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吃什么药最有效_冠心病的预防

【www.zhangdahai.com--行政管理论文】

  [关键词] 冠心病;预防;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1(a)-007-01   
  危险因素的早期检测和危险分层是冠心病预防的重点,现已明确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8个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饮酒、缺乏身体活动、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但回顾分析发现约1/3冠心病患者并不具备“经典”危险因素,因而非“经典”危险因素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每增加5 mmol/L,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近20%。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冠心病一项独立危险因素[1];另外,有研究[2,3]提示,免疫炎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维生素D(Vitamin D)缺乏成为2008年关注的新焦点,人群中30%~50%存在维生素D缺乏。研究[4,5]表明,维生素D缺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使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增加,导致高血压和左室肥厚,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此外,吸入空气污染物可引起心率、心率变异度、血压、血管弹性及血凝发生变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6,7]。
  最近WHO发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给出建议,并根据不同人群危险因素的差异,设计出14个疾病流行区域人群风险预测表。在欧洲心脏病年会上发布的《心血管病预防临床实践指南》(Cardiovascuar Disease Prev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帮助医师和健康工作者明确各自的责任,促进心血管健康和预防心血管病工作。《美国心脏病和卒中统计报告2008》也明确表示吸烟/烟草使用、缺乏体育活动、超重和肥胖、高胆固醇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008年的主题是“了解您的风险程度(Know Your Risk)”,目的在于唤起公众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注。
  中国医师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简称China CARE)项目于2008年1月10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旨在调查中国心血管内科医师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为先”理念在临床实践中的施行现状。结果显示,26%的中国被调查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健康男性心内科医师的平均10年冠心病危险为4%,健康女性心内科医师则为2%,其中40岁以上男性医师和年轻女性医师相对风险远高于同龄普通人群,表明从业医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在强调生活方式调整的同时,药物治疗对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AHA年会公布的小剂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事件研究(简称J-APD研究)。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首次致死性冠心病和脑血管事件风险。亚组分析显示,对于6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其总体事件显著降低达32%。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2008年6月公布了2008年抗栓及溶栓指南(第8版,即ACCP-8),与第7版指南(ACCP-7)相比,新版指南为冠心病抗栓治疗的一、二级预防另辟章节,提高了抗栓治疗在冠心病预防中的地位,使其与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具有同样的重要性。但China-Care研究中,具有多个危险因素的中国心血管医生自身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使用率为30.3%,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但与美国普通人群50%的使用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该调查结果说明,中国人群对于阿司匹林治疗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依然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我们亟待通过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努力提高公众的心血管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观念。
  
  [参考文献]
  [1]Humphrey LL, Fu R, Rogers K, et al. Homocysteine leve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Mayo Clin Proc, 2008,83(11):1203-1212.
  [2]Gabriel SE.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m J Med, 2008, 121:S9-14.
  [3]Wilson PW. Evidence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 and estim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a population perspective[J]. Am J Med, 2008,121:S15-20.
  [4]Dobnig H, Pilz S, Scharnagl H, et al.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25-hydroxyvitamind and 1, 25-dihydroxyvitamind levels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J]. Arch Intern Med, 2008 ,168(12):1340-1349.
  [5]Giovannucci E, Liu Y, Hollis BW, et al. 25-hydroxyvitamin D and 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 a prospective study[J]. Arch Intern Med, 2008, 168(11):1174-1180.
  [6]Kan H, Heiss G, Rose KM,et al. Prospective Analysis of Traffic Expos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8,116(11):1463-1468.
  [7]Mills NL, Donaldson K, Hadoke PW, et a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air pollution[J]. 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 2008,6:36-44.
  (收稿日期:2008-12-24)
  
  [专家简介] 吕树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科教研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原北京第二医学院),1990年于法国鲁昂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进修心脏介入。吕教授是国内最早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多项介入治疗新技术,连续多年个人冠脉介入治疗总例数及复杂病变治疗例数在国内名列前茅,是我国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 获 2 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主编《冠脉介入技巧及器械选择》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册》等4 部学术著作。参编学术著作6部。中华心血管病介入学组常务委员、中华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保健局老年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研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老年病学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新医学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编委。

推荐访问:冠心病 预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mianfeilunwen/xingzhengguanlilunwen/2019/0415/7755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