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曲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www.zhangdahai.com--教育教学论文】

  摘 要:歌曲是中职生最普及、最喜爱的课余文化娱乐形式之一,对他们有重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歌曲在中职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指出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 语文;歌曲
  
  当前,在中职学校“重专业轻文化”的环境里,学生对语文课的厌学情绪表现得非常明显。通过研究实践,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中引入歌曲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善用歌曲,充实中职语文教学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许多歌曲的词仿如一首绝美的诗歌,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中职课改语文新教材选用了《隐形的翅膀》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因此,教师不妨将“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用歌曲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比如,中职教材有《我的母亲》《善良》等篇目,讲授课文时可以播放《一封家书》《感恩的心》歌曲,使学生在聆听中对歌曲和课文所表达的孝心与感恩之心进行反思,自己是否细心关注过父母的生活艰辛和为自己的付出,要怎样表达对父母的孝,是否知道并记住父母的生日或其他一些重要的日子。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又能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生活和事物,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内在情感。
  二、妙用歌曲,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一般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片面依赖教材,不敢超越其内容,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为教材而教”,这导致出现这种画面:一边是教师苦口婆心、挥汗如雨;另一边是学生昏昏欲睡,在课堂讲笑话、玩手机,自成王国。教师不妨将“流行歌曲”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用歌曲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一)聆听――让我慢慢地靠近你。
  中职生常有因为小事发生口角甚至动拳脚的违纪事情发生,中职生也没有升学压力,他们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哼唱歌曲,而不是背诵书本,他们又是正值渴望友情的季节。教师可以用歌曲来引导他们珍惜同窗情。如周华键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朝夕相处的同学,浓浓的友情,全溶于这首歌中。聆听这些歌怎么不动情,怎么不陶醉其中呢?学生也是人,他们正处于情感扑朔迷离的时期,需要情感的宣泄,只要教师疏导得当,对学生学语文是有好处的。
   (二)诉说――拨动人们心弦的歌。
  口才交际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踏上社会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愿意主动举手发言的已不多。然而,我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再沉默寡言的人对他擅长或者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自己喜欢的一首歌,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如有学生谈及她喜欢韩红的《天亮了》,随着乐曲的播放 “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她动情地为我们讲述这首歌曲背后的故事,也诉说了她孤儿的身世,她养父如何艰辛地抚养她并几次哽咽无法继续,那节课我们师生的心弦都被拨动了。此外,也可给学生论题,如“歌词化用古诗词现象,歌词中的修辞、语言特色、时代特点”等,让他们自由选择以“百家讲坛”的形式来讨论,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来说歌曲如何撩拨人的心弦,还可以进行“主题歌词串联”大比拼,号召大家“说吧,说你爱我吧”,达到“终于说出口”的教学目标。
  (三)品读――慢慢地把心靠拢。
  (1)挑瑕疵,引兴趣。
  一般来说,语文教材中的课后字词句训练题都是依据课文来设题,尤其是练习册还附有标准答案,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例举歌词来进行教学,可增添语言训练的鲜活性,尤其是要学生“挑刺”,可以激发学生情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如可让学生读《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再让他们听原唱,辨认哪个字词唱错了(“白发渔樵江渚上”之句,其中“樵”字应读“qiá”,而杨洪基却唱成“jiā”),类似的还有《但愿人长久》(“低绮户”之句,其中“绮”字应读“qǐ,而邓丽君却唱成“yǐ),此外还可以收集歌词中的病句、句型等进行辨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还让他们挑作词的错,如播放《青花瓷》,告诉学生这首歌虽然曲调优美,歌词更是透着诗意,但是北大自主招生却让考生们纠错,如此一来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觉间提高了语言的感受力和运用能力。
  (2)学方法,益无穷。
  学习歌曲中的表现手法,如语言、词汇、修辞和构思等各种技巧,是增强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东风破》中有“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思念”是一种情感,怎能变瘦?原来是酒罢,思绪所及皆往日开心事,过后更添思念,思念太深太重,让思念的人儿变瘦了。一暖一瘦,真是凝练传神。再如《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中“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笑得春风跟着用力摇”更是以全新的笔法,耳目一新的拟人修辞,写出了青春的活力,生命的蓬勃,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慢慢靠近歌曲,品读歌曲,就能体会到语言的动人心弦的力量。
  (3)得知识,拓视野。
  许多经典歌曲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我们欣赏这些歌曲时,不仅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还可以通过仔细体会歌词打开知识视野。
  如《长江之歌》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说明长江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规模宏大的春汛。很多著名的歌曲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它们我们能够看到一些历史事件的痕迹。如从“地发杀机,中原大陆蛟龙起。好男儿,濯手整乾坤,拔剑斫断胡天云。复我皇汉,完我自由,家园两尊荣。说不尽汉家故事,道不完炎黄春秋。愿我轩辕苗裔,文兴武昌,千秋长盛!维我大汉儿女,个个英雄”可以看到“武昌起义”。
  (四)歌唱――歌声飞出心窝窝。
  语文课堂上还可以引入和教材相类似情境的歌曲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掌握。
  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有学生大胆演唱赵薇的《离别的车站》:“当你紧紧把着我的手,再三说着珍重珍重;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再三说着别送别送”。比较课文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种都是送别情景,同是双手紧握,依依惜别。但诗歌却更加含蓄委婉,少了那种“不停的呼唤呼唤”和泪水的“泛滥泛滥”,更见《雨霖铃》的无声胜有声,情感也更加内敛深沉。同时,也有学生唱起流行歌曲曹磊的《车站》:“火车已经进车站,我的心里涌悲伤,汽笛声音已渐渐响,心爱的人要分散,离别的伤心泪水滴落下”,如此更能体味作者的离情别绪。
  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想唱就唱,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教学,有一个愉快而舒适的学习环境,比起干巴巴的死记硬背,学生会更投入、更专注,语文学习效果也会得以升华。
  (五)写作――这,就是爱。
  (1)书写――因为爱所以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很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学生的字体难辨而叫苦不已。而练字又是一件颇为枯燥之事,因为大多写字都是从临摹字帖或者抄写课文开始。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以竞赛或者调查的形式让他们抄写背诵自己喜欢的歌词来激发他们写字的兴趣,让他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去练字,就能收到书写美观的效果。
  (2)仿写――爱如潮水。
  学生在吟唱他们喜欢的歌曲时,心中的情感波澜会被掀起,情绪高昂,从表象的感悟进入到理性的思考,自觉地从更高的层次上审视歌词带给人们的启迪,去感悟歌词的情愫,心中涌动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情感。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他们仿写标题,改编歌词,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课堂上涌现了许多“恶搞”仿写,把语文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三、引用歌曲,合理评价学生
  以往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往往是以考试成绩来决定,引用歌曲能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素质。因为在课堂上引用歌曲,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能畅所欲言,尤其是一些能歌不能写的艺术天才,更是找到了体现自己价值提升自己爱上语文的途径。
  总之,在信息快速传递的当今时代,歌曲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中职生钟爱的伙伴。如果教师能精心引进一些有着优美的旋律和优秀的思想内容的歌曲,尽可能地发掘歌曲的“美”,并把它们运用在课堂上,让语文教学走近歌曲,让歌曲走进语文教学,学生会因此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和丰厚的学习资源,语文学习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语文教学天地一定会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作者单位:中山火炬开发区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敬鸿,付晔. 让歌词借给作文一双慧眼[J]. 中学语文,2010,(1).
  [2]陈西川. 语文教学中的乐教[J]. 语文学刊,2009,(16).
  [3]卢航. 流行歌曲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点”的选择[J]. 华章,2010,(20).
  [4]黄岱森. 浅析流行歌曲对语文教学的影响[J]. 语文天地,2010,(5).
  责任编辑 朱守锂

推荐访问:中职 语文 课堂教学中 歌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lunwen/2019/0316/1666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