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升平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_干燥综合征如何治疗

【www.zhangdahai.com--企业文化宣传标语】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曾升平;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06-03   曾升平主任医师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会主任委员。曾老师致力于中医药免疫调节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至曾老师门诊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老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传统中医学无干燥综合征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口干、眼干等症状,可将本病归于燥证范畴。曾老师认为正气不足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主要与肺、脾、肝三脏亏虚有关。肺主水津输布,脾主水湿运化,肝主疏泄,三脏功能不足,均会直接造成津液分泌减少。另一方面,由于脾虚,运化水湿的能力降低,机体摄入的水液和精微物质无法吸收转输,容易停聚形成痰湿;又由于肝失疏泄,气血津液循行不畅,容易形成瘀血。痰湿、瘀血作为内生之邪,反过来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循行,且痰瘀胶结日久,郁而化热,灼伤津液,都会使津液分泌进一步减少。
  2 辨证分型
  曾老师根据患者所处病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3种常见证型:痰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痰瘀互结证。(1)痰湿阻滞证:大部分患者,发病之初多属于此种类型,症见口干而不多饮,或口干喜热饮,眼睛干涩,食欲不佳,舌质淡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滑。(2)瘀血痹阻证:此种证型常见于兼有关节不适的患者,瘀血阻于经脉,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证见口干,眼涩,关节疼痛不适,女性患者兼有月经不畅,颜色暗,血块多等症状,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腻,脉涩。(3)痰瘀互结证:此种证型常见于本病后期,痰瘀胶结,郁而化热,灼伤阴液,症见:口干痛,眼睛涩痛,关节痛而无力,舌质暗红,干裂,无苔,脉沉细。
  3 治疗重在扶正祛邪
  干燥综合征属于正虚邪实疾患,故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老师认为扶正的目的是为了祛邪,祛邪才是治疗本病的第一要务。上述各型患者,虽然治疗各有侧重,但祛邪治疗都要注意抓住两个重点环节:一是治痰。痰湿在本病发展变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津液运行障碍的病理产物,又是加重本病进一步损害的物质基础。所以,祛痰除湿应贯穿于治疗始终。部分患者,舌苔已经完全剥脱,舌面光红无苔,看似一派阴伤之象。常被误认为是阴虚内热,投予六味地黄丸治疗,其实是错误的。此时仍应以祛痰为先导,酌加养阴生津药物。此时养阴药物的使用,切忌滋腻,以防滋腻碍脾,加重痰湿。当以质轻润泽之品,少少与之。许多患者刚就诊时,往往咽干无痰,反而在应用祛痰除湿治疗使病情减轻的同时,出现痰量增多现象。这既是治疗祛邪外出的佳兆,也是本病因于痰湿内阻的明证。二是治瘀。瘀血不仅仅是当本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其实瘀血在发病之初便已存在,并对痰湿的形成和发展,起助推作用。其一是血脉不通,津液运行不畅,便容易停聚形成痰湿;其二是痰瘀互结,胶着难化,疾病难愈;其三是瘀血内阻,津液分泌减少,痰湿等病理产物难以排出。所以活血化瘀不可或缺。
  扶正治疗的重点在于温阳益气,佐以生津养血。因痰湿、瘀血为阴邪,非温不化,故而温阳益气正中病机。生津养血的目的在于适当补充阴液耗损,减轻患者症状,为进一步祛邪准备条件,当酌情使用。扶正治疗还应包括调理肺、脾、肝3脏的功能。肺为娇脏,位处人体上焦,当选用质轻气薄的药物,助其恢复通调水道的功能;脾喜燥恶湿,痰湿困脾会阻碍其运化水液和精微物质的功能,当以健脾利湿等药物缓缓调理,不可过于温燥;肝喜条达,可根据临床表现适量选用养阴柔肝及行气疏肝药物,但不可过于辛香走窜。笔者发现,本病患者多会出现胆汁淤积症状,所以疏肝不仅有利于恢复气血津液的循行,而且能够促进痰湿的排出。
  4 典型病例
  4.1 病历摘要 患者罗某,女,50岁,因口干、眼干1 a,咳嗽、咯痰0.5 a,加重伴心累、心慌1月就诊。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口、眼干燥症状,经某医院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半年前,患者出现咳嗽,咯痰,痰粘稠难咯,该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伴肺纤维化,继续予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病情一再反复发生。1月前,患者口干、眼干、咳嗽、咯痰等症状加剧,并伴心累、心慌症状。神疲乏力,食欲差,睡眠尚可,小便正常,大便稀溏。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细涩。辅助检查:免疫检查示SSA(+++),SSB(++),ANA(+)1:100;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粗,双下肺见纤维条索影及点片状阴影,提示双肺纤维化伴感染。为求中医治疗,遂至老师处就诊。
  4.2 辨证分析 患者此次就诊以咳嗽,咯痰为突出症状,但这是在干燥综合征这一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干燥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是痰湿、瘀血,所以应当首先考虑痰瘀阻肺的诊断。求证于患者舌象,其舌质紫暗,苔白腻,正与痰瘀吻合。故此诊断亦当可确定。
  引起咳嗽、咯痰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外感。患者此次发作是否兼有外感,或由外感引发,也应加以考虑。一般外感诸邪,当见右寸脉浮,即邪正交争于表之象。现患者脉象沉细,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本无外感,咳嗽全由痰瘀阻肺引起;其二是咳嗽在痰瘀阻肺基础上由外感病邪引发,但正虚邪陷,已无邪正交争于表之象。结合胸部X线检查所示双肺纤维化伴感染,患者当属于后一种情况。
  咳嗽、痰粘难咯症状之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比较普遍。这是由于许多细小分泌腺管及其供血小血管被痰瘀堵塞,津液分泌减少,而使呼吸道管腔内的痰湿分泌物缺乏水津的润泽,所以变得粘稠,难以咯出。
  患者症见心慌,心累,大便稀溏,脉沉,均属阳气不足的表现。
  综合以上分析,本例患者的治疗当扶正祛邪,并以祛邪为主。祛邪的重点是祛痰除湿,活血化瘀。扶正的重点是温阳益气。患者此时虽有外邪侵入,但因正气太虚,暂无祛邪出表的条件,故不宜使用发散走表之剂徒伤正气。宜酌情加入清热化痰、清热利湿的药物,一方面防治外侵入里之邪与内生痰湿、瘀血结合,郁而化热;另一方面也给处于离解游移状态的病邪以外排的出路。
  4.3 处方用药 处方:升麻10 g,黄芪60 g,生白术15 g,大枣30 g,丹参30 g,当归10 g,桃仁10 g,牡丹皮15 g,赤芍30 g,五味子10 g,黄芩15 g,鱼腥草30 g,瓜蒌皮30 g,枳壳30 g,炒莱菔子15 g,白茅根30 g,车前草15 g,萆�30 g,土茯苓30 g,甘草10 g。1日1剂,分3次温服。方解:升麻配黄芪、生白术、大枣升阳益气;丹参、当归、桃仁、牡丹皮、赤芍活血化瘀;五味子敛肺生津;黄芩、鱼腥草清热解毒;瓜蒌皮、枳壳、炒莱菔子宽胸理气,清肺化痰;白茅根、车前草、萆�、土茯苓清热利湿;甘草调和诸药。
  4.4 复诊情况 上述治疗7 d后,患者诉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口干、眼干症状减轻;已无心累、心慌等不适症状;仍咳嗽,痰多且黄稠。脉沉细,舌质紫暗,苔腻。中药治法同前,处方去瓜蒌皮、牡丹皮、生白术、萆�、五味子、土茯苓,加炒白术30 g,党参30 g,冬瓜仁20 g,杏仁10 g,茯苓15 g,法半夏10 g,薏苡仁30 g。经上阶段治疗后,患者痰量增多且显黄稠,说明此为肺中积痰外出之象,祛痰治疗方向正确,故加冬瓜仁、杏仁、茯苓、法半夏、薏苡仁以加大祛痰、化痰的力度。大便次数增多,虽有导痰下行的作用,但考虑患者身体虚弱,不宜泻下太过,故减去瓜蒌皮。另牡丹皮、生白术、萆�、土茯苓诸药药性偏凉,下行力大,也暂减去。而加炒白术、党参增强益气上行排痰的力量。患者口干、眼干、心累、心慌等症状已减轻,故减去五味子的收敛作用,以利排痰。
  经过前后半个多月的治疗,患者咳嗽、痰粘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胸部X线片示感染灶已吸收。患者感染征象消失,故去黄芩、鱼腥草等清热解毒的药物,继续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升阳益气治疗。至目前为止,患者服中药1 a有余,口眼干燥等症状较前已经明显好转。
  5 体会
  干燥综合征患者正气虚损严重,常易出现虚不受补及药过病所的情况,因此用药极须谨慎,宜求缓求稳,勤观察用药后的各种反应,核查自己的辨证认识及诊疗思路是否正确,切不可急于求成。
  (收稿日期:2011-01-19)

推荐访问:升平 综合征 干燥 教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qiyewenhua/qiyewenhuaxuanchuanbiaoyu/2019/0424/9276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