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针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面神经麻痹针判断

【www.zhangdahai.com--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53例患者在第一疗程采用口服药物、超短波、电针的方法治疗,治疗7d后用电针和电磁波进行治疗。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53例痊愈36例,占67.9%;显效12例,占22.6%;有效3例,占5.7%;无效2例,占3.8%。有效率达96.2%。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采用药针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药针结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49-0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面瘫,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带来诸多不便。自2007年来,我们采用药针结合的方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53例均为本院门诊、急诊患者。男25例,女28例,年龄5~58岁,平均38岁。病程2~5d。
  
  1.2 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1]诊断标准制订。①病前多有受凉史、劳累史,少数患者于发病前几天可有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②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扬眉蹙额,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露齿,口角歪向健侧,鼓气时患侧口角漏气,角膜反射,眼轮匝肌反射减退,可伴有舌前2/3味觉障碍,少数患者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廓疱疹等。
  
  1.3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病程在1~5d;②住院患者不纳入;③排除脑干病变、颅脑外伤、腮腺病变等引起的面神经麻痹。
  
  2 治疗方法
  
  2.1 第一疗程(第1~7d):采用口服药物、超短波、电针治疗。①口服药物:弥可保,每次500μg,一日3次;强的松,每次10mg,一日3次;维生素B1片,每次20�,一日3次;②超短波治疗,患者侧卧位,一电极板置于患侧面部,一电极板置于侧腰部,微热量,一日1次,一次15min。③电针治疗:取穴:患侧阳白、四白、太阳、迎香、人中、颧�、翳风、牵正、下关、健侧合谷,每次选取六个穴位浅刺,得气后选取2组穴位,接通KWD-808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1~1.5次/秒,强度以患者有轻微肌肉收缩感为度,时间20min,每日1次。
  
  2.2 在治疗7天以后:采用电针、电磁波治疗。①电针治疗:取穴同前,每次选取8个穴位针刺,得气后选3组穴位,接通,接通KWD-808电针仪,用疏密波,频率1~1.5次/秒,强度以患者有强烈肌肉收缩感为度,时间30min,每日1次。②电磁波治疗:在电针治疗的同时,用电磁波照射患侧耳后、面部,距离30cm,以温热为度。7次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根据日本神经学会[2]制订的40分法判定面神经麻痹程度,分别观察静止、蹙额、轻闭眼、重闭眼、患侧闭眼、动鼻翼、鼓腮、示齿、吹口呈一字型10个动作,每个动作分3个等级评分:两侧无明显差异为4分,患侧运动减弱为2分,患侧不能运动为0分。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按上述方法进行评分,并按如下公式计算出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40-治疗前评分)]×100%。痊愈:改善率100%;显效:改善率≥60%,且

推荐访问:面神经 麻痹 临床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exingxingyanjiubaogao/2019/0311/864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