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30例临床分析

【www.zhangdahai.com--汇报材料】

  【摘要】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0例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合并症的临床资料,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多为儿童,婴幼儿极少,可累及全身各系统。结论 支原体肺炎不仅引起呼吸道疾病,还可以通过血液侵犯全身任何组织器官[1]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是比较严重的合并症,可导致死亡[2],应及早诊断,积极治疗。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近年来发现婴幼儿的发病率也较高,且病情较重。随着肺炎病原谱的变迁,肺炎的临床症状也在不断变化。过去根据发热,咳嗽,喘,诊断肺炎并不难。不少患儿以肾脏病变,关节病变,心肌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肺外并发症就诊,易误诊。现将本院2004 2010年儿科住院的30例支原体肺炎肺外合并症进行临床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支原体肺炎全部符合《褚福堂实用儿科学》第6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3]。男16例,女14例。0 3岁1例,3 7岁21例,7 14岁8例。累及皮肤黏膜10例,累及心血管系统7例,累及血液系统3例,累及消化系统3例,累及泌尿系统4例,累及神经系统1例,累及骨骼系统2例。
  1.2 临床表现
  1.2.1 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和发热为主要症状。30例患者全部咳嗽,发热,剧烈咳嗽18例,中等度咳嗽12例,高热15例,中等度发热10例,低热5例。
  1.2.2 肺外表现 ①皮肤黏膜:斑丘疹5例,猩红热样皮疹3例,疱疹2例,均见于发热期;②心血管系统:7例全部表现为心肌炎;③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2例,中度贫血1例;④消化系统:呕吐,腹泻2例,急性肝炎肝肿大1例;⑤泌尿系统:急性肾炎4例;⑥神经系统:脑炎1例;⑦骨骼系统:风湿样关节痛2例。
  1.3.1 实验室检查 30例患者血清MP IgM均阳性,血常规WBC10×10 9/10例,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嗜酸性粒细胞增高4例,贫血1例,血小板减少2例,血沉正常13例,血沉增高17例,心肌酶谱升高7例,肝功转氨酶升高4例,血尿4例,蛋白尿2例。
  1.3.2 X线胸片检查 30例肺部均有病变,肺部病变呈大片状阴影6例,小片状阴影10例,两肺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阴影14例,肺门阴影增大2例。
  1.3.3 心电图示单源频发室早4例,室早并发二连律3例。
  1.4 治疗及转归 在未明确诊断前30例患儿全部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明确诊断后给予红霉素治疗,阿奇霉素口服,1.6二磷酸果糖及能量合剂营养心肌,保肝保肾,止咳退热等对症治疗,疗程2 4周,29例患儿全部临床治愈,合并脑炎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
  2 讨论
  支原体肺炎示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冬季较多,每3~4年有一次流行。本病占小儿肺炎的10%~20%,流行年份可达30%[4]。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虽然有其自身特点,但近年来不典型病例逐渐增多,在临床和X线表现上与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相比无显著特意性,在无血清学或病原学的依据时作出诊断是很困难的。而MP IgM是对支原体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可达83.6%和88.9%[5],在感染早期便能检测出来。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兼性厌氧,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胞壁,对肺炎支原体无效,本组病例一经确诊改用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治疗2~4周临床全部治愈,这与大环内酯类药物抑制支原体蛋白质合成,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有关,治疗2~4周,停药过早容易复发。近年来,随着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的增多,其肺外并发症损害也随之增多,但MP如何引起肺外器官损伤机制并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感染肺部的支原体同时感染了肺外器官,但迄今尚未在肺外器官中分离出支原体,另有对支原体致病的大量研究表明:支原体感染时可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导致肺部受累,同时这些因子入血循环导致肺外组织器官受损。另外,MP感染人体后除直接侵犯呼吸道症状外,尚有免疫机制的参与[6]。MP抗原与人体某些脏器,组织,如心,肝,脑,肾及平滑肌等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支原体刺激机体B细胞产生大量抗MP抗体时,该抗体也会作用于肺外器官,组织,如皮肤黏膜,心血管,血液,消化道,神经,泌尿系统,关节肌肉等。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皮疹,心肌炎,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肝炎,脑炎,肾炎,关节炎等一系列肺外表现。有报道肺外器官受累可高达50%[7]。患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常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但预后好,复发率极少。
  总之,对不典型病例伴肺外合并症时,尤其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用病毒和细菌感染不能解释者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将MP IgM作为儿科感染患儿入院常规检查,可早期诊断,从而可避免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李丽嫱.阿奇霉素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178 181.
  [2] 张澎.现代儿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60.
  [3]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褚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2.
  [4]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8.
  [5] 庞菊川,谈意隽,刘英,等.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临床儿科杂志,2002,20(12):756.
  [6] 俞善昌.有关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099.
  [7] 张晓波,王立波,张灵恩,等.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脏器受损56例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44 346.

推荐访问:合并症 支原体 肺炎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huibaocailiao/2019/0412/7144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