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范文推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范文推荐)

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4篇

【篇1】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学校电教设备是学校贵重财产,是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切实有效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此特制定如下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的配备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任何人不得挪作私人用途。本制度规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有电脑及其外设、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视频展示台、中控台、扩音器、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网络系统、语音教学系统、广播系统及其它电子教学设施。

一、班主任为各班教室内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有权利和责任监督每位科任教师正确使用和维护好本班的各种电教设备;
各副班主任、科任教师配合班主任共同管理各班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二、各功能室、实验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责任人为该室管理人,对该室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负责管理责任。

三、每位教职员工有责任维护电脑的稳定和整洁,不得随意安装和删除电脑中的文件及程序。不得随意使用由他人管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四、各室主要责任人负责保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钥匙和密码,离职换岗者需在办理手续时移交钥匙和密码。

五、严禁私自拆卸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得随意换机。

六、学校信息化管理负责人为全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主管和主要维护人;
其可以授权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自行维护信息化基础设施,但管理和维护责任不变。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人为损坏赔偿责任由使用人承担,丢失赔偿责任由视具体情况由相关人员承担;
赔偿比例根据责任大小分配;
责任的划分由学校教育化管理中心负责人与学校主管行政调查研究后确定。

八、所有教职员工在使用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在不熟练的情况下操作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修。

九、除学生网络机房和学生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课外,学生不得使用学校信息化其它基础设施,必要时在教师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才能使用其它基础设施。

十、电脑的主要用途是查阅教育教学资料、制作和播放教学课件,不得用电脑播放用于个人娱乐的歌曲和影片,不得用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不得上不良网站。不得在电脑中随意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个人资料保存需定期备份到其它电脑或存储器。

十一、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二、下班时一定要安全关闭信息化基础设施,拉下场室的电源总闸。

十三、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每学期组织一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

学校办公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一、学校根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将计算机配发给相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二、办公室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使用者要妥善保管和维护好办公设备,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使用者要负相应责任。

三、办公室计算机定人使用,办公室内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电脑、偷看他人资料;
因教学任务的变更,办公室需要搬动,基本上坚持“机随人走”,特殊原因要报学校批准。

四、不得在办公室利用计算机上网聊天,玩打牌、下棋等游戏或浏览反动、黄色站点。

五、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

六、办公室内不得随意调换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如鼠标、键盘等。

七、机箱后有封条,使用教师不得擅自拆开机箱,如机器出现故障或需要添加新硬件,须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专人报告。

八、学生一律不准进入办公室使用电脑,特殊原因需使用电脑,教师必须在场指导。

九、办公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设备损坏。

十、离开办公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网络中心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明确指定学校网络中心安全管理负责人。

二、网络中心机房是校园网的网络中枢,也是校园网的管理中心,为确保校园网的正常运转,切实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由学校网络管理员专人负责,严格管理网络机房钥匙,未经允许,非网络管理人员不得私自进入网络中心机房。

三、网络中心机房内设备、设施应建立完善的清单档案,设备的使用及设置和软件的安装应由网络管理人员负责,并建立有关文字档案资料。

四、网络中心服务器应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以确保服务器安全运行,网络管理人员应定时做好中心服务器的上机日志和存档工作,任何人不得删除运行记录的文档,否则追究责任。

五、注意病毒防护,严禁在网络中心机房内玩计算机游戏、下载与工作无关的文档或资料,严禁在服务器上安装与工作无关的软件,确保网络中心服务器的正常运作。

六、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一旦发现中心服务器有被侵入及恶意攻击的记录,应及时采取措施遏止并向主管领导报告;
若发现网上有色情及政治敏感内容,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七、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强磁物品及与工作无关物品进入网络中心机房,建立中心机房值班制度,注意保持中心机房的环境卫生。

八、做好网络中心机房防火、防毒、防潮、防雷击的安全保卫工作,中心机房内温度要保持在路25摄氏度左右,并定期做好安全检查,排除隐患,避免发生事故。

九、网络中心机房内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各类设备、设施实行规范操作,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发生重大故障和问题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并作好事故分析,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恢复正常工作。

十、网络中心机房提供ftp数据服务器,定期收集、备份教师的各类文档、图片、课件等相关资源。

十一、网络中心机房服务器的数据应定期异地备份,每周一次,确保数据安全。

十二、网络管理员每天离开学校前必须检查门窗户是否关好,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制度

为规范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与管理工作,净化优化网络信息资源,促进学校办公、教学和科研信息的交流与资源共享,促进网络建设有序、健康发展,保护校园网用户的合法权益,特制定学校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办法:

一、校园网使用与管理工作实行校、办两级管理,明确教育信息化专干为主要工作负责人,网络信息管理员网络信息的管理工作。

二、学校信息中心统一领导学校校园网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协调事务,对师生使用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具体协调、管理校内网站和网页信息内容;
协助相关部门及时更新、维护校园网主页数据和内容;
负责校园网相关信息的审核、编辑、提交和发布;
组织各全体教师进行业务学习、交流和培训,并指导其开展工作。

四、网络管理员具体负责各类网上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
及时更新本单位网站信息,并对信息资料进行备份、保存和归类整理;
负责检查与监管学校网站的信息,按照有关程序要求,及时处理各类有害或错误信息,并配合做好调查处理工作。

五、校园网用户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行为和所提供的信息负责,并有义务向学校教育信息化专干报告任何违反网络信息管理的行为。

六、凡利用校园网发布网页或以网站,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所教育信息化专干签字,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备案,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后方可设立。网页或网站要记录必要的用户信息,并在显著的位置提示用户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校内网页或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包括BBS、公共留言板、论坛和聊天室等)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具备相应的管理制度。

八、凡利用校园网以个人名义发布网页或网站,必须事先报经学校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审核,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方可发布,否则,一律删除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九、校园网发布的新闻和信息要及时、准确、真实、可靠。

十、任何人不得利用校园网和设备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非法、黄色等信息。

十一、任何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校园网信息安全的活动:

1、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2、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3、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4、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5、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安全的。

十二、校园网只是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服务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不得进行与以上工作无关的休闲、娱乐服务活动。

十三、为了有效地防范网上非法活动,校园网要统一出口管理、统一用户管理,进出校园网访问信息的所有用户必须使用校园网负责人设立的代理服务器、Email服务器。

十四、校园网及子网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及信息数据要实施保密措施。信息资源保密等级可分为:(一)可向Internet公开的;
(二)可向教师公开的;
(三)可向学生公开的;
(四)仅限于个人使用的。

十五、未经批准发布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或监管工作不到位造成一定后果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发布人的责任;
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六、其它违反本规定的,根据情节给予书面通报、警告、责成书面检查、停机整顿的处理;
情节严重的,由学校依据有关规定对当事人给予相应记录处分。

十七、校内其它有关文件、规章如与本规定相冲突,以本规定为准。
学校网络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教室是学校贵重设备的集中地之一,学校委托信息技术教师专人管理,校外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机房,来人必须经过管理员同意方可进入和使用。

二、计算机网络教室严禁吸烟、吐痰、乱扔垃圾,注意保持整洁卫生, 坚持经常清扫室内卫生。

三、每周定期检查机房设备运行状况,定期杀毒,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四、 室内不准存放易燃物品,使用电热设备等须注意安全,按章使用,严禁违规操作。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摆放于安全、方便之处。

五、 上课期间,学生不得下位走动、交换座位、吵闹打架等,应遵守学校纪律。有需要者必须向任课教师或管理员申请、说明。如违反规定造成后果,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六、 使用计算机必须遵守计算机的常规操作,如遵守正常的开机和关机顺序等。不得在机房内玩游戏;
不得私自在计算机上装、卸软件;
不得使用与教学无关的软件和资料。

七、 使用计算机时应注意手要保持干燥,不要将带水、带磁性的物品靠近计算机或泼洒在计算机上;
不要用硬物(如石头、玻璃、钢笔、圆珠笔等)在计算机、桌椅、键盘等物品上刻画;
不要触摸机房内的电线、网线、电源线、显示器屏幕、机箱铁盖板等;
不要将各种导体和半导体插入、扔进插座和机箱内。

八、 非管理员不得私自拆卸计算机,计算机发生故障应及时报管理员处理。私自拆卸和发生故障不及时报管理员者,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九、 机房的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借他人使用,如造成不良后果或损失由钥匙归属人负全部责任。

十、 最后离开机房的教师,必须检查电源是否断开,窗户等设备是否关好,房门必须反锁。

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普通教室电教设备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

二、各班班主任为电教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可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电教设备管理员,负责电教设备使用的监督(包括:电脑、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及相关的线路),并协助教师上好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三、对信息化基础设备做到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切忌用湿抹布清洁,以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所有任课教师应掌握各种电教设备使用方法,使用前应认真检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备的完好程度,使用时严格按不同设备的操作要求规范操作,时刻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五、未经班级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不准擅自拆卸电教设备,不准擅自把电教设备拿出教室外使用。

六、因操作失误造成人为损坏及不良影响者要照章赔偿,学校将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运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收集教学成果。

八、离开教室要关好门窗,断开总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制度

学校教育信息化要求各学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拓展学科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为使我校在教育教学应用和管理应用方面尽快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特制订以下制度:

一、学校根据管理要求使用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进行管理,做到“校务、政务公开”网络化。

二、学校建设好自己的校园专题网站,建设教师个人或课程专题网站,有互动的教师主页,能够围绕课堂学习实现师生交流,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建设学生跨学科的班级学习型主题网页。

三、学校领导率先使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全校教师会议上、工作汇报、家长学校等会议上使用自制的演示文稿讲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

四、积极参加全国、省、市、区各项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竞赛活动。

五、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信息化校本培训,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要求做到有教学设计作品和资源开发成果,定期开展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特色活动。

六、教师应该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使现有设备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每个教师要根据自身水平制订计算机操作提高计划,每个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自制多媒体课件比赛。

七、对幻灯投影机、录像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常规电教器材,应经常性地使用,尽量的在日常教学中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八、要求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活动,鼓励教师到学生机房上课,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期必需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课。

九、全体教师的论文、计划、总结、备课、试题等各方面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十一、积极为区教育资源提供各种优质教学资源,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的资源数量不少五份。

十二、学校对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教师给予表彰,并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比。

学校教育信息化培训制度

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帮助教师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提升整体应用水平,我校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一、每期均要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培训,每学期五次以上,并纳入到校本培训当中统一管理。

二、每学期学校开展一次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考核,成绩列入教师期终考核目标管理,并推荐优秀教师外出学习。

三、培训内容和考试内容均由计算机培训教师制定。

四、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教师可以申请免普通操作培训,但必须参加每学期的水平检测。

五、教师需经过专门培训合格以后才可使用所在教室的微机、投影仪。

六、教师未经过培训使用电教器材而造成器材损坏,应由教师本人承担经济赔偿。

七、对已通过培训但还是在使用过程造成损坏,学校将具体调查情况,实事求是处理。

八、电教培训主讲教师必须在每学期开学前制订培训计划,对所有培训完毕,并经考核合格的教师,要登记造册。对中途来我校工作教师,应及时培训。

九、学校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每位教师必须拿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相关等级计算机操作证,实行持证上岗。

十、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教育信息化相关知识的自修、自学,对表现突出者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学校电子阅览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为师生提供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思想内容健康的音像资料和网络信息资源。指导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阅览网上电子图书等相关资料。

二、设备、音像资料、网络信息资源要按标准化管理,音像资料、各类媒体资源应编目并专柜存放,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做好防尘、防潮工作。

三、落实管理责任制,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要实行专人管理。定期对资料进行更新、维护、清理,建立资料使用、借还登记制度,做到管理有序,手续完备。

四、管理人员要熟悉操作规程,指导师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和音像资料,避免人为损坏设备和音像资料。

五、电子阅览室向师生开放时,要有人值班,及时提供服务。

六、经常进行安全检查,保证人员进出通道畅通,空气流通,布线合理,线路和设备不漏电,无火灾隐患。

七、电子图书资料要做好定期更新工作,定期清杀病毒。

八、电子阅览室电脑要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等设备损坏。

九、离开电子阅览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电子备课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保持室内整洁和安静,严禁随地吐痰、吸烟、乱扔纸屑和大声喧哗。

二、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教育和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三、上机时,应遵守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制作程序操作,杜绝因违反操作程序造成设备损坏,要追查操作者的责任。

四、严禁任何人私带软盘、光盘、优盘、MP3等进入本室进行操作,特殊情况必须经管理人员做好杀毒处理后方可运行。

五、任何人不准随意删除他人的目录和文件;
不准在网上传播或查阅不健康的内容: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聊天等)。

六、备课室打印机、扫描仪等相关设备不会使用,应向学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咨询,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向学校信息中心反映。

七、每次操作使用后,应认真作好使用登记,检查各种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八、备课室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未经管理员的同意,不得擅自打开主机箱,移动任何配件和计算机部件。

九、备课室电脑需定期清洁,做到通风透气,防水防潮,以防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设备损坏。

十、离开备课室要关好门窗,断开计算机电源,注意防火防盗。

学校学生网络文明公约

一.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听从老师的指导和管理,严禁非法操作,自觉爱护机器设备,保持机房的良好环境和卫生。

二.不访问不文明网站,不浏览不健康的信息,不参加聊天室的无聊话题、消极话题和不文明话题。对虚拟世界一些不良文化交流,要有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三.提高自身素质,在网上的人际关系和思想交流中要注意诚恳待人,不要欺诈蒙骗。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要侮辱、诽谤或嘲弄他人。

四.不浏览或传递有关色情、暴力、凶杀、恐怖、赌博及邪教等危险性内容。

五.不访问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损害国家荣誉的网站。不访问有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网站。

六.不在网络上玩游戏,下载不健康的软件。

七.不在服务器和终端设备随意删除或修改系统文件。

八.不用计算机伤害别人,不去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不向他人提供带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九.增强网络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

十.打击盗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

附: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水平检查与评价制度

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为了使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为基础教育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校特制定本制度。

一、 信息技术教学的检查与评价目标从学生、教师和信息技术课程本身这三方面出发,通过检查与评价,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和促进课程不断完善的目标。

二、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的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水平不断提高;
促进课程不断完善。

三、 检查与评价需坚持的原则:全面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公开性原则。

四、 采用多元检查与评价方法:答辩评价:要求学生把信息技术教学中所完成的任务写成小论文,可以是几个学生为一小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组织答辩。操作评价:对不同年级学生制订不同的信息技术操作内容,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操作动手能力;
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操作方法;
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档案”评价: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信息技术课“档案”,在这个特别的档案袋中,记录有学生信息技术成果,上信息技术课时对学生的观察所作的记录,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定期展示档案袋内容,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契机,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习惯。

六、学生评价每期一次,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期终成绩,影响学生评优评先,决定信息技术教师期终目标管理

新民市教育信息中心

【篇2】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有别于数据,数据加以处理就成为了信息

信息化,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即数据变成信息的过程

◆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定义

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

数据不能直接为管理者所用,因为其确切含义往往不明显

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

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实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数据转化成信息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有时,同样的东西对一个人来说是信息,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则是数据

二、对信息的评估

现在很多组织对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它们没有充分利用机会去收集数据产生的信息。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与数据收集和信息产生有关的成本

我们再来看一下因利用信息而产生更多和更好的信息是比较困难的

三、有用信息的特征

(一)高质量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

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如果信息未能精确反映现状,则利用这种信息进行决策或控制,肯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清楚是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最后,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例如,交给管理者一大摞书面材料而不是几页总结性报告,是一种不恰当的传递方式)

(二)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

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如组织必须迅速做出如何应对环境的决策

及时的信息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是,管理者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如,管理者可以要求下属呈交例外报告,这种报告是在事情超出常规时产生的)

二是,及时的信息另一个要求是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提供给管理者的信息应该是当前的,而不是过去的某个时候)

(三)完全

信息想要有助于管理工作的有效完成,它必须是完全的

信息的完全性也有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首先,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其次,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管理者不仅要获取当前的信息,,还要了解组织的过去和未来的计划

再次,但仔细分析,却不尽然是这样的,可以在简洁和详细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最后,信息应该可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信息管理工作

一、信息的采集

(一)明确采集的目的

任何情况下,信息的采集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特定时期的特定目标,也就是说,信息采集具有目的性

漫无目的的信息采集活动将会使管理陷入混乱

(二)界定采集的范围

采集范围与以下三个问题有关:

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用多长时间采集这些信息;
从哪里采集这些信息。

第一个问题设计的事采集的对象范围,能够成为采集对象的信息影视对当前管理者有用的信息

第二个问题设计的事采集的时间范围,信息的时效性决定采集活动不能拖得太久,但有时为了掌握较全面的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问题的性质的认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第三个问题涉及的事采集的空间范围,如果采集信息视为了解决发生于组织内部的且与外界关系相对不大的某个问题,那么采集工作应主要立足于组织内部,而不要把战线拉得过长

(三)选择信息源

根据信息载体的不同,可以将信息源划分为四大类:

文献信息源,包括书报刊、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会议文献、产品样本、学位论文、档案文献、公文、报刊等;

口头信息源,包括电话、交谈、咨询、调查等;

电子信息源,包括广、电视、数据库、互联网、局域网等;

实物信息源,包括展销会、展览会、销售地点、公共场所以及事件发生的现场等。

二、信息的加工

(一)鉴别

鉴别是指确认信息可靠性的活动。

(1)查证法:是指通过查找、阅读相关文献来验证信息是否可靠的方法;

(2)比较法:是通过比较来自不同渠道的同类信息来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

(3)佐证法:是指通过寻找物证、人证来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的方法;

(4)逻辑法:是指通过对信息的内容进行逻辑分析,以判别是否存在前后矛盾、夸大其词、违背情理等现象的方法。

(二)筛选

筛选是指在别的基础上,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取舍的活动。

筛选通常分成以下四步进行:

(1)真实性筛选。根据鉴别的结果,保留真实的信息,剔除虚假的信息,对可疑的信息则在进一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再进行判断、取舍

(2)适用性筛选。以适用性为依据,将那些与采集目的不相关、过时无用、重复雷同、没有实际内容或用处不大的信息从真实信息中剔除出去

(3)精约性筛选。以精约性为依据,将那些虽然实用、有用但表述繁琐、臃肿的信息剔除出去

(4)先进性筛选。以先进性为依据,将那些虽然真实、有用、精约但内容落后的信息剔除出去

(三)排序

排序是指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按照管理者所偏好的某一特征对信息惊醒等级、层次的划分活动 。

(四)初步激活

初步激活是指对排排序后的信息进行开发、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的活化以便使用活动。

(五)编写

编写是信息加工过程的产出环节,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编写,便于人们认识的活动。通常,一条信息应该只有一个主题,结构要简洁、清晰、严谨,标题要突出、鲜明,文字表述要精炼准确、深入浅出。

三、信息的储存

信息的储存是指对加工后的信息进行记录、存放、保管以便使用的过程。

信息存储的三层含义:

第一,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将加工后的信息记录在相应的载体上;

第二,对这些载体进行归类,形成方便人们检索的数据库;

第三,对数据库进行日常维护,使信息及时得到更新。

信息储存应注意的问题:

(1)准确性问题。在对信息进行记载、登陆时内容准确、表述清楚、结构有序。

(2)安全性问题。要保证信息在存储期间不会丢失与毁坏;

对于文献信息,在组织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先进的保存技术,争取做到防潮湿、防虫咬、防火灾、防腐蚀;

对于电子信息,一方面要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防止丢失

(3)费用问题。

信息的存储应尽量节约空间,以节约费用。另外空间的节约也便于保管和检索

(4)方便性问题。方便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使用方便,信息的存储要便于人们检索。

(具体来说,在编码、排架上要有统一的标准。在选择标准时,要结合组织自身的情况慎重考虑,并且一但选定标准,就不要轻易改变)

第二层含义是指更新方便。由于外部环境与组织自身情况的瞬息万变,信息需要不断更新

四、信息的传播

1.目的更加具体

大众传播的目的是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信息。组织中的信息传播真是管理者为了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有意行为。信息接受者必须按信息的内容区行为或不行为,以保证传播目的的实现。

2.控制更加严密

大众传播只对传播过程进行控制,对受传者的控制是间接的。主要的控制工作体现在提高传

播信号的质量,分析受传者的心理,按受传者心理与需求进行信息编码等。组织中的信息传播除进行以上这些控制之外,还直接、严密地控制受传者的行为,以保证传播的目的的实现。

3.时效更加显著

大众传播虽然强调传播时效,但如果传播不及时,传播者所受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组织中的信息传播来说,如果在被管理者需要按某种信息区行为或不行为时,或者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某种信息时,该信息没有传播到位,就会造成直接损失。

(1)传播主体的干扰

在组织中,传播主体可能为了私利,故意歪曲、扣压信息,报喜不报忧

(2)传播渠道的干扰(组织信息的传播渠道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

外部的包括:邮政、电信、广播、电视、报刊、文件传递、网络、电子邮件等

内部有两种:一种是正式传播渠道,即正式信息系统;

(如果机构庞杂、层次繁多,上层管理者的信息往下传播时,经过很长阶段,很花费时间,而且经过各层级管理者的综合理解,可能会导致信息的失真变形)

另一种是非正式传播渠道,即非正式信息系统。

(信息传播系统不健全、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办事推诿等也会影响信息传播的速度,甚至造成信息传播的中断)

(3)传播客观障碍的存在

客观障碍:1.自然语言的障碍;
2.学科专业知识的障碍;
3.传播技术迅速更新造成的障碍等

五、信息的利用

信息的利用时指有意识地运用存储的信息区解决管理中具体问题的过程

信息的利用程度与效果是衡量一个组织信息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信息的利用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管理者在认清问题性质的前提下,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2)对组织目前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判断什么样的信息是否存在;

(3)如果组织中存在所需的信息,则可直接利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管理者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善于开发信息。(信息开发包括外延式开发和内涵式开发。外延式开发是指对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开拓与发掘,以便获取更多信息)

(2)为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挥提供组织上的保证。(信息被正确地传递到正确的人手中被正确地使用)

(3)用发展的眼观看待信息的价值。(管理学者应学会用反战发展的眼光看待信息价值,应认识到,应认识到一些信息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本身的变化而变得不再有用,而有一些信息可能随着客观形的发展而变得更有价值)

同样,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管理者应尽量避免以下现象的发生:

(1)信息孤岛(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或技术上的原因,组织中的信息有时不能被共享,出现信息孤岛。造成企业资源浪费)

(2)信息过载(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一些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可能被大量的信息困扰,感到无所适从。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管理者鼓励下属提供精炼的信息,同时在组织设计时适当地分权和授权)

六、信息的反馈

(一)反馈信息真实、准确

良好的反馈不仅要求信息是真实的,还要求管理者正确地理解反馈信息

(二)信息传递及时、迅速

反馈信息传递迟缓会影响控制措施的及时实施,使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三)控制措施适当、有效

在较快地得到质量较高的反馈信息的前提下,管理者就有可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信息化管理

七、信息系统的要素

一般信息系统包括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

除了以上五要素外,还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库

硬件设备是信息系统的有形部分,如主机、终端、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另外,存储设备:硬盘、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

八、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一)20世纪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ing,MRP)

按需求来源不同,企业内部的物料可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

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

独立需求的物料,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科研试制需要的样品、售后维修需要的备品备件

相关需求的物料,例如半成品、零部件、原材料等配件

MRP的基本任务是

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

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生产(订货时间)

基本MRP的依据是

主生产计划(MPS)

物料清单(BOM)

库存信息

MRP基本构成及其逻辑原理

(二)20世纪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ing,MRP)

(三)20世纪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II)

(四)20世纪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1)超越MRPII范围的集成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理报告和仓库管理

(2)支持混合方式的制造环境——包括既可支持离散游客支持流程的制造环境,以及按照面向对象的业务模型组合业务过程的能力和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

(3)支持能动的监控能力,提高业务绩效——包括在整个企业内采用控制盒工程方法、模拟功能、决策支持和用于生产及分析的图形能力

(4)支持开放的客户机/服务器计算环境——包括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图、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

面向对象设计技术(object-oriented design,OOD)、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computer aided design engineering,CADE)、

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al query language,SQL)、

对关系数据库查询以及工程系统、商业系统、

数据采集和外部集成(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

我们看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理解ERP

1.财务管理模块

(1)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种变化的过程及结果

它由:总账、应收账、应付账、现金、固定资产、多币制等部分组成

(2)财务管理。主要是基于会计核算的数据,再加以分析,从而进行相应的预测、管理和控制活动。它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3)财务计划。根据前期财务分析做出下期的财务计划、预算等

(4)财务分析。提供查询功能和根据用户定义的差异数据的图形显示进行财务绩效评估、账户分析

(5)财务决策。财务管理的核心部分,中心内容是做出有关资金的决策,包括资金筹集、投放及资金管理

2. 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1)主生产计划。它是根据生产计划、预测和客户订单的输入来安排将来的个周期中提供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2)物料需求计划。在主生产计划决定生产多少最终产品后,再根据物料清单,把整个企业要生产的产品的数量转变为所需生产的零部件数量,并对照其现有的库存量,可得到还需加工多少的最终数量

(3)能力需求计划。它是在得出初步的物料需求计划之后,将所有工作中心的总工作符合与工作中心的能力平衡后产生的详细的工作计划,用以切丁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是否是企业生产能力上可行的需求计划

(4)车间控制。这是岁时便变化的动态作业计划,是将作业分配到具体各个车间,在进行作业排序、作业管理、作业监控

(5)制造标准。在编制计划中需要许多寡欲身缠的基本信息,这些基本信息就是制造标准,包括零件、产品结构、工序和工作中心等,他们都用唯一的代码在计算机中显示

3.物流管理

(1)分销管理。在分销模块中主要体现三大功能

对于客户信息的管理和服务

对于销售订单的管理

对于销售的统计与分析

(2)库存控制。

用来控制贮存物料的数量,保证稳定的物流支持正常的生产,但又最小限度地占用资本

(3)采购管理。

确定合理的订货量、优秀的供应商和保持最佳的安全储备。

【篇3】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目录

一、前言……………………………………………………………………………………………2

二、财务信息化的概述……………………………………………………………………………3

(一)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及建设发展历程……………………………………………3

(二)财务信息化的实质……………………………………………………………………3

(三)财务信息化的内容……………………………………………………………………4

三、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5

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6

(一)财务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6

(二)财务信息化使财务管理空间得到提升………………………………………………6

(三)财务信息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7

(四)财务信息化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的效率………………………………………7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7

五、目前大中型企业财务信息化应用现及存在的问题…………………………………………7

(一)企业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普遍提高……………………………………………7

(二)基础财务工作应用性不强……………………………………………………………8

(三)企业虽然配备了信息化软件,但是仍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8

(四)缺少信息技术与财务兼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8

(五)财务信息化软件的应用缺乏整体规划,实施效果差………………………………9

(六)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对财务软件的使用问题…………………………………9

六、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10

(一)要认正确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0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10

(三)很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加强对财务软件的建设和管理…………………………11

(四)制定企业的整体规划,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11

(五)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12

(六)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模式………………………………12

(七)财务信息化建设应采用高度集中的治理模式………………………………………12

(八)提高认识,争取高层领导的认同和参与……………………………………………13

(九)财务信息化建议要坚持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13

总结 …………………………………………………………………………………………13

参考文献 ……………………………………………………………………………………14

摘要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市场的强烈竞争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运用,简单的财务管理电算化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需要各个部门的协同,做好信息系统的软件选择与后期维护、改进、保密等工作,才能建立一套完善、性能优越、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功能强大、财务分析完备的企业财务信息系统。这将是企业管理运用的重中之重,一个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为一体的财务信息系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关键词:
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 ,对策

一、前言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程总体而言起步较晚,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有人曾经这样调侃过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我们有21世纪的网络,90年代的软件,80年代的应用,70年代的管理。”国有大型企业的情况会稍好一些,但是也不容乐观。当然信息化并不是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之后才出现的,只不过计算机和网络的诞生让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手工作业,到现在的信息化管理,让企业资源得到整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例如,水电工程设计行业,在80年代设计阶段全部都是手工作业,人工设计、手工制图,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工作设计难度大,错误率高,但自从有了计算机和网络,制图可以用CAD、EMU、理正等软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传输,大大提供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设计质量。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局域网,信息管理系统,并且开发配置了企业内部使用的邮件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OA)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及各类专业应用系统,等等。但这样的网络建设也只能是信息化的局部建设。信息化在之后的发展中仍然需要考虑整个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化建设。否侧工作将会变成分散的,独立的,无法达到资源整合,必须将各个独立的信息用“纽带”连接起来,采用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将企业内部的数据集中整理,以保证企业高效稳步的发展。这中间的各个过程和阶段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步骤,也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

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的角色,其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我国信息化的总体水平,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基本上就是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水平,目前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实现了初步的信息化,一些实力雄厚的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根据《2010-2011年企业信息化现状及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开展了信息化建设,拥有自己的信息化系统;
超过70%的被调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到达中高级水平,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产生价值。其中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的管理核心,是经济业务为对象,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控制的信息化。截止2011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大范围应用除了基础的财务管理以外,更加重视实施及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企业全面的预算管理和资金的实时监控以及绩效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都已经认识到有效的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就当前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体会,对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基本的阐述和企业对策。

二、财务信息化的概述

(一)财务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及建设发展历程

财务信息是基于和企业宏观、微观管理环境,以支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决策活动为目的,让具有专业信息技术的财务人员遵照一定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操作,整合划一,生成符合企业自身管理模式的财务信息,并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财务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包括会计报表和会计核算等简单的基本业务,还包括运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的财务分析指标、网上审批、预算管理控制、决策流程、预警反馈、图形详解等各种财务信息。财务信息化是对整个财务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全过程的“动态信息”进行处理。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界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不断提出的各种新的问题,财务信息化也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快速的发展。学习和认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历程,有助于然我们深入的了解财务信息化的历史背景,认识财务信息化的本质,加强我们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方向的把握。首先,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末80年代初是我国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这时首次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财务工作中,使财务工作从复杂的手工记账、人工算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财务信息化正式诞生。第二,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是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很多商业化的专业财务软件出现在我们面前,例如: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借贷款项等业务的处理纷纷纳入会计电算化软件范围。财务软件的出现极其有力的推动了财务信息化的发展,标志着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成熟。第三,完善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是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完善阶段,这一阶段的财务软件不断完善,更加符合实际要求,符合企业的管理模式,表现得更加成熟。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很多财务软件将单一的项目集中整合,极大的扩展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

(二)财务信息化的实质

财务管理是通过价值控制对企业资金运转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管理行为,它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能够及时快速的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生产、管理经营、分配等各个环节,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化,企业财务信息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越来越重要。企业财务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企业在财务筹措、运作、使用、分配、回收的管理和控制。企业财务信息化运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和控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管理方式,以企业价值增值、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企业价值成本为核心,通过财务管理使企业资金、资产、人才、技术、生产信息流达到整合、统一,符合企业的市场定位。这就说明财务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财务信息化的主体是具有专业信息技术的财务人员;
财务信息化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
财务信息化的实施保证是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就是信息网络;
财务信息化的目的是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支持。财务信息化管理因为其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在运作起来我们需要有针对性,才能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财务信息化的目标就是是通过迅捷快速的财务管理,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信息能准确快速为经营管理提供周密细致的财务分析,为决策分配提供准确高效的财务依数据,分析报表。因为,作为企业决策层,如果不能快速准确的了解行业动态、市场需求、企业运行成本、资金流向,试问又怎么能让企业在当今商场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发展?财务信息化管理与企业运行成本息息相关。每个企业都有财务,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根基。一个好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让企业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可以让企业在商场上准确定位,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自身运作效率,加强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

当然,一个好的财务管理者也需要好的助手,才能发挥力量。有了财务信息化设备、软件,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传统会计的工作无法比拟的。

(三)财务信息化的内容

财务信息化包括了财务会计处理和管理控制的全过程。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信息系统,将现代的科技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企业的财务信息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系统中得到有效的集成和整合,从而将有效的信息流用来监控整个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快捷高效的运转,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信息化要求在财务管理模式上采用集中管理方式的财务管理系统。高度集成的财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会计业务处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经理信息系统、组织互连系统。这些管理系统分别满足了不同管理和核算需求。

1、会计处理信息系统

该财务管理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产生大量的原始共享信息,使财务业务手工处理自动化,同时还具有迅速准确、大批量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减少工作量的基础上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会计处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资金的实时监控与企业资金的管理、预算决策与投资,资本营运、流动资金管理系统、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价值流管理系统等。这些功能在柜台业务及日常事物的处理中均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2、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主要具有两种功能:(1)为财务管理者提供大部分决策所需财务信息;
(2)对经营业务及财务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就能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也能为相关管理者的决策提供辅助作用,该系统之所以能提供以上服务,主要是因为该系统是以会计信息系统和财务业务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搜集、传送、储存、加工等,从而实现上述功能及作用。

3、财务决策支持系统

该系统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主客观条件进行系统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执行的行为加到管理过程中。它是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财务数据仓库,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对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更好的为企业提供各种程序的支持。完善企业的投资、筹资、运作、资金管理、决策。改变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如支持凭证的高度集中式审核,使得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财务系统不仅在财务系统达到了模块的整合,在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制造系统也达到了无缝连接的状态,能够使企业及时了解生产经营近况和财务信息,不会造成信息反馈无效,因此企业能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全面加强资金流的控制管理。使得财务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最终为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4、财务经理系统

该系统是能够帮助财务经理全面的运用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库数据,对财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挖掘数据特征,能够让这些有利的数据作为财务预算分析的依据,从而使财务经理能够多方位、多角度的发现问题和商机,这就是集会计信息处理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相融合且高度集成的相互式信息系统。

5、组织互连系统

该系统能够提高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及联系,能让财务信息在相关联的部门或者相关联的企业间形成信息流,完善企业的管理、控制、决策、分析预算等各个关键环节,最大程度的避免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使企业在一个良好的科技信息环境中稳步向前,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推进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财务信息化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做账和人工查账,因为传统的以资金为主要运作对象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经营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被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企业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也同信息化工作不停地进行升级改进,企业信息化不再是仅仅在企业内部实施,企业同时也会根据自身所处行业与本行业的其他供应链保持着一种资源共享,信息流通畅的开放模式。为了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像有的企业努力保持着商品销量的增加,但其经济效益却成反增长;
一些企业绞尽脑汁,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出新的产品投放市场,但往往却因为成本控制未能的到有效的利用,导致产品成本偏高,售价偏高是市场无法接受而被迫下架,是企业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情况都是由于企业财务管理者局限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而造成的一种传统财务管理手段阻滞了企业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今,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就是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很多主要业务的日产核算和处理是游离于账务系统之外,难易有效满足完整性于及时性的需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构复杂,子公司、下属部门众多,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一般都采取以收集各部门报表,然后在进行统计分析为主,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须经层层汇总,一级一级往上报,中间的环节繁杂,生产经营的及时信息无法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直接反映到一级管理部门,,造成信息披露迟缓,无法满足适时管理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造成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无法控制。而且,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子公司多头开户现象较为普遍,各阶层部门因人员控制的的关系,同时又缺少信息化平台的硬性约束,随意性大,同一业务在不同的部门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会计核算不准确,不真实,有时子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掩盖了子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账目不符,造成假账问题突出,盈亏不实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和准确性,也加快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使企业由传统模式转向电子商务模式,同时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也要支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发展和推动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取代以往的手工操作,解决劳动量过大的这些表面问题,关键是在于改变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稳步提升。使企业不断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够参与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保持企业额新鲜血液,走向国际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立足于自身良好的条件、优势,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运用高科技手段结合现代的信息化的发展,改造企业原有的落后的财务流程和运作模式,改变核心力量,估算经营风险,预测市场状况,为财务管理者提供管理辅助和决策支持,以实现对企业资金运动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才能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财务信息化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

财务信息化是科技、经济、信息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因此能够利用财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财务信息化将财务信息资源网页数据化,使广大财务人员从传统复杂的单一低值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但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务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和管理,使企业真正的从“财务处理”走向了“财务管理”,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手工记账中的出现的错误率高、规范性差等问题。此外,财务信息化通过网络数据化使企业财务信息反馈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成本核算会更加准确,无形中降低了企业成本,也使财务数据分析更加完善和系统。而且财务信息化的应用也使企业办公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在线办公、远程控制办公、集中分散办公和手机系统平台支持的移动办公。这些信息化办公的涌现,不仅仅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得更加出色,游刃有余。因此,企业财务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使企业财务工作向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财务工作的质量,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财务信息化使财务管理空间得到提升

目前,各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可以利用互联网使企业内部相关联的各个部门实现数据的远程处理和交换,同时也可以进行相互间的远程审计工作,以便于更好的对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监管和成本、预算的控制。让企业的管理层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处理和财务相关资源的统一管理。从而使企业的资产、资金得到合理的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各大中型企业将单一的财务部门的数据资源逐渐转向整合整个企业的财务资源,使企业内部的资金利用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信息的优势,开展网上采购、网银结算、网上支付、网上理财和网上会计信息数据的查询利用,这样使企业充分掌握各种新鲜的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行情,取代了过去各部门仅局限于局域网活动,只有少量的信息参与财务决策和管理的模式,真正达到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与互动的局面。

(三)财务信息化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财务信息化实现了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企业内部的信息整合,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涵盖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筹资、采购、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过程,同时也使得企业资金流和物流同时纳入财务管理,从而轻松掌握各部门各流程的全方位管理。财务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财务决策更加科学高效,从而更加合理的配置资源,分析成本,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内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绩,真正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四)财务信息化加快了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的效率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大大减短了传统会计在业务处理上的时间,实现了财务管理与各项会计业务的协同,使企业间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得到相互联系和共享,从根源上解决了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不对称的现状。同时,各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可以让财务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发布,企业其他相应的部门也能够通过网络即时的了解各项重要的财务信息,使企业间的财务管理能够实现信息同步,不再出现管理滞后现象。

(五)财务信息化建设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要素在经济领域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在此情况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信息经济影响下,生产经营、人员水平、盈亏损益等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因此,企业要具有更强的市场生存能力,必须尽快改变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观念和管理手段。可以说,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国际国内经济市场形势的必然产物,它所提供的准确高效的财务信息、全面完整的管理系统以及及时恰当的决策支持都能够使企业增加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砝码,达到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低成本、大市场的经营目标。

五、目前大中型企业财务信息化应用现及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国有大中型企业财务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管理的理念、模式、资金运作的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创新。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领导都认为财务信息化只不过是原来的财务工作的另外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只不过是由计算机取代了手工作业,将纸质文件变为电子文件而已。同样,对于习惯于手工操作的财务人员来说,财务信息化只是手工核算的替代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不能认识到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而,这些思想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实施人员的主动性不强,存在观望和畏难情绪,乐于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还有很多大型企业的下属公司、分支机构的领导只顾眼前利益、缺乏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来充分的了解自己的部门,单位,更没有认识到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总认为自己是下属企业,没有必要自己搞创新,只需按照上级部门、集团公司的要求来完成即可。或者是仅把单位是否建立内部的局域网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这些想法显然都是不合时宜的,从而导致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低下。

(二)缺乏健全的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编制多有财务部门单独完成,但是财务人员对于预算编制的客体了解的还不够。就我国的水电、施工企业而言。水电行业的预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水电行业所处行业分类的特殊性,需经常在外出差,驻工地进行实地办公。因此,设立了很多项目部,但在企业预算编制过程中,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都会产生重视机关、经费预算而忽视项目部、工程成本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的领导不够重视,忽略很多相关部门的预算编制。有的甚至是由财务部门自己编制出来的,特别是工程成本预算没有按照项目中标合同和项目评估报告来进行编制,也由于部门财务人员的基础资料不完善,编制出来的经费预算、成本预算的针对性不强,可行性差,利用价值不大。从而导致其不能成为考核项目经营管理的指标。而在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中同样存在预算管理缺失的现象;
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
有的施工企业虽明确了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管理机构,编制了相应的企业年度预算报告,但是预算编制报告并没有成为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仅仅是作为一种参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依然是我行我素,预算报告形同摆设,被束之高阁,并没有真正的把预算的控制作用体现到生产活动之中。

(三)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完善

国有大中型企业结构复杂,子公司、下属部门众多,而且所有者对日常的财务管理一般都采取收集各部门财务报表,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为主的模式,各部门的财务数据须经层层汇总,一级一级往上报,中间的环节繁琐复杂,生产经营的即时信息无法通过一个有效的途径直接反应的相应的管理部门,造成信息披露迟缓,无法满足企业的适时管理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管理者的决策,造成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无法控制。就如水电施工企业来说,水电施工企业下有多个专业生产经营单位,分工各有不同,责任不一,但是各个部门并没有一个专业的财务人员,只是一些领导身兼数职,充当起部门的财务核算人员,编制预算报告等,这就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由于领导并非专业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预算,资金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业务能力不够,对各项财务的标准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熟悉,对收入和成本的确认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使用费用的归集不真实,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很难打开局面。我们都知道资金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资金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所以,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的问题不仅使资金不能统筹使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运作负担和经营风险,影响企业整体利益的发挥,对企业整体利益的发挥和快速的发展都是极大的障碍。

(四)内部控制措施不到位

大中型企业中的集权和分权是对立统一的。从国外大型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来看,行政权力可以分散,但是财政权力则必须集中,但现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的管理层较多,像“子不认母”、“母不认子”、“集而不团”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多数职能部门分割,相互间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和集成,造成了生产、销售、采购等各个环节脱节,原本连贯的程序也被分割成多个不同的环节,企业内部不能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指挥系统,缺乏统一的财务资金控制管理制度,使得财务报表项目篡改输入、修改程序代码、另编财务报表、越权操作等混乱现象时时出现,财务信息缺乏完整性、有效性、准确性,财务信息化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可能导致误导、欺骗等负面影响,阻碍了财务信息化向前推进的步伐。例如,水电行业中,各个部门一般都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制度的建立并没有真正的用到实际的生活经营活动中,有的部门在承包工程支付工程款等大额资金使用方面,不进行部门与业主之间的深入研究,审批费用手续简单,财务监督不到位,在有关现金管理和现金支票的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力,导致企业无法有效的实施管理、监督和控制。

(五)安全问题导致信息资源闲置

网络运行的稳定、安全一直是制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瓶颈。数据泄露、窃取、篡改事件在一些单位时有发生,因为担心网上业务处理有风险而将其束置高阁,导致网络使用效率低下,部门领导也有很多仍然习惯于面对面听汇报,白纸黑字的发公文,签署意见,终端计算机仅仅只用于文字的编辑和打印使用,办公用纸有增无减,无纸化办公根本无法落实到位,财务人员不习惯网上办公,下属部门更是绝大多数都是采取手工统计,纸质文件进行汇总上报。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分析和综合处理数据,还有待进行长期的磨合。因此,为了不让信息化网络建设成为摆设,就要求各级单位都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但是很多部门除了简单的封、停、堵等常规方案外,就想不出更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了,将本来可以很好的为企业管理服务的网络资源成为一纸空谈,一味的求安全求可靠,将信息化办公资源闲置,而企业大量的人力、财力仍然在孜孜不倦的投入在那些陈旧的设备上,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六)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不高,数据提供有困难

目前经营状况下,企业财务人员由于受到内部的控制、部门利益和业务能力局限等的影响,常会造成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账物不符、造假账问题屡禁不止。由于企业常常不能及时解决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问题,对于体制创新的落实和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实时监控无法实现由于在手工管理方式下提供每个预算项目的完成数据都是十分困难的,实效性不高而且无法避免存在误差,即使分析出来也是滞后的,无法做到实时的控制。调查发现,企业在资金流向和资金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情况,导致难以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资金变动情况,单纯的报表利润指标考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管理的需要,在无法建立有效的企业预算体系下,这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因此,越来越迫切要求财务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

(七)财务信息数据共享度不够,造成信息孤岛

在经济活动中,企业的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主要表现在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要有效的控制“二流”,仅仅靠财务部门实用软件是不够的,其他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运用软件管理业务信息,将软件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链接,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财务业务信息的一体化,以真正的全力一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仍有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因素导致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进程难以实现,极大的影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实现。虽然某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开展的较早,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规划,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难以通过汇总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同时很多的财务软件主要的功能和其市场定位就是是帮助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并不能够完全适应财务工作从核算到管理再到决策的需要。业务处理系统中的数据无法流入到财务软件中进行核算,财务核算人员还需要根据大量的业务单据整理后的结果制作凭证,反而加重了财务人员的手工工作,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八)缺少信息技术与财务兼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安全系数降低

人员素质是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的关键,没有懂技术、会操作、观念新的人员队伍,那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实施都将成为空想。此外,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利用先进信息系统尚处于用计算机模仿手工操作阶段,在客观上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人员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人员层次有待提高。很多大中型企业一方面拥有大量的IT技术型人才,他们都具备处理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并不是专业财务人员。对财务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从根本无法理解财务工作的真正内涵,因此,导致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还不令人满意,做出来的信息模块与财务人员设想中的处理模式完全不对等;
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会计核算人员有多数都停留在基础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上,所掌握的网络知识还比较少,大部分财务人员不能熟练的运用及使用网络管理,一些财务人员虽然掌握了一点基础的计算机知识,但仅限于计算机的单机操作和文字编辑等简单的功能。网络运用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样的情况使得财务信息系统在网络的运行中、数据的安全性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导致企业财务人员在遇到普通的网络问题时都要依赖于外界技术人员的帮助,这就大大降低了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万一遇到不怀好意的人员利用这种漏洞对系统进行入侵和破坏,那么,轻则导致网络异常、系统崩溃,重则导致企业财务数据丢失、机密泄露,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财务人员知识结构有待优化。企业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培养既精通计算机知识,又精通财务管理理论的复合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才能为财务信息化的推进产生动力。

(九)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对财务软件的使用问题

财务系统软件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实现的基础和必要因素,完善的软件是实施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但受软件开发人才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制约,目前软件市场产品品种稀少、功能简单,而且信息编码标准、口径不统一,影响了信息集成度和共享度,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软件数不胜数,软件质量,效果良莠不齐。于是在具体使用上,就出现了很多问题。第一、缺少自主开发软件。许多企业都有其特殊性业务,但是由于企业自身条件有限,缺乏高端的技术人才,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开发相应的信息模块,只能购买通用软件,然后再花大价钱购买专用软件或是开发特有模块。增加企业运行、管理成本。有时买到的国外软件语言不通,使用就会出现困难,这样又得聘请专业人才能进行解读。而且,由于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导致软件质量不高,导致新买的软件安全性差,管理没有针对性或是根本就不符合企业本身的管理模式等等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要么放弃之前的投资;
要么就得花费大量资金对软件进行升级更改,花大量的时间培训专业操作人员。第二、对软件的引用重复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标准不统一、不完善,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例如:企业内部提出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仍然存在着建设分散、重复开发的问题。常常是各部门用各部门的软件,或是本来财务部门使用的系统已经涵盖了下属部门所需的业务。但是由于欠缺有效的沟通,下属企业往往还会自行购买财务软件,而所购买应用的软件又不能够与上级财务部门统一起来,没有统一的信息及业务编码,造成信息的利用率与整合程度低下,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不能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实现及时的资料共享和信息传递,导致信息在企业内部造成缺乏必要的集中和控制、导致各种信息数据按横向和纵向被分割,形成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

六、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

(一)正确认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谁能够在信息时代如发达的社会中快速准确的获取有力的信息资源并及时的作出正确的反应,那么谁就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取得了制高点,把握住了企业的生命线——信息流。随着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转型、资金的多元化投入、规模的变更和市场化、商业化的冲击,使得企业的外部监管及内部控制均对高效、无误的提供财务信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在这个信息技术爆炸的年代,各企业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全面系统的引入现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方法及先进设施。将财务系统生成的信息被用于企业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各个领域的,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资金利用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最终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由此看来如果没有信息化的辅助,失误率和错误决策的几率就会大幅增加。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科学合理的运用信息化以达到改善企业管理模式,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得管理者有更多精力顾及核心问题,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步、快速的向前发展。

(二)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实质在于更好的为企业服务,通快速、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利用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来管理企业、控制经营、优化资源配置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因此,不能够本末倒置,将追求信息化流于形式。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基础性财务管理,注重信息化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和管理思想和理念。具体来说,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建设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对企业自身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实事求是合理的分析自身情况,并且要充分了解企业的日常业务流程,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业务。以此为基础制定符合本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制定相应的信息化规章规程,使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在充分适应企业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发挥最大效能。其次,要克服传统模式遗留下来的潜在的惯性思维,要敢于革新,是企业走在时代的前沿,充分的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树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资金流量控制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切实的抓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控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的到提升,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管理规程,加强制度约束,防范资金风险,防止产生资产漏洞,全方位的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管和控制,同时可以做到资源共享,避免财务数据的失真,提高财务信息化系统的效能。

(三)很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加强对财务软件的建设和管理

当下,所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财务软件的支持,我国的财务软件从2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历经了单项处理型、核算型、管理型、财务和业务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过程。管理流程也由事后记账和分析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预警发展;
信息数据的管理模式则是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现在进入了21世纪,财务软件经过“进化”已经不断的健全完善起来,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业务流程,已经成为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标尺。所以,加强财务软件的建设和管理是推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软件模式的优劣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因此要更加重视财务软件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使其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扩展通用财务软件的功能系统,在相应的财务软件功能模块建设稳定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财务处理功能,尽可能的使其能够为更多个体、部门服务。还要加强企业对软件选择能力的培养。选购软件时要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的科研、生产经营特点和应用中的会计制度要求。注重选择可以适应企业整体发展和长期发展目标的财务软件,并且要对财务软件做一个预测,看软件自身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空间,是否具备兼容第三方技术软件的可行性,二次开发接口的相互衔接关系等等。还要注意软件的后期保养和维护费用。所以不能一味的求大求全,在美国ERP实施失败的企业中有50%~75%都是由于软件的选择失误造成的。如果要根据企业本身走自主开发的道路,企业则要对开发成本与实用性等参数指标进行认真的比对,力求做到一次到位,不搞重建工程。同时还要注意网络安全和软件风险防范设计,避免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和软件漏洞等原因造成的信息泄露和商业秘密丢失。总之,要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加以投入与关注,才能促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四)制定企业的整体规划,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国有大中型作为企业的领航者,应当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确立以企业信息化和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因为,在信息化建设中,先进的IT技术只是信息的手段,载体和实现的形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只是把先进的技术进行一个系统的组合而已,更是改变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企业的内部政策、规程、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考核程序和标准的一个管理系统,要与时俱进,体现出先进企业的现代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管理观念不断的更新和变革。同时,要注意财务管理信息化必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性价比高,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效用,必须加强重视财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从而进一步明确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方法和实施步骤。

(五)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

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为,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是需要既懂得财务管理知识有懂计算机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实现,这种综合素食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质量和可行性。因此企业要充分细致的观察,挖掘现有的人才潜力,大胆的启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对其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财务人员也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加强道德修养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将其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使其尽快掌握系统操作技能、主动适应工作方式的转变,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进一步的任务是加深团队之间的交流探讨,梳理业务流程,整合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从而加深员工的认识,扭转惯性思维模式。当然,企业在打造新型财务管理队伍之前,要充分明确培养方向,需要打造的人员队伍应具备哪些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培训需要企业与软件供应商和咨询顾问共同承担,为企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深造条件。同时也为建立一套与财务信息化相适应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切实抓好这方面的工作,财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才能最终完成。

(六)实施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规范企业管理运作模式

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内部结构管理体系实现了全面的信息共享,使得传统的财务管理流程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因此,为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对原有的财务流程的构成要素进行重组,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对现行的管理方式和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结合信息技术全面进行业务流程的分析,对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将实时信息的处理融入到财务工作中,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对财务流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再造;
并以流程为核心重新调整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组织保障。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施规范化模式,扬长避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与国际经济接轨。其实质就是对现行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改革创新。

(七)财务信息化建设应采用高度集中的治理模式

财务信息化的高度集中模式目的在于实现财务信息的充分共享。实践证明,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才能做到信息集中统一,资源充分整合。能够对各种财务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价值最大化的快速反应和决策。集中化治理就是为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集中,信息共享,从而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应变能力。在过去的时间里,由于科技发展的制约,我们只能应用简单系统或是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其实,也就是把纸质文件转化为电子文档仅此而已,各个部门和上级职能管理部门无法进行信息沟通。但是,现在随着科学的日新月异,已经实现了跨区域、跨国界的信息交流和处理,很好的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使企业管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例如:电力行业。由于电力产品是不具有储存性的,从发电,送电、配电和供电这几个环节都是需要高度的协同处理,必须有统一调度才能完成。因此,电力行业也必须是集中治理。只有实现集中化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尤其是下属子公司很多的集团公司及时、准确、完整的掌握企业的经营核心—财务信息。

(八)提高认识,争取高层领导的认同和参与

财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企业决策层的认同和参与,因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个团队的协作能完成。比如企业ERP项目的实施,动辄花费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由于这种项目的投资大、周期长,只有获得高层领导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还有参与才能保证在项目建设中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同时,系统本身实施需要企业业务流程的重建,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就无法协调在新旧体制间转化的冲突,另外,高层领导的参与程度,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员工对系统实施的积极性和信心。

(九)财务信息化建议要坚持规范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原则

就统一财务核算软件的建立而言,它固然是为广大财务人员提供了一系列方便快捷的记账工具和方式,但最重要的是引入了一套规范化工作标准和科学的工作流程。因此,统一财务核算软件的建立必须坚持规范化原则,这既是财务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防止违规记账,堵塞管理漏洞的必要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有人反映在使用统一财务核算软件后有些不方便,有的地方不太符合企业实际,对这种情况应作具体分析,其中有的并不是系统本身的出问题,而是因为操作者对系统不熟悉;
有的是对标准化作业不适应;
更有甚者是怕使用统一财务核算软件后,提高了公司对其监督的透明度等等。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特别强调财务核算软件的统一性。对基层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对的确属软件本身的问题应及时请相应人员或软件开发商进行调整。有的单位由于情况不同,确需对财务系统进行个性化设置,但是这种个性化设置必须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之上。

总结

随着市场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新的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加速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强大助燃剂。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和制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变革的应对能力,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这个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信息化可谓是企业信息化变革的重中之重。投入并实施好财务信息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立足,为企业战略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财经报社、用友政务公司编,信息化促进财政管理精细文集[c].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0

2、王钊,黄旭,张慧德:ERP系统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分析[c].中国会计学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2009.

3、王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商业,2008(9).

4、陈美英.推进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9).

5、李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j].国家商务才会,2008(8).

6、路文秀.浅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企业管理,2008(8)

7、陈国荣.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j]科技信息,2007(33)

8、赵志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科技信息,2007(19)

9、吴成莲.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理论探索[j].时代经贸,2008(6)

10、程克群,论ERP如何在财务管理中理性应用[c].中国会计学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2009.

【篇4】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政府信息化管理》电子讲义


题目:政府信息化管理


知识点/技能要求:
通过学习政府信息化管理课程,比较充分地理解当前开展政府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使学员掌握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内容,了解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全面性,初步掌握信息化发展和管理基本趋势和规律,从而为更好地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打下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掌握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开展政府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基本经验和途径,较为全面地掌握借鉴意义,从而为更好地推动自身政府信息化管理提供框架指南。


章节(段落)提纲:
第一章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第一节 信息化是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政府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第四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二章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第二节 信息产业发展 第三节 电子政务发展 第四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第六节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第七节 网络文化建设 第三章 政府信息化有效管理的路径 第一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规划 第二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法规 第三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政策 第四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环境







正文:


政府信息化管理
引言: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典型象征,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管理等各个领域,并对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今天,各国政府已丝毫不怀疑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已不再忽视信息化发展对政府自身带来的深刻挑战。越来越多的政府已将信息化管理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并借助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政府自身的变革。
第一章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面对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政府正在重新审视自身的使命,一方面,从政府功能定位的角度,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科学协调发展,彰显政府的权威领导作用;
另一方面,从政府的内在需求看,如何借助信息化的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构建和谐社会,以此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所以,在当前条件下研究政府信息化管理便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一节 信息化是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美国社会学家约翰.奈斯彼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人类信息社会始于1956年和1957年,主要依靠两个基本标志:一是195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字超过了蓝领工人;
二是1957年原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全球卫星通信的新时代,标志着全球性的信息革命的开始。目前人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




发明为开始的新的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间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
从以上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信息化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信息化已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具体分析,首先,信息化是一个产业化概念。围绕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已成为一个相当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产规模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息息相关。仅以美国软件业为例,2005年,美国的软件业生产总额约3115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39.8%。从上海的情况看,2005年,上海的信息产业的生产总值达到了5022亿元,占全市的比重12%,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其次,信息化也是一个应用化概念。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发达程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已成为决定战争格局的重要砝码。另外,信息化也是一个社会化概念,表明了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节 政府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促进现代化。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已将信息化发展同地区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国际上著名的Accenture咨询公司,曾就2001、2002年一些国家的电子政务情况做过统计分析,认为加拿大、新加坡和美国属于创新和领先的国家。而我国目前已有超过85%的地市级城市开通了门户网站,共有10000多个政府门户网站在互联网上运行。政府在推动地区信息化发展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政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领导作用日趋明显。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由于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功能完善,在推动本地区的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应用、信息化普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政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先导作用日益显现。信息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发展又对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社会的传统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企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程度正在加快信息化的发展速度,除此之外,政府正成为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政府对政府




(G2G)、政府对企业(G2B)、政府对市民(G2C)而设计的大容量、高效率、广覆盖的电子政务模式,一方面需求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电子政务带动了信息化的普及,另一方面便捷、公正也提升了政府公共形象。
第三,政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保障作用越发突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保障功能决定了其在信息化方面的公益性作用。尤其是在涉及信息化发展的非赢利性、国家安全和社会道德维护方面,政府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节 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政府信息化管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包括政府自身在信息技术需求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和资源整合等管理行为;
还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信息产业、电子政务、信息化普及、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信息化发展环境的管理和调控。
同时,从信息化发展的客观条件来说,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也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良性的信息产业发展秩序需要政府来引导;
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需要政府来监管;
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来提供;
稳固的信息安全体系需要政府来保障。这些内在的要求和需求都迫使政府必须站在新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
第四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我国政府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除了建立了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纳入各级政府组成序列之外。国家还专门成立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其下设的办公室是经常性的办事机构,由国务院总理亲自担任组长。2006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了《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信息化的专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在看到我国信息化地位提升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当前政府信息化管理当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信息产业的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不高。我国目前信息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7%,尽管上海已达到了12%,但离发达国家的20%左右的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仅以软件业为例,在2004年全球7826亿美元的软件业总额中,中国仅占3.74%的份额,而且软件出口以外包为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太少,缺乏国际竞争力。
第二,电子政务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设成本比较高。多方面的调查显示,中




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在整体上进入了信息发布阶段向双向互动和全面整合阶段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依然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部门间的系统重复建设,行政办事部门过分强调信息系统的个性化需求,而忽视了办理流程和保障机制等共性内容。系统间的功能重复建设,即使是在同一个政府业务部门,还存在一个系统支持一个业务目标,同时叠加内部办公系统,造成了重复建设和系统的闲置。数据库的重复建设,部门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造成数据采集成本比较高,数据结构和标准不统一,为今后的系统整合留下了隐患。

第三,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率不高。由于我国的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还有一个认识转变过程,需要从重硬件向重软件转变,从单向流动向双向互动转变,从政府主导开发向借助市场化手段转变。

第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需要引起重视。从全球范围来看,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垃圾邮件、系统漏洞、网络窃密、虚假有害信息和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日渐突出,如应对不当,可能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信息安全涉及国家安全,目前,由于我国计算机终端的操作系统还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这本身就为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另外,电子政务的实施使得政府事务变得公开、高效、透明,也使得政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此外,不少信息系统开发主体“重开发轻安全,重使用轻保障”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第五,有关信息化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需要完善。为了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比较早的注重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尽管近年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包括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大多属于共性内容和具体贯彻实施的规定,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还需要完善。

第二章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2002年,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
2006年,又下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这些文件的出台,为加强政府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发展导向和决策依据。

第一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到202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产业结构全




面优化,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基本完善,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为迈向信息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目标是方向,目标就是任务,具体到操作层面,政府信息化管理要坚持五个主要原则:一是坚持增强竞争力的原则,加强市场调控和导向,借助信息化的力量促进当地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发挥政府的作用,制定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快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四是坚持安全保障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五是构筑健康发展环境的原则,政府要发挥职能作用,健全法规体系,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形成良性的信息化发展环境。

第二节 信息产业发展
信息产业是政府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信息产业管理方面,政府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一是要推进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地区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集成创新,突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二是要培育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信息产业。加强政府引导,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电子元器件、关键工艺装备等基础产业的发展瓶颈,提高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三是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集群。通过引导企业资产重组、跨国并购,推动产业联盟,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能力的大公司和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四是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环境,通过规划、政策、政府优先采购等方式,鼓励信息企业的加快发展。以上海为例,2006年颁布的《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和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数字上海的发展任务,同时提出了大力发展符合本地区特点的信息产业基础战略产品:微型芯片设计、制造及装备和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
第三节 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普遍把电子政务的应用作为促进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政府建立网站,信息网上发布;
单向互动阶段—政府与用户,政府主动,用户被动;
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网上事务处理阶段。目前最为成熟的电子政务应用国家均坚持了“公民为中心”,美国最大的电子政务网“第一政




府网站”,可以搜索的网页超过了5100万;
新加坡在1999年4月建立的“电子公民中心”已成为全世界最为成熟的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模式,无论是查退休金还是申请奖学金,国民每时每刻都可以到公民电子中心的站点完成需求。
电子政务建设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所以,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和架构规范这四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加强电子政务的服务渠道建设,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办事窗口、政府网站、市民服务热线整合和公务员门户;
加强电子政务的应用体系建设,包括部门内部应用系统、跨部门协同应用系统以及面向社会的应用系统,建立集约化建设,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系统充分整合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和内部管理数据库和应用系统;
加强电子政务的支撑体系建设,重点从门户支撑、信息交换、认证授权和基础服务等方面为政府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充分整合各个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充分的内容服务;
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硬件和系统软件,为电子政务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加强电子政务的安全体系建设,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加强电子政务的管理体系建设,从制度、标准化和环境塑造等方面保证电子政务的循环发展。为打造服务政府、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表率和贡献。
第四节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信息化时代,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性、服务性特征。政府要保证一定比例的预算支出,同时借助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手段,共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
从国家层面看,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推动网络融合,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推进综合基础信息平台的发展。加快改革,从业务、网络和终端等层面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大力推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推动有线、地面和卫星等各类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完成广播电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应用光电传感、射频识别等技术扩展网络功能,发展并完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稳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的转型。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制度。加快制度建设,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建立和完善以普遍服务基金为基础、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加强宏观管理,拓宽多种渠道,推动普




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
从地方政府层面看,一是要尽快做到信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还要注重整合网络,保证区域发展平衡;
二是要提高公共服务地域和领域的信息化设施的布局,让居民群众感受到信息化产品带来的生活便捷和服务高效;
三是积极引导信息服务行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吸纳社会资本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节 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加快信息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是当今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和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一个重点。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方式根本转变,建设节约型社会;
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有利于发展信息资源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优化经济结构。
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第一,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目前国家已颁布了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上海也通过政府令的形式,从2004年开始,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要编制好信息公开目录,确定公开的内容和原则;
要丰富公开的形式和渠道,借助网络和载体方便公众获取信息;
要规范信息公开的过程,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体现政府的规范性特征。第二,要加强政务信息共享。结合部门需求,当前要重点推进人口、企业法人、地理空间等部门需求特征明显的政务信息共享,打破信息部门所有的观念,理顺机制,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共用。第三,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对经济和社会价值大、允许加工的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增值开发利用。例如,目前,通过增值开发,法人和自然人已可以充分查阅国家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内容。第四,提高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通过对经济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分析,为完善经济调控提供信息支持。第五,合理规划政务信息的采集工作。明确信息采集工作的分工,加强协作,避免重复,降低成本,切实减轻社会负担。第六,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建立健全采集、登记、备案、保存、共享、发布、安全和保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推进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节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重要政府部门的网站遭病毒侵入和黑客攻击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商业网络运行系统由于安全性受到攻击,给客户带来很大影响,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全面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为政府信息管理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在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方面,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加强密码技术的开发利用。建设网络信任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二是要建设和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止有害信息传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健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指挥和安全通报制度,不断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从实际出发,促进资源共享,重视灾难备份建设,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三是要大力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积极跟踪、研究和掌握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抓紧开展对信息技术产品漏洞、后门的发现研究,掌握核心安全技术,提高关键设备装备能力。四是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法律保障能力、基础支撑能力、网络舆论宣传的驾驭能力,建立和完善维护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

第七节 网络文化建设
信息化不仅是经济学概念,也是社会学概念,当今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监管网络文化的传播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政府要利用好网络这一有效载体,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优秀的作品成为网上文化传播的主流。
同时,政府还要积极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加强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将文化产品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此外,政府还要主动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整合互联网对外宣传资源,完善互联网对外宣传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工作整体水平,




持续提升对外宣传效果,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另外,政府有责任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强化网络道德约束,建立和完善网络行为规范,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的网络文化创作实践,自觉抵御不良内容的侵蚀,摈弃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全面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第三章 政府信息化有效管理的路径
理解了政府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了政府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如何保证政府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性,保证信息化所涉及的具体内容有效实施,这也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规划
信息化发展规划就是对一个区域,一段时期内,在发展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目标、任务、项目内容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愿景进行的系统描述。信息化发展规划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即在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方针政策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该地区的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内容。信息化发展规划是一个地区发展信息化的行动指南和工作坐标。

在信息化应用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信息化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英国政府从1994年开始电子政务建设,虽然时间晚于美国,但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先后制定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信息时代公共服务战略框架》和《21世纪政府电子服务》等一系列规划。主要的指导思想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加强跨部门合作等。为了让尽可能多的英国家庭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政府加强联系,200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在五年内使每个英国家庭都能上网”的宏伟计划。新加坡也非常重视信息化规划先行工作,早在1992年,新加坡政府就发布了《IT2000计划》,目标就是将新加坡变成一个智能岛,成为全球性IT中心。1999年,新加坡针对信息化出现的新变化,又开始实施一项新的计划--《面向21世纪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大力实施电子政府,推进政府公共部门充分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些规划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各国信息化的普及应用和发展。

面对信息化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重要信息化发展的专项规划,这其中尤其以《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最为重要,它综合概括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取向,被专




家学者认定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除此之外,各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全国信息化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十五”期间就已制定了信息化的专项规划,并将信息化作为政府的发展目标之一,2006年又明确提出了“数字上海”的发展目标。此外上海的各个区县也将信息化纳入了政府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长宁区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数字长宁”的城区发展目标,并制定了“十一五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有力地推动了城区信息化的发展。

第二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法规
信息化发展法规是确保信息化健康发展的规范性保证。信息化发展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共性的法律法规,是从宏观管理层面加强对信息化发展的规范。它适用于网络经营和使用,为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个性的法律法规,针对信息化发展的某一个环节进行的规范性约束,例如美国、英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美国的《政府无纸化法案》等。我国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由于是侧重网络的管理,大多属于共性的一面。因此,在新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下,我国的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应更多地向个性化法规侧重。重点是对行业和领域信息化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工作。此外,还要不断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以保证信息化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第三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政策
政府信息化管理政策是促进信息化良性发展的有效环节,它的特点是引导性、鼓励性、灵活性和时效性,而非强迫性和约束性,与法律法规有很大的差别。信息化管理政策是政府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杠杆。政府信息化管理政策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制定政策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是各级政府比较常用的手段,通过税收调节、行业引导,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有效引导企业向新兴信息行业转型,培育信息产业市场,以此带动整个地区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例如最近上海市政府在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方面出台的鼓励企业创新的若干政策(简称36条),就属于此范围。
二是通过制定政策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推广初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所以,政府在政策引导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诚信体




系建设方面,通过政府带头使用信用产品,将信用产品使用与政府采购和公务员招聘相结合,就有效促进了信息产品的推广应用,从而带动全社会重视信用,自觉使用信用产品。
三是通过制定政策保障信息化发展。信息化发展表象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根本的问题在于人的因素。要有人来发明创新,要有人来用。所以,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通过制定灵活的政策吸纳人才,形成人才新高地来保障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政府信息化管理环境
政府信息化的有效管理,需要政府不断关注信息化环境塑造问题。一个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塑造信息化发展环境方面,尤其是在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第一,加强领导是关键。由于信息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事务。有些系统性比较高的应用性项目单靠一个部门协调难以奏效,需要发挥集体的作用。因此,建立地区性的信息化领导机构非常必要。目前在信息化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一般由主要领导担任,这就有效保证了信息化项目建设和信息化规划的有效实施。
第二,加大投入是支撑。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和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明显特点是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所以,在一些地方信息化还存在着不愿投入,不愿担风险的情况,还有些地方政府感到由于信息化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不容易出“政绩”,因此不愿过多投入,从主观上也影响了当地信息化的发展。从建设现代政府、服务政府、法制政府和责任政府的角度出发,信息化是必要的支撑手段。所以,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政府保持一定比例的财政投入。
第三,人才集聚是基础。人才是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人才也是生产力。所以,一个地区信息化的发展人才是基础。汇聚人才也是政府的一份责任。也许政府本身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信息化相关人才,但是政府有必要通过制定政策,完善生活配套,改善工作大环境等方面留住人才,为区域信息化发展服务。。
第四,示范应用是先导。信息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来认可信息技术,熟悉信息技术,习惯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政府应该走在前列,通过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现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居民的双向互动,一方面改进政府形象,提高办事和服务效率,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使用信




息技术。另外,通过发挥政府自身作用,加大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比如建设“数字校园网”、“数字医疗”等形式,让群众更直观地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红尘紫陌,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
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听风穿过幽幽长廊,在平淡简约的人生中,把日子过成云卷云舒,行云流水的模样,过成一幅画,一首诗。有你,有我,有爱,有暖,就好。在安静恬淡的时光里,勾勒我们最美的今天和明天。
醉一帘秋之幽梦,写一行小字,念一个远方,痴一生眷恋。一记流年,一寸相思。不许海誓山盟,只许你在,我就在。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任由尘世千般云烟散尽,任由风沙凝固成沙漠的墙,你依然是我生命的风景。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十月如诗,就让我独醉其中吧!行走红尘,做最简单的自己。简单让人快乐,快乐的人,都是因为简单。心豁达,坦然,不存勾心斗角。从容面对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巧笑嫣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那就做一朵花吧!优雅绽放,优雅凋落,不带忧伤,只记美好。
这个秋日,一切都很美,阳光浅浅,云舞苍穹,闲风淡淡。捡拾一片薄如蝉翼的枯叶,写着季节流转的故事,沉淀着岁月的风华。安静的享受生命途径上的一山一水。
执笔挥墨,耕耘爱的世界,轻声吟唱岁月安好,把一缕缕醉人的情怀,婉约成小字里的风月千里,泅成指尖上的浪漫和馨香。静立于秋光潋滟里,赏碧水云天,携来闲云几片,柔风几缕,缝进岁月的香囊里,将唯美雅致收藏,醉卧美好时光。
秋,是静美的,是收获的,是满载希望而归的季节。秋只因叶落,葳蕤消,花残瘦影,不免总给人一种无边萧瑟。
然而秋,也有秋的美。如黄巢《不第后赋菊》诗中有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霸道有味。





谁说秋实悲凉的,百花残了何妨?我菊正艳艳,香影欹满山。还有一句歌词叫:春游百花,秋有月。秋天的月,要比任何季节都美,都明亮,都让人迷恋陶然。
秋有赤枫把美丽的秋燃烧成通红火辣,秋有万千银杏如蝶,秋哪有萧索?秋一直很美,你可有发现美的眼睛呢?
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旖旎。人生何尝不是如四季,有青春绝艳的花季,也有老骥伏枥的暮年。容颜老去,青春不复,所有的美好不会消失,一直珍藏着。
即便时光变得荒芜,而你我一直永如初见,彼此温柔以待。走进十月,蓦然回首,你我都在,惟愿光阴路上,且行且惜,寂静相伴,无悔一生。
红尘紫陌,有轰轰烈烈的昨日,也有平淡如水的今天。在生活平平仄仄的韵脚中,一直都泛着故事的清香,我看到每一寸的光阴都落在我的宣纸上,跌进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楷里,沉香、迷醉。
秋光静好,窗外阳光和细微的风都好,我也尚好。不去向秋寒暄,只愿坐在十月的门扉,写一阙清丽的小诗,送给秋天;
在一杯香茗里欣然,读一抹秋意阑珊,依着深秋,细嗅桂花的香馥,赏她们的淡定从容地绽放。
听风穿过幽幽长廊,在平淡简约的人生中,把日子过成云卷云舒,行云流水的模样,过成一幅画,一首诗。有你,有我,有爱,有暖,就好。在安静恬淡的时光里,勾勒我们最美的今天和明天。
醉一帘秋之幽梦,写一行小字,念一个远方,痴一生眷恋。一记流年,一寸相思。不许海誓山盟,只许你在,我就在。你是我前世今生的爱,是刻在心头的一枚朱砂。
任由尘世千般云烟散尽,任由风沙凝固成沙漠的墙,你依然是我生命的风景。
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十月如诗,就让我独醉其中吧!行走红尘,做最简单的自己。简单让人快乐,快乐的人,都是因为简单。心豁达,坦然,不存勾心斗角。从容面对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巧笑嫣然,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那就做一朵花吧!优雅绽放,优雅凋落,不带忧伤,只记美好。
这个秋日,一切都很美,阳光浅浅,云舞苍穹,闲风淡淡。捡拾一片薄如蝉翼的枯叶,写着季节流转的故事,沉淀着岁月的风华。安静的享受生命途径上的一山一水。
执笔挥墨,耕耘爱的世界,轻声吟唱岁月安好,把一缕缕醉人的情怀,婉约成小字里的风月千里,泅成指尖上的浪漫和馨香。静立于秋光潋滟里,赏碧水云天,携来闲云几片,柔风几缕,缝进岁月的香囊里,将唯美雅致收藏,醉卧美好时光。
秋,是静美的,是收获的,是满载希望而归的季节。秋只因叶落,葳蕤消,花残瘦影,不免总给人一种无边萧瑟。
然而秋,也有秋的美。如黄巢《不第后赋菊》诗中有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霸道有味。
谁说秋实悲凉的,百花残了何妨?我菊正艳艳,香影欹满山。还有一句歌词叫:春游百花,秋有月。秋天的月,要比任何季节都美,都明亮,都让人迷恋陶然。
秋有赤枫把美丽的秋燃烧成通红火辣,秋有万千银杏如蝶,秋哪有萧索?秋一直很美,你可有发现美的眼睛呢?
每一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旖旎。人生何尝不是如四季,有青春绝艳的花季,也有老骥伏枥的暮年。容颜老去,青春不复,所有的美好不会消失,一直珍藏着。
即便时光变得荒芜,而你我一直永如初见,彼此温柔以待。走进十月,蓦然回首,你我都在,惟愿光阴路上,且行且惜,寂静相伴,无悔一生。


























推荐访问:浅淡 存货 信息化管理 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浅淡存货信息化管理 存货的信息化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2/1003/4950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