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基于交通信息化标准和水域环境的船舶流量检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摘 要:“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决策部门必须借助信息监测、采集、统计、预测预警、挖掘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做出快速判断和科学决策,改变以往决策中以定性和经验分析为主的情况,使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增强指导性,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本文从船舶流量监测方面阐述了目前监测的方法,并且分析了如何改进检测方法,为更好地实施船舶流量检测提出了切实的方法。

关键词:船舶流量;检测技术;交通信息化标准

1 船舶流量检测技术的选择

不同的检测技术,各有优势和不足;采用不同的检测技术,可以获得不同的船舶流量信息。

1.1 超声波检测技术

虽然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较恶劣的环境中具有较强适应能力,成本低,体积小,优化升级方便灵活,可靠性高,但是由于超声波检测技术无法获得船舶种类、航向等数据;加上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淹没,而且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误判、遮挡、安装复杂、不便于维护等不足之处,所以该技术不适合在船舶流量检测中应用。

1.2 红外线检测技术

红外线检测技术由于受天气影响很大,也无法获得船舶种类、航向等数据,所以不适合在船舶流量检测中应用。

1.3 视频检测技术

视频检测技术虽然具有信息量大、监控范围大、成本低、安装灵活、实时性和可靠性高等优点,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对船舶的漏检和重检问题,难于获得船舶种类数据(这需要研究不同船种对分类具有明显帮助的标志性目标,目前的流量观测按船种分成3大类9小类,交通统计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中按船种分成7大类71小类),加上易受外界天气、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也不适合在船舶流量检测中应用。

1.4 雷达检测技术

雷达检测技术虽然具有安装灵活、维护简单、寿命长和准确率较高等优点,但是目标识别直观(不能准确测量船舶尺寸,更不能获得船舶种类)、获取目标信息量有限(只能根据目标位置变化计算平均航速和航迹向,无法测出船艏向)、产生假回波、有探测阴影或盲区、信号随距离衰减、不良天气造成杂波干扰、近距离范围内无法及时显示目标动态趋势;特别是对于VTS雷达而言,长江上各大桥附近水域的船舶之间产生多次反射,湮没桥区及附近的目标或出现镜像目标。

1.5 AIS检测技术

尽管目前船舶AIS安装率、开启率、数据准确率不高,但考虑到这属于人为因素,加上AIS检测技术可以准确获得船舶航向、船舶种类和船舶长度等信息,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推广和强制安装,可将其作为可选技术之一。

1.6 RFID检测技术

尽管目前RFID检测技术缺乏相关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但RFID检测技术具有应用便利、防水、防磁、耐高温、抗恶劣环境、寿命长、无需可见光源、穿透性好、防冲突、识别距离远和便于安装等优点,并可以准确获得船舶航向、船舶种类和船舶长度等信息,加上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大力推动,也将其作为可选技术之一。

2 实施“雷达+AIS+人工”船舶流量检测方案

鉴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国土开发、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对交通运输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继续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保持适度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增强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因此,在综合分析以上各种检测技术优劣的基础上,结合交通信息化标准和水域环境对船舶流量检测工作的要求,遵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2.1 有利的政策环境

根据SOLAS74公约修正案第五章的规定,所有300总吨及以上的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国际航行的货船以及不限尺度的客船,将强制配备AIS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配备“通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工作的公告(第2号)》中也对有关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内河货运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50%,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和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国省道重要路段和内河干线航道重要航段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完善并有效整合沿海和长江干线重点水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船舶远程跟踪与识别系统(LRIT)。

2012年5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印发《中国海事科技工作发展纲要》,提出全面实现“感知船舶”目标,确定了8个重点研究领域和27个优先主题。其中,在“航海安全保障”研究领域“发展战略”优先主题中,提出“AIS发展战略”。

2.2 “雷达+AIS+人工”船舶流量检测方案

船型的标准化将淘汰一大批低标准船舶,船舶的平均吨位将得到提高,VTS雷达检出率和AIS设备安装率也将随之上升。AIS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船载AIS的安装和使用,保证AIS设备的正常开启,提高AIS信息正确率。而VTS和AIS的有效整合,将解决目前VTS和AIS数据融合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两者检测数据的一致性。

但是,考虑到VTS雷达固有的假回波、杂波、易遗失小目标等先天技术缺陷,影响AIS设备正常使用的人为因素在近期仍将存在,辖区小渔船将长期存在,必然会造成该方案检测结果的不全面。人工观测虽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其观测的流量数据是翔实的,在内容上可以满足现行水上交通情况调查工作的需要。

可尝试把以上三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找到一条解决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有效途径。总体思路是:以VTS和AIS融合后的数据为基础,引入人工观测数据与之建立对应关系,应用统计学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某一检测线的日小时流量总量修正系数、日小时流量按航向修正系数、日小时流量按船长修正系数和日小时流量按船种修正系统共4个关键参数,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总量弥补和分类修正,最终形成观测线日小时连续的船舶流量总量及按航向、船种和船长分类船舶流量数据,满足观测船舶流量的需要。

该方案形成的船舶流量检测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融合模块、修正系数求解模块和数据修正模块组成。其中,修正系数求解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拟采用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实现。

3 展望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将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为配合国家“金卡工程”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并为研究制定交通行业应用IC卡和RFID技术的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交通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调研。调研内容就包括IC卡和RFID技术在海事管理中的已有应用或预建项目,涉及是否有密钥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发放方式、使用方式、使用时效、是否有多功能应用、工作频率、有源\无源、读写距离、读写权限、最大移动速度、标准体系、识别率、封装方式、秘钥管理技术等具体内容。RFID技术的不断完善将把船舶流量观测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张敏,南京海事局执法二大队,副大队长,高级工程师。

成旭,南京海事局指挥中心,监督员,工程师。

推荐访问:水域 浅析 船舶 如何做好 信息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1/57836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