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46例临床观察] 三高之中哪个最严重

【www.zhangdahai.com--工作计划】

  【摘要】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降压效果。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15 mg;对照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基础上给予其他降糖药控制血糖。均持续观察治疗12周以上,监测血压。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周期控制血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1]。根据1999年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要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在这个血压标准以下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时的血压常难以控制,因此寻找一种对两种疾病均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具有此种治疗作用。笔者就吡格列酮对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降压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8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92例,高血压标准均符合1999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规定的诊断标准[即SBP≥140 mm Hg和(或)DBP≥90 mm Hg];糖尿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规定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排除依从性差、继发性高血压、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的患者,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包括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显示有左心室肥厚等,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过敏史,收缩压>170 mm Hg或舒张压>95 mm Hg。随机分为治疗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15 mg(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664),对照组,每天在应用厄贝沙坦胶囊150 mg基础上给予除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以外的其他降糖药控制血糖。治疗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50.2±6.7)岁,收缩压为(159.54±4.81)mm Hg,舒张压为(107.37±5.71)mm Hg。对照组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1.5±7.6)岁,收缩压为(160.30±6.16)mm Hg,舒张压为(107.14±5.49)mm Hg。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压、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治疗期间,患者可行一般日常生活及正常工作,但避免剧烈运动。①由专门医护人员用立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患者右上肢坐位血压。每日测血压2次:上午10:00、下午2:00。测前患者安静休息10 min;②治疗前后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观察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 mm Hg;②有效:舒张压下降未达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在微机上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降压效果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2周有38例收缩压下降了(14.29±3.1)mm Hg、舒张压下降了(9.21±2.89)mm Hg,治疗4周后收缩压下降了(23.72±5.73)mm Hg、舒张压下降了(11.75±3.31)mm Hg。至第8周后血压即处于一较平稳状态,见表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皮疹1例,腹部不适1例;对照组头晕1例,干咳2例。所有不良反应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目前,对高血压与IR的因果关系尚无一致意见,但多数学者认为IR存在于高血压形成之前。关于IR导致血压升高的可能机制有:①增加交感神经活性,促进儿茶酚胺过多释放,使血管紧张性增加;②促进肾脏水钠潴留;③影响细胞膜钠钾泵和钙泵活性;④增加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⑤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等[2]。因此,高血压的治疗除了降压治疗之外,还要对IR进行有效干预,打断其致高血压的发病环节。盐酸吡格列酮是一种新型、强效的噻唑烷二酮类口服降糖药物,通过激活过氧化体增殖子活化受体(PPAR),增加肝脏及肌肉PPAR-Y的表达,并可调节与糖、脂质及脂蛋白代谢相关的多种基因表达,调节脂肪细胞分化,改善胰岛素抵抗[3]。PPAR-Y受体广泛分布于脂肪组织中,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PPAR-Y结合后被激活,调控与胰岛素效应有关的多种基因转录,从而增强IRS-2、GLUT-4、脂蛋白脂酶等一些关键酶或蛋白的活性表达,使得血脂、血糖的清除能力增加,达到降糖、调脂的目的[4]。另外有基因学证据表明,PPAR-Y可不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而调整血压[5]。有关文献[6]报道,盐酸吡格列酮能上调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增加胰岛素与靶器官受体的亲和力,并同时加强受体后作用,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盐酸吡格列酮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系统还具有抗炎、抗增殖、抗氧化、抗纤溶和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等作用,提高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SBP和DBP[7]。本研究显示:盐酸吡格列酮治疗高血压能明显降低HOMA-IR(P

推荐访问:原发性 高血压 合并 糖尿病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gongzuojihua/2019/0410/6777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