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防治方法研究初探

【www.zhangdahai.com--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 要:储粮害虫一般具有体躯微小﹑体色晦暗﹑繁殖快﹑适应力强﹑分布广等特点。该文在阐述粮食储藏过程中搞好预防的同时,重点阐述了综合治理。主要是:落实清洁卫生制度、仓库消毒、“三防措施”、检疫防治;采用机械防治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强调做好防治储粮害虫工作,既是一项经常性任务,也是一种复杂的技术性工作,对确保储粮稳定,避免发生损失损耗,以及品质劣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储粮害虫;清洁卫生;电离辐射;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6-119-03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虫害问题自始至终都应加以注意。如果不加以注意,害虫就可能大量繁殖造成损失。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储藏中的粮食损失,国家粮库为0.2%;农户的储粮损失为6%~9%,其中引起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储粮害虫的危害。目前我国粮食的年产量已超过5亿t,而农户储粮占2/3以上,因此,储粮因虫害引起的损失是非常大的。有些害虫喜食粮食籽粒的胚芽,使种子粮的发芽率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影响农业生产。有些害虫蛀蚀粮食的胚乳,使粮食的营养价值降低。有些害虫还能危害仓﹑厂建筑与包装器材。虱状恙螨可使人皮肤引起“谷痒症”、“皮炎”。害虫在取食﹑呼吸﹑排泄和变态等生命活动中,散发的热量及水分,能促使粮食结露发芽﹑发热霉变;害虫的分泌物﹑粪便﹑尸体﹑蜕﹑丝茧等污染粮食,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禽畜的生长发育。由此可知,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不仅可以造成肉眼可见的直接损失,而且可以造成间接损失和由于商品生产而引起的商品信誉损失,以及造成对人们心理的不良影响等。因此探讨防治储粮害虫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以防为主

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防治。而是应当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所以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预防为主”。首先应着重于防的各种措施,如隔断虫源,杜绝害虫的传播途径。

1.1 落实清洁卫生制度,防止储粮害虫进入储粮仓库 粮仓装粮前应进行由上到下﹑由内到外的彻底清扫,使储粮害虫没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环境和传播感染的条件。

1.2 要进行空仓消毒 作为清洁卫生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利用化学药剂即空仓消毒剂,在仓库清扫干净后进行消毒空仓,杀灭残存和隐蔽的害虫,消除储粮害虫的感染来源。这是安全储粮和害虫防治工作的根本措施。空仓消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储粮熏蒸剂—磷化铝,敌敌畏;另一种是使用储粮防护剂进行喷雾。

1.3 落实“三防”措施 设防虫线﹑防虫网及防虫门来提高防虫的效果。由于储粮害虫能飞且善于爬行,通常为粮食散发的气味所吸引,经过粮仓的门窗和孔洞爬入仓内,进入粮堆危害储粮。因此,必须在仓房的周围﹑门窗和孔洞处建立防御体系,构建人工隔离屏障,将害虫“拒之门外”。

1.4 进行检疫防治 根据国家颁布的对内对外检疫法律、法规,对国家输入﹑输出或省际调拨的粮食﹑粮食产品及其附属物进行严格检查或检验,防治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和就地消灭的防治方法。

2 综合治理

在害虫发生后则要根据情况采用适当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理。所谓综合治理就是不能单独依赖某一种治理方法,而应考虑储粮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采取各种治理技术的最佳组配方案,尽可能地将害虫彻底消灭,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储粮害虫的综合治理(Integreted Pestmanagement of Stored Grain Insects,IPMSGI)是以生态学为依据的害虫治理策略,它重视自然死亡因素,诸如天敌和环境条件,并寻求对自然因素干预最小的治理技术。它也用化学杀虫剂,只有经过对害虫虫口和自然因素的系统考虑,证明确实需要时才用。它应将一切现存的害虫治理技术都考虑在内,并评价各种治理技术﹑储藏技术﹑环境条件﹑天敌﹑和储粮这几者之间的潜在相互关系。尽可能协调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把储粮害虫群体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平(EIL)之下。

2.1 物理机械防治法 包括高﹑低温防治,气调防治,机械除虫和电离辐射防治等。

2.1.1 高、低温防治 即高温杀虫和低温杀虫,高温杀虫法包括日光暴晒和烘干杀虫;低温防治法就是利用低温抑制储粮害虫的发育﹑生长和繁殖。低温杀虫的效果取决于低温的程度﹑在低温下所暴露的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急剧程度。据报道,锯谷盗﹑烟草甲﹑粉斑螟在-10℃条件下需要7~9h才能死亡,而在-20℃条件下只需要数分钟即可死亡。在非致死低温下,虽不能完全杀死害虫,但可控制害虫种群的增长。不同种类的储粮害虫对控制种群所需温度的差异较大,表1中列出控制几种常见储粮害虫种群增长所需的最低温度。

2.1.2 气调防治 气调防治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为自然气调即利用储粮中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改变仓内的气体成分,达到杀虫或控制害虫的目的。据福建省厦门市粮食局进行的自然降氧试验,以平均含水量为12.2%的早籼稻400t,围包散装用六面塑料薄膜密闭,开始时粮堆内氧气含量19.4%,二氧化碳含量1.6%,3个月及4个月后,氧气含量分别下降到13.2%和4.4%,二氧化碳含量分别上升到4.4%和11.2%。在以后储藏的2a过程中,氧气含量基本上保持在3%~4%以内,储粮不发热﹑不生虫、不霉变。表2是自然降氧储粮的杀虫效果。

另一类是人工气调,即用脱氧剂或向仓内充入二氧化碳或氮气的方法改变仓内气体成分。气调库内充二氧化碳开始时的浓度一般要求为70%,以后的浓度应维持在35%以上。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静止状态下沉积在仓房的底部,需要进行间歇环流,否则可能会造成坏粮。近年来我国已经建成6个大型的二氧化碳气调储备粮库,正在开展充氮或低氧防治新技术的研究工作,这些将为气调防治技术应用奠定基础。

2.1.3 机械除虫 应用风车、风扬、筛子等进行除虫的办法都属于机械除虫。风车和风扬是利用粮食和害虫的重度不同将粮食和害虫分离开,害虫的比重小于粮食的比重,处理时常比粮食漂移得远,这样就可以将害虫清理掉。筛子除虫是利用害虫的个体比粮粒小,带虫的粮食通过筛面时,害虫就从筛眼中掉到筛下。

2.1.4 电离辐射防治 我国利用电离辐射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始于1950年末,1970年达到研究高峰。先后对粮食﹑农产品﹑动物饲料﹑图书档案及工艺品进行了杀虫和灭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发现对被处理的储粮品质没有不良影响。电离辐射防治害虫可采用的辐射能有X射线γ射线和电子束。储粮害虫不同的虫种和虫期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蛾类比甲虫的抵抗能力强。同一虫种中蛹和成虫的抵抗力要比卵和幼虫强,如致死99.9%的赤拟谷盗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辐照剂量分别为:109GY、105GY﹑250GY和215GY。

2.1.5 生物防治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物的需求,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根据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和杂草,有益于保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这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能减轻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利用本身的抗虫性,选育抗虫性耐储性好的粮食品种进行储藏,可明显减少储存期间储粮害虫的危害。(2)以虫治虫。就是以有益的害虫或其它无脊椎动物控制有害的昆虫,它包括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两大类。储粮昆虫中常见的捕食性昆虫有肥蠷螋,双环裂蝽﹑黑色食虫蝽,黄色食虫蝽,蜘蛛,捕食性螨,拟蝎等。常见的寄生性昆虫有米象小蜂,麦蛾茧蜂等。(3)利用微生物防治储粮害虫。在储粮中研究或已形成产品的有苏云金杆菌(即Bt)、冰核活性细菌和病毒。(4)利用信息素和引诱剂预测预报、监测由外界迁入或货物中夹带的危险性储粮害虫。(5)利用昆虫激素及其类似物调节害虫的生活周期,可达到对害虫控制的目的。国外在储粮害虫防治方面应用最成功的是烯虫酯。(6)利用植物源杀虫剂防虫杀虫。利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环境和谐杀虫剂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2.1.6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方法。储粮化学药剂是在储粮的特定要求条件下,适合于防治危害储粮(包括食品及副产品),及其它仓厂建筑﹑设备的害虫﹑螨类﹑鼠类和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药剂。其中包括用于防治储粮害虫﹑霉菌及储粮降尘的食品添加剂。它们必须是经过国家农药登记的,可以在储粮上应用的,用于防治储粮有害生物的药剂。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充分了解杀虫剂的理化性质、杀虫机制﹑使用方法以及对被作用对象的影响,还要了解杀虫剂对高等动物的毒性﹑(下转124页)(上接120页)防毒措施和中毒后的急救方法,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杀虫剂。储粮害虫防治常用杀虫剂有: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溴氰菊酯﹑甲基嘧啶磷﹑磷化氢﹑保粮安﹑保粮磷﹑硅藻土杀虫剂和甲基毒死蜱。

3 结论

综上所述,“防”与“治”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防得不严而滋生了害虫,就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治”一定要治早﹑治好﹑治彻底,治得及时就可把害虫消灭在初发阶段。所以“防”是治的基础,“治”是防的继续。“防”是经常性的任务,“治”是突击性手段。做好了“防”则减少了“治”;必要的“治”,则更有利于防。可见以防为主并进行综合治理,防治储粮害虫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若兰.粮食储运安全与技术管理[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

[2]王若兰.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9.

[3]沈宗海.粮油储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4]白旭光.储藏物害虫与防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周化文.粮油储藏实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6]王佩祥.储粮化学药剂应用[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7]程传秀.储粮新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8]植物检疫条例.国务院1983年1月第一号公报.

[9]商业部粮食局.储粮害虫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8. (责编:吴祚云)

推荐访问:害虫 初探 防治 方法 研究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kexingxingyanjiubaogao/2023/0331/57789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