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分析【探究耐力训练焦虑成因,提升体育训练成绩】

【www.zhangdahai.com--企业文化宣传标语】

  摘 要: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男生耐久跑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教学思想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耐力跑练习的心理障碍的建议,并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意识,最终让学生形成参加耐力练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耐力素质,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体育;耐力训练;焦虑成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59-1
  
  耐久跑教学在职业学校体育耐力素质练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学生弃跑、中途退场或假装生病以及用各种理由来逃避的现象。甚至个别学生还出现了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始终是吊车尾,从而使耐久跑教学成为了耐力素质教学中的大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通过调查发现对传统耐力素质练习形式没兴趣、克服不了“极点”是学生对耐久跑练习产生焦虑心理的重要原因,二者各自占了91.25%和95.63%。所以,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以灵活多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最终提高学生对耐力素质练习的兴趣。
  一、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
  1.内在因素分析。
  耐力素质是指机体长时间活动并与疲劳作斗争的能力。耐力训练的明显特点就是与疲劳进行斗争。学生克服疲劳的能力越强,坚持工作的时间就越长,所表现出来的耐力素质水平就越高。耐力素质既然是在克服疲劳的练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要提高学生抵抗疲劳的能力,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绪状态和意志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学生的意志品质在耐力训练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日常的教学练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焦虑、畏惧的心理和退出耐久跑的行为不计其数,从表面原因分析包括:(1)锻炼手段多采用长期的、多次数重复的周期性练习,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中枢神经过程容易产生保护性抑制;(2)学生对耐久跑不再有兴趣了,没能学到新的技能,缺乏刺激;(3)学生身心疲惫,对距离产生畏惧,感到累;(4)学生的意志品质薄弱等,除了这些表面原因以外,还有一些深层的心理原因,这些“较深”的原因包括压力、害怕失败、失去自尊以及失去自信心。对于学生而言,教师过于强调测试成绩,在使用一些言语无形之间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对一些不擅长耐久跑的学生,日积月累,这些学生逐渐对耐久跑产生了害怕情绪,害怕失败,害怕因为自己的不合格而影响到班级的荣誉。
  2.外界因素分析。
  传统的耐力跑练习就是让学生围绕田径场绕圈跑,从小学到职业学校,一直以这个模式进行着,对于学生而言,一谈到耐久跑学生就会立刻联想到上述的教育手段,这使学生对此模式产生不了新颖性的刺激,自然而然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耐久跑教学,过于强调了运动技术,忽视了健身原理及锻炼方法的传授,造成学生参加教学活动体验不到成功和乐趣,仅仅是在教师强迫下锻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98.7%的学生认为如今耐力练习手法单一;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62.5%渴望教师改变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这些学生很希望用其他等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来替代耐久跑。
  二、消除焦虑的方法
  学生的心理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各种制约因素,辨证施治,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改变学生学习兴趣。
  1.转变学生的消极认识。
  体育学习中学生所产生的焦虑只是一个情绪的变量,它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变量。任何一个体育教学内容和环境条件,不通过消极的认知是不可能成为压力而产生焦虑的。当然,也要防止因体育学习目的的不纯或动机过于强烈造成的焦虑出现。针对“极点”问题的产生,教师应在课前讲解理论知识,告诉学生产生“极点”时应放慢速度,加强呼吸,使学生了解克服“极点”的正确方法,从而消除心理焦虑。
  2.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多样化是克服对耐力素质练习产生焦虑心理的根本措施。教学实践证明,耐久跑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果长期重复单一的教学方法,势必破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焦虑情绪就会滋长,影响正常的耐力练习,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为此笔者根据课前的调查结果,利用耐力练习五课时中的三课时,分别采用了“地形跑”、“跟随跑”、“相同运动量替代”等方法进行了尝试。在采用“地形跑”和“跟随跑”中,笔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设计跑动路线,分别经过地下室、食堂、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地方,由于是第一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都十分好奇,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都很愉悦,兴趣很浓。
  3.建立良好的心境,培养学生自信心。
  从实验前对职业学校男生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心理问题是阻碍耐力素质发展的主要因素。兴趣诱导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上面提到的“地形跑”和“跟随跑”都属于这类。激励法对意志不强、不擅长体育运动的学生很管用,在平时的练习中,有很多时候学生因处于“极点”初期而产生放弃意识,这时候笔者就会用言语去鼓励他们,必要时笔者还亲自上阵帮助他们完成练习。
  4.发挥教师主导性,培养学生自我激励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尤其在体育课上。教师在与不在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变化。对于耐久跑而言,有部分学生会在“极点”产生的时候出现无意识的放弃念头,身为教师应注意在这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或者带动。学生对教师存在着一种依赖感,认为教师在身边有动力,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形成了“帮、带”的教学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暗示,对学生心理给予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竹琴.田径运动耐力训练方法研究.体育博览[J],2011(07).

推荐访问:训练 成因 耐力 探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wenhuaxuanchuanbiaoyu/2019/0320/2532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