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歌唱曲目的选择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陈哺囡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3)

在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对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缺少学习兴趣,这也是当前各大院校音乐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音乐教师应选用多元化歌唱曲目,不但要在现代流行歌唱曲目中寻找精品,还要在传统经典歌唱曲目中寻找通俗,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歌曲曲目特有作用,提升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培育高素养综合型人才

不同歌曲曲目民族特性和思想内涵不同,音乐教学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水平。所以,学校应基于科学理念引导下,精心挑选歌曲曲目,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针对传统戏曲而言,其具备的审美情趣、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等组成了特色性文化价值体系,既融合了当代社会发展价值观念,又反映出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将其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构建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生活背景与故乡差异,选择多元化且具备代表性特点的歌唱曲目,在课堂中与学生分享、剖析和学习,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歌唱曲目的认同感。这样,不但能强化学生艺术修养,提升其文化水平,还能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我国音乐艺术事业发展所需的高文化、高素养综合型优质人才[1]。

(二)有助于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种类多样,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文化瑰宝,而传统音乐曲目在其中占据核心地位。学习传统歌曲曲目,能够系统了解曲目创作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宗教艺术等,是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时代、地理位置和民族不同,传统歌曲曲目文化蕴含的民族风情与生活习惯也是大相径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文化呈现了中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色和风俗,将其融入高等院校音乐课堂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借助课堂教学与学生一同学习,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保证中华文化代代流传[2]。

(一)音乐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歌曲曲目之所以能融入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要借助对歌曲的鉴赏感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然而部分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尽管引用了传统歌曲曲目,但因师生传承意识与教学目标模糊,以至于教学实践中对传统歌曲曲目的应用不彻底。比如,有些学校过于重视美化高校的美好形象,借助传统歌曲曲目,致力于构建良好外在形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缓慢,传统歌曲曲目音乐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不及时,课堂教学质量差强人意。同时,音乐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教师盲目灌输学生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从思想层面得到文化熏陶,学习体验感较弱。还有些教师缺少文化传承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未能精准把控传统歌曲曲目融入课堂教学的重点,使音乐教学渐渐丧失存在价值和意义。

(二)传统曲目认同感较薄弱

目前国内多数高等院校音乐教学依旧遵守“拿来主义”,讲解基础乐理知识和乐曲基本功,以西方音乐理念为依托实施课堂教学。而且,国内部分院校音乐教学对经典歌曲曲目渗透相对较少,主要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严重影响了学生音乐辨识能力的提升。之所以会产生此种情况,是因为学生普遍认为中华传统歌曲曲目无法跟进社会发展潮流,狭义思想的存在弱化了学生学习传统调式音阶和歌曲的积极性,思想认知偏差严重。譬如,在讲解传统地方戏曲知识时,部分学生不了解山西地区的“四大梆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认识“梆子”是何种乐器,对传统乐器用法和音色更是闻所未闻。可见,国内部分院校和学生对传统歌曲曲目学习的漠视程度[3]。

(三)音乐教学体系设计不当

尽管音乐很早就进入国内高等院校教学系统,但尚未构建属于中国特有的教学体系,教学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依旧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对比本国歌唱曲目和西方音乐,可知二者形成背景、创作模式、乐器类型和蕴藏的文化意义等均存在很大不同,从侧面反映出高等院校音乐理论间的不协调特性。在高校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即使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但对歌曲曲目音乐教学而言,效果截然不同。这种教学盲目性阻碍了多元歌曲曲目的融入。在现代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歌曲曲目融入效果不好,与音乐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关系密切。比如,部分院校忽视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设置教学任务和目标时未能明确传统歌曲曲目教学重点,甚至在引用现代流行音乐展开教学时,只是通过聆听与记忆进行学习。这对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不适用,既会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的掌握,以至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一)精选传统音乐曲目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在选择歌唱曲目时,可借助经典作品,实现教学系统化和具体化。为此,音乐教师要优先选择传统歌唱曲目,结合学生学习状况与音乐基础水平选用音乐作品。如通过选用积极向上的歌唱曲目为学生带来精神鼓励,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及忧郁心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在选择歌唱曲目时,教师也要充分考量歌唱曲目蕴含的文化内涵,如《霸王卸甲》曲目,以垓下之战为创作背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适当补充歌唱曲目背景知识,利用多媒体与朗诵等模式,向学生详细介绍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使大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感受项羽的悲壮之情,形成共鸣。这样一来,经典曲目融入音乐课堂教学,能够从侧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从而为大学生音乐学习水平和成效提升奠定扎实基础。除此之外,结合当下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加强对歌唱曲目学习与音乐教学的正确认知,树立以传统教育为主的本位意识。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可只学习经典理论知识,也要充分考量中华民族民歌戏曲等具备民族特点的知识。针对音乐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拓展学生音乐知识眼界,挑选具备时代特色的传统经典曲目为学生展开知识普及,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认知。鉴于此,实践教学中,音乐教师要将传统音乐曲目作为入手点,开设多元化教学课程,并在课程设计中呈现音乐知识的完整性和教学的系统化,助力我国各大院校音乐教育事业实现创新性发展[4]。

(二)革新音乐教育模式

伴随国内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进步,教育领域渐渐和现代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信息化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基于多媒体背景下,教学手段日渐丰富和完善,而师生交流途径也有所增加。为此,高校音乐教学可借助现代化手段不断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高教学水平。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借助互联网收集音乐知识,依托网络多媒体整理、归纳教学资料,为学生传递纯正的民族音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除此之外,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工具有助于推动音乐口语教学和乐谱教学更好发展,创建共享式教育资源体系,提高学生资源选择的多样性,加强师生媒体互动,为高校音乐教学提供强大技术支撑,保障音乐教育实现长足发展。基于多媒体背景下学生学习歌曲曲目,可以利用视觉、听觉等感官展开模拟,营造相应情景,体验歌曲曲目创作背景和发展内涵,感受曲目渗透的音乐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例如,针对传统歌唱曲目学习而言,教师要明确自身指导作用,精选曲目,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教师身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只有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才可保证音乐教学顺利开展。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合理引入传统音乐歌唱曲目,需充分了解传统音乐整个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这样在讲解传统歌唱曲目时,才可立足历史层面和技术层面展开全方位剖析,即“文化切面”,并针对性展开横向比较。比如,教师可将同一历史阶段的西方歌唱曲目同本国歌唱曲目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入掌握中国传统歌唱曲目的特点及其在世界领域占据的地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音乐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育,通过强大完备的师资力量带动国内音乐发展,让音乐文化内涵和魅力扎根于大学生心底。

(三)引入精品流行歌曲

丰富多样的流行音乐资源,为音乐专业教学开展提供了诸多教育素材。鉴于此,在声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流行音乐曲目及内容,是所有音乐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依托流行音乐教育现状,汲取歌唱曲目之精华,发挥流行歌唱曲目教学优势,具体教学实践要遵从以下三个原则:首先,艺术性原则。毋庸置疑,虽然流行音乐曲目内容多元,但参差不齐。音乐教学流行歌唱曲目资源取材相对丰富,进入课堂教学的门槛低。尽管流行歌唱曲目题材广泛,产生诸多精品,但因监管不当,部分“粗制滥造”的“口水歌”混杂于课堂教学中。因此,音乐教师要仔细甄别流行歌唱曲目资源,选用艺术性、实用价值高的流行歌唱曲目引入声乐教学实践。比如《在路上》《青藏高原》和《绿叶对根的情意》等现代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学习、演唱。另外,还有很多港台流行歌唱曲目也具备相应艺术价值,适合学生演唱。如《青花瓷》《光阴的故事》等,不管是在歌词上,还是在旋律和曲调上,艺术性均达到较高层次,适合融入高校音乐教学。其次,多样性原则。众所周知,流行歌唱曲目风格变化多端,为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提供了多元化教育资源。由此,音乐教师在选用流行歌唱音乐曲目教育内容时,应遵循多样性原则。特别要重视具备民族特色的流行歌唱内容,大力提倡选用这些音乐作品,同时恰当引入摇滚音乐,择优选取说唱风格歌唱曲目。如此,既能丰富声乐教学课堂,又能激活学生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现代流行音乐,强化学生音乐艺术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演唱技能。最后,思想性原则。在高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构建过程中,教师要选用思想性较强的歌唱曲目丰富教学课堂,彻底解放学生传统思想禁锢,汲取更多优质歌唱曲目融入音乐教学。如《阿姐鼓》《幽兰操》等歌曲均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这些歌唱曲目不但内涵深远且旋律优美动听,而且非常适合音乐教学所用。总而言之,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歌曲曲目,精选优质歌曲教育资源,必须把握好上述原则,这样才可充分发挥音乐资源特有优势和效能,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5]。

(四)强化学生感知能力

音乐作为个体表达自身思想和情感最直接的方法,不管是现代流行歌唱曲目,还是传统歌唱曲目,均具备属于自身特有的创作背景和情感内涵。因此,情感表达和互动,可以成为音乐教学融入歌曲的最佳方式。为此,音乐教师要借助情感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和学生的音乐情感互动,促进歌曲曲目和音乐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比如,针对《木兰戎装》来讲,包含文学、舞蹈和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属于古老戏剧。但是,对现代大学生而言,戏曲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要从情感入手,以学生所熟悉的“花木兰”作为出发点,借助欣赏音乐和表演等模式,提升学生群体对女性情感的关注度。中国戏曲呈现出我国传统女性无私奉献等良好美德,既能缩短同学生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其对传统歌唱曲目的认同感。基于情感之上的课堂教育氛围,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歌曲影响力和渗透力。但是,因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性,对音乐感悟和情感表达等层面的认知也存有很大不同,究其根本是家庭背景、生活条件、兴趣爱好等因素造成。所以,根据上述不同,音乐教师要学会变通,推陈出新,结合现实需求与学生学习水平制定多元化教育方案和模式。在融合歌曲曲目展开学习时,音乐教师要注重培育学生感知力,根据系统观察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和能力运用水平,适当加大歌曲曲目情感表达力度,遵循全面发展基本原则,强化学生音乐艺术创造能力,以此为音乐教学发展与文化创新奠定扎实基础。譬如,教师在讲解《天籁创想》知识时,为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曲目音乐内涵及风格特质,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藏族语言创新、改编歌舞音乐形式,让学生根据自我感知与理解,提高对藏族音乐与文化的理解认同。例如,制作藏族服装,立足服装视角掌握藏族历史习惯和审美观念,或邀请藏族朋友与学生展开直接交流,对大学生的歌曲改编和表演等提出可行性建议,加深学生民族文化认知,提高学习兴趣,强化其音乐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综上所述,传统与创新并非绝对概念,传统歌唱曲目中蕴含丰富多样的艺术元素,而流行音乐则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风格,虽然二者音乐曲调和内容大相径庭,但值得学生与教师深入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教师必须科学选用歌曲曲目,明确多元歌曲曲目融入课堂教学的价值,了解传统歌曲曲目对推动学生形成正确品质、塑造完美人格发挥的作用,而后提高歌曲曲目融合力度,使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助推高校音乐教育事业实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歌唱传统音乐 为你而歌唱歌海(2020年4期)2020-08-25为你歌唱小读者之友(2020年6期)2020-07-06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歌唱十月时代风采(2016年19期)2017-05-05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秋夜的音乐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8年10期)2008-12-22清明节的传统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08年4期)2008-12-19

推荐访问:曲目 歌唱 音乐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27/59027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