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败酱方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47例|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状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败酱方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47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运用乌梅败酱方随证加减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10 d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7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3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5%。结论:乌梅败酱方加减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确有很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乌梅败酱方;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092-01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病程迁延容易复发的临床常见肠道病。笔者2007年3月~2009年11月,采用乌梅败酱方加减治疗47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均为本院内科住院患者,都符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均经纤维结肠镜、常规检验等检查确诊。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6岁,平均36.5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1年,平均3.9年;临床上均以腹泻伴左下腹或腹部疼痛,大便常黏液或不同程度脓血为主症,所有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部充血、水肿或黏膜糜烂渗血,便检可见红细胞、脓细胞,且长期服用中西药,疗效不佳者。
  1.2 治疗方法
  乌梅败酱方基本方:乌梅20 g、败酱草20 g、黄连6 g、木香10 g、当归15 g、白芍15 g、枳实15 g、太子参20 g、白术15 g、茯苓15 g、葛根15 g、炙甘草6 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10 d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随证加减:胃肠寒湿减黄连加苍术、藿香、厚朴、苡仁;湿热重者加白头翁、秦皮,减太子参、白术;肝脾不调者加柴胡、陈皮、防风;脾胃气虚者加太子参、扁豆;脾肾阳虚者加附片、干姜、细辛、补骨脂;寒热错杂者加乌鸡丸;瘀阻肠络者加乳香、没药;大便滑脱者重用乌梅、诃子。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型、大便每天1~2次,结肠镜检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消失、大便化验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结肠镜检病变较治疗前好转,大便化验可见少量白细胞;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化验,结肠镜检均无改善。总有效=治愈+好转。
  2 结果
  47例患者,治愈38例(80%),好转5例(10%),无效4例(8.5%),总有效率为91.5%。
  3 讨论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个目前病因未阐明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以溃疡为主,多累及远端结肠,也有遍及整个结肠的,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腹痛,粪便中含有脓血和黏液,病程发展缓慢,病情轻重不一,有反复发作的趋势,男女都可发病,近年来的研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而细菌感染,精神因素则为诱发或加重的原因[2]。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学的“肠�”、“久痢”、“脏毒”、“滞下”、“血痢”、“肠风下血”等病范畴,关于其病因及病理机制,中医学认为多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至脾、肝、肾三脏功能受损或失调,而以脾虚湿盛为主要病机;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填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此肝脾二脏之病也”。又《医宗必读・泄泻》“肾泄者,五更溏泻,久而不愈,是肾虚失闭藏之职也”。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早已有了明确的论述[3],且与现代研究结论非常近似。而关于其治法,中医对此研究颇多,或辨证分型论治,或专病专方,单验方治疗,针灸推拿、灌肠疗法等,比较全面论述治法的则非《医宗必读》之治泻九法莫属,然其治总以治泻不离乎湿立论。笔者初入临床遇此病亦多宗以上论述治疗。确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则不佳,复发率较高,后偶得中国中医研究院路志正主任医师的验方乌梅败酱方[4],经随证加减运用于临床,确有更高的疗效,非一般方药可比。该方以脾胃不调、土虚木旺,湿热留恋为制方依据,治以清热解毒化湿,调气引血,健脾抑肝,佐以升清、酸收、止泻。病机把握准确,全方配伍切中病因病机。方中重用乌梅酸涩止泻,合白芍柔肝抑木,败酱、黄连苦寒清化湿热,木香、枳实调气止痛除痞胀,当归、白芍和血行血,四君健脾除湿,葛根升清止泻,诸药合用共奏抑肝健脾、祛邪扶正调肠止泻之功。同时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缠绵难治,复发率高的原因是:虚实互见,塞热错杂,病久有瘀。所以临证时每以此方为基础或补虚泻实或寒温并用或活血化瘀,确实收到了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贵廷,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286-289.
  [2]杜廷龙.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简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1):9.
  [3]王显明.中医内科辨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83-297.
  [4]李宝顺.名医名方录[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0:80-81.
  (收稿日期:2010-04-01)

推荐访问:乌梅 结肠炎 加减 异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416/783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