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3篇

【篇一】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从经济贸易看两岸关系

数学科学学院 132班 20132201167 谢巧云

摘要 台湾问题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随着对台政策的转变,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贸易日益频繁。10年6月29日,中国大陆与台湾20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至此,两岸三地的经济贸易合作翻开了全新的篇章,中国大陆、台湾的经济贸易关系也随之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促进两岸贸易深化及融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推动两岸的和平统一事业。

关键词 台湾问题 两岸经济贸易合作 两岸统一

一、两岸关系史

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远望日本;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仅为130公里。台湾面积3.6万平方公里,气候温润,植被茂密,除能源资源较为贫乏,森林资源、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水力资源等都较为丰富。台湾地理位置独特,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自古以来就与大陆关系密切。最早有《尚书》的《愚贡》篇,有关”岛夷”的记载(岛夷指台湾先住民):以麻织品为衣服,以贝类为饰物,使用竹器,地产橘柚。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台湾,唐朝以后,东南沿海居民为逃避战乱,逐渐移民澎湖和台湾;
1360年元朝政府在台湾设置巡检司。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1430-1433年到过台湾。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在世界大陆和大洋任意驰骋,资本主义的扩张把世界各角落都联系起来。1544年葡萄牙人发现台湾称赞其为美丽岛。到了17世纪,欧洲殖民国家的侵略势力发展到亚洲,台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国船只停泊地和货物中转站。在17世纪上半叶,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在台湾西南部和西北部进行殖民统治。之后荷兰人将西班牙人赶走,统治台湾西部的大部分地区。

1661年4月,郑成功在清军的追击下,以“大明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000名将士及数百艘战舰进军台湾,迫使荷兰在1662年2月1日签约投降,收复台湾,台湾进入郑氏王朝时期。在此期间大陆上的汉人开始大量移入台湾。

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台湾作为一个道隶属于台湾省。中法战争后,台湾在东南沿海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出,清政府感到必须加强对台湾的统治。1885年10月12日,清政府该台湾省为行省,名刘铭传为台湾巡抚。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即台湾省。

近代以来,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程度加深,而明治维新强大起来的日本威胁着中国的安全,日本成为虎视台湾的最大劲敌。在台湾方面,清朝虽然在1683年顺利将台湾纳入清王朝的版图中,但是对台湾却一直疏于管理,对于台湾的管理仅限于已经开发的区域,而对于尚未开发的区域则以划分界线的方式限制人民越界开垦,并且不纳入统治范围内,这些未开发的地区后来成为日本出兵台湾的借口。日本明治政府自维新自强起,就有很强的对外扩张的欲望,琉球、台湾成为其首选的对外扩张的首选之地。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宫古岛民的进贡船在回航时遭遇台风,漂流至台湾南部海岸,船上有66人登岛上岸。但后来他们因闯入牡丹、高士佛两社台湾先住民地,54人被台湾原住民杀害,逃脱的12人则在当地汉人的帮助下前往台南城府,然后转往福州乘船归国。此事件称为“牡丹社事件”。日本立即利用“牡丹社”事件采取行动妄图侵略台湾和琉球。1873年11月,日本政府派外务卿副岛种臣以“中国派遣特命全权大臣”的身份出使中国,针对宫古岛民遇害事件试探清政府态度。清廷官方表示遇害之宫古岛民皆以接受中国之抚恤及遣返处理,此事件与日本无关。副岛种臣则大争琉球为其属地,又陈述小田县民遇害的详情,并且问清朝为何不承办台番。清朝官员以生番不服王化为理由推搪,又说:“化外之民,问罪与否,听凭各国办理。”“化外之民”的说法成为日本出兵台湾的借口和依据。

1874年2月,日本政府通过《台湾番地处分要略》,随即筹募侵台军队“台湾生番探险队”3000人。5月,日军陆军中将西乡从道下令向台湾进军。日军在琅峤登陆后。分三路向牡丹社发起进攻,于六月初占领牡丹社,中旬进占龟仔角社,并以龟山为中心建立总督府。之后,日军移营龟山长期驻扎,但在热病的侵袭下,日军纷纷病倒,总指挥西乡从道中将要求日本政府早日撤兵。

在日本正侵略台湾初期,清政府并没有给予太大的关注。随着战争的进展,清政府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5月,清政府照会日本外务省,就日军入侵台湾问题提出交涉,并随后任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5月11日来台查看,办理台湾海防和各国的外交事务,全权处理此事。6月中旬,沈葆桢带兵渡海巡视台湾。他一方面积极和日军交涉,劝其退兵,一方面招募兵勇、添置军械,准备必要时用武力将日本军队赶出台湾。后经双方外交交涉,请政府对日妥协,于10月31日与日本签订了《北京专约》。根据《北京专约》,日本方面要求清朝承认日本出兵是为了“保民义举”,这就等于承认琉球是日本的属地,终止了琉球与清廷的藩属关系。而清朝行使主权的范围包括全台湾,在双方签署条约之后不再有争议。清政府同意给日本抚恤银10万两,军队花销补偿银40万两。12月,日本军队全部撤出台湾。”牡丹社事件”是日本为入侵台湾而蓄意制造的一起政治事件。为了证明侵略的”合法性”,日本政府散布说他们攻占的土番地区乃“无主之地”,不在中国主权的管辖之下。对此分裂中国的谬论,清廷据理驳通,严正声明:台湾从来就在中国的版图之内。”牡丹社事件”虽然最终以清政府的妥协而解决,但它又一次证明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这一事实。

日本在牡丹社事件中虽然对入侵台湾失利,却获得清朝政府的赔偿和琉球国,更加有恃无恐,开始侵略清王朝的另一个附属国朝鲜。1984年7月23日,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解散朝鲜侵华政府,扶植和建立傀儡政府,控制朝鲜政局。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战舰济远舰和广乙舰,并击沉了清军的运兵船,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路站和海战两个战场。陆战主要是平壤战役,海战主要是黄海战役。平壤战役,清军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因素,但因为其主帅叶志超指挥失误和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致影响整个战局。平壤战役结束后,中日海军主力集结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域开战。由于中方指挥不当,战斗一开始就失去了统一指挥和联络,各舰陷入独立奋斗的境地。虽然北洋军官浴血奋战,最终以惨败告终。黄海海战后日本侵略辽东半岛又攻下中国旅顺,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随着清军的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港内,战局更是急转直下。日本很快攻下威海卫。1895年2月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军事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甲午战争以清廷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终。中日双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不仅使清政府进行高额的赔款,同时割让领土,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从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完全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统治长达50年之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我国恢复了在台湾的主权,同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接收台湾。而在1948年国共内战中,国民党节节败退,最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名党退居台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形成了现在两岸分离的局面。

二、建国后中国大陆对台政策

(一)“武力解放台湾时期”

建国前后,毛泽东筹划以武力解放台湾。中国共产党关于解放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计划,首先是建立在武力解放基础上的。即使在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之后,始终没有放弃武力解放的方案。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设想,解放台湾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迅速组建海军、空军,掌握制海权、制空权;
第二步,尽快解放东南沿海各岛,扫清外围,建立攻台前沿阵地;
第三步,发起对台全面作战。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到1979年1月 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大陆与台湾整整历经30年的军事对峙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口号与中国国民党"反攻大陆”口号在两岸对峙与对外宣传过程中也持续了近30年。从宏观上分析,这一时期的两岸关系是以武力对抗为主要形式,以政治宣传与政治斗争为基本特点的"死水期”。

(二)坚持和平统一时期时期

1790年1月1日,中国政府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希望尽快结束目前分裂的局面,团结在一起。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制订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是其核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而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得到了成功实践和先行示范,赢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赏,显示了它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两岸政策对经济贸易的影响

自1949年开始至1978年海峡两岸持续了长达30年的政治和军事对峙,两岸间经济贸易往来曾经一度基本中断。直到1979年,在中国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商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提出两岸三通,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扩大经济贸易交流”海峡两岸长达30年的对峙才开始出现转折,纵观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至今。直到1979年,在中国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商谈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提出两岸三通,发展贸易、互通有无,扩大经济贸易交流”海峡两岸长达30年的对峙才开始出现转折,纵观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至今,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两岸贸易恢复时期(1979年一1987年)

为了落实《告台湾同胞书》发展两岸经贸交流,国家外经贸部于1979年5月颁布了《关于开展对一台湾贸易的暂行规定》,通过优惠措施和相关开放政策积极推动两岸贸易发展,两岸的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5亿美元上升到1987年的15.2亿美元,累计贸易总额达到55.6亿美元(见表2),两岸的贸易关系逐步得到缓和,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跃。可是由于1979年至1985年台湾当局采取拒斥往来的消极态度对待海峡两岸关系,蒋经国在1979年4月提出了“偏安拒和”、“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31,阻碍两岸的经贸恢复,在这一阶段两岸的贸易主要通过第三个地区转口开展两岸民间贸易,并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虽然1979年和1980年的两岸贸易分别同比增长67.4%, 303.9%但是1982年1983年和1986年两岸贸易又分别同比下降39.4%, 10.8%和13.3%(见表2)。总体来说,尽管台湾当局宣布拒绝与大陆往来,但由于大陆单方面对台湾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在利益的驱使下,台湾政府也开始默许非官方经济组织通过港澳开始与祖国大陆进行间接贸易。因此,越来越多的台商开始涉足两岸贸易,两岸的贸易额开始呈现波动式大幅上升。

(二)第二阶段、两岸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87年一1991年)

1987年,在台湾当局宣布“解除戒严”,允许普通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后,许多台湾民众得以用探亲之名赴祖国大陆进行实地考察,获得更多的贸易信息32同时随着台湾来大陆的人数越来越多,海峡两岸的经贸活动也开始迅速增长起来。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以法令的形式给予赴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经济特区投资的台商提供了更大的优惠与便利。1989年,台湾“行政院夕’公布了《两岸人民关系暂条例》,正式允许台湾同胞以间接方式赴大陆从事经济贸易活动。这一时期,由于两岸贸易政策的松动,两岸的贸易总额实现飞跃式的增长,从1988年 的27.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1991年的57.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41.7%。

(三)第三阶段、投资带动贸易发展时期(1992年一)

199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掀起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热潮,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了台湾同胞赴大陆投资和贸易的吸引力和热情。同时,祖国大陆对台的经贸政策不断规范化和法制化,1993年《对台湾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1994年《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相继颁布体现了祖国大陆发展两岸经贸的决心,进一步鼓励台商赴大陆的投资,为台胞赴大陆投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台湾当局虽然不予追究台商经港澳对大陆的间接贸易,但是在制定法令时仍然不忘用“贸易监测系统”对两岸的经贸加以限制。因此,这时期两岸经贸发展特点是继续在“政冷经热”的环境下以投资带动贸易的发展。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总额从1993年的85.9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29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27.4%自中国加入WTO至今大陆与台湾的进出口额总体上快速增长,但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进出口增长速度稍微有所下降。在两岸进出口贸易中台湾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进出口贸易差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2009年,虽然处于经济危机的一年,但是两岸贸易额仍高达1062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自台湾的进口额为857亿美元,而出口额为205亿美元,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额高达652亿美元。大陆仍是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市场。2010年,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2008年的贸易总额。根据中国与台湾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显示,2010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已达1454亿美元,在两岸贸易中台湾仍旧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并且,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在两岸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有相对大的比重,两岸的贸易额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四、经济贸易状况对两岸统一有重要作用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经过两岸人民多年来的努力,两岸关系得到较好的发展。两岸民间的经贸、文化交流大大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互相了解和交流,增强了同胞之情。目前我们仍需努力扩大两岸在更多领域的交流,而在各种交流中,两岸的经济交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能够带动两岸在市场、资本、劳动力、产业、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互补互利的发展。

就一个国家而言,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就国与国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而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也存在着互相呼应的效果。经济关系的发展必然会对政治关系产生影响,这就是经济的外溢到政治的效果。当然政治关系的发展也会促进经济关系的发展。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良性循环到一定程度,再加上其他因素,就会是政治问题的以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黄晓波、唐昊、陈岸涛 《形势与政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国初 《海峡两岸经贸交往与两岸统一的关系的研究》 《经济界》1998年5期

3、小岛季夫 《中国大陆与台湾的贸易》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89年11期

4、郑伟 《国内外学界关于1949_1978年两岸关系的研究综述》 《台湾研究集刊》 2014年6月15日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形势与政策论文

以大学生的视角看两会和谐

2012年的“两会”非比寻常,它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两会自开幕到结束,都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

作为当代大学生,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优秀接班人。我所关心的,也是大家所关心的,即国民幸福感的问题。虽然每个人的幸福感的来源都不一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幸福感唯一来源是国民的幸福感。从两会看和谐,从两会看民生!

2012年,我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分别于2012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两会作为一个连接民意传达与政府了解民情的的一个平台,每年的两会都会吸引大量的中外媒体及中国公民的关注。它的召开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通过代表,公民可以提出自己对国家政治经济等自己所关心的话题提出意见和要求,从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q其实,在元旦的新年贺辞中,他就已经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一系列讲话都有力地表明,全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
  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是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三是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四是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
  

二、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
  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
  首先是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了城市人员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我们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
  其次,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最后,是要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心之心,浓化忧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三、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必须进一步增强民本意识,解忧于民,取信于民。一是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二是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三是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四是在工作上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思了我国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偏差,逐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命题,从最根本的意义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的论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发展。

邓小平从生产力的高度概括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无疑是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指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这些关系的本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2]接着又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3]生产力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并且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实现社会进步的经济根源。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主义也一样。长期以来,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却更多地放在生产关系上,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的任务也不甚明了,甚至有存在极大的误解,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阶级斗争,把阶段斗争的意义提得越来越高,以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下,大搞破除所谓“资产阶级法权”,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而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东西,如按劳分配原则、商品生产、货币交换、价值规律,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否定。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归根结底是生产力提出的要求。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
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当然不在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且,社会主义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能够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讲发展生产力,而且讲解放生产力。历来,我们党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就主要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解放生产力。但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如果有问题,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就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4]突出解放生产力问题,而且把它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有时代意义的内容。

社会主义是取代资本主义而出现的崭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适应发达的社会大生产建立起来的公有制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使得原来被束缚的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尽管这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有矛盾,但这种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的调节,来不断加以克服,从而保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持续地、正常地发挥作用。邓小平说,通过改革,“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5]社会主义能够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而这正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的根据,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

因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当然在于生产力,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却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根本目标,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是社会主义伟大理想的最本质的体现。一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关键。同时,它又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这里,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包括有两个基本思想。其一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富裕。邓小平指出:“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7]“社会主义如果老是贫穷,它就站不住。”[8]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人们不敢提追求富裕,机械地形而上学地把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从而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对于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其二,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9]在社会主义社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消灭了贫穷,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是如果这些财富通过各种不正当的途径与形式聚敛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则依然贫穷,这则是完全背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只有共同富裕才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又是社会主义区别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10]一个社会,社会成员的生活贫富差别状况如何,是反映一种社会实质的具体体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因此,反映在分配上,就表现为一小部分资本家凭借手中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大量攫取社会财富,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则由于不占有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这样便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
一极是财富的积累;
一极是贫困的积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的主人、生产资料的主人。这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反映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必然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而达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而资本主义“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中。”[11]正是由于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邓小平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来坚持。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涵盖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力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五句话互相联系,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 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
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
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
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
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 形势 政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 形势与政策论文共同富裕20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2/0831/4797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