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患者的护理 [136例心悸患者临床分析]

【www.zhangdahai.com--经贸招商公文】

  【摘要】 目的 掌握心悸的临床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以“心悸”(门诊诊断)收入院的患者为对象,分析临床特点,第一诊断,其他诊断。结果 病例共136份,出院第一诊断病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律失常,神经症,高血压,冠心病、感染等,前三者疾病常共存。结论 心律失常、神经症、高血压等为门诊心悸患者的常见病因,尚需重视颈椎病的诊断。
  
  以心悸为主诉的患者及其常见,并不难诊治,但不乏一时难以解释和鉴别而以“心悸待查”收入院者。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查阅、分析统计本院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以“心悸”(门诊诊断)收入院的患者,确定诊断,包括第一诊断,其他诊断。结果全年136例,男46例,年龄24~77岁,平均53岁;女90例,年龄26~78岁,平均54岁。平均住院天数4 d。出院情况:好转121例,未愈9例,治愈3例,死亡2例,其他1例。
  1.2 确定诊断 ①第一诊断:心律失常40例,占29.4%。心血管神经症29例,占21.3%。高血压16例占11.8%。冠心病7例,占5.1%。感染疾病5例,占3.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4例,占2.9%。甲亢3例,占2.2%。其他为心功能不全,心肌病,消化道疾病,过敏性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血液病,胸腔积液,肺栓塞以及未能明确诊断者;②其他诊断:高血压37例,心律失常21例,糖尿病13例,心血管神经症6例,低钾血症,颈椎病,帕金森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风心病,TIA,消化道疾病等。
  1.3 常规辅助检查 心电图,血常规,血钾钠氯,肾功,血糖,甲状腺功能,超声心动图,胸片等。
  
  2 讨论
  
  心悸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1],本资料显示:心悸为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心律失常可由于心脏存在异常传导途径所致,也可继发于缺血、缺氧、心肌炎、低钾、高血钙,洋地黄中毒、儿茶酚胺增多等,使心肌细胞冲动异常或触发活动异常[2]。应常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时处理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心悸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患者,因过度紧张,运动,药物等引起,患者可对心率的变化和心脏收缩力的改变十分敏感,能感知出一个早搏或早搏后较有力的一次心脏收缩。仔细询问病史后即可确定诊断。
  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常因心悸等周身不适为首发症状就诊。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发热患者,体温增高,基础代谢增高,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而体温降至正常后心悸随即减轻或消失。心血管神经症: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1]。随着社会发展,日常生活紧张、压力增大等因素,使该病发率有增多趋势。患者常有抑郁、焦虑倾向,临床表现常有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以及多汗、手足发冷、失眠、尿频[2]等多种主诉。应给予驱除诱因、干预生活方式,必要时镇静、抗焦虑等治疗。
  高血压、2型糖尿病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胰岛素抵抗,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精神应激,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或紊乱,可有心悸。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增快,心脏搏动增强,引起心悸;低血糖、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肾上腺素释放增多时出现心悸;贫血时,血液携带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为保证氧供应,增加心率,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不足,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可引起心悸等。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可合并心律失常、心脏增大,心包积液而因心悸就诊。
  目前颈椎病患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减小。因病变刺激、压迫脊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可出现心悸症状。有资料报道,颈椎病是心外疾病导致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8-356.

推荐访问:心悸 临床 患者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ngmaozhaoshanggongwen/2019/0407/6162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