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26例临床及内镜分析]

【www.zhangdahai.com--教学考试试卷】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结肠镜��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见于老年人,是由于肠壁血液灌注不良所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左下腹疼痛,便血及腹泻。本文分析了我院近7年确诊的26例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选择我院1998年3月至2005年8月,经临床、肠镜、病理、组织学诊断为IC的住院病人共26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6例,男女之比为1:1.6。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65.5岁,其中大于50岁者22例。�
  1.2 方法 凡有腹痛、腹泻、便血,怀疑IC的病人在来院后48h~5d内行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粘膜活检。同时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分型进行治疗。2周至2月后复查结肠镜。�
  
  2 结果�
  
  2.1 26例患者发病过程中有剧烈性腹痛22例(占90.9�)便血20例(占86.3�),腹泻9例(占36.3�)。26例患者中有13例(占50�)有冠心病,8例(占31.8�)患高脂血症,7例(占27.2�)患高血压,5例(占18.1�)患糖尿病。3例(占9.9�)无基础疾病。�
  2.2 内镜下病变肠管呈节段性分布,病变累及部位:直肠2例(9.9�),左半结肠20例(81.8�),降结肠10例(40.9�),横结7例(22.7�),升结肠2例(4.5�),全结肠2例(4.5�)。病变粘膜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散在糜烂及溃疡形成,充血水肿严重可使粘膜呈暗红色结节状,甚至呈瘤样隆起。溃疡多呈纵形或不规则形,溃疡之间无正常粘膜。�
  2.3 26例病例全部进行粘膜活检,病理学检查显示为非特异性改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小静脉内血栓形成,腺体结构破坏及炎性肉芽肿形成。�
  
  3 讨论 �
  
  很多诱因可诱发缺血性结肠炎,包括血管因素(如:血栓、动脉硬化、血管炎、血管痉挛、低血压等)和引起肠内压升高的因素(如:便秘、腹泻等),及肠管自身因素(如:进食后肠蠕动增强,氧需求量加大等)[1]。�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上突发间歇性腹痛、便血和腹泻为主要症状,左下腹压痛,直肠活检带血为主要特征,且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变的应考虑本病[2]。�
  本组26例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中,结肠炎镜诊断符合率为78.2%,仅5例(占21.8%)误诊。均误诊为溃疡性结肠炎。误诊原因:本病临床较少见,好发部位与溃疡性结肠炎相似,临床医生对此病例的临床特点不熟悉。�
  所以掌握此病的临床表现及镜下特点是诊断缺血性结肠炎至关重要的。因本病病情变化较快,故对于临床上考虑为缺血性结肠炎的患者,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利于诊断及治疗。�
  内镜下缺血性结肠炎的突出特点为病变呈节段性分布,病变与正常粘膜分界清晰本文资料显示左半结肠是最好发部位,在结肠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
  
  参考文献:�
  [1] 杨雪松,吕愈敏,于长福,等.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和转归.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82-284.[2] 项平,保志军,徐富星.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及临床特点.中华消化杂志,2002,22:347-349.

推荐访问:缺血性 结肠炎 临床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xuekaoshishijuan/2019/0310/754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