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及启示,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4篇

【篇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作者:李立菊 周长美
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6期

        摘 要:中华民族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不可分,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这艘航船就会失去引领其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不历经中国化,就将失去其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是极其深刻的,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创新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党的自身建设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A81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027-02

        中华民族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密不可分,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这艘航船就会失去引领其前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不历经中国化,就将失去其内在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终将不能实现。而马克思主义也只有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实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融入民族文化,吸收与借鉴当代科学理论的成果,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由普遍性真理走向具体性实践,发挥其精神旗帜的引领作用,提出适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克服艰难险阻、穿越急流险滩不断向前。

        一、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要科学分析、全面把握基本国情

        任何民族国家的存在与发展都必然内生出一定的科学理论,而这种科学理论离开相应的本国国情,无法得到独立自主的解释。国情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面貌、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斗争、文化教育以及人口、自然、民族、宗教和历史等在内的综合体。它是不依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是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它是马克思之“矢”在中国要射之“的”。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认识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重大影响的一切有利的和不利的现实因素,特别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如果没有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就不可能正确回答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也就不可能形成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系辨析

作者:曹肖

作者机构: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716000

来源:新西部(下旬刊)

ISSN:1009-8607

年:2016

卷:000

期:001

页码:4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系

摘要: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发展过程,探讨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侧重点不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指过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个过程中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成果,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确立和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篇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序

张国林

在创立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领导党和国家走上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之路。他的辉煌的思想和理论,他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所做出的巨大的创造性的贡献,必将使他彪柄史册,永垂不朽。大凡一个人有两种情况可以永垂不朽∶一种情况,一个凡人终其一生为人民做好事,即使他死了,人们仍然会记住他,以他为榜样,他将永垂不朽,比如,雷锋、孔繁森、任长霞;
一种情况,一个不凡之人终其一生进行思想、理论、实践的创造与创新,并通过这种创造与创新,为国家带来了强盛,为人民带来了幸福,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种人也必将永垂不朽,比如,马克思、毛泽东、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已经离开我们七年了,但他必将像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创立毛泽东思想的毛泽东一样永垂不朽,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如果说,邓小平同志是新时代最伟大的领袖,那么,邓小平理论则是新时期最辉煌的理论。这个以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为特点,以重行动、重实效、求发展为特色的理论,承继华夏五千年文明,传承、发展、创新一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为开创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因此,尽管邓小平同志生命已经不在,邓小平理论却必将永放光芒。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没有邓小平理论,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富于创新精神的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邓小平理论是实事求是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卓越典范,是指引中国人民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明灯。如果说,邓小平同志是为我党扭转乾坤的伟大领袖,那么,邓小平理论则是为人民带来福祉的辉煌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承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等,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建立。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和不断地深入研究的科学体系。

2004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邓小平。当中国人民享受着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剧增的幸福生活的时候,无不从内心深处感谢这位世纪伟人,感谢他的使人民富裕、使国家强盛、使民族兴旺的伟大理论。因为载入宪法的作为立国之本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就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经济,而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现代化建设使国家强盛,发展经济使民族兴旺。正是凭借这个理论,邓小平同志承先启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继往开来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如果说,“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的干部为实现邓小平同志遗愿的最好的实际行动,那么,对邓小平理论的大力宣传和深入研究,则是广大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光荣的历史使命,是对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最好的纪念。邓小平理论是为宪法所确认的立国之本。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创新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没有思想的创新就没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一生。无论是思想、理论或是实践,邓小平同志总是在创新中谋求发展;
在发展中进行创新。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做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创新。因此,对邓小平理论创新点进行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作为研究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的学术专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邓小平理论创新点研究》一书,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点的角度,在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法制思想、科技和教育思想、军事和国防思想、外交及国际战略思想、文化思想等八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扫描和深入的研究,是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的努力和探索,也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书的作者系我校教师,是默默耕耘在思想、理论研究领域中的一员。中共西南政法大学委员会把对作者的这项校级重点课题研究的关心和支持,作为纪念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一项重要内容。作者在写作该书的过程中,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大胆的探索;
该书的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关心和支持。感谢中共重庆市委黄镇东书记对这项课题研究成果的重视和肯定;
感谢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周勇副部长在百忙中亲自主持对该书的审阅;
感谢群众出版社对出版该书的高度重视;
也感谢作者在这项研究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衷心希望有更多、更好的思想、理论的研究成果问世。我们坚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民一定会沿着邓小平同志所预定的方向走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其所设定的小康社会目标;
理论工作战线也一定将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结出更多、更大的思想、理论研究之硕果。

是为序。

2004年7月10日,序于重庆歌乐山下

【篇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新及启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

主讲:成良斌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要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哲学

经济学

政治学

历史学

文化学

1 什么叫“中国化”?

中国化与本土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理论的本土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1 什么叫“中国化”?

西方理论的本土化:

本土化就是“套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现象。

本土化就是无视西方理论的存在。

本土化就是修正或否定西方理论。

本土化就是要形成中国理论。

本土化是在借鉴西方理论和其他所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问题的分析和解答。

2 自然科学是否需要中国化

有没有中国物理学、中国数学?

技术需要本土化吗?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本土化有可区别?

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

3 有没有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规律与发现

情境性与文化限定

对前提的反思

何谓公理?

4 何谓中国特色?

文化传统

马克思主义

西方理论

具体案例:关系、分房子、公务员、干部、编制、体制内等。

5 中国化的根据

科学的特点

中国特色(中国问题、中国视角、中国前提、中国文化、中国方法和中国理论等)

社会科学的特征

6 中国化的方式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方法与方法论

中心的与边缘的

西方的生活世界与中国的生活世界

理论者与实践者

7 中国化与自主性

全球化与西化

西化与中国化

意识形态性与政治性

8 中国化与全球化

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联系方式

教学博客:

>

推荐访问: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2/0825/4767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