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减负和学生减负的冲突与纾解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康贺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时隔一年半,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样是减负,尽管两项政策针对的对象不同,解决的问题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质增效,构建教育良好生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有些学校学生减负和教师减负并没有达到“1+1>2”的效果,反而出现了一些冲突和矛盾,影响了各自减负的成效。笔者试从冲突表现入手,分析其问题根源,从而提出相应的纾解策略。

一、学生减负与教师减负的现实冲突及其根源

教师减负是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提高能力水平。“双减”则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短视化、功利性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校内负担是教师的分内职责,但“双减”也让部分教师感到负担越来越重。主要的矛盾和冲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生”源性冲突

“生”源性冲突是指来自变化中的学生所导致的矛盾和冲突。“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客观来看,很多学生参加课后服务主要是基于家长的要求,也就是说学生被动地延长了在校时间。有些学校因为担心辅导答疑或者拓展学习空间被家长误解,就刻板执行学生减负政策,把课后服务变成上自习、写作业。即便想开展科普、文体等活动,受经费和人员的限制,服务内容和形式只能维持在非常简单的层面,导致课后服务时间让一些学生很难熬,教师也时刻紧绷着学生身心安全这根弦。在课后服务调班分组时,教师还面临着人数变动多、费用统计繁琐等现实问题。这些都让教师感受不到“教师减负”红利,反而被认为是工作负担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师”源性冲突

“师”源性冲突是指由于教师自身原因导致的冲突。如果把学生减负当作一道难解的试题,那广大教师就是这个解题人。减轻学生负担,根本之策在于教学要创新,课堂需高效,从而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要着力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天赋,充分挖掘他们各自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着力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整体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要着力优化作业设计,从学生的视角去检视和调整作业的目的、内容、结构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探究活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让“跑得慢”的学生“跟得上”。教师所背负的责任和期待不断叠加,教师工作时长必然相应增加,时间分配更加零碎,教师的业务钻研、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很容易产生角色冲突和职业倦怠。因此,社会对于“学生减负”的高期待与教师承责能力有限性之间的张力,也是造成教师感觉工作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

(三)“校”源性冲突

“校”源性冲突是指学校主客观条件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冲突。总体而言,学校对学生减负是衷心拥护的,但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尚未完全落地,短视化、功利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的这段“空窗”期,不少学校还存在隐形变异追求分数、排名、升学率等问题,既想减负立竿见影,又想成绩节节提高,导致部分教师在专业自主面前“瞻前顾后”,或者难以抑制追求分数和依赖作业的惯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焦虑。有些学校加码应对“双减”工作,采取降低学业标准、禁止任何区分学力差异的公平竞赛等“堵死式减负”,让教师对于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深感茫然,这种不确定感使教师始终存在心理压力。同时,有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减负减掉了各种行政评审、评比、检查,但教研活动、家校沟通、进修学习、论文课题、赛课评课及其他社会性任务依然很重,所以有些教师对超教学工作量的课后服务存在消极认知,这种心理上的疙瘩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四)“社”源性冲突

“社”源性冲突是由于家长需求与政府指令性减负导致的冲突。政府期望通过政策设计来减轻学生负担,但由于义务教育资源区域、城乡、校际间的优质均衡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对于政府预设的获益目标有些家长特别是资源充足型家长并不完全“买账”,让处于政府和家长夹层之中的教师困难重重。对于教师来说,家校沟通是他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以及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经常因认知分歧发生冲突。特别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来,有些家长希望教师能够扮演完全的“看护者”,自己当“甩手掌柜”,使得教师处于“增负”状态,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二、纾解学生减负与教师减负冲突的思考

给教师减负,既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又能利于学生减负。从目前的社会反响来看,“双减”政策深得民心,要保障该项政策不变形、不走样,就必须严肃正视教师减负与学生减负的矛盾和冲突,切实免除教师群体的后顾之忧。

(一)保护教师劳动权益

教师除了常规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备课、学生管理、教研培训、组织文体活动、准备公开课、与家长沟通等大量工作。有的部门认为自身工作有重大意义,于是便发文件搞各种进校园活动,占用了教师正常的工作时间。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体谅教师的工作难处,尽量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适当降低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量,赋予教师对非合理性工作安排说“不”的权利,让教师能真正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职、本位,高质量地落实教书育人工作。

(二)实行弹性工作制

考虑到课后服务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实行教师弹性上班制度。很多学校认为不便于管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制度层面保障教师法定休息时间,如有教学任务或其他工作的教师到岗工作,其他时间和没有工作任务的教师可以自主弹性安排;或通过错峰编排,给轮值服务教师弹性休息时间,让教师更好地投入工作与学习。

(三)健全评价激励机制

要健全学校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对开展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做到专款专用,保障教师补贴及时发放到位。要将课后服务成果纳入学校考核晋升体系,加大对课后延时服务的激励力度。要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课后服务有机结合,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

(四)发挥校外教育力量

课后服务包含有科普、体育、艺术、生活技能等内容,学校教师并不完全具備相应的能力素养。发达国家更多是从社会、家庭中吸纳课后服务教师。如韩国“放学后学校”基础学科教育项目的教师中,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占比分别为27.3%和72.7%;艺体能教育项目的教师中,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占比分别为10.5%和89.5%。教育部门要尽快出台课后服务师资标准,明确课后服务教师的责任边界、能力要求,采取志愿服务或者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校外专业人才到学校提供专业服务。此外,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企事业单位也是课后服务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校外教育作为重要载体,系统构建校内外协同助力课后服务育人新格局。

学生需要减负提效,教师也渴望人文关怀。目前,“双减”重心已从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转向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减负的保障举措。当教师精力充沛有时间自我提升时,“双减”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落实。

(左毓红)524AF094-C47C-4EAF-BFBC-7AC68EA36BF7

猜你喜欢 源性冲突家长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环球时报(2022-04-16)2022-04-16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家庭科学·新健康(2021年2期)2021-02-22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保健与生活(2020年13期)2020-07-24冲突管理销售与管理(2020年15期)2020-01-25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分析化学(2018年8期)2018-11-01家长错了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8年19期)2018-10-27关于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13期)2018-07-13家长请吃药Ⅱ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犯错误找家长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7期)2015-09-23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9-26

推荐访问:减负 中小学教师 冲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319/57221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