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研究

【www.zhangdahai.com--学校管理公文】

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以杨浦区内的少先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在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队员对“诚信”价值的基本认知、在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实施诚信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等问题。报告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和实践探索方向:一是必须要探索分层分类教育目标和内容,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二是必须实现家校互动,优化教育环境;
三是必须注重教育过程,以实践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
四是必须发挥少先队自动化优势,强化队组织及队员的自我教育功能;
五是必须与校本德育相结合,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方法。
关键词
少先队员  道德  诚信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目的
    成熟的社会信用体系,要求作为构成社会系统的主体的各类群体和个人都必须具备最基本的诚信观念和品质,而且这种观念和品质必须成为一种社会价值,成为一种代际传承的社会文化。因此,在大力建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现时代,我们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关注新生一代的诚信教育、诚信价值取向和诚信行为。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就是要在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功能、教育功能,教育引导和帮助少先队员在实践体验活动中逐步养成“说了就要努力做”、“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基本的诚信行为习惯,并逐步将之内化为一种价值观念和上升为一种个人品格,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群体特征较为明显的少先队员群体及个人,并重点以杨浦区内的初中、小学少先队员为主体,辅以与这一群体密切相的家长及老师的诚信示范作用研究。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具体运用调查法、案例解剖法、回归分析法、教育活动全息观察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如何从社会要求和不同年龄阶段少先队员的实际出发,探索诚信教育的分层分类目标和内容、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如何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优化育人环境,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示范作用;
如何与校本德育及教学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从而使少先队员的诚信教育能充分立足于学校教育实际,走进课堂,而不是游离学校中心工作之外。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诚”与“信”是两种相关联又相互补充的品质。“诚”更多是指主体自身的素质,“诚”具备诚实、真诚、忠诚、真实、坦白等多重含义。而“信”更多的是指人与人交往中的品质要求,“信”的基本含义是不欺。诚信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诚信教育重在继承和弘扬文化传统
《春秋彀梁传》提出:“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孔子则曰“民无信不立”。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诚信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成为中国人整体人格的一种完美要求。少先队员应充分传承这些文化传统。
2、儿童诚信是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对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明礼诚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公民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员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份子,理应成为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
3、教育引导儿童树立市场信用理念,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信用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全面融入到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去。要赢得竞争,就必须解决当前出现的市场信用危机,构建完整的市场信用体系。少先队员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要他们有强烈的市场信用意识,我们国家就一定能赢得未来的竞争。
4、诚实是少先队的四大作风之一,在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弘扬队风的需要,更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诚信是少年儿童塑造健康人格的基本道德元素,是少年儿童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是孕育其他品德的基础。国外学者通过回归方法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接受过品质教育与他们在以后现实的其他环境中实践这些美德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强调尽早发展儿童道德习惯的重要性。
(二)少先队员对诚信问题的基本认知
调查表明,少先队员对“诚信”的社会价值及当前的社会诚信问题、诚信品质之于个人茁壮成长的作用,以及影响自身诚信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等问题,都有一定的基本认知。
1、诚信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有必要在队员中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诚信是一种基本行为准则,诚信教育是团队组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国”精神,积极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需要;
是根据少先队员成长规律和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品质养成教育,促进少先队员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2、社会诚信危机已经影响到队员的社会行为价值判断及选择
98%被调查者中社会“诚信危机”现象较严重,91%的被访者认为这种危机不仅损害着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已经较深地影响着自身的道德认知和行为抉择。因此,在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3、家长、教师是影响队员诚信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
从下表可知,61%的队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及教师对自身诚信品质的养成影响最大,但家长、教师某些不诚实守信的行为仍普遍存在。所以,优化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教育者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显得尤为重要。
4、针对同一个体诚信品质的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形成鲜明对比
队员对自己的诚信行为、品质评价较高,与同伴间互相评价成鲜明对比。因此,应注重对队员进行诚信品质及行为的认知、认同、抉择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形成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
5、身边伙伴对自身诚信品质的评价,是激励队员自觉践履诚信行为的重要动因
调查结果表明,42%的队员最在乎伙伴对自己诚信品质的评价,并将这类评价作为规范自己诚信行为的最直接动力。这有利于发挥“自律”和“他律”及少先队组织育人的积极作用,推进少先队员的诚信教育。
6、“知行”分离是队员身上存在的最突出的诚信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队员对诚信品质的认知、认同度较高,但与实际行为有较严重的分离,知行矛盾突出,这不利于队员诚信品质的真正养成,不利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及有效运作。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教育实践推进的重点环节
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尝试,要使此项教育尝试富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则必须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确立重点突破环节,有序推进。从队员对诚信问题现状的认知来看,以下5个环节必须重点加以研究和实践探索。
1、必须大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要从不同年龄阶段少先队员的实际出发,找到教育突破口。如在承诺教育中,就要通过挖掘承诺内涵、设计承诺形式、扩大承诺对象、开展承诺活动、解决承诺后的烦恼、体验承诺外延、辐射承诺效应等等形式,探索建立分层分类诚信教育目标体系。同时,不仅要发挥团队的教育优势,还要注重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的教育积极性,形成合力,在体验教育的基础上,探索诚信教育进课堂,加强相关课件建设。
2、必须加强资源的整合与联动,优化育人环境
少先队组织在开展诚信教育中还应该关注外部诚信环境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组织优势、教育优势,积极争取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只有建立一个公正有效、有序的运行体系,建立社会奖惩机制,合力规范公民的社会行为,共同创建诚信的社会环境,发挥环境的隐形德育教育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培育少先队员的诚信品质。在诸多环境中,家庭和学校环境又是最关键的。在少先队员诚信教育中,应重点研究如何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互动合作和家长、辅导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的发挥,从而共同营造健康、互动的校园及社会诚信文化环境,以共同促进队员诚信品质的养成。
3、必须贴近校本德育,探索诚信教育的多元新方法
从学校实际出发,以校园文化积淀为基础,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师生主体化发展的教育资源、手段。诚信教育的校本化,就是强调品质培养过程中的乡本、校本、童本化,发掘校园的精神、制度、物质文化中诚信的内涵,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在教育教学的实践领域,实现诚信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优化、统一。同时,还可以发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作用,以多元化方法来推进诚信教育。
4、必须坚持队性,注重发挥少先队组织及队员的自我教育功能
加强队员的道德建设历来是少先队组织首要的任务。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对组织形成了一定的活动理念、教育品牌;
探索出一系列的有效活动载体。如少先队自动化就是较为鲜明的融合现代教育理念、活动品牌、有效载体、操作价值于一身的优势资源。它是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德育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现,在队员的“自我教育”与“群治”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适应组织教育、组织发展的主要趋势,具有极大的价值,也必然会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5、必须发挥少先队示范群体的作用
在诚信教育中,群体的实践活动对于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尤其是示范群体的榜样效应更是可以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他们的行为能与所在群体的整体及个体形成互动,足以产生积极效应。比如,以少先队干部为特定群体,通过行为过程研究,探索诚信教育在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和操作机制,不仅可以更好地建设队干部队伍,还可以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一大片。
(二)在少先队员中开展诚信教育的基本理念
1、必须始终坚持以少先队员为本
少先队组织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和服务于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队员始终是队组织的主体。因此,在队组织教育中,教育者必须从队员是社会的“小公民”这一认识出发,保证队员在组织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承认队员自身的独特性、发展性,以人本、人文化的工作方式,实现队员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要谨防强迫式、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为了体现诚信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教育组织者必须始终坚持以队员为本,遵循品质养成及少年儿童成长的内在规律,因时、因事、因人、因校、因地开展积极的、不同形式或不同内容的教育及实践体验活动。
2、必须坚持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在诚信教育中,我们必须让队员真正做到知行统一。首先要增强队员对“诚信”的认知。从根本上说,诚信是一种人品,是一种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关于这一点,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有着极其丰富的论述。我们可以通过讲诚信故事、颂诚信至理名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同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法了解诚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进而增强队员对诚信行为的情感、价值认同。其次是要注重实践过程。比如通过家庭实践、社会实践、岗位实践等途径,引导队员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文明和人生价值取向,并逐渐养成以诚待人、以信立身的行为习惯与品质观念。
3、必须注重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探索少先队员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结构统一,注重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等内在系统要素的有机结合。比如,在开展以承诺为主要形式的诚信教育实践中,将探索“向领巾承诺”—→“我的承诺我遵守”—→“践诺后的烦恼”—→“交心谈心释烦恼”—→“修正承诺再实践”的承诺教育进程、形式、环节与探索分层分类教育目标及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4、必须注重实践体验环节的深化
诚信教育的实践与实效必然要求教育过程要注重体验环节的深化与教育引导,使外在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意志品质。诚信教育实践体验活动的实施,就是要充分发挥体验教育的这些优势功能,帮助队员逐步确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不断提高道德素质并最终实现队员的道德成熟,以实现队员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这也是诚信教育的“生命”所在。
5、应当注重对队员进行必要的教育目标激励
诚信教育应强调进度性,应建立以发展性、形成性评价策略为主的评价机制,探索与制订一套道德建设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比如,实践表明,通过建立“学生发展银行”,以诚信为核心,以鼓励为目的,以典型为榜样,用“积分存款”的方式激励学生培养高尚情操,争做合格好公民,就不失为一种贴近少先队员的教育目标激励机制。
6、少先队组织应该在核心道德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上训练、培养队员的诚信品质
在当今的学校德育教育中,重评比、重奖惩、轻示范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生的自主性难以发挥;
忽视实践环节的锻炼;
教育方式简单模式化的弊端也明显呈现。这样的方式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抵触情绪,甚至成为导致学生“双重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队员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我们提倡确立以少先队组织四大作风之一的诚信为核心,以诚信价值观念的强化为统领。因为一旦队员在实践体验中认同诚信价值、自觉养成诚信道德情感,就能增强道德行为的内驱力,进而促进行为规范的内化。

 

推荐访问:少先队员 诚信教育 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gongwen/2021/0320/19220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