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痰湿体质在2型糖尿病防治中的作用:糖尿病2型生存期30年

【www.zhangdahai.com--科学科技公文】

   【关键词】 痰湿体质;糖尿病       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中七分法的一个病理类型[1],是指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运化失司,造成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形成以黏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有体态偏胖、口黏、痰多、胸闷、多汗且黏、身重不爽等。
   痰湿体质作为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与多种生活习惯疾病有关,如亚健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5] 。痰湿体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痰湿体质形成的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上述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等4个基本原理[6]。
   其中,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社会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同时,我们可以从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看电视2小时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8-9]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尤为巨大[10]。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痰湿体质的影响及在2型糖尿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膳食结构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饮食物具有滋养五脏,增强体质的作用。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损伤人体体质。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则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 … 此五味之所伤也。”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特点是低脂肪、低能量密度、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膳食纤维[10] 。2000年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而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下降,与1992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造成脂肪摄入过高及健康食物摄入减少,慢性病危险将因此增加[11]。
   与之相对应,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前一次调查,具有明显增高[12]。超重的人群更是在1989-2000年的12年间,超重率由15%增加至28.2%,增长幅度为88%[13]。
   而胡以松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油、蛋类、奶类、糕点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正相关;深色蔬菜、畜肉、禽肉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负相关 [14] 。
  中医学认为,此种膳食结构属于偏嗜肥甘,即是《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肥人……
   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素问・奇病论》:素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此种膏粱厚味,油腻腥膻,易积湿生痰,而成痰湿。故有《张氏医通》:“膏粱过厚之人,每多痰”及《杂病源流犀烛》:“饮啖过度,好食油麦猪脂,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痰”之说。更有朱丹溪“肥白人多痰湿“(《格致余论》)之著名论断。李东垣亦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过嗜膏粱酒醴,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停。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脂肪摄入过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产生“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5]。
   因此,膳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 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职业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在降低,家务劳动在减少,人们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每年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全球190万人死亡;12%缺血性心脏病,11%缺血性中风,14%糖尿病,16%结肠癌及10%乳腺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患直肠癌、乳腺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危险性[16]。
   2002年中国人群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虽然,从事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人,有44.7%和23.0%,但是考虑到技术革新和进步,此种工作强度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人群中只有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0%和16.0%。3.74%的人采用静坐生活方式。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目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17]。
   江国虹等对天津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每天锻炼少于30分钟的81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413人,占50.8%。而在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的2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6人,只占21.4%。统计分析显示: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分钟,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天运动30分钟时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而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54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06人,占37.9%;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的29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13人,占71.5%。统计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3个小时,患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加0.89、0.79、0.47、0.45倍。静态活动时间过多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8]。
   全国各地,如吉林[19]、上海[20]、南京[21]、河北[22-23]、浙江[24]、广州[25]等地的研究,均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
   中医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体力活动不足,多静少动,易造成“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宣明五气论》),《吕氏春秋・尽数篇》谓: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
   王琦等对通过对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低运动水平、喜食油腻之物是影响痰湿体质的重要因素[26]。
   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要重视对痰湿体质进行研究,其中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同时,要对重点人群进行体质辨析,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从而提高2型糖尿病防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
  [2]颜平.平衡观――中医调治亚健康的根本[J].江西中医药,2006,37(2):13―14.
  [3]邹志春.从中医理论探讨亚健康及其与运动的关系[J]. 江苏中医药,2005,26(4):7―8.
  [4]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5]刘艳骄,王琦.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 ):34-39.
  [6] 王琦 王睿林 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Vo1(22)No.9 :627-629.
  [7]王琦,于卫东.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0.
  [8]Diabetes and Obesity:Time to Act;International Diatebes Federation 2004.
  [9]Debate on Obesity;The Observer, London UK25/01/2004.
  [10]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J].卫生研究,2001,30(4):221-225.
  [11]翟凤英,何宇纳,马冠生,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85-488.
  [1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J] .营养学报,2004,26(5):329-332.
  [14]胡以松,翟凤英,何宇纳,等.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食物摄入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8.
  [15]徐济民,蔡沛源.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 :256.
  [16]毛淑芳,刘岩.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67-70.
  [17]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246-251.
  [18]江国虹,李静,潘怡,等.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94-96.
  [19]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4):238-239.
  [20]向会英,王人卫.上海中老年妇女体力活动现状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9,1(7):269-270.
  [21]洪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128-1130.
  [22]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等.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0-3022.
  [23]王晓波,姜红,王跃进,等.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75-777.
  [24]陈雅萍,俞敏,韩晓军,等.浙江省成年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8):1-2.
  [25]邓木兰,麦劲壮,刘小清,等.广州市中年人群体力活动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J].华南预防医学,2002,28(4):12-15.
  [26]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31(1):10-13.
  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08Z19)

推荐访问:糖尿 体质 病防治 中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kexuekejigongwen/2019/0417/810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