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几点思考】路兮小农民嫁接水平

【www.zhangdahai.com--工作计划】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和环境、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地区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随之带来的健康风险因素日益复杂,农村成为疾病高发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亟待研究并切实加强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理顺疾病预防管理体制,提高防保人员素质,促进农民生活幸福健康、富裕和谐。
  【关键词】 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健康;思考
  
  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随着环境和人口等因素的变化,农村居民健康风险日益复杂,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任重而道远。近期,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对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现针对此课题谈一些肤浅看法。
  1农村地区卫生防疫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建立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以及以合作医疗为特征的卫生医疗保障体系,在农村地区卫生防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伴随着经济和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农村地区卫生防疫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1农村地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本应由公共财政承担的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卫生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在多数地区没有到位,“防治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很好落实。农村卫生院作为三级卫生网的枢纽,业务不景气,加之管理不善,不少乡镇卫生院变为个体经营。村卫生室作为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也大多变为个体行医,严重影响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落实。
  1.2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力量薄弱。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还主要依靠县级卫生防疫部门,而乡镇卫生院经济困难,卫生防疫人员的工资难以保证,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防治、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等工作开展不力。在村一级,卫生防疫工作依靠个体诊所义务负责,上级部门难以对其有效调度和指挥,村级卫生防疫人员多数无固定工资,很难有能力和动力主动承担防控工作。
  1.3农村居民公共卫生知识缺乏,卫生防疫意识淡薄。通过走访和调查,部分农村居民为健康投资较少,有了病则能抗就抗,住院治疗者微乎其微。同时,农村卫生环境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对部分农村实地调查显示,大多数村庄没有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旁路边,离村容整洁的要求还有距离。
  1.4农村地区居民传染性疾病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由于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一些传染性疾病呈高发趋势,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和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如性病、结核病等,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70%~80%的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患者是农村青壮年劳力。
  2影响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因素
  2.1农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结构不完善。现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业务指导是垂直管理,而行政领导是层级管理。县级卫生防疫站对乡村级的卫生防疫人员,无人事管理权,无财务收支权,只布置工作,不负责经费和工资。在村级层面上,乡村医生多数是农民,县、乡两级卫生防疫组织更难以对其进行监督与管理。
  2.2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与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相比,略显不足。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公共卫生支出,仅占GDP比重的0.9%,与世界平均水平4%差距较大。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支出中,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
  2.3应付和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较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与有效应付和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有一定距离。一些单位卫生防疫人员学历低,有些根本未受过专业教育,而一些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却没能进入;县级防疫站的工作重点,偏重于创收保工资。而乡镇级的卫生防疫人员业务能力更低,多数为招工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极少。
  3加强农村地区卫生防疫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公民健康权益的高度重视。建立起健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农民的健康权益,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3.1政府加大对基层疾病预防事业的投入。
  3.1.1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机制,并不断增加。政府每年增加的卫生投入的重点,应是支持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推进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改造和扩建项目,加速对农村医疗机构基本医疗设备的购置更新,使其尽快达到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条件。
  3.1.2制定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国务院五部委《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县级财政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基本项目,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省、市(地)级财政要对县、乡开展公共卫生工作给予必要的业务经费补助。”要制定符合各地实情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经济政策及其具体措施,从法律和政策上保证在有限的农村卫生投入中,对预防工作给予适当倾斜,保证卫生防疫正常开展。
  3.2切实改善农村地区卫生防疫服务水平。
  3.2.1进一步完善省、县、乡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县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经费一律收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垂直管理、逐级负责,构建“县防疫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优化卫生防保资源。
  3.2.2促进公共卫生资源实现“一网多用”。 充分利用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合作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依托乡镇卫生院的延伸和辐射作用,建立村级卫生防疫组织,构建乡、村两级卫生服务网络,使公共卫生资源实现“一网多用”。
  3.2.3促进新型合作医疗向卫生防疫拓展。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由“保大病”调整为“预防保健为主”。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卫生防疫、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另方面可考虑把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方向,放在农村地区能够治疗、不需住院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
  3.2.4充实和优化疾病预防控制的人才结构。对于县乡两级,特别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通过考试和竞争上岗,逐步分流非专业人员,从制度上保障吸收专业学校毕业生。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医科院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加强乡镇卫生防疫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培训,保障农村医务人员待遇,确保农村公共卫生队伍稳定,确保农村公共卫生队伍在关键时候能够拿得出、打得赢。
  3.3优化农村地区卫生防疫工作环境。
  3.3.1协调各部门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卫生防疫工作无职无权而又面面俱到。要赋于基层卫生防疫人员必要的执法权力,使其对所辖单位及企业具有一定威慑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减少工作障碍,有效开展卫生执法活动及其它职能工作。
  3.3.2优化医疗环境,规范医疗秩序。一要加强教育,树立医护人员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采取监督约束和有效奖惩施,促使医德医风的好转。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重点打击“黑诊所”、游医、假医,以及借助虚假宣传、招摇撞骗等非法行医活动。三是加大药品、医用材料的监管力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执行问责制,保证正规渠道进货,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3.3.3降低农村药品价格。从调查看,村级诊所药费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以上,乡镇卫生院药物销售则占收入的60%。而农民医疗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近9%,大病户家庭则占约30%,医疗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沉重的经济负担。平抑农村药价,在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中显得迫在眉睫。
  3.4加强教育,优化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机源。
  3.4.1结合新农村建设,营造城市化的健康设施。各地可根据实际,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乡镇卫生管理服务中心,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站、疾病预防控制、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卫生监督执法等部门进行科学整合,资源共享,为农民群众开展医疗服务建立高效的指导、服务与协调平台。
  3.4.2加强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结合各个时期疾病防控重点及卫生宣传日,利用画廊宣传栏、印发资料、开展上门说教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3.4.3加大农村地区环境整治,减少疾病发生机源。优先解决对农村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减少因饮水安全导致的疾病发生;广泛动员农民自主参与,投工投劳,进行宅前院后排水沟整治与垃圾清理。同时,建立一批强身健体场所,兴建文化体育活动基本设施,健身强体,预防疾病发生。
  
  

推荐访问:关于加强 提高农民 几点思考 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ongzuojihua/2019/0328/4178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