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悬灸对促进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怎样快速排肠子里的气

【www.zhangdahai.com--晚会主持词】

  摘 要目的:对腹部术后病人给予穴位悬灸,以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促进康复,并缩短病人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方法:将115例行各种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穴位悬灸足三里、上巨虚、合谷,而对照组行腹部术后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减少P 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治疗采取抗炎、,止血、制酸、营养支持、禁食、胃肠减压等,常规护理方法是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自主活动,如抬臀运动、下床走动等。
  1.2.2实验组
  在常规基础上采取对腹部术后病人于手术后6小时取双侧合谷、足三里、上巨虚三穴用艾条进行温和灸,将艾条点燃的-端对准腧穴的表皮约2~3cm,进行熏烤,由表传里使患者的局部产生温热而无灼痛感,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每 日一次,至排便后止。
  
  1.2.3应用注意点
  知情同意:手术前让患者及家属事先了解穴位悬灸的有关内容、目的,了解住院期间的护理目标。
  施灸顺序:古人对于施灸的先后顺序有明确的论述,如《干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1]。故先灸合谷穴,再灸足三里和上巨虚穴。”
  避免烫伤:告之病人及家属配合事项,如悬灸时肢体制动,为病人采取固定、舒适、且能坚持较长时间的体位:以及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培训,正确掌握悬灸距离、时间、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操作者可将自己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操作者的手指来测知病人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操作者应注意力集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及询问病人感觉。
  开窗通风,避免直接对流风。在天气寒冷,室温较低时,灸疗操作宜注意减少皮肤的暴露面,以防受凉。
  1.3观察项日及评价标准
  观察2组病人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以及听诊肠鸣音恢复、病人主诉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其中肛门排气时间为主要疗效评定标准。
  1.4 统计和分析
  全部数据经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

推荐访问:穴位 术后 腹部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nghuazhici/wanhuizhuchici/2019/0314/1348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