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二期能活多久 矽肺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www.zhangdahai.com--行政管理论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矽肺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肺功能进行检测,观察矽肺患者不同期别的细胞免疫水平及肺功能状态,并将他们的细胞免疫水平及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矽肺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中CD4、CD8 及CD4/CD8值并进行比较;检测50例矽肺患者肺功能,进行3个期别间比较并与外周血中CD4、CD8 及CD4/CD8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矽肺组与健康组比较,外周血中CD4、CD8 及CD4/CD8值3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CD8 及CD4/CD8值3组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矽肺组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7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75%)均在正常范围,而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中FEV1%和V75%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并且与Ⅰ期矽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50%肺活量时最大用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50%)和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占预值的百分比(V25%)均低于正常范围,提示3组患者均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以上数值明显低于Ⅰ期矽肺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50%和V25%与CD8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4细胞百分比和 CD4/CD8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8+淋巴细胞对矽肺患者可能具有加重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的作用。
  【关键词】矽肺;T淋巴细胞亚群;CD8T淋巴细胞;肺功能
  
  矽肺是我国目前危害严重、发病率极高的职业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结核,据国内职业病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平均合并率分别为:Ⅰ期矽肺为20%,Ⅱ期矽肺为30%,Ⅲ期矽肺为50%。两病合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加快病变进展,易继发肺气肿、肺心病,严重损害患者的肺功能。机体对结核的免疫作用是由细胞免疫完成的,体液免疫作用有限[2],据此推测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的原
  
  因可能与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同时矽肺患者肺功能的损害不仅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还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近年的研究提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外周气道中CD8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与气流受限存在一定相关性[3,4]。但CD8细胞是否与矽肺患者的肺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本实验是通过对矽肺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细胞免疫水平和肺功能进行检测,观察矽肺患者不同期别的细胞免疫水平及肺功能状态,并将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健康组:选取无粉尘及其他毒物接触史,在沈阳市职业病院体检正常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30名,年龄60~75岁;矽肺组:选取在沈阳市职业病院目前收治的矽肺患者50例,年龄60~75岁,按照国家制定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由沈阳市职业病诊断组确诊为矽肺,其中Ⅰ期矽肺30例、Ⅱ期矽肺12例、Ⅲ期矽肺8例。
  1.2 药品及试剂 TRITEST试剂、免洗溶血素均由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提供。
  1.3 实验仪器 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的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提供;意大利MIR-SPIROLOB2肺功能仪,由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提供。
  
  2 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分组 按照以上研究对象共分四组。健康组:60~75岁的健康体检者30名;Ⅰ期矽肺组:60~75岁正在住院的Ⅰ期矽肺患者35例;Ⅱ期矽肺组:60~75岁正在住院的Ⅱ期矽肺患者12例;Ⅲ期矽肺组:60~75岁正在住院的Ⅲ期矽肺患者8例。矽肺分期诊断标准均按照国家制定的《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
  2.2 临床资料的检测 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采集实验者静脉血2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防振荡,采血后立即送检,提取淋巴细胞,将每份淋巴细胞悬液分入3支试管,应用三色荧光标记单克隆抗体CD4、CD8、工作液各20 μl,分别加入上述三支用试管中,在室温下避光反应20 min后,用美国�BECTON� DICKINSON公司的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进行检测。用FACSMULTISET软件进行自动分析;②肺功能测定:用意大利MIR-SPIROLOB2肺功能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肺功能,检测项目为: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7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75%)、50%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50%)、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25%)。各指标重复测定2~3次,取其最大值。
  2.3 主要观察指标 ①矽肺组与健康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②矽肺组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②各组矽肺患者肺功能比较;④矽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2.4 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处理,相关性处理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矽肺患者与健康组人群外周血CD4、CD8 及CD4/CD8均值的比较
  将Ⅰ期矽肺组(30例)、Ⅱ期矽肺组(12例)和Ⅲ期矽肺组(8例)共计50例与正常组30名进行比较。矽肺组的CD4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下降,CD8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上升,CD4/CD8比值较健康组明显下降,以上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 不同期别矽肺患者外周血CD4、CD8 及CD4/CD8均值的比较 随着矽肺期别的增加,CD4百分数逐渐下降,CD8百分数逐渐升高,CD4/CD8比值也逐渐降低,但Ⅰ期矽肺组与Ⅱ期矽肺组、Ⅱ期矽肺组与Ⅲ期矽肺组及Ⅰ期矽肺组与Ⅲ期矽肺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 矽肺患者组间肺功能比较 FVC、FEV1、FEV1%及V75%均是反映大气道通气功能情况的肺功能指标,FVC>80%预计值为正常,FEV1>80%预计值为正常,正常FEV1%>80%,正常V75%>70%。Ⅰ期矽肺组中FEV1%和V75%均在正常范围,提示大气道通气功能正常,而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中FEV1%和V75%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并且与Ⅰ期矽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50%、V25%均是反映小气道通气功能情况的肺功能指标,正常V50%>70%,正常V25%>70%。3组中V50%和V25%均低于正常范围,提示3组患者均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以上数值明显低于Ⅰ期矽肺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4 矽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根据两变量服从二元正态分布,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8细胞百分比及CD4/CD8与肺功能大小气道的主要指标FEV1%、V50%、V25%用公式推算相关系数,具体相关系数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提示V50%和V25%与CD8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呈显著正相关(P[5]。矽肺的病变为矽结节的形成及肺间质广泛纤维化,随着肺组织纤维的增多,肺弹性减退,肺活量和肺总量可减低。矽肺依据胸片表现分为三期,随着矽肺期别升高,肺结核患病率增加。肺结核是矽肺最常见的并发症,矽肺合并肺结核是威胁矽肺患者生命的最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矽肺的发展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矽肺病变给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增加了困难,而结核病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矽肺间质纤维化的发展[6]。肺结核主要的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对控制结核分支杆菌的作用不重要。因而笔者推测矽肺患者可能存在着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变,而矽肺易于并发肺结核的原因可能与此有关。
  T淋巴细胞是一个不均一的群体,存在许多功能和分化抗原方面均不相同的亚群,通过分泌特殊的细胞因子,影响细胞介导免疫,调节体液免疫应答[7]。淋巴细胞按其表面标志和功能不同,分为CD4和CD8两大亚群[8]。CD4淋巴细胞亚群中主要有迟发型超敏反应淋巴细胞和诱导-辅助性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亚群中包括抑制性淋巴细胞和杀伤性淋巴细胞[9]。各亚群淋巴细胞的功能表现为以下几方面:①杀伤靶细胞作用:主要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4CD+8)细胞完成,CD+4CD-8细胞亚群中亦有极少数对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抗原阳性细胞具有杀伤作用;②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在CD+4CD-8淋巴细胞亚群中,有一类细胞可分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等细胞因子,可活化巨噬细胞,使其集中在病原体入侵局部,并增强巨噬细胞功能;③参与免疫调节:CD+4CD-8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过程,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CD-4CD+8淋巴细胞可抑制T 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从而抑制免疫应答过程,两种作用迥异的T 细胞借其相互拮抗作用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以保持免疫功能的平衡[10]。
  本实验通过对矽肺组与健康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发现矽肺组的CD4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下降,CD8百分数较健康组明显上升,CD4/CD8比值较健康组明显下降,证明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明显下降,推测矽肺患者易并发肺结核可能与此有关。同时对不同期别矽肺患者外周血CD4、 CD8 及CD4/CD8均值的比较,发现随着矽肺期别的增加,CD4百分数逐渐下降,CD8百分数逐渐升高,CD4/CD8比值也逐渐降低,但以上3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样本量少,暂不能做肯定性结论。
  矽肺使肺通气换气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肺功能测定是评价早期尘肺患者肺功能损害和代偿功能分级的基本依据[11]。在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中FVC、FEV1、FEV1%及V75%均是反映大气道通气功能情况的指标,FVC>80%预计值为正常,FEV1>80%预计值为正常,正常FEV1%>80%,正常V75%>70%。而V50%、V25%均是反映小气道通气功能情况的指标,正常V50%>70%,正常V25%>70%。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期别矽肺患者组间肺功能的比较,发现Ⅰ期矽肺组中FEV1%和V75%均在正常范围,提示大气道通气功能正常,而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中FEV1%和V75%明显低于正常值范围,并且与Ⅰ期矽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间这两项指标无明显,见表3。3组中V50%和V25%均低于正常范围,提示3组患者均存在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这两项指标明显低于Ⅰ期矽肺组,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间这两项指标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提示矽肺患者可能存在随着期别的增加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趋势,虽然本次实验中Ⅱ期矽肺组和Ⅲ期矽肺组间差异不明显,考虑与样本量少及患者年龄偏大老年性肺气肿等因素干扰有关。同时笔者发现矽肺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
  结合以上数据,我们将矽肺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V50%、V25%分别与CD8%呈显著负相关,与CD4%和CD4/CD8比值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结果提示了CD8+淋巴细胞对矽肺患者可能具有加重小气道通气功能障碍的作用。有文献报道CD8+细胞(抑制T 细胞)作为优势细胞参与炎症过程,其炎症效应主要作用于周围气道,气道高反应性不明显,常伴有气道上皮化生和中度纤维化[12]。结合以上分析,提示细胞免疫对矽肺小气道的阻塞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大气道的影响不明显,其中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结果提示,矽肺患者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的改变,并可能与其易于并发肺结核有关。临床上治疗矽肺时,通过联合应用免疫增强剂治疗,提高矽肺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有可能提高矽肺治疗的疗效,并减少矽肺合并肺结核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李德鸿.我国尘肺防治工作50年.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1999,17:258-261.
  2 朱元钰,陈文彬.呼吸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Saetta M,Stefano AD.CD�+�8 T-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 airways of smoker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157:822-826.
  4 Turato G,Zuin R,Saetta M.Pathogenesis and pathology of COPD.Respiration,2001,68(2):117-128.
  5 贾斌,徐爱霞.矽肺合并肺结核42例分析.职业与健康,2004,20:7.
  6 Hong Kong Chest Service/Tuberculosis Research Centre,Madras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three antituberculosis chemoprophylaxis regimens in patients with silicosis in HongKong.Am Rev Respir Dis,2001,145:36.
  7 王晓燕.分泌细胞因子的CD8+细胞亚群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20(4):216.
  8 Janeway,Charles A,et al.Immunobiology Shlomchik.Garland Science,2005.
  9 Doherty,P.C.,J.E.Alian,f.Lynch,and R.Ceredig.1990.Dissection of an inflammatory process induced by CD�+�8 T cells.Immunology Today 11:55-59.
  10 赵武述,陈仁,卞志强.免疫细胞.现代临床免疫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
  11 陈亚珍.53例尘肺患者肺功能测试结果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6.
  12 Jeffery PK.Structual and inflammatory changes in COPD:a comparison with asthma.Thorax,1998,53:129-136.

推荐访问:矽肺 相关性 免疫 患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2019/0404/5496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