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和谐,更要批评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在我国古代就有“和为贵,谐为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精妙论断。其实“和谐”是世间一切事物顺利运行的基础,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事物运行也必须遵循“和谐”的自然法则。所以,和谐代表了一种柔和与顺畅,更代表了一种“美”,和谐社会就是一种完美的社会,更是人们的美好愿景。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和谐、引领和谐成为新时期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号角。凡事都有度,过犹不及。当前,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农民、从机关到厂房,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流行着“和谐”二字。片面地理解和追求“和谐”,使人们开始放弃原则,为了和谐人们开始放弃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为了和谐人们开始保持沉默。为了和谐,能否多一些批评的声音呢?

批评给人的感觉是尖锐突兀,即使是对事物加以分析、明辨了是非优劣之后,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很明显,人们往往希望听到的是赞许,而不会是批评。这样看来,有批评必然打破和谐,若和谐就应该是一种平静或者全体鼓掌没有批评的状态。事实真的如此吗?鲁迅先生曾说过:“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所以,这两者并非是对立的,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关系。批评促生和谐,而欲和谐,也离不开一定的批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孔子的学生子贡也说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有之;更也,人皆仰之”。我觉得批评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唯有不断的批评,才能产生和谐的局面。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唐太宗,正是他的善于纳谏、接受批评,才促成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良好的社会、工作、学习氛围,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改造自我的有力武器。古代贤哲孟子有云:“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我过错,心生欢喜。这是提升自我素养,改正不足的有力武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有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有人指出错误,自己却置之不理,捂耳蒙眼,一头栽进深渊。“闻过”后当有醍醐灌顶之感,积极改进,提升自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们要的不是浮华之词,动听的语言比毒药还可怕;我们需要的是诤友的良言,它们比稀世珍宝还宝贵。只有自我的深刻反省与批评及他人的批评才能让自我走出麻痹,认清不足,才能针对性地有所改造。古人“每日三省吾身”,“知过必改”、“见贤思齐”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实践。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营造健康人际关系的重要法宝。良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们的相互裹挟,温儒尔雅的“谦谦之辞”不一定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可靠基石。委婉含蓄的言辞与平庸无为的“老好人”不应是一个上进集体该有的作风。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诚地指出不足,虚心地接受批评,有助于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心,正确认知自我,走出狭隘,破除麻木偏见,相互促进。发自肺腑的真言比虚无浮夸的辞藻更宝贵,善意真诚地、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人的不足是利他的一种善举,得到的将会是别人的理解和感激,虚心自觉地、坦诚无私地接受别人的批评是明智的选择,得到的将会是自我的提升和别人的信任。一个上进奋发的集体是不会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及加强党风建设的坚实力量。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无异于把长久以来落在我们身上的那些自己难以发觉的灰尘彻底清除干净,让党员的先进性凸显出来,让党更有活力、生机。只有把胸怀敞开,虚心接受批评,严厉自我批评,才能建设美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一个先进的政党不需要无原则的包容,更不需要缺乏自省,甘愿平庸、散漫的作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需要和谐的环境氛围,我们更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来维护和谐。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

推荐访问:更要 批评 和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08/58132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