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北大改革方案的合理与不合理

【www.zhangdahai.com--中国梦作文】

  

  《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从目前网上文章(包括北大“校长信箱”等网上帖子)看来,反对的意见居多。这是否说明了一种普遍性?我认为不是。我在北大听到的实际反应是:多数教师(包括多数副教授以下的教师)是总体上赞成这个改革方案的。尽管大家看到方案中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承认其方向是对的。“目前的状况没有希望”——这是每一个北大老师都亲身感觉到的,除非少数依赖现存体制已经得到许多不应该得到的利益者,以及那些学术素质很低而希望论资排辈以得到职称晋升者。

  

  北大需要改革,中国大学需要改革。大学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义务,要对学生父母负责,要对学生本人负责。大学不是只应该保证甘阳的文章所说的“教师的权利”,还要保证国家的权利、家长的权利、学生的权利!难道这些大学经费的赐予者的存在就仅仅是为了保障“教师的权利”吗?翻翻北京大学2002年所提的“正教授”、“副教授”的档案,看看有多少不合格的?数一数“博导”中有多大不称职的比例,有多少人一辈子连一篇象样的文章都没有?计算一下北京大学正教授的数量与科研成就的比例数字,比一比国际差距?问一问有多大比例的教师还在专心做学问?……把这些搞清楚了,再说话不迟!然而,奇怪的是,很少文章对这个改革方案的成果给予肯定。

  

  比如,关于不留本院系应届毕业生,这在外国大学都是惯例,在北京大学的许多院(系),实际上也推行多年了。有的院系为了防止博士生中真正的人才外流,采取限定比例的办法,比如1/3引进,1/3接受外校博士生,1/3留本院系博士生;
有的则规定自己的学生一个不留。这实际上是一个已经落实的政策,居然也遭到反对。根据观察,我并不认为外校的博士生培养水平都比北京大学的低;
我看到的在北大的一些院系倒是存在着谁有权力就留谁的学生的现象。有的教师把自己的学生留下2-3个甚至4-5个,然而连他自己只是有名无实的“学术带头人”,他的领域连一门好的课程都开不出来。留下那么多学生有什么用?“人才”的产生需要很复杂的条件,也需要时间。一般情况,文科的博士毕业生是否是“人才”,至少需要看他(她)毕业后5年时间的努力,然后才能判断他是不是“人才”。在刚毕业的博士生中,恐怕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宣布自己是能够支撑北大未来的人才吧!

  

  再如,“有限次申报职务晋升”,这一条是有其合理性的。北大改革90年代以来形成了一个传统:除了学校搞的什么一刀切的“破格”外(盛行于1992-1996年期间),正常的晋升,第一次申报者,条件再好也很难以通过。结果,许多人明明知道自己条件不够,也要连年申报以便“打基础”、“造印象”。经历长期的“奋斗”,一般都会最终得到学术委员们的同情。这样,标准也没有了,教师的精力也转移了,委员的时间也浪费了。据说有一个学院,有3名“正教授”是依靠述职报告时的眼泪打动了学术委员,因为他们申报次数太多,折磨得一肚子苦水,最后终于变成泪水。而实事求是地说,他们根本就不够格,甚至连文件规定的“副教授”的水平都没有。另一种情况是靠关系或自己的权力,试“运气”,在明知道自己条件不够时,也大胆申报,甚至由于自己有“关系”与“权力”的优势,常常打败那些远比自己优秀者而获得晋升。限定申报次数,至少增加了这样一批人的风险,使他们在升报时认真掂量一下自己的水平,而不是显得十分颟顸与霸道。

  

  设立教授评议会是很好的方法。如果评议会的权力有明确规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一些院系的学术委员会被一些不学无术而又嫉妒他人的人把持,一贯评出颠倒黑白的结果,教授会是有力的制约。但是,这一条也居然有人反对。文件中规定2003年以后,空缺教授必须1/2指标由校外聘请。这一条一点也不过分。实际上,北大近些年来评的“正教授”,至少有1/2不合格,有的院系连续多年都是3-4个指标,而评的正教授没有一个有合格的成就。要书有书,要文章有文章,就是没有什么影响,连自己系里的学生都不知道、看不起。这样的教授群体,拿出1/2的指标从校外聘请难道多吗?至于1/4的副教授、1/3的讲师的流动比例,恐怕在北大在实行98-5计划前,许多院系的自然流动就已经超过了这个比例,只是流动出去的多是优秀的。这难道没有触害“教师的权利”吗?目前体制下那些兢兢业业的、有成就的教师难道不是在被嫉妒、被排挤中过日子?有的院系教师一致认定的情况是“谁做学问谁倒霉”,“教师的权利”何在?

  

  总体看来,遭到许多反对意见的北大改革方案仅仅有“一点儿”改革力度,而不是文件所宣称的“有较大改革的力度”。它有以下突出问题,更削弱了其“有限的”力度:

  

  1.缺乏生态系统观

  

  一个大学需要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的职称,也需要一些人终身当讲师或副教授;
同时由于自身与教育的条件不同,并非教师中每个人都可以奋斗到当教授。然而,中国人的平均主义观念十分牢固,认为凡是在大学教书,必须要当到教授。这种平均主义的认识贯穿在北大文件中。甘阳的文章集中批评这个思维症结,是很值得肯定的。近些年,北大有许多中青年教师觉得自己没有希望晋升正教授,就已经放弃了竞争,甘愿当副教授到退休。然而,这个文件却逼迫他们必须当教授,否则离开。这既不符合生态分布原则,又是在给改革制造障碍。而制定文件者却津津乐道地在这个极其错误的思路上大做文章,真是误入邪道!

  

  2.弱势群体成为改革对象

  

  北京大学同其他大学一样,官僚化近年来不断发展。有了官在大学里就有了一切。多年脱离教学岗位、没有成果,也可以评教授、博导;
还设置什么“管理学教授”、“思想政治工作教授”分配给那些从没有上过讲台者;
把一个小官的工作量计算得比一个教师辛勤一年的课程还多;
有的院系的官儿垄断了98-5科研项目……官僚体制才是北大改革的真正对象。然而,北大改革方案并没有触动这些,而是首先改革教师这个弱势群体,真是匪夷所思。

  

  3.“正教授”不应该进保险箱

  

  目前,北大正教授中至少有2/3不符合文件规定的标准,可是他们却进了保险箱。北大许多院系20多名甚至3-40名正教授指标,岗位都已经填满了。后来者已经很难办了,已经走到尽头了。对正教授有所动作是改革所需。当然,正教授年龄一般都50多岁了,并且为北大贡献时间长,把他们赶走自然不合情理,但作一些改革还是可以的,比如把其中的确实没有什么学术贡献、水平很低的正教授改为“高级讲师”,待遇不变动,这还是可以的吧?也可以想一些其他办法。正教授把职位占满了,而平均水平又不高,这难道不是问题的一个关键?

  

  顺便指出,有人提出设“终身教授”职务来改革正教授,这是一个中国传统的制造头衔办法,蹩脚之极!至于“终身教授不退休”的建议,更是荒唐无稽。据人文某系的一些老师反映:如果80多岁的某某某教授赶快退休、少发点教条主义的言论,他们系的学科发展不至于象目前这个状况。

  

  总之,本人觉得北大改革方案是一个很小的动作,是一个片面的、平庸的方案,但它却激起了这样多的反对意见。在反对意见中,有几条是站在改革的立场上的?有几条是出于对北大实际情况的无知?有几条是站在自己利益的立场?就北大方案本身而言,是否改到要害之处?是否能够落实而达到文件设想的目的?……有许多问题是值得反复思考的。

推荐访问:改革方案 不合理 北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jiaoxueziyuan/zhongguomengzuowen/2021/0210/115345.html

  • 相关内容
  • 02-10 北京大学的顶级定位:国际比较的视野

    本报记者 龙希成  广州—香港报道    《21世纪》:北京大学提出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

  • 02-10 对改革方案的意见

    对教改方案,北大一些年轻教师提出了意见。有些人认为,在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没有流动起来、特别是在没有民间

  • 02-10 大学一解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

  • 02-10 洪堡大学原则的意义和地位——现代大学原则的观念前提(二)

    洪堡像那个时代的德国思想家一样,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和贡献的人物。他既是一位思想家,也从事历史、语言

  • 02-10 北大教改

    ·相关背景·①    5月下旬,北大正在全力抵抗SARS病毒可能的反扑,所有校门的人员进出都受到非常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