”,又号称“天下”。此海又分为四个部分:东部称东海,南部称南海,西部称西海,北部称北海。“四海”之间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四海”之内称为海内,“四海”之外称为海外。由于《山海经》非一人一时所作,所以海内与海外的记述相差较大。如《海外东经》所载的大人国,该国位于当时的中国中心地区的东南角,所以记载于此经;而紧靠大人国国邑处的“大人之市”却记载于《海内北经》。《海内北经》说:“大人之市在海中”。可见“海内”与“海外”、“海中”并无严格的区别。传为西周时的作品《诗・商颂・玄鸟》中有“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之文;《春秋左传》载有(鲁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之文,二书所称之四海、北海、南海均为地域名称,而非水域名称。此为远古时代中国称为海,此海又分为北海南海……四海等称谓在西周、春秋时的遗存。今日中国仍有“五湖四海”、“海内”、“海外”等说法,此亦为远古时代对中国的称说的遗存。⑦
   远古时代的中国要比今日的中国版图要小。今日的中国,其东南滨临大海,东方确有东海,南方为南海,西方和北方却不曾有西海和北海。《山海经》的海如果解释为海洋的海,则四周必被海水所包围。但是今日的中国也不是四面滨海,所以不是海洋的海。
  
  参考文献:
  [1]辞海(上)巳集[M].中华书局,1980年,第85页
  [2](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第五[M].中华书局,1983年第207页
  [3]王建莉.析“海”的文化意蕴[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4]王元林.古代早期的中国南海与西海的地理概念[J].西域研究,2006年第1期
  [5]菜丛.“四海”不是海[J].神州民俗,2011年第9期
  [6]胡远鹏.论现阶段研究[J].淮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7]扶永发.神州的发现――山海经地理考[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推荐访问:解读 古代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aotongyunguangongwen/2019/0317/1974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