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 泰安市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

【www.zhangdahai.com--教育教学方案】

  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强调养生保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通过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来确保身体健康。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点
  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则,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蕴含着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内经》认为在未病之前,要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要“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为主的摄生观。既病之后,则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即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步步深入的。疾病的传变,也是由肌肤到脏腑逐步深入的过程,传至五脏终至难治。
  《内经》“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脏腑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既病防变的措施。晋代王叔和在继承《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个伏寒化暑的论点,也体现古人“治未病”的观点。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把握时机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2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
  2.1未病先防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入侵,避免疾病的发生。
  2.1.1调摄正气,增强机体抗邪能力中医认为“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能护卫全身机表,防御外邪的入侵。“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这是由于正气不足,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邪才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人体正气内固,脏腑功能正常,抗病邪能力就增强。《素问・刺法论》中指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的方法:“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所以“治未病”要做到未雨绸缪,通过调摄精神情志、锻炼身体、饮食和生活起居调节等来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2.1.1.1调摄精神情志,畅达真气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精神状态受情志因素直接影响,情志舒畅,精神愉快,则气机畅通,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正气就旺盛。若精神情志抑郁,则可使气机逆乱,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常,而致正气虚弱。“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以,要注重精神情志的调摄,保持思想上的安闲清静,不贪欲妄想。同时,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易受四时阴阳之气的影响,“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违背四时之气会产生“肝气内变”,“心气内洞”,“肺气焦满”,“肾气独沉”,“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应顺四时节序,把握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遵循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的养生之道,调摄精神情志,“和喜怒”,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绪的稳定和愉悦,使真气畅达。从而达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上古天真论》)。
  2.1.1.2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内经》认为形与神是统一的,“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与神具”,“神守不分”,即形神协调是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运动可以使形体壮实,元神充足,气血运行通畅,正气旺盛。后世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发明了许多强身健体的养生术,如五禽戏、太极拳、武术、气功、导引、吐纳等,用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孙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积极推广养生功法,认为经常适当的劳作运动,能促进身心健康。但劳作运动也要适度,《素问・举痛论》有“劳则气耗”之说。而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素问・宣明五气篇》)。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锻炼项目,并持之以恒,做到动静结合,而达到气血、阴阳的协调平衡。
  2.1.1.3饮食调节“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病起于过用”(《内经》)。饮食五味能化生阴精,而为生命的本源之一。故而饮食应调匀,五味适宜。若偏食过用,诸如饱饥失常,饮食不洁,则反而有害,引发多种疾病。即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所以,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是健康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足,缺乏必要的营养,影响气血的化生,则可致体质虚弱。但暴饮暴食,又可损伤脾胃。饮食偏嗜,又会使体内某些物质过多或不足,从而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不利于体魄增强。
  2.1.1.4生活起居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保健应懂得自然变化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对饮食起居有适当的节制安排。不要“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若违背养生法则,其恣意妄为,放松纵欲,贪图一时欢乐,耗竭天真精气,必定会未老先衰。
  2.1.2讲究卫生,防止病邪侵袭六淫邪气、时行疫疠、七情内伤、饮食劳逸、虫兽外伤等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邪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首先,讲究卫生,要避免环境、水源、食物污染和疫源的扩散。汉代王充《论衡》中说:“饮食不洁净,天之大恶也”,说明病从口入,古人已有所认识。周代《礼记・内则》说:“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在唐代《千金翼方》中就有“常习不唾地”之说,即不要随地吐痰。所有这些,说明了我国古代就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同时,人感邪发病,多因气候变化异常,如非其时而有其气,骤冷暴热,疾风暴雨,人体不能适应寒暖的变化,易感邪发病,故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故应根据四时气候环境的变化,在饮食和生活起居上加以调节,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
  2.2既病防变即在疾病发生后,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
  2.2.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外邪侵袭人体,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就有可能由表及里,以致侵入内脏,使病情愈来愈重,治疗也愈难。因此名医张仲景,把既病防变作为“治未病”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早期治疗。在疾病之初,要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治疗,尽量祛邪于萌芽阶段。其次,治未病的脏腑。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而在病理状态下成为疾病传变的内在依据,故张仲景将治未病的脏腑作为既病防变的重要措施。此外,由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邪由表及里,以致到达骨髓,终致不能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便有所记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传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才能防止其传变。
  2.2.2把握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难经》指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能乘克脾土,故临床上治疗肝病,常配合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既病防变的具体应用。此外,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根据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病势进一步发展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主张在甘寒养胃的方药中加入某些咸寒滋肾之品,也是既病防变法则具体应用的范例。
  总之,中医“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是中华医药几千年来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这种以预防为主的养生保健理念与我国现代医疗卫生工作,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的指导方针是一致的。我们要把这种预防保健思想和法则,更好地应用于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的实践中,把“治未病”这一中医预防医学之瑰宝继续承传和发扬光大。
  (收稿日期:2010-01-26)

推荐访问:中医 预防保健 治未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fangan/2019/0324/3232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