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脐动脉A/B

【www.zhangdahai.com--统战民宗公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在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性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18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常规治疗不能控制出血时,运用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B-Lynch缝合术。结果 18例均抢救成功,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是抢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改良B-Lynch缝缝合术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1]。剖宫产是产科最常见手术,是解决难产与产科并发证的主要手段,剖宫产术时除胎盘剥离面出血外还存在手术切口出血,故出血量多于阴道分娩出血量。国内报道剖宫产的子宫切除率为0.45%~0.61%[2]切除子宫使年轻妇女丧失生育功能,给产妇带来严重身心创伤,因此,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有效的控制剖宫产大出血,保留产妇的子宫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救治1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避免了子宫切除,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因各种原因行剖宫产分娩孕妇650例。发生剖宫产产后出血28例(4.31%,28/650),年龄21~39岁,孕周36~42周,新生儿体重2150 g~4600 g。其剖宫产指征为:产程延长或滞产5例,双胎3例,巨大儿6例,子病前期(重度)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5例,胎盘早剥2例,前置胎盘(部分性)2例。所有病例均无血液系统疾病,不伴内外科合并症。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10例经常规处理子宫收缩恢复正常,出血减少未再实施缝合止血术,剩余18例经常规处理仍出血的患者实施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对出血仍不能控制者,再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1.2 出血量的计算 产科出血量的计算以临床常用目测法+容量法。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了子宫体及静脉注射缩宫素,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按摩子宫,出血部位“8”字缝扎,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宫腔纱布填塞等综合止血措施,经5~10min观察,证实无效后即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1.3.2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将子宫提出腹腔,向对侧牵控,以暴露预缝扎处,用大圆针,1号可吸收丝线,在剖宫产子管下段切口的稍下方,解摸子宫峡部两侧跳动的子宫动脉内侧2 cm处,从前往后贯穿缝合,一般不要穿透子宫内膜层,然后再从子宫动静脉最外侧阔韧带无血管区由后向前穿过结扎[3]。
  1.3.3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①子宫加压 :两手垂直加压子宫体,若出血减少则估计该术能成功。②快速缝合子宫切口,用75 cm长的1号可吸收丝线从子宫切口下缘3 cm右侧中外1/3处进针,经宫腔对应穿透后壁出针;在后壁子宫体部垂直褥式缝合2~3针,至宫底距宫角约3~4 cm处,并绕向前壁体部垂直褥式缝合2~3针,最后在切口上缘距缝线2~3 cm处出针;再用一根1号可吸收线,如上述方法缝合左半部。③由助手对子宫垂直逐渐加压,小心、缓慢、渐进、对称地拉紧2根缝线,使子宫呈一纵向压缩状后将2根缝线首尾分别打结。④观察子宫硬度、色泽、阴道出血量、生命体征、尿量,以确定出血量是否被控制,一般需观察10~15min,必要时延长观察时间。子宫由灰暗转为红润,出血渐止,生命体征平稳,方可关腹;⑤术后24 h内密切观察子宫硬度及阴道流血情况。
  1.3.4 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 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术后子宫仍收缩乏力,继续出血则再行改良式B-Lynch缝合。
  1.4 疗效评定标准[4] ①有效:子宫逐渐收缩,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②无效:继续出血,子宫不收缩,生命体征恶化,尿量

推荐访问:结扎 缝合 产后 动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tongzhanminzonggongwen/2019/0414/7395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