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混龄教育中的“八要八不”之我见】 幼儿混龄教育的好处

【www.zhangdahai.com--行政管理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机会的情况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家长的思考。而众多研究表明,幼儿间的交往,尤其是不同年龄幼儿之间交互作用对儿童的智力、能力、情感等因素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幼儿教育机构开始出现了混龄教育研究。混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集体教育,它充分运用了“儿童教育儿童”的方法,如同龄促进、异龄互动、角色换位等,使每个儿童身心同步成长。由于孩子之间互助学习的方式具有不可预见性,因此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究竟如何在混龄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异龄儿童齐步发展呢?
  根据本园教学特色,我们尝试将现有的分班模式(中一班与小一班)与间断性混龄教育相结合,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了开展幼儿混龄教育的“八要八不”心得体会:
  一、要将混龄教育渗透于幼儿园点滴生活中,不局限于某一具体教学计划。
  研究初期,由于缺少经验,我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混龄教育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往往认为孩子们混在一起玩的游戏就是混龄教育,其实不然:混龄幼儿间的交往关系呈现动态变化,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由最初的不擅交往到乐于交往的过程,经历从最初的被关心到关心别人的过程,经历一个通过努力学习由弱小者发展成为强大者的过程。这种交往过程很难和某个具体教学计划联系起来,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应渗透在幼儿园的时时刻刻、点滴生活中。因此我们注重为两个年龄段幼儿提供了自然、多向的交往空间。
  二、要与幼儿共创满足不同儿童需求的环境与材料,不要让环境同一层次。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只有当环境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环境。因此我们的混龄活动环境创设也关注到两个年龄段孩子需要:如游戏中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的桌椅尺寸大小和高低不同,植物角的陈列架、摆放玩具的柜子也是高低不同的。在班上适当的地方我们还摆上小沙发、小餐桌、小梳妆台等家具┅┅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班级到处能体现出温馨舒适的“家”的感觉,让混龄幼儿间消除陌生感。
  三、要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伙伴,不要硬性“拉郎配”。
   刚开始开展混龄活动时,由于混龄间幼儿还很陌生,很多老师会急于求成搞“拉郎配”,表现在拼命让异龄孩子在一起互动,一看到孩子没找到异龄伙伴,就上去干涉或索性帮助他找伙伴。殊不知“欲速则不达”。
   后来我们调整了策略:运用蒙氏教育中走线的游戏方法,先让两个班的孩子们在优美抒情的钢琴曲中走线,然后自由寻找朋友,可以是自己班上的,也可以是混龄的,可以两两结伴,也可以自由选择更多游戏伙伴。接着请新结识的伙伴们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的喜好,在充分熟悉后,再鼓励他们选择合作玩的游戏,渐渐地孩子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减少了,大家都感受到了与异龄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游戏结束后,我们又引导两个班孩子相互说声“谢谢。”还启发幼儿评选了游戏中的“最佳搭档奖”并颁发奖状。有了这些铺垫,等到下次游戏时,幼儿间交往就显得和谐、融洽多了。
  四、要使混龄教育呈现“多边双向教育”功能,不要呈现包办代替的模式。
  混龄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不同的年龄儿童之间的交往呈现“多边双向教育”:一是小年龄儿童模仿大年龄儿童的行为,向大年龄儿童学到了很多本领;二是大年龄儿童在帮助小年龄儿童的同时获得了成就感和自信心;三是在合作、交流中双向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但在实际混龄教育中,却发现并非如此。
  五、要让幼儿尽量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不要让孩子生活在失败中。
  美国心理学家马尔兹认为,绝大多数的自我信念都是依据过去的经验――成功与失败,屈辱与荣耀,特别是童年时的经验而不自觉地形成的。所以说,幼儿教育的工作就是要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混龄班的孩子中有能力强的,有能力一般的,同样也有能力比较差的,对能力强的和一般的孩子,一般不需要教师过多关心,他们总能在与同伴或异龄孩子的互动中找到乐趣,这样的孩子一般都表现比较自信,我们所要重点关注的是能力差的孩子。在指导中,我们发现差的孩子并不是每一样都不如别人,可能他在语言方面弱,可在动手能力上是强的,因此,我们教师就因势利导,让他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领域去与异龄孩子互动,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孩子在同龄孩子中并不突出,可在比自己小的孩子面前,却呈现出优势,这时,混龄教育就突显其社会情感方面的优势。
  六、要引导异龄幼儿互相尊重,不要“以小欺大”或“以大欺小”
  混龄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不同,在游戏中出现认知行为的不同而会出现争执现象。在成人眼里吃亏的肯定是小年龄孩子。而实际上我们发现在混龄活动中大多数大年龄孩子会以照顾和帮助小年龄孩子而感到自豪和光荣。反而是小年龄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时在活动中会去欺负、挑衅大孩子。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的介入,去引导孩子的正确交往行为。我们的做法是要树立孩子“谦让也应合情合理”的观点:首先教师必须了解事情缘由,然后才能做分析判断,最后再以科学的方式引导幼儿找到谦让与自卫的平衡点。在此期间教师决不能因为小年龄孩子小而偏袒,以免挫伤大孩子的自尊心,反而起不到混龄教育的初衷。
  七、要引导混龄儿童间语言交流、情感表达,不停留在浅层次肢体互动上。
  学前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而孩子是否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语言能力的高低。在温馨的混龄教育里,孩子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在语言上更明显地表现了想说、愿说、敢说的快乐。因此我们在进行混龄教育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幼儿愿意一起玩、会一起玩的层面上,而是注重让年龄较大的,口语表述能力较强,词汇量较多的幼儿影响年龄较小的幼儿,让其在相互交流中促进语言发展。
  八、要让家长乐意与园同步参与混龄教育,不要忽视家长这一最重要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家庭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混龄教育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而面对混龄教育这一新鲜事物,起初实验班的家长并不了解,甚至还有很多家长对此有误解:如认为老师的精力会去照顾小年龄的孩子,大年龄孩子在这样的混龄活动里学不到东西。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因为在混龄教育中,老师首先需要不断指导大年龄孩子新的学习内容,然后小年龄的孩子才有机会观察大年龄孩子的活动,所以在混龄班级中,教师的教的重点在于大年龄孩子身上。家长的顾虑打消后,终于获得了所有家长对课题研究的支持。在后期我们还利用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开放混龄半日活动、在班级宣传橱窗里定期展示混龄教育的成果(照片等),使家长了解混龄教育对独生子女的成长的优势,让他们愿意有效配合、对外宣传幼儿园的混龄教育,从而营造出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所幼儿园影响一个社区的教育氛围。
  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我们总结出以上幼儿混龄教育中的“八要八不”心得体会,这些措施的落实使我们和孩子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孩子们从刚开始游戏时的大小搭配不适应,相互吵架的情况,到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逐渐学会了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和同伴交往,同伴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实践证明,混龄教育课题研究对于我国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不良的交往现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对此课题进行后继研究。

推荐访问:我见 幼儿 教育 八要八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2019/0316/179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