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 脑卒中恢复期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免费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治疗过程中F-Wave(F波)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3例,22例为治疗组,21例作为对照组;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利用肌电图分析脑卒中偏瘫治疗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波幅的变化。结果 21~30d脑卒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患侧肢体F波的波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1)纳入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的诊断标准[1]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②一侧上、下肢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偏瘫),选择患肢肌力在0~3级之间,且两组的瘫痪程度匹配;③年龄在40~75岁之间;④意识清晰,语言功能不影响一般医患交流;⑤认知功能基本正常,本人同意并能主动配合检查者。
  (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②有周围神经病变及其他中枢神经病变;③因严重失语、交流困难或有严重认知障碍患者。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取穴:承浆、关元、气海。上肢取肩�、曲池、合谷;下肢取足三里、太冲、三阴交。先针健侧穴位,后针患侧穴位,30号毫针针刺,平补平泻。以上治疗均每天一次,每次各30min,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30d。
  (2)对照组:患者只接受针对中风的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同治疗组。
  两组患者同时予对症药物及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种类一致。
  1.3 观察项目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7~14d、21~30d时分别进行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在电磁屏蔽的肌电室内,由神经电生理专职医生进行检查,采用美国生产SIERRAII型肌电图仪进行F波检测。
  记录电极与刺激电极均选取表面电极,两者之间安装有地极,为了增加导电性,记录电极、参考电极及刺激电极均涂导电膏,正中神经的刺激部位为腕关节正中处,记录电极的记录部位为拇短展肌肌腹,参考电极的记录部位为第一指骨。
  刺激强度为阈刺激的120%,刺激频率为2Hz,电流脉宽为0.2ms,时程为5ms,灵敏度为2mV,连续20次超强刺激,连续记录20组,观察F波出现情况,记录F波的平均波幅。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正常组。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软件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以双侧检验,P   
  3 讨论
  
  1950年Magldery和Mc Dougal首先描述了强刺激作用于神经可出现晚期肌肉电位F波,研究表明,在肌肉紧张状态中F波的出现率可增加,F波的波幅对痉挛状态下运动神经元兴奋过程的敏感性较高,即使肌肉紧张度发生很小的改变,也可以由F波反应出来[2]。
  F波参数的变化与卒中颅内病灶的位置、是否为缺血或出血性卒中无关[3]。应用F波的敏感性与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所表现的肌肉紧张性的关系,探讨卒中患者双侧肢体的变化规律,能较客观且精确地反映运动障碍的变化过程。
  卒中弛缓性瘫患者的波幅降低,痉挛性瘫患者F波的波幅增高,提示F波受上位神经元的控制,其机制是半球卒中时运动单位会减少,这种运动单位减少主要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突触间变性继发所致[4]。
  脑卒中急性期健侧可能亦存在异常运动,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双侧的连接功能障碍有关。多数卒中患者早期患侧肢体的肌张力减低,急性期患侧肢体F波波幅可低于健侧肢体和对照组,提示在发病初期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减低。发病21~30d左右,患者的患侧肢体的F波波幅明显高于健侧肢体和对照组,提示此期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因此观察到的F波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发生回返传入的神经数量的增加所致。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应用针刺任脉加巨刺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我们的研究表明,患者接受针刺治疗后,7~14d时对F波有促进作用,21~30d时肢体过紧张模式得到改善,F波波幅逐渐趋于正常组水平。
  任脉上达于头,从任脉的循行看,《难经・二十八难》:“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入目络舌。”任脉治疗中风,这在中医古代医籍中有不少记载,如任脉穴位承浆,《针灸甲乙经》谓其治:“痉口噤互引”,《圣惠方》谓其治“偏风,口眼斜”。巨刺起源于《内经》,是“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针刺方法,在健侧肢体上取穴施治,主要是治疗经脉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巨刺可让健患侧的气血交通,从而疏通阻滞的经脉,为笔者临床所常用[5],且疗效颇佳,以右治左,以左治右在于阴阳相引,调整左右经气的平衡[5]。
  针刺时先针健侧,用平补平泻手法,然后针患侧以加强疗效。能更好地改善病侧脑的血液循环,促进脑组织的修复,并能调摄全身气血,达到阴阳平衡的整体治疗观点,从而促使患肢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 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 Rosche J,Rub K,Niemann Delius B,et al. Effects of physio therapy on F-wave-amplitudes in spasticity[J]. 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1996, 36:509-511.
  [3] Chroni E,Katsoulas G,Argyriou AA,et al. Level of consciousness as a conditioning factor of F wave generation in stroke patients[J]. Clin Neuro- physiol,2006,117(2):315-319.
  [4] Hara Y,Akaboshi K,MasakadoY,et al. Physiologic decrease of single thenarmotor units in the F-response in stroke patients[J]. 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4):418-423.
  [5] 罗文舒.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9,29(1):84-85.
  (收稿日期:2009-07-20)

推荐访问:任脉 恢复期 针刺 神经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qitamianfeilunwen/2019/0422/8823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