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的再认识

【www.zhangdahai.com--学校管理公文】

厉 伟,张 忠

(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上海 200092)

为全面深化体教融合,体育、教育部门协同开展工作,旨在开创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成为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今后发展的活力源泉。学校体育不仅是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指导教育,同样能对青少年今后的生活产生深刻影响。学校体育的改革工作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时刻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再认识,有利于保持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改革新热潮,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20世纪80年代“体教结合”提出至今,“体”与“教”的关系逐步被学界厘清,两者本是同源,从“结合”向“融合”过渡是历史必然。过去,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分属两大阵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教育体制及培养主体存在利益冲突,制约着“体教结合”良性发展结局的出现。基于“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推动我国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体教融合新时代在探索中划开序幕。通过体育、教育部门融合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多方之力,齐力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队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以融合观看待和解决问题,成为我国今后体育、教育事业顶层设计的新理念。《意见》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放在工作首要位置,不再明确运动员学生或是学生运动员的身份,而是统一面向青少年群体,是我国体育部门对学校体育的一次深刻的再认识。

《意见》的发布,是进一步明确我国学校体育今后发展的主体地位,逐渐将工作重心落足我国全体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当前体教融合改革不断深入,学校体育的地位渐进明晰,“竞技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竞技体育是育人的一种手段”的理念逐渐被认可。毫无疑问,新时代学校体育在体教融合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如果说体教结合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那么体教融合就是促进普通青少年身体健康、加强体育人才培养的大体系。

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青少年的教育,拥有较为宽广的覆盖面,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根基。从学科角度来说,体育学作为教育学科的一大分支,学校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是其他分支无法比拟的。因此,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学校体育,需起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的效果,契合我国“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

《意见》中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放置首位,足以看出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其重要性所在。新时代体教融合作为一种育人方式,是面向全体青少年开展的深化改革,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

3.1 优化体育教学

3.1.1 明确运动技能目标我国长期功利性教育思维导致以目标为导向进行的体育教学,难以避免地会走上以达标考试为最终目的的道路。传统的讲解示范法仅强调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较少安排学生进行组间对抗或教学比赛,不断重复简单的运动技术练习,易形成死板而枯燥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学生无法将运动技术习得上升到运动技能的掌握层面,长此以往,难以在学校体育及课余体育活动中有良好的综合表现。在当前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改变观念、加强自身素养,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以专业的训练方法、合适的运动强度、恰当的评价体系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合理分组安排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完成组间对抗,引导所有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会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

3.1.2 注重教学内容衔接虽然我国学校体育作为青少年校园学习与生活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小学贯穿至大学,但是各级学校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都不容乐观。学生进入校园以来,接触的运动项目较多,导致学生的运动项目的学习难以深入,出现“蜻蜓点水”式学习。升学后,所学内容又从简单、基础的技术练习开始,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厌恶情绪。因此,各学段的体育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难点可通过教学内容的重复加以强化,在掌握技术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提高教学的重点落足于实际运用与对抗环节。体育教师需要根据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合理分配各学段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整体规划。

3.1.3 丰富理论知识传授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多维、立体的,所包含的内容较丰富,课堂教学效果也受多方面影响。体育认知目标作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对青少年的体育理解、认识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知识结构较差,对体育基本技能知识和体育保健知识的了解甚少。因此,学校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需要包括运动项目的特点,应该涵盖运动项目的发展历史、竞赛规则、体育保健以及运动损伤预防等相关知识,随着学段升高而逐渐增进青少年对体育运动了解的广度与深度。显然,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学生只有通过对一项运动进行全方面的了解与充分认识,才会出现由衷的热爱,由此产生浓厚的运动参与兴趣。

3.2 加强训练与组织竞赛

3.2.1 合理安排训练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必然是体教融合深化改革的关注重点,也是今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与发展的攻坚之地。在体教融合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学校体育需承担起培养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的重任。各级各类体校的训练置于校园大环境内,对运动员学生与学生运动员进行共同培养,旨在有效解决长久以来“学训矛盾”的问题。学校体育的特点决定今后进行运动训练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少部分体育特长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作为对学生体育课后运动技能掌握的补充。体育教师可将专业化训练元素融入普通青少年的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与训练量,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工作者应杜绝传统的旧思想,打破长期以来教学与训练之间的壁垒,形成发展合力,有计划、有安排地对全体学生开展运动训练,以实现全员参与比赛为最终目的,包括班级比赛、学校比赛、区域比赛等。

3.2.2 组织校内多元化竞赛青少年体育赛事是体教融合的核心,学校体育的竞赛工作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由教育、体育部门进行组织的多级竞赛体系已初见雏形,除了建立区级、校级代表队外,各学校也可以内部组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运动参与热情,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另外,校内竞赛体系的构建不应局限于大众熟知的以激烈对抗为主要的竞赛方式,这难免会影响体育后进生的参与积极性,且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结合校园体育的多方面影响考虑,各学校可以建立属于其独特的竞赛体系,展开学业考核性竞赛体系、校园娱乐类竞赛体系、校园季节性运动会体系。

3.3 重视体育社团建设

体育社团作为学生在校内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体育课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我国中小学校内体育社团的开创时间较短,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的体现,通过体育社团组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则是一条良好途径。体育社团是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良好方式,体育社团成员可以担任各项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参与、评判等工作的主体,以此促使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是赛场竞技,还是大众的参与、力量的凝聚、情感的承载、精神的激发、梦想的勃兴。所有学生不再坐在场外充当一名观赛者,而是切实成为一场体育盛会的参与者,置身其中,充分感受体育活动的参与乐趣。

在体教融合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校体育的优化与改革始终处于首要任务,“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主流,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应关注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体育社团,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以学校体育作为推手,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有序发展、形成合力,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体教竞技竞赛 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当代体育科技(2022年14期)2022-11-04体教融合背景下西藏农牧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运动精品(2022年3期)2022-08-12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体育师友(2022年1期)2022-04-17体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究当代体育(2021年11期)2021-09-10电竞种植记电子竞技(2020年3期)2020-07-28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创新思维竞赛(6)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6年6期)2016-05-14花与竞技少女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同台竞技对联(2011年16期)2011-09-18

推荐访问:再认 融合 学校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gongwen/2023/0426/58952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