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对中亚投资的动因、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和争夺的焦点,石油资源的短缺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而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对策之一,就是促使石油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资源。文章以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亚的投资为研究主题,分析石油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动因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石油企业;中亚投资;动因;制约因素;对策建议

一、 引言

中亚地区,即我国第二战略区域,是与我国开展石油贸易的重要能源地区,为了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紧张的矛盾,以及发展外向型石油市场,我国从1997年开始进口中亚石油和油品,并对中亚石油进行投资,直接参与中亚石油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国进军中亚石油的标志性工程——2005年正式竣工的中哈石油管道,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开源多元化的一大进展,该石油管线是一条陆路管线,不经过第三国,所经过的地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开启了我国境外陆路石油管线供油时代,一个更加稳定、安全、持续供油的时代。其中,中石油2005年以总价值为41.8亿美元成功收购的哈萨克斯坦PK公司,是中国能源战略西移的重大突破,是截至2008年中国石油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中国在中亚的石油投资贸易合作主要通过共同勘探开发石油资源、收购油田股权和石油管道的建设等完成,我国利用了相对充足的技术优势,实现原油管道由哈萨克斯坦西部到我国新疆全线通畅,来自中亚的石油源源不断奔向中国。自从中亚诸国独立以来,我国石油企业对该地区直接投资经营并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石油企业自身的比较劣势明显、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来自外部的风险不断加大等。因此,基于现存问题,探讨我国石油企业进一步发展对该地区投资的动因、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寻求解决路径,仍然十分必要。

二、 我国石油企业对中亚投资的动因

1. 我国石油日益严重的供需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带动了石油消费的急剧攀升。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以来,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03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当年石油净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到2008年石油净进口量已达1.78亿吨,并导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50%安全警戒线。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石油需求进一步增大,同时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扩大(见表1)。

当前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石油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庞大的石油缺口最终只能依赖海外石油资源来填补。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必须踏出国门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能源基地。而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有利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中国当仁不让的首选合作伙伴之一。

2.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为石油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在国际石油行业上游领域大开放的背景下,1993年,我国政府正式明确提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方针,号召国内石油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发利用海外石油资源。并于2001年,将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指出,要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合作与开发。

可见,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不仅是我国企业走出国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尝试,它更是我国实施多元化战略、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以及解决石油供需矛盾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经济强有力的发展和政府稳定的政策环境下,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必将继续扩大。

3. 减少海上路径依赖。在运输环节上,中国进口原油运输4/5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马六甲海峡已经与中国经济安全息息相关。马六甲海峡作为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存在海盗猖獗等问题,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中国之所以担忧石油安全的"马六甲困局",主要是担心一旦中美发生冲突,美国就会控制海峡,卡死中国石油进口通道。而中亚油气是目前唯一不需远洋海运就可确保石油供应来源地。因此,我国石油企业对中亚投资有利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4. 中亚独特的地缘位置与中国的互补关系。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蕴藏量大、品种齐全的特点。中亚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哈、土和乌三国(见表2)。

由于中亚国家均地处大陆腹地,没有出海口,对外交通受阻,加之经济结构带有原苏联沿袭下来的单一畸形特征,使得它们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拥有自然资源的多寡和资源开发的程度。

自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立足于本国现实,纷纷制定了出口资源以振兴本国经济的战略。其具体表现就是在油气资源开发及对外运输和管道建设方面,力求做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同中亚情况相契合,中国拥有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市场,毗邻中亚,并且同中亚保持了良好的政治关系。“天时、地利、人和”促成了中国石油企业对中亚的投资合作。

三、 我国石油企业对中亚投资的制约因素

1. 大国能源博弈是制约石油企业投资的关键性因素。大国在中亚里海地区角逐的尖锐化,给中国石油企业进入该地区增添了许多制约因素。

俄罗斯在环里海地区有着传统的巨大利益和影响。因此,俄罗斯积极参与本地区各个领域内的竞争与合作,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也引起俄方的不满,甚至采取了干预措施,与中国争夺能源开发和运输权,加大在中亚的投入力度,限制中国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美国凭借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向中亚地区渗透。中亚国家在经济上也有赖于美国,希望得到其更多的投资和贷款以帮助本国经济的发展。美国向中亚地区渗透,实际上是基于其长远的战略考虑:从现时来看,美国旨在削弱俄罗斯,防止俄重新扩张;从未来看,美国的战略是针对其在21世纪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中国。

此外,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也积极向中亚国家投资。可见,大国在中亚国家的博弈,增加了中国投资的不确定性。

2. 中亚国家自身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对该地区的投资。尽管我国企业对中亚投资符合中亚国家振兴本国经济的根本利益,但制约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的海外石油投资和石油进口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北非、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等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和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认为:冷战后,冲突的根本原因将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因素,“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文化的冲突正在增长,而且如今比以往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危险,而最危险的文化冲突是沿着文明的断层线发生的那些冲突”。中亚正好处在“文明的断层线上”。由于宗教组织、分裂分子和犯罪集团,中亚地区的政治局势更加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亚各国的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削弱了外国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影响了该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与出口。

3. 政治因素干扰我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该地区的石油开发。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制造和散步“中国石油威胁论”,将国际石油价格飙升归因于中国增加石油资源进口,并蓄意将中国石油资源的进口问题过分“政治化”,企图将石油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在石油产业竞争中,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屡屡借助媒体力量,向中国石油公司泼“种族主义”、“新殖民主义”的脏水。在此舆论环境中,中亚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大众受其影响,无法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长及能源需求增加的真实情况。由此看来,中国企业在此地区的石油战略明显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4. 制度与文化方面的差异制约了与中亚石油合作的步伐。我国对中亚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方面,但对该地区的文化、习俗、法律制度和社会情况的了解就没有那么深入,影响了我国在中亚地区石油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石油企业进驻中亚,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性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在该地区进行石油勘探与开发时与当地政府、居民沟通不畅,时常影响到油气工程的开发进度。所以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尽管“政治和经济对在该地区实施石油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文化、习俗、制度对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5. 中亚国家加大对本国资源的控制,增加了投资难度。近年来,中亚国家加大了对本国资源的控制,提高了外资进入的门槛。如,哈萨克斯坦国会2005年通过的一项新的法案中规定:注册地不在哈但资产在哈国境内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在转让股份时,必须获得哈政府的批准。同时规定,国家不仅可以优先购买矿产开发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还可以优先购买能对该企业直接或间接做出决策影响的企业所转让的开发权或股份。哈萨克斯坦的做法不仅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对外国投资者进入哈国矿业以及收购哈国内矿产企业等构成了很大的不利。

6. 石油立法、制度政策不完善削弱了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石油立法不够完善,在实施中亚石油战略的过程中,国有资源管理存在漏洞,石油天然气生产经营活动不规范,相应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这些都从侧面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影响力。通过石油立法,可以支持国内公司在国外的勘探开发业务,确保国内油气企业的合法利益,从而保证国内石油供应。日本《石油公团法》就是这个目的。中国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法律,所以在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竞争中有时会处于劣势。中国油气企业有时会出现同行相残,恶性竞争的情况,正是由于缺少了这种法律的调节机制,从而削减了与外国企业竞争的实力。

四、 对策建议

1. 把握当前时机,加强对中亚市场的研究,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我国政府实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为我国石油企业投资中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指出,要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合作与开发。在此环境下我国石油企业对外投资必将继续扩大。

但是,我国石油企业投资中亚市场最缺乏的就是对中亚市场的不了解,因此在投资中亚国家之前,首先要对投资经营方面存在的壁垒,如外资投资项目禁止、持股比例限制、工作准证和雇佣当地人比例等有一个充分翔实的研究。针对中亚五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投资产业。其次,对文化交流障碍,如风俗习惯、文化差异、办事效率等也都要有所防范和准备。对信息的需求方面,可以借助国内政府相关部门及我国派驻中亚的政府机构和中亚国家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以便及时了解中亚各国市场的供求信息和当地的投资机会、项目情况及市场法规,必要时可以借助“外脑”,与大专院校合作共同研究中亚市场。

2. 进一步加大资源外交力度,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深度。矿产资源由于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因此在中亚国家进行矿产资源的投资开发都会被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在矿产资源领域的投资不仅仅是企业间的经济合作,同时也是国与国之间一种战略合作,是两国之间邦交关系的一种体现。因此,作为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好“掌舵人”的角色,国家的外交战略应该把矿产资源的国际合作作为重要的任务,积极开展资源外交,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通过与中亚国家签订政府间的资源合作与贸易框架总协议、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勘探、开采及加工技术合作等措施,为企业境外矿产资源类投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渠道。

3. 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双边协定。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鼓励和保护本国对外投资,制定了较完善的法律制度,不仅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前进行审批管理,而且对海外资产的运营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架构,使企业进行矿产资源类项目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从法律和政策上,对参与跨国矿产资源类项目进行规范和指导,科学、有序引导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矿产资源投资,避免投资的“盲目跟风”或“窝里斗”。如美国有“对外投资保证制度”、德国有“对外经济法”等。美国矿业联合会对本国企业在境外的矿产资源项目投资给予协调与指导,日本金属矿业团专门为本国的矿业公司提供世界各地重要矿产资源资料并对境外投资进行协调。但在我国相比国外还有很大差距。前几年,我国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就制定出台了矿产资源类项目的境外投资管理审批制度,但是这些制度仅仅局限于“走出去”前的审批,而在“走出去”后的监管与督促类法规机会没有。

此外,我国政府应在WTO的规则体系下,加快和世界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良好的环境。

4. 依托上海合作组织(SCO),建立区域投资机制。依托SCO这个平台,充分发挥SCO银行联合体的作用,为区域投资合作提供金融支持。如建立中亚区域投资合作基金,建立投资银行,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建立投资鼓励机制,改善投资引进国的环境。建立投资保障机制,保障投资安全。

近年来SCO把进一步开展合作的优先方向确定为“安全、经济、社会和人文合作”,在发展组织内部经济领域合作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经济和金融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的主要合作议题。

5. 培育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是企业规模和实力的综合体现。当前,在国际矿产资源领域,西方跨国资源类企业大多为实力超强的巨无霸,不论在资金、技术、经验以及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而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步伐起步较晚,而且长期以来受体制限制,我国石油企业集中度比较低、企业规模比较小、市场竞争力比较弱。因此,我国石油企业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强化国际化经营,建立适应海外经营的管理体系、重视技术创新和发展、大力培养高级人才、做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评估工作、加强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和协调工作等;另一方面,在境外实施跨国经营时,积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特殊能力,为我所用,提高企业自身实力。

参考文献:

1. 秦放鸣,张力民,毕燕茹.从投资角度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研究,2012,(2):3-4.

2. 倪秀红.试论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选择.经济研究导刊,2010,(4):23-25.

3. 许勤华.新地缘政治:中国能源与中国.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4. 孙继芳.中国的中亚石油战略及政策.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5. 李春.中国矿产资源企业跨国并购与新建投资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后续股权演变研究.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12.

作者简介:孙国辉,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努尔兰别克·哈巴斯,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新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3-02-28。

推荐访问:中亚 动因 对策 制约因素 石油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5/5801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