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历史经验的逻辑理路、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于 欢 ,洪向华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开拓创新”总结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这既是对百年历程的回顾与凝练,也是对未来建设的要求与展望。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厘清其历史经验逻辑理路、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不断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推动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打开新境界,以精神之旗筑牢实践之基,走好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开拓创新是一种综合能力,即能够根据需求与目标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创造出新颖、独到、具有开拓性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原因之一在于拥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禀赋。深入理解并切实掌握这一历史经验,对于党和人民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牢牢抓住牵动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实现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具有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奋发拼搏的开拓创新史。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善于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敢于突破既有“条框”和“模式”,以开拓创新引领伟大事业的开创、发展与繁荣。19世纪中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中国落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各派别没能救中国于水火。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修正错误、开拓创新,科学回答了革命道路、方向、战略等重大问题,锻造了“三大优良作风”、形成了“三大法宝”,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开创了民族独立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锐意进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改革开放等方针策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涉及理论与实践上的一系列开拓创新,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1这一变化,将改革进行到底,着力推进社会建设质量与效率的并轨提升,做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3]。实践证明,推进中国事业向前发展是一个持续奋斗的过程,将坚持开拓创新作为百年奋斗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

1.注重主体自觉是坚持开拓创新的内生动力

主体自觉是推进实践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坚持开拓创新的逻辑起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一问题。百年征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立足历史方位,争取社会建设主动权的主体自觉,这种主体自觉源于党对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本色坚守,对初心使命的一以贯之。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主体自觉以勤练“内功”、增强“本领”为要求构成系统规则,成为了党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的内生动力。其一,以主体自觉推动形成开拓创新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在坚持国家本位、掌握民族命运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其作用于激发“身份效能”是社会演进逻辑在各项事业建设中的主要体现。中国共产党通过优化体制机制,以自身主体自觉形成开拓创新的主体意识,不断明确身份认知、彰显民族智慧、谋求长效发展,着力实现在主体自觉与主体意识的互动建构关系中,提升开拓创新的内聚力、动员力与行动力。其二,以主体自觉全面实现开拓创新的主体认同。从规范意义上而言,主体认同作为“本体意识”,易在社会关系之中产生共鸣,其建构就是依靠主体自觉刻画“归属轮廓”、形塑“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注重主体自觉,善于在社会实践中采取多元路径厘清、领会并认同开拓创新的逻辑意蕴,实现了对创新不同层面上的目标、取向、准则、立场等基本属性上的认识统一,进而形成适合社会现实的价值关怀与奋斗目标,以此突显主体自觉在构筑开拓创新主体认同上的应然性。其三,以主体自觉强化践行开拓创新的主体导向。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实践性,因而开拓创新“内化”的最终指向是“外化”引领社会实践,在此之中便要注重主体导向,以自身实际为“标尺”解决好具体问题。中国共产党善于洞悉社会发展变化,能够从国情、社情、党情的实际出发,实现创新发展,做到以高度的主体自觉调查现实、解决问题、谋划蓝图,不断强化践行开拓创新的主体导向,始终做到“把准脉” “诊对症” “开对方”,带领人民走向时代前列。其四,以主体自觉牢固树立开拓创新的主体自信。情感是动机的先导,自信是行动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在前行历程中,不断坚持主体自觉,遵循“三大规律”,走向了符合中国发展需要的正确道路,实现了开拓创新主体自信的树立,做到了“知、情、信、意、行”上的内在一致,确保创新指向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2.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开拓创新的价值旨归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4]137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开拓创新的逻辑中项,回答“为了谁”、“依靠谁”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源自于人民、血脉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立党之本,回溯百年历程,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5]22,坚持开拓创新,无不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 “人民底色”体现出党领导下坚持开拓创新的价值旨归。其一,开拓创新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开拓创新,为的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生活质量,在此过程中,党深刻把握变化着的“人民构成”与“人民需要”,着力“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45。党对人民的深刻关切,展现了人民立场与为民情怀,明晰了开拓创新的目标指向。其二,开拓创新的手段是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人民是社会的实践主体,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现代化建设阶段,人民的智慧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依据时代特点制定正确的策略路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路方法。在社会发展大潮中,党紧紧依靠人民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向人民请教,尊重并发挥他们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戮力同心、开拓创新,逐渐形成人人参与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并为之建言献策、谋划布局的生动局面,从而实现在共商、共建、共治中提升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其三,开拓创新的效果是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6]建党以来,党领导人民在创新中发展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新时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拓创新的效果展现与本质表达。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帮助人民在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不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3.强调问题导向是坚持开拓创新的方法逻辑

“问题”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相关,展现每个时代的真切样态,问题导向是坚持开拓创新的逻辑终点,回答了“怎么做”这一问题。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问题导向,遍踏荆棘之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砥砺前行,将问题导向贯穿开拓创新全程,为推进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逻辑。其一,问题导向为把握时代形势进行开拓创新提供了科学思路。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特色”、每一代人都有“时代使命”,强调问题导向为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时代形势、分析时代要求进行开拓创新提供了科学思路,助力其站在正确的角度上观察现象、分析事物、认识世界,从而实现在领导方针、路线、政策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带动社会各行业“聚焦”主要矛盾、“解剖”问题本质、“紧攥”工作重点,实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其二,问题导向为凝聚思想共识进行开拓创新注入了磅礴力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力量来源,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壮大需要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才能造就。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工作方法体现出党的理论创造力与实践创新力;
彰显出党敢于面对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担当精神;
表现出党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敏锐视野,生动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利于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积聚民心民力,不断增添干事创业的拼搏动力。其三,问题导向为分析现实境况进行开拓创新谋划了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能够深入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现实境况,有利于领导人民破解深层次难题,为实现开拓创新谋划有效途径。一方面,在理论引领上,问题导向内在包含问题意识与问题思维,强调以问题的视角研究事物的内在性质与规律,从理论出发解决了在现实境况中进行开拓创新的立场与观点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探索上,以问题导向指导社会实践全过程,着力将战略构思嵌入其中,坚持以问题为主线,以化解问题为目标,避免了“盲人摸象”的无序状态,做到始终抓住工作的重点与方向,体现了在现实境况中进行开拓创新的实践特色。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创新思维、开展创新实践、推动创新发展,始终走在真理的道路上,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整体解读开拓创新这一历史经验,把握其核心要义,对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赓续前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创新是开拓创新的理论根基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4]518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以理论创新回答现实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三大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为不同时期党领导人民开拓创新提供科学指引与行动指南。其一,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独立思考、杜绝简单盲从,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卓越的领悟能力,又能创造性地按照中国的实际探求独立自主的创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功实现了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人民军队战略理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理论、政策与策略理论等贯穿于毛泽东思想整体,书写了开拓创新的理论品格,赋予理论创新以中国气派。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7]13在这一进程中,党坚持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同前行的心血与智慧,体现出强大的理论创造力与生命力,带动中国各领域、各行业短期内实现大迈进,谱写了理论创新的壮丽史诗。其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方法立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视为根本遵循,坚持开拓创新,就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不断解决新时代实践中产生的新困境,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坚持以创新为先导,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理论根基。

2.道路创新是开拓创新的核心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道路创新中架构起稳定的发展框架,是国家整体开拓创新的核心要求。“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1]中国道路的发展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路,能够以创新态度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么走”等问题,做到了由“摸着石头过河”到“道路自信”的转变。其一,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近代中国国家危亡之际,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实现了由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创新了社会主义在东方的实践路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其二,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同人民一道开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推动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其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继续探索并创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我国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以此打破“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荒谬论断。其四,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继续坚持中国道路,在开拓创新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力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人类社会进步贡献了“中国方案”。

3.制度创新是开拓创新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者与探索者,能够依据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创新应用,领导人民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从人类制度的纵向比较看,我国国家制度超越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建构原则,创建了全新的国家制度模式。从国家制度的横向比较看,我国国家制度区别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制度创新中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贯彻到政权建构内,确立并巩固了适合国情的国体与政体,建立了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突出了体系性、协同性与整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制度创新,不断强化守正出新的战略意识,善于运用顶层思维作出制度谋划和设计;
步步深入的制度建设发展图景保证了党领导人民始终坚持开拓创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顺利进行。其一,坚持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简称“党章”)为根本遵循。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立场与组织原则,为党的全部活动开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从中共二大制定第一部正式章程至今,中国共产党以国内外形势发展与社会中心工作为依据,每一次党章的修订与完善都带动新一轮制度建设,其中不断增添的新条文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是党内制度创新的重要表现。党章对制度创新的统领意义集中表现为以适应时代的创新思想形成党的制度新规范,进而为党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提供保证。其二,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要求。民主集中制嵌入党的组织运行与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体制之中,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与领导制度。制度化是民主集中制的内在要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民主集中制的完善就是植根现实形成原则,并逐步运用于制度创新的过程,以此不断健全集体领导体制,维护并发展上下贯通的中央、地方、基层3级组织架构,对提升党的领导与执政水平、保证带领人民在坚持开拓创新过程中实现民主、科学、依法具有重大意义。

4.实践创新是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的。”[8]291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洞察国内外现实境况,不断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安排,实践逻辑是贯穿其中的根本逻辑。党善于总结历史、考察现实、规划未来,勇于在实践创新中自我革命、自我发展,体现了对实践观点的灵活运用,成为领导人民开拓创新的源头活水。其一,在实践中自我净化。坚持开拓创新首先要保证主体的先进性,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创新中聚焦突出问题,做到自我净化标准的与时俱进、途径和方式的逐步完善。党持续纯洁队伍建设,从严格党员干部选任入手,实现了由“组织入党”、“思想入党”到“严把政治标准”的递进演变,对腐化分子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打虎”“猎狐”“拍蝇”,从而建立起德才兼备的党员队伍,为坚持开拓创新提供人员保障。其二,在实践中自我完善。加强党内监督法规建设是自我完善的主要方面。开拓创新的思路能否得到执行、举措是否得到贯彻,很大程度取决于党内监督法规的健全程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善于在实践创新中补强短板,将严肃党纪置于重要位置,从《党规党法的报告》(1938)、《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195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1990)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2016)等,党内监督法规在实践中创新与推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系统的质变,不断为开拓创新的落实注入动能。其三,在实践中自我革新。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新,就是在实践创新中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与思想观念,着眼于营造守正出新、革故鼎新的政治生态,有效保证社会各方面实现开拓创新。无论处于哪个时代,党都敢于刀刃向内,通过实践创新做到自我革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为不同时期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提供了“生存土壤”。其四,在实践中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注重在学习中锤炼品格,在实践中自我提高,持续推进开拓创新,着力构建学习型政党,以此提升执政本领、克服本领恐慌。革命时期,延安整风展开的全党大学习实现了党内思想与行动的团结统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革命战争取得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依靠学习带动实践创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党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市场活力、带动了经济发展;
进入新时代,党在实践创新中深化学习,用学习成果“破局”,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发展。

5.文化创新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内涵

在近代思想文化变迁与转型洪流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拥有着对文化鲜明的体悟自觉与实践动能,始终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创新文化建设理论,走过了以文化救国为起始,到文化立国、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前进道路,持续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坚持开拓创新注入精神内涵。其一,文化建设要求紧扣时代主题。纵观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整体历程,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开拓创新始终能够紧扣时代主题,党的十二大、十五大、十七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均将文化建设置于国家建设布局当中,以文化创新适应变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敏锐的战略眼光、开阔的战略视野。党在文化建设中确立反映时代主题的建设要求,有利于筑牢人民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掌握并巩固意识形态主导权。其二,文化发展方针适应国家需要。文化发展方针是文化建设由理论转向实践的中间环节,服务于文化创新的战略任务和长远目标。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文化建设要求的改变,文化发展方针也必然会随之灵活创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发展方针以社会现实为考量,以国家需要为准则,实现了从“革命导向型”、“建设导向型”到“改革导向型”的转换与建构,不断将文化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其三,文化宣传目标注重价值塑造。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够着眼社会现实,持续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坚持在文化建设中以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宣传旨归,强化社会整体在文化认同上的价值塑造。党领导人民文化创新的百年进路走出了独有的“康庄大道”,融合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为一体,意在创新、延续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理念、气度与智慧,在文化宣传上注重涵养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价值塑造的路径转向与策略重构,坚持从“自我”出发释放文化创新力,增强文化话语权。

6.其他各方面创新是开拓创新的有力支撑

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在改造旧世界中创造新世界,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前行的新局面。整体而言,科技、军事、人才等各方面创新是党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的有力支撑,成为中国共产党铸就百年辉煌的重要动因。其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国之利器、国之重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坚持“四个面向”,将科技创新置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信息通信等 “卡脖子”技术上坚持开拓创新,努力从跟随者、并进者走向领跑者,着力实现“弯道超车”,为国家“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把握科技创新方向、抢占科技产业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其二,军事创新。着眼实现强军目标,中国共产党将军事创新融入于国家创新体系,贯穿于国防和军队改革全过程,在军事理论、装备体系、指挥体制、战略战术等方面做到开拓创新,推动军事现代化转入创新驱动轨道,不断增强军事建设的“耐力”和“后劲”,以此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更好担当起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其三,人才创新。中国共产党立足战略高度,不断深化对人才培养、选拔、引进的认识和创新,在时代发展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迸发人才主体活力,“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2]65。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使其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开拓创新领导人民实现了一次又一次伟大飞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彰显战略定力,坚持开拓创新的历史经验,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开新局、谋新篇、续辉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

1.准确识变:在统筹“两个大局”中开创新局面

“两个大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开拓创新的新出场“语境”。新时代,中国已高度融入世界,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顺应历史大势谋划“中国之策”的战略需要。“大变局”的时空环境,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科学研判、积极而为,正确处理“时”与“势”,注重主体自觉,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创新局面。其一,不断把握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阶梯式”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过程,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特定时期,表现出社会演进过程中阶段发展与连续发展的一致性。当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立足“两个大局”,新发展阶段作为我国历史方位的最新研判,体现出社会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突显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成熟的自我把控和高度的战略清醒,是明确阶段性路线方针与中心任务的根本依据,并成为领导人民开拓创新的“风向标”与“指挥棒”。其二,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统筹“两个大局”的实践遵循。新发展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始终聚焦我国发展不平衡现象,着力在开拓创新中解决社会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谋求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必须将其视为不断创新的实践理念予以贯彻,从而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根本依循。其三,不断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以国际外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实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对外开放的边际效益持续缩减,“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无法支撑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与经济可持续性增长需要,基于此,在“两个大局”中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解决困境提供了“破题”思路。新发展格局在坚持中国特色中开拓创新,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消除阻碍市场供需顺畅的体制机制弊病,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有机联动,做到在坚持对外开放中守住安全底线,进而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2.科学应变: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谋划新篇章

“两个结合”内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指向。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13是中国共产党站在理论高度上的新总结,代表了开拓创新的新境界,构成了坚持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逻辑两翼”,因此,当前谋划中国发展新篇章必然要坚持“两个结合”。其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力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方针,才能更好地坚持“两个结合”,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国家发展实际、贯彻和落实国家发展方略。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两个结合”融入政策路线、转化为执政理念,有利于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彰显党性与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以新思想、新观念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两个结合”的深入发展才能走正、行稳、致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其二,要始终坚持立足当下、着眼实际。中国共产党实现开拓创新,就是要围绕时代课题、关注社会实际,在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面对的重大问题中坚持“两个结合”。立足当下,就是要系统掌握新时代我国社会表现出的新特征,强化问题导向和忧患意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发展文化,以此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眼实际,就是要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角度出发,思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策略规划,坚持观察时代、把握趋势、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和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双重功能,牢牢掌握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演变的主动权。其三,要始终坚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要求在开拓创新中注重植根中国大地、坚守民族特色,即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髓,推进中华文化守正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想智慧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环节、全过程,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释放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有利于坚持“两个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感召力与引领力。

3.主动求变:在彰显“两个创造”中续写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5]13-14,这一论断是对中国实践之意义的凝练与概括,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史无前例的发展道路。新时代,彰显“两个创造”内蕴的“人类性”价值,处理好其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开拓创新为“笔”,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人类文明同进步的征程中续写新辉煌。其一,着力构建发展中国家繁荣壮大的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支撑的文明新形态彰显“中国智慧”,通过道路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打破“西方化=现代化”的思维定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领域实现“并联式”叠加发展,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丰富,粉碎西方制度的“历史终结论”,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参考途径与经验启示,将人类文明引入了新纪元。其二,着力构建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的现代化。“两个创造”既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担负起人类解放的发展责任,体现马克思主义对整体人类的关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多边主义,“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创新性植入了平等发展思维,推广了开放共赢的发展模式,将中国的发展红利反馈给世界,实现以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人类“美美与共”。其三,着力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现代化。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鸟之两翼”,只有协同发力才能行稳致远,“两个创造”的实现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辩证、全面的观点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在物质水平提高,实现仓廪实、衣食足的同时,兼顾精神文化层面的丰富与拓展,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构建起物质充裕和精神充盈同步推进的现代化社会。其四,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摒弃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出创新路径,架构起经济增长与生态维护并行推进的“双向度”生产体系,形成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行业格局与生产方式。坚持在现代化建设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有利于构建美丽中国。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建设文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中国共产党100岁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8期)2021-08-17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推荐访问:理路 中国共产党 要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27/5903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