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准备更丰厚] 丰厚

【www.zhangdahai.com--活动方案】

  (数学备课室。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全体成员:全体五年级数学教师、六年级任过学科大循环数学教师1人、五年级综合实践学科教师1人)   (活动前,教研组成员自由交流前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包括实践中的经验、产生的困惑、一些典型的个案等)
  主持人(教研组长):各位老师,我们今天将要进行的是下周教学内容《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的统整备课。由于本单元内容较少,我们确定4位老师对“五大模块”(教材分析、目标提炼、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进行统整,其中教法学法和教学设计由1位老师负责。请各位主备人发言,请大家做好记录。
  教材统整
  主备人: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属于“数与代数”板块中的“数的运算”。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投影出示单元知识结构图,进行讲解)
  1.教材分析:分析该单元在整个小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的前后联系等。(具体略)
  2.单元教学重难点剖析: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转化思想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3.单元主题要素提炼(核心知识点):就是把该单元运用到的数学思想统整出来。以该单元为例,主要运用迁移思想和转换的数学思想。转换思想体现在:异分母分数计算转换成同分母计算。迁移思想体现在:整数计算的算理(相同计数单位对齐)迁移至分数计算;整数的混合运算方法、法则迁移至分数的混合运算;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法则迁移至分数的简便运算。
  4.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分析:学生已经理解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时,三年级借助直观图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也将为六上的分数乘除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主持人:对教材统整主备人的发言,大家有什么想法和补充?
  (备课成员之间小声讨论)
  成员1:主备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策略的说明不够具体,我认为可以这样调整: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提出问题: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怎么办?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母不同的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而要化为相同分母的分数才能进行加减。接着让学生思考:如何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呢?一步步地进行深入,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整个探索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成员2(六年级数学教师):对于这一部分教学,我认为必须加强算理的理解,计算教学的核心就是算理,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加数的单位相同,而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加数的单位不同。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六年级的后续学习影响较大,希望大家在教学时不要认为本单元知识简单,就放松要求。
  成员3:主备人对本单元教材的统整还不够到位。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说明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儿童生活。从主备人的分析来看,还是有单纯做教材执行者的味道,没有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我个人认为可以这样来统整,会更好一些。请大家靠近我。(展示笔记本上的示意图,众人围观)
  成员4:这个观点我赞同。在教学中我会注意对这些内容进行渗透和整合。(多人附和)
  (以上讨论,全体成员认真记录)
  主持人:大家对教材统整已达成共识,下面请目标统整主备人发言。
  目标统整
  主备人:1.课程标准对4~6年级学生的学段要求: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3)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课程标准对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要求:
  (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2)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3)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本单元总目标设置: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②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分数仍然适用,会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③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2)情感与态度目标:①通过动手操作、归纳分析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体精神;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折纸活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②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③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发现规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持人:对目标统整主备人的发言,大家有什么想法和补充?
  成员1:目标设置合理、明确,但是在目标设置中,本单元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没有体现。
  成员2:我来补充几句,我认为目前的课程实施,基本上采用单科上课的方式,但各个课程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关系,而是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联。例如在教学本单元后,安排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把语文学科中有关日记书写的内容和本单元的学习过程进行统整,指导学生怎么书写数学日记。
  主持人:说得有道理,单元统整备课正是在本学科“直流通”的基础上,进行学科间的“大流通”,通过学科之间的“互循环”,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达到教学效益最优化的目的。
  成员4:我认为应根据单元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和别的学科统整教学,不能牵强附会。
  主持人: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大家在学校网络平台上继续交流、商讨。下面有请第三、四模块方法统整、设计统整的主备人发言。
  
  
  
  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统整
  (主备人分发教法、学法的分析,分课时的教学设计等材料
  主备人:通过对《课标》、《教参》及课本的研读,拟以学过的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和整数的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知识为迁移,运用转换的思想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在对旧知的感悟渗透中通过自学学习新知。因此制订本单元内容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如下:
  本单元包括4种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具体内容略)
  (全体成员审阅,讨论,交流)
  成员1: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学时,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导入,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
  成员2: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之间的关系。教学时,通过观察、思考、说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使学生明白:①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会避免出现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问题,达到“明理驭法”的目的。本单元的所有计算都要强调最后结果要进行约分化简。
  主持人:是啊,这些都是目标落实方面的一些细节问题,大家还要再深入研究。
  成员3:我认为凡是学生在已学的基础上能够迁移类推的,尽量让学生去自学。这个单元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是一个点拨者。
  主持人:分析得很透彻,我们送给他掌声。接下来请目标评价主备人发言。
  作业统整
  (主备人分发作业设计材料)
  主备人: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指导策略,进行三层作业的设计:基础性练习,以每个例题后面的“试一试”以及相关习题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性练习,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些富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提高性的习题,在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的同时,达到巩固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面向大部分学生。本单元,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如下的习题,供大家在教学活动中选择应用。(具体略)拓展性练习,以本单元核心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活动性、实践性、操作性较强、思维性很强的各类型习题,目的是为了挖掘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潜能,在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给学生要求高一些的习题,以满足学有余力儿童的学习需求,一般需要班级约■的学生掌握。为此,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拓展性练习题,请教师根据班级学情自主选择。
  拓展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分数,使每个正方形四个角上的数加起来等于1。
  拓展2.在七巧板中任选两块加起来,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如果选3块、4块、5块、6块呢?随着块数的增加,你有什么发现?
  拓展3.■+■+■+■
  拓展4.补充问题:货场有一批煤,甲车每次能运走它的■,乙车每次能运走它的■。 ?
  拓展5:搜集有关迁移思想、转换思想在生活中运用的事例2个。
  成员1(社会实践教师):我有补充。为了培养学生的兼容性社会能力,还可在练习中增加社会实践性练习,例如调查生活中分数加减法的应用,并在生活和学习中加以应用等。
  成员2: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数加减的学习内容还应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还应重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作为拓展延伸。
  主持人:这些意见非常好,现在请大家把这些意见补充到练习中,并在本单元新课结束后,组织一次实践活动。下面我们进行备课材料整合。
  (四位主备人提供电子材料,进行整合,形成单元统整备课的基础材料)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推荐访问:丰厚 教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huodongfangan/2019/0321/2607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