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外科门诊收治的4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5岁,平均(30.5±2.6)岁,病程1~5 h,平均病程(2.1±0.5)h。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包括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及排气减少等,梗阻类型:单纯机械性22例、绞窄性10例、动力性8例;梗阻病因:肿瘤8例、肠粘连22例、肠麻痹6例、肠套叠4例。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对所有患者行全腹部平扫,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40 kV,管电流300~600 mA,层厚5 mm,层距5 mm。注射造影剂碘海醇后连续增强扫描患者腹部获取图像,注射剂量为100 ml,流速为3 ml/s,经三维CT图像处理工作站处理后期图像,采用多平面影像重建法得到不同方向及角度的多平面重建图像,根据仿真内窥镜、重建影像及多平面图像等CT影像分析肠梗阻部位及致病因素,确定梗阻病因和梗阻类型;采用东芝TCT300sX线机对患者进行腹部影像检查,分析图像,对患者进行急性肠梗阻病因和类型的诊断[2-3]。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螺旋CT与X线平片诊断急性肠梗阻类型及病因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情况比较

螺旋CT对肿瘤、肠粘连、肠麻痹及肠套叠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即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种方法诊断急性肠梗阻类型情况比较

螺旋CT对单纯机械性梗阻、绞窄性梗阻及动力性梗阻的诊断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即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类型的准确率高于X线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肠梗阻是肠道内容物运行发生障碍的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部位主要位于小肠,是由肠内或肠外的一系列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临床表现包括腹胀、腹痛、呕吐及体内水、电解质紊乱等[4]。诊断难度较大,进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其他严重疾病是急性肠梗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上常采用腹部X线平片诊断急性肠梗阻,但X线平片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较差,对于肠梗阻是否存在的判断正确率仅有46%~80%,因其无法准确分辨腹腔内实质性内容物,使得肠管内病变及血液供应情况不能完全显示,无法对肠梗阻病因及类型进行准确分析判断,故不能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螺旋CT已逐渐应用到临床诊断上,其中64排螺旋是含有64排探测器的,管球连续旋转扫描的计算机断层技术。它可在短时间内覆盖整个腹腔,配合薄层的横断面图像的动态显示及多方位重建,实现了各向同性体素采集,提高了图像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因而64排螺旋CT也因其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薄范围广、扫描射线剂量低等特点,被称为容积CT。64排螺旋CT在肠梗阻程度、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等方面显示出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增强扫描对了解肠壁血供情况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肠梗阻的诊断水平。此外,因64排螺旋CT在临床应用中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整个腹腔及盆腔进行覆盖扫描,且该法不受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响,因此,即使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对较差,该法仍可获得很好的扫描效果[5-6]。已有研究表明,螺旋CT可采用薄层重建,克服了小肠迂曲走行使单纯横断面图像难以观察全貌的不足,提供在屏幕上以动态形式快速翻阅图像,在判断病灶定位和空间关系的同时快速准确地追踪肠管的走向。在应用64排螺旋CT发现梗阻部位后,采用多平面重建方式可使得梗阻本身及周围情况清楚显示出来,从而可以更加容易地判断梗阻原因。研究资料显示,64排螺旋CT在提高病因诊断水平的同时提供更加直观的图像,形象地将病变部位的空间形态显示出来,有利于临床医师掌握患者病情[7]。

肠道原发性肿瘤可导致急性肠梗阻。良性肿瘤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密度较均匀,CT表现为肠管积气、积液扩张及肠腔内孤立圆形肿块伴相邻肠壁局限性增厚。恶性肿瘤常表现为移行带突然狭窄或偏心不规则增厚或截断肠壁局限环形,肠腔内有形态不规整的肿块,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可表现为肠壁的不规则增厚,恶性肿瘤表现为移行带突然狭窄或偏心不规则增厚或截断肠壁局限环形,病变累及范围一般不会太长。本组CT影像诊断出肿瘤性肠梗阻中肠肿瘤7例,均经手术证实。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共同CT表现为含液气平面的扩张肠袢逐渐变细到塌陷的肠袢的移行带,因粘连所致的肠梗阻常常是不完全、多节段的,排列紧密、紊乱,脂肪间隙消失,其CT影像诊断的直接征象是导致肠管狭窄的粘连索条,间接证据为肠管聚拢、形态异常、位置固定、局部肠壁增厚等。本组CT影像诊断出肠梗阻中肠粘连20例,后均经手术证实。但粘连性肠梗阻的CT影像诊断准确率目前仍相对较低,需进一步探索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小肠和结肠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急慢性炎症,进而引起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肠腔狭窄,狭窄段的肠管可呈细线状,肠腔轮廓相对较为光滑,肠壁增厚多为轻至中度,肠壁轮廓较为规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可伴有腹腔积液。增强扫描脓肿壁有明显强化,肠梗阻的程度轻重不一。此外还有粪石性肠梗阻表现为肠腔内高密度结石影,内有时可见少量气体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相邻肠壁无增厚。腹股沟斜疝也可引起肠梗阻,CT诊断一般比较容易,困难时可结合多平面重建观察。

本研究可知,64排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及类型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表明64排螺旋CT在临床诊断急性肠梗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原因为结肠、回肠及空肠在螺旋CT上均有显著的解剖特征,故可根据各自移行区位置、扩张及萎陷肠管相对长度及形态特征判断梗阻部位[8]。

综上所述,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不仅对粘连性梗阻、肠道肿瘤、肠粘连、肠麻痹、肠套叠,单纯机械性梗阻、绞窄性梗阻及动力性梗阻等做出相应的病因诊断,还可以用来判断肠管的缺血状况,其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的腹部X平片,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方面有很高的价值,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及预后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应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彭浩,宋立伟,鲁克宇,等.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5):137-139.

[2]任春慧,冯华,梁爽,等.64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7):164-165.

[3]胡云婷,金东虎.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1):2080-2082.

[4]武登祥.螺旋CT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30(5):55-56.

[5]张青春.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4,7(9):112-113.

[6]邵久红.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2014,11(3):25-26.

[7]陈旗.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2):193.

[8]朱昆喜.16排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2):91-93.

(收稿日期:2014-10-11) (编辑:黄新珍)

推荐访问:肠梗阻 螺旋 患者 诊断 价值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1/57808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