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型施治治疗老年咳喘的临床探讨 咳喘分型

【www.zhangdahai.com--其他工作总结】

  [关键词] 中医;辨证分型;老年;咳喘   [中图分类号] R256.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2(a)-098-02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咳喘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这类患者西医多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因其具有相似的中医病机、相近的临床症状,故以咳喘统而言之。因老年咳喘多有复杂的内伤基础,其发生、发展、预后、转归、治疗方法等均不同于年轻患者。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只要辨证准确,用中医中药治疗咳喘,比单纯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佳。现介绍如下:
  1辨证论治
  1.1脾肺气虚型
  此类病人一般咳喘时间较长,且体弱多病,由于肺气虚弱,卫外不固,脾不健运,肺不肃降所致。
  病例1,患者,男,69岁,退休教师。肺癌化疗后5年,每年入秋后,遇寒冷即感冒诱发咳喘。咳喘以夜间为甚,有时整夜难眠,咳吐大量白色稀痰,偶有少量黄痰,伴乏力,胸闷,纳差。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滑。用抗菌消炎,止咳化痰之西药治疗1周效果不佳。
  辨证为脾肺气虚,治以补肺健脾,化痰平喘。
  方药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生黄芪20 g,泡白术20 g,党参20 g,防风6 g,茯苓20 g,法半夏12 g,薏苡仁20 g,炙紫菀15 g,款冬花12 g,陈皮15 g,甘草6 g。有黄痰时去法半夏加川贝母、黄芩各15 g。
  每次发病即用上述中药随症加减,都取得很好的疗效。
  1.2脾虚痰湿,心脉瘀阻型
  此类病人多由脾不健运,痰湿阻滞,心脉瘀阻,肺失宣降所致。
  病例2,患者,男,73岁,退休干部,有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多年。此次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致咳嗽气喘,咳喘以晚上为甚,咳吐白色稀痰,伴心慌,胸闷,乏力。舌质紫暗,舌体胖大,苔白腻,脉结代。曾用先锋霉素、氨茶碱等西药治疗5 d而症状无缓解。
  辨证为脾虚痰湿,心脉瘀阻。治以健脾燥湿化痰,佐以通阳开痹。
  用六君子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党参20 g,泡白术20 g,法半夏12 g,陈皮15 g,茯苓20 g,瓜蒌壳15 g,薤白20 g,红花10 g,丹参30 g,炙甘草20 g。
  上方服4剂后,咳嗽气喘明显减轻,前后加减共服20余剂,随访2年,病未复发。
  1.3 肺虚燥热,痰火内蕴型
  此类病人一般体质消瘦,素体阴虚,阴虚火旺,火灼津液为痰,痰火内蕴于肺所致。
  例3,患者,男,78岁,农民,患喘息型支气管炎10余年,患肺结核1年,正在服用抗结核药。每年秋冬均发病,每次缠绵1~2个月才愈。此次发病因起居不慎,寒温失当,咳喘发作。症见:咳嗽气喘,喉间似曳锯状,夜不能平卧,动辄尤甚,咳吐黄白相杂黏痰,胸闷,口干喜冷饮,不思饮食,体质消瘦,面色潮红。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曾用过多种抗菌消炎的西药治疗无效。
  辨证为肺虚燥热,痰火内蕴。治以养阴润肺,止痰平喘。
  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南沙参20 g,麦冬20 g,玉竹20 g,桑叶10 g,炒天花粉10 g。平地木20 g,百部12 g,炙枇杷叶10 g,黄芩15 g,紫苏子12 g,佛耳草12 g,甘草6 g。
  5剂后诸症好转,咳痰减少,喘渐平。再诊时去苏子、佛耳草,加太子参、黄精各20 g,续服7剂以巩固疗效。
  1.4肝郁胃逆,寒痰阻肺型
  此类病人多由肝气郁结,失其疏泄,挟胃中痰湿,上迫于肺,木郁土壅,阻碍肺气肃降所致。
  例4,患者,女,农民。患哮喘病12年,每年冬春病重,夏秋病轻,近3年病情加重,咳嗽经常发作,喘不能卧,动则尤甚,痛苦非常。此次症见:咳嗽,咯白色黏稠痰,喘息急促,抬肩呼吸,喉中痰鸣,胸闷,呃逆,腹胀食少,乏力,面肿虚浮。舌红,苔白腻,脉沉弦而细数。在乡村医师处用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点滴1周,同时服用止咳平喘之中药效果不明显。
  辨证为肝郁胃逆,寒痰阻肺。治以疏肝和胃,化痰止咳。
  用四逆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柴胡12 g,白芍20 g,枳实12 g,紫苏子12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5 g,槟榔12 g,沉香5 g,党参20 g,陈皮15 g,甘草6 g。
  上方服4剂后,咳喘明显减轻,稍能平卧。效不更方,再进5剂,咳嗽全减,并能平卧。
  后用补肾纳气之品善后。
  2 体会
  咳喘症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隶属于中医内科学的“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肺胀”等病证的范畴[1]。是肺系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引起咳喘的原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喘症又以风寒、风热、燥热为多见,内伤咳喘症状又多因肺脏自病或他脏病变及肺所致。老年咳喘多以虚证为多,大多发于秋冬季节,遇寒加重。老年患者体质较虚,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病。这种病的内因是虚,外因是邪。《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同时又说:“虚而受邪,其病则实”。因此,虚和实不能片面、孤立地来看,大概暴发时先治邪、治实,久病的要治其体虚,可加用补肾纳气之品,或用补肾纳气之品善后。
  脾肺气虚型咳喘不宜过用下气之品,如紫苏子、葶苈子等,否则会影响脾气的升发[2],也不能因为咳喘而不用补气药。脾虚痰湿型咳喘治疗时应着重健脾燥湿,脾气健运,水湿运化正常,痰湿自除。肺虚燥热型咳喘不宜过用耗气伤阴之品,如桔皮、半夏、白芥子等,否则肺气耗损,肺阴更亏,痰火更盛。肝郁胃逆型咳喘临床上少见,治疗时应着重调和肝胃,肝胃调和而使肺气肃降,咳喘自然痊愈。
  
  [参考文献]
  [1]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0.
  [2]李瑞,张定发.麻杏苏葶汤治疗哮喘50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5):48-49.
  (收稿日期:2009-01-14)

推荐访问:咳喘 临床 老年 中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zuozongjie/qitagongzuozongjie/2019/0415/7742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