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功能紊乱35例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胃肠息肉

【www.zhangdahai.com--考察材料】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七位药组成,半夏、干姜温里散寒,和胃止呕;黄芩、黄连清热泄痞,人参、甘草、大枣补中和营,诸药合而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功。笔者在临床中用此方治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虚实夹杂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2~62岁,平均37.8岁,病程1d~5年。
  
  2治疗方法
  
  均给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药物为:半夏、黄连、黄芩各10~15g、甘草、黄连、干姜各6~10g、大枣15g。加减:食欲差加山楂、陈皮,泻泄甚加车前子、木通,呕吐甚加代赭石、竹茹,胃脘痛甚加延胡索、煅瓦楞等。用法:诸药加水350ml,侵泡30min,武火煎5min,改文火煎20min。取汁留渣,再加水300ml,依前法煎,取汁,将两次所得药液混合后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1剂/d,用时禁生、冷、酸刺激性食物。
  
  3治疗效果
  
  治愈:30例,症状消失,二便正常;有效:4例,症状减轻或消失或部分改善;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97%。
  病例1:患者,女,36岁,2008年5月2日就诊。
  昨日食蛋糕三块,即感胸中满闷不舒,噫气酸馊,口干欲冷饮,不思纳食,下午泻3次黄色稀水便,暴注急迫,不可等待。晚间又泻10余次,心下痞胀益甚,腹中漉漉有水声。自服藿香正气丸2次无效,遂来就诊,诊其脉小数,舌边白而中微黄。证属胃热肠寒,宜通上下,以交阴阳。于半夏泻心汤:半夏(打)15g,黄芩9g,黄连6g,大枣12g,甘草6g。党参12g,干姜9g,车前子15g(包)2剂,分三次温服。
  5月12日复诊:前方仅服一剂病即告愈。今因感冒头痛而就诊。
  病例2:患者,男,49岁。2008年10月18日初诊。
  患者神疲乏力,纳差,口渴,腹胀肠呜.矢气频多,已十余日。昨服枳实、木香、槟榔、大黄等中药后,解泡沫状稀水便,腹胀肠呜益甚,矢气连连,终日不止。脉小数,舌红苔薄白而腻。辨证为胃热肠寒,气机升降失调,治拟调和阴阳,交通上下为法。方予半夏泻心汤:半夏(打)15g,党参12g,甘草5g,黄芩9g,黄连6g,大枣12g,干姜9g2剂。
  2诊:腹胀肠鸣消失,泻泄减轻,矢气次数减少。遵原方继服2剂告愈。
  
  3体会
  
  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府之海,二者相表里,一升一降.共司受纳运化和输布功能。胃肠功能紊乱多为饮食不节、饥饱无度、食生冷酸味而伤脾胃,或忧思恼怒伤肝,肝气不舒,黄逆犯胃,胃气上逆。临床多见恶心、呕吐、嗳气、肠鸣、泻泄、胃脘不舒、吞酸噪杂。病机为脾胃气机失调,胃失和降,治当调理脾胃气机,和胃降逆。半夏泻心汤原治柴胡证误下,致邪留心下而成痞,证见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利谷不化,心烦不得安等,这些症状在不同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辨证运用半夏泻心汤的关键则在于掌握“心下痞满,腹中雷鸣不利”这一主要症侯。《中医临证处方入门》中言:半夏泻心汤常用于心下痞和呕的胃炎、胃肠炎、胃酸过多证、胃扩张、胃下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汤、恶阻、蛔虫以及由于药物副作用而发生的恶心、呕吐、神经性呕吐等胃症状。可见其适应证的广泛。这些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故调理脾胃至关重要。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土和中,有健脾和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半夏泻心汤对胃有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胃肠蠕动、防反流,保护胃黏膜,增强机体免疫,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临床上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只要灵活运用,掌握适应证,就会受到良好疗效。
  

推荐访问:泻心汤 半夏 胃肠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aochacailiao/2019/0407/6056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