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生动\亦庄亦谐:讲话稿的语言要通俗生动

【www.zhangdahai.com--调研报告】

  【摘 要】所谓的“冯氏电影”,并不是冯小刚导演的所有电影,而是指他的那些以“冯氏幽默”为主要特征,以贺岁档为特定档期,以时髦和流行为主要内容,以游戏和娱乐为目的的具有“品牌效应”的电影。这些发生在小人物身上的游戏事件往往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大众内心的直接诉求,并经由非常鲜明而有特点的语言手段展现,带给观众以笑声和思考。
  【关键词】冯氏电影;喜剧;语言艺术;冯小刚
  
  冯小刚无疑是当前中国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与张艺谋、陈凯歌这些被著名电影奖项肯定过的导演相比,冯小刚的品牌是以普通观众的口碑树立起来的。冯小刚是国内导演票房过亿作品最多的一个,同时更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内地总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他的电影虽不能说是100%的人都喜欢但至少是100%没有亏损,从他早期170万小投资的《永失我爱》到大片时期的3300万的《天下无贼》、5000万的《非诚勿扰》甚至1.3亿的《唐山大地震》以及正在拍摄中的至少两亿投资的《一九四二》,冯小刚几乎凭借一人之力带给中国电影一股贺岁片风潮,并创造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
  关键词一:小人物
  冯小刚电影直接表现了都市小人物的欲望表达,同时淡漠崇高颠覆权威,颠覆了传统故事框架的神秘性和超验性。
  冯小刚采用了近年来电影创作中很少采用的反讽叙事风格,其反讽具有一定的后现代特征――零碎化、破碎化、少深度、少目标,虽无大的策略,但着实触动到了一些长期麻痹的神经。片中的小人物也许平凡但绝对不失智慧,生活的不如意犯不着让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几句俏皮话儿不仅逗开心了观众,淡化了大家对其不佳的境遇的关注,更让观众从中可以看到智慧、敏锐和幽默。不管是对爱情的描绘还是对所谓崇高理念的反讽抑或是对人与集体关系的反思,冯氏电影都伴有后现代话语的多重指向性。他的影片时常刻意安排片中人物在庄严神圣的地方开着世俗的玩笑,以此消解来庄严与滑稽的界限。
  与同样肩扛中国电影大旗的陈凯歌、张艺谋不同,未受过学院派电影教育的冯小刚没有陈凯歌电影世家的传统熏陶,也没有张艺谋在青年时代艰辛的生活磨砺,所以他的作品既不深沉也不偏激。更因他早年在电视行业的丰厚经验使得他对普通电影观众审美心理的把握也显得从容自如,他更能体会到观众在日新月异时代变迁中欣赏口味的转变并敏锐捕捉到这些变化,他始终坚称他是一个为大多数观众,而不是为评论家为电影节而拍电影的导演。
  关键词二:游戏化情节
  从《甲方乙方》到《大腕》再到《天下无贼》直至《非诚勿扰》系列,冯小刚都很偏爱在片中假定一个游戏模式,在这种非生活常态的游戏中渗透进我们生活中的点滴,借用这种非常态情境呈现其创作主张或理念。《非诚勿扰2》中两场让人印象深刻的透着睿智幽默的“离婚仪式”和“人生告别仪式”是影片的亮点,充满了荒诞、夸张色彩。这不仅是编剧王朔天马行空大胆思维的体现,也非常符合冯氏喜剧的特征。即使从最浅显的层面来看从中流露出的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经历过一些人生情感历练的人更能体会到一些感同身受的东西,在心中不由自主地反观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诉求。生活又何尝不像一场游戏,冯小刚电影有强烈的“返回平民”、淡化精英意识的倾向,他的作品贴近生活,追求经验的直接性和情感的冷漠性,缩短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游戏化的段落以自己的碎片化和离散的生活状态颠覆了观众对生活的整体认识,颠覆了这个由话语构建的现实世界,并构建起一种新的离散的现实。
  有一位网友评论冯小刚在“人生告别会”这一段落的处理“如果说之前的影片冯小刚思考的是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某种状态的话,那么《非诚勿扰2》就是对整个人生的思考和回顾。”“从此,他的电影似乎又步入了另外一个阶段。不再仅仅是嬉笑调侃世态万千的‘痞子冯’,而变成了讲述人生哲理的‘睿智冯’,从痞子精神升华为对历史和人生沉淀的感悟。”当然,这其中王朔功不可没,没有他的巧妙设计和幽默台词,这些所谓的哲理是无法呈现的。
  如同当年看到《天下无贼》中营造的那个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乌托邦一样,在冯小刚电影的镜头间我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一种带着人文主义情怀的意蕴,或许有些说教或许有些唐突,但此间的用意是值得我们赞扬的。冯小刚假定式的游戏情节中透露出了他对生存、生命的反思。
  关键词三:语言对白
  冯式电影还时常引发一个社会现象,即片中的高频词汇往往也会被顺移到社会中成为流行文化的时尚俚语。
  因为冯小刚电影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是“讲故事”而不是玩概念、玩感觉,这也就形成了他独特的最大程度开发语言来增加叙事功效的特点。从语言本体层面来看,冯小刚极大开发了北京话与其他方言所带来的喜剧效果。在语言技巧的运用上,冯氏电影的台词中大量运用比喻、仿词、反语、借代等各种辞格手法,或增添新意,或一语双关,让语言变得别有情趣具有弦外之音,从而达到影片出彩的效果。我们知道在文艺作品中,当语言风格与当下情境和氛围不相符合时常常会产生错位的喜剧感。而冯小刚电影中的这种错位感多表现为一种政治调侃。所谓政治调侃,即“用政治性的话语谈论与政治无关的事情”。
  冯小刚电影在编剧上受王朔颇深,其电影的语言台词有着极明显的王朔调侃性语言的印记。冯小刚自己也曾经讲过:“这些日常的生活,和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经王朔一番看似漫不经心地描述,竞变得如此生动,令人着迷。这种与时俱进的视野和观察生活的角度,对我日后的导演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指导我拍摄贺岁片的纲领性文献。”
  几部大片之后,重新回归传统冯式电影的《非诚勿扰》系列受到了舆论的各种批评,比如“充斥着远离大众生活的中产阶级理想”、过多的植入广告、刻板的场面调度等等,很多评论家在艺术性上对冯表示出失望,并为中国电影市场为冯所代表的这一类商业电影垄断这一现状感到悲哀。对此,我们也应该辩证的来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流行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应当在流行文化领域掌握主导的话语权,不能以远离大众的审美需求为代价、以放弃文化的消费市场来建构我们的艺术圣殿,而要尽力去做到商业性、主流价值、艺术性的融合,努力平衡艺术与商业、现实性与娱乐性、类型成规与类型更新。
  冯导从《天下无贼》的商业类型片尝试到《夜宴》的国际化大制作,到《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的国民导演再到回归《非诚勿扰》的都市情感片,尽管每一次转型都是成功的,但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有媒体评价说“甚至他对自己商业导演身份的那种内心深处的不认同都影响到他影片的平和简洁和沉着。”
  冯小刚导演具备过人的天赋,但毕竟每个导演都有自己创作上的盲区,不可能面面俱全,也许,在今后的创作中更加深谙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哲学,才是这位因为成功而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的著名导演面临的另一种考验。
  
  【参考文献】
  [1]《我是一个市民导演》.冯小刚.《电影艺术》.
  [2]《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贾磊磊.《当代电影》.
  [3]《冯小刚导演与电影商业美学》.尹鸿.《当代电影》.
  
  

推荐访问:亦庄亦谐 通俗 生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diaoyanbaogao/2019/0320/2547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