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体验的南京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天,傅昊,胡斌

(1.江苏开放大学 设计学院,南京 210013;
2.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
3.澳门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学院,澳门 999078)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年还指出: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2]。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传统民居更新正在蓬勃发展,如今对于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研究多从建筑学或者保护的角度出发。南京地区出现了“快速崛起快速陨落快速更新”的现象,导致部分村落在经历一次次的更新之后文脉受损并失去了活力。为了解决南京地区现存问题,以视觉体验的视角出发介入更新设计中,以期找到传承文脉的途径。

1.1 南京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江宁全域旅游策略的实施,南京涌现出一批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设计师,将视野聚焦于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不断创作出具有文化传承的传统民居更新设计,这样的趋势呈螺旋上升状。

1.2 更新之后的传统民居发生功能置换

在经过更新设计之后的使用者发生了改变,以往的传统民居的使用者与拥有者多数是一致的,在经过更新设计后其使用者与拥有者可能不一致。例如,更新之后功能改变成活动中心、图书馆、民宿等,这时运营管理人员、游客等便成为了使用者[3]。因此设计的服务对象也随之增加了。

传统民居的原始功能以居住为主生产为辅,根据地区的不同与家庭情况的不同会有所差异。更新之后的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拥有者使用的居住空间即保留民居功能属性;
第二类为非拥有者使用的居住空间,例如民宿、客栈等;
第三类为公共空间,例如图书馆、活动中心等。

1.3 南京地区传统民居更新设计遇见的问题

南京地区的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日益增多,其中不乏设计名师的作品例如周凌先生设计的南京桦墅村口乡村铺子(见图1)、嘤栖书院(见图2)、蒋山渔村改造项目等。从建筑学视角来看都是非常出色的设计,但在对南京大量村落进行了长期阶段性调研之后,发现了一些建筑学设计之外的一些问题。

图1 桦墅村口乡村铺子Fig.1 Village shop at the entrance of Huashu Village

图2 嘤栖书院Fig.2 Yinxi Academy

1.3.1 更新之后未能彻底激发村落活力

传统民居中的空间布局、材质选用、尺度比例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因此通过更新改造后需要做到既能符合当代社会生活,也能继续传承文化的同时吸引社会关注,从底层逻辑激发村落的活力。

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遇到了更新完成后,没有达到预期影响力,对于村落没有带来经济、人口流量的增长。或在更新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有一定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后期服务,未能激起人们多次前来的欲望,因此逐步变得荒凉。2015 年12 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嘤栖书院在最开始有大量游客参观,其中包含读书爱好者、青年大学生、度假游客等,一定程度带动村落活力并增加了农产品与特产的购买力,但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可有机循环的服务机制于2017 年6 月正式关闭。在南京的很多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更新完成后快速崛起并快速陨落再继续进行新的更新,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对于村落也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未能切实激发村落活力。

1.3.2 更新设计与南京文脉关联性较弱

在部分传统民居更新设计项目中设计手法同质化现象严重,将一类设计手法在全国各地进行大范围重复的应用,这样不仅没有体现出设计的在地性与因地制宜,也没法给拥有者和使用者带来归属感。更新之后的设计与周边没有形成呼应,这对当地文脉的传承未能带来积极作用。因此在更新设计时,应深度挖掘属地原有文脉与文化亮点并以此深化设计。增加两者的关联性有助于给村落带来认同感、提高社会关注度、保持吸引力。

1.3.3 更新之后推广力度不足

很多优秀的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在完成设计后并未能进行多维度的推广,这便导致了解的人群较少,因此引流量便不足。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案例,例如2019 年开始的南京小西湖片区改造项目,从最开始提出“小规模、小尺度、渐进式”更新模式[4]在学界引起关注,到后期与艺术家联合办展览、打造互联网热门IP 场景、非遗工坊、合理招商引资形成宿、食、娱多维商业空间,因此通过学界、短视频与自媒体时代数字传播方式等吸引了大量的人流量(见图3)。同时,对人流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地向审美、娱乐、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原有的更新设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更新设计结束不能停止设计服务,多维推广对更新设计可以长久保持活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图3 小西湖片区改造项目Fig.3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Xiaoxihu Area

以往的民居研究多是以建筑学科的方式进行,而在传统民居的研究中,逐渐地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进行了交叉融合[5]。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大规模地进行了民居资料搜集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像陆元鼎所说的那样,“对于民居的研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建筑作为主要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结合,进行全面的研究。”[6]从这可以看出,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可以采用跨学科的方法。

视觉体验的研究应用在建筑学、文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这符合传统民居需要跨学科研究的需求。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在其出版了的著作《知觉现象学》说到需要以身体为媒介,解读人的知觉行为,眼睛不是知觉本身的工具[7]。在刘先觉先生的著作《现代建筑理论》中这样说道:“通过对多种空间、材料、声音、温度和光线的视觉体验,逐步形成认识和理解空间环境的感觉图式,这种图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在空间中的体验方式和行为。”[8]然而在传统民居研究的文献和书籍中,很少有以视觉体验视角出发的,所以从这样较新的角度来探讨传统住民居更新设计的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传统民居的文脉要在现代得到合理地继承,取其精华,除其糟粕,要做到“旧”,而不是表面的旧,应当是内在的旧。换句话说,是从传统民居中提炼出优秀的文化,而非元素拼贴、全盘照抄。在传统民居更新中,“新”并非将老房子拆掉,而是按照现代人们对居住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在乡村中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居住空间,让使用者有归属感。视觉体验视角的介入有助于提高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提升满意度并激发村落活力。

视觉体验是一种重新审视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视角,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助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中的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激发当代的精神文化共鸣[9]。

3.1 材质肌理

材质的肌理可以直接影响观者的视觉体验,舒适与否、光滑或者粗糙、光线的效果都是通过肌理来表现的。而质感,则是由人们的以往经验和视觉体验决定的,例如人们看到丝绸就会感觉到柔软,看到木材会感到温暖,看到石头会感觉到硬度与安全感。肌理更易于让人体会到材料质感所带来的视觉感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传统民居大部分都集中在城中村和乡村。为了运输的便捷性与经济性,民居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从当地挑选的。就南京这一带的四水归堂的民居来说,材质大多选用附近的天然材料(见图4),如木材、石材、泥土等,便于在更新设计中反映“旧”。在更新的过程中,将采用玻璃、金属等现代化的材质,以便于反映“新”。在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案例中也出现这样的设计手法,比如王澍先生于2015 年设计的富阳文村中的外墙采用当地的一种叫做“杭灰石”的石头。利用杭灰石进行更新设计,可以直接激发居民对改造之前房屋的感情,作为本地居民,他们会对这样的建筑材料有着归属感。

图4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中的乡土自然材料肌理Fig.4 Local natural material textures in the renewal design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视觉体验受到的影响并不只有材料本身质感的不同,相同与不同的材料组合方式会形成特殊的视觉体验,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会对材料的阴影产生丰富的效果。正如藤条做的家具一样,未经处理的藤条和经过处理后的纹理给人带来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体验,而这种织造方式将会对视觉的感受产生直接的作用。在传统民居更新中,既采用了传统的天然材质,又采用了现代化的人造材质,多种材质的结合,从而丰富了视觉的体验。

3.2 空间肌理

视觉体验不但表现在材料的质感上,还能表现在空间上。空间中带来的是综合的视觉体验,道路和建筑物的空间尺度、空间色彩、空间节奏等都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视觉体验。与材料纹理相比,空间肌理更难以被感觉到,一定程度依赖于设计师对建筑的表现和受众自身的感受。

gad 建筑于2016 年完工的东梓关村改造项目,在空间上进行了革新,既保留了原有的空间肌理,又满足了现代人的使用需要。通过对其空间模型进行了解析和复原,它包括两种不同的设计原型,第1 种是11 m的小开间,最大进深21 m;
第2 种是大开间16 m,进深14 m。将2 种原型演变为4 种类型,并通过旋转、平移、镜像等方式形成不同的组合,形成一套独立的、独立的结构单位。单位之间的间隔尺度是不同的,所以建筑的间隔可以分成3 种,一种是“巷”型,宽0.8~2 m,用于满足人们的短途走动的交通需要。第二个是“街”型,宽度是2~4 m,它的功能是汽车交通运输和迎街的小型商铺;
第3 个是“场”型,宽度超过4 m,是用于村民聚会、活动的场所。3 种不同的规模在一个完整单元都有所体现。基础单位的空间功能性细节是根据当地村民的实际需要和本地习俗。设有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农具间,空调室外机平台,太阳能热水器放置位置等,以满足现代化的居住需求。这种空间的运用,既符合当代的实际,又对传统的空间形态有所传承和反思。

东梓关村传统民居改造的范例,以传统空间格局、邻里关系、街道尺度等为切入点进行设计,既有创意,也传承传统空间中的精华。在这样的空间肌理中人们会唤醒旧居生活的记忆,也能满足现代的居住的生活需求,这就是在更新设计中将空间肌理进行了继承,让人能够透过视觉感觉到空间肌理。

3.3 文化肌理

在传统民居中蕴含着当地的历史文脉,经过更新设计后不能破坏其文脉而是应该以继承与发扬的方式来呈现给世人,以传统民居更新作为延续与传承的载体。

从传统民居中抽取和分解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肌理,并以现代的建筑语言对其进行重建。江南民居的双坡屋顶,安徽民居中的马头墙,福建土楼的特殊建筑形态,都是极具地域特色的建筑语言。对于这些传统民居来说,不能单纯地模仿造型、材质、色彩,进行简单的元素堆砌,这样的方式不能作为一种文化的延续,也不能被后世的人们所接受。对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既不是完全推翻重建,也不是将传统的元素加到新的建筑上。需要的是在了解了传统民居的文化肌理之后,以现代化的方式重新诠释。gad 建筑于2016 年竣工的东梓关村更新设计中的屋顶造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屋顶的造型对江南传统住宅的曲线屋顶、单坡屋顶、双坡屋顶等基本元素进行了分析、解构、抽象提取构成现代化连续坡屋顶(见图5)。远远望去,就像吴冠中先生的江南水墨画,通过视觉体验文化肌理联想到之前的居住场所,它并非简单的模仿和复制,而是融合了现代人生活需求与合理功能的继承式创新。这种更新的设计方式是合理的,它用现代的语言将传统民居的深层内涵传承下来,让观者通过视觉体验感受到更新后的民居中文脉肌理的传承。

图5 东梓关村更新设计后的屋顶Fig.5 Updated roof of Dongziguan Village

在视觉体验中,文化肌理属于较高级的层次,所以这种视觉体验的普适程度比较低。这意味着,越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民居有深入研究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体验与感受。而不熟悉相关知识背景的,所能得到的感受也相对较少。因此对不同的个体而言获得的文化肌理体验差别较大,对于文脉的传承,文化肌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1 项目背景与意义

4.1.1 区位分析与现状

“它较明初的正襟危坐多了几分妩媚,较苏州的建筑少了点脂粉,较皖南皖北一带民居多了几分姿色。淡妆中见妩媚,秀气中见大气,为南京古民居的本色。”[10]东南大学的古建筑学教授朱光亚先生曾经如此评价杨柳村。杨柳村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整个村庄面积达55 万m2,建筑面积15 万m2,村民1 300 多人,杨柳村中的大部分房屋都是明清时期的,大多是两层、人字顶、木质梁柱体系的构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杨柳村空心化逐渐变得严重,大批青壮年去城市打工,村里的居民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杨柳村是南京市江宁区的“三星级景区”之一。基于上述两个原因,将更新设计之后的功能定位为活动中心。现存的传统民居中,梁柱体系主要是穿斗式、斗式和挑梁混合结构,有些在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仍有很多地方还没有修复,有些地方已经倒塌,处于一种荒废的状态,急需进行更新设计。作为活动中心,它的功能是为村民提供活动、聚集的地方,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和咨询的地方。在建筑的高处设计了一座瞭望台,可以眺望整个村子。活动中心是为村民和游客服务的,以增进与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传统民居在改造设计成为活动中心之后,使用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所以它的空间功能也对应发生了改变。原有的空间规模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空间需求,必须对应相应功能进行空间划分。此次改造的三座建筑最左边的一座是村民的自建房,另外两座则是在2011 年进行了统一的改造。坐落在杨柳村的中心位置,毗邻一个池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区相邻(见图6)。活动中心就设在这里,对于游客来说,在参观完“红庙”和“南京市江宁区民间艺术博物馆”后可以到此处休息与咨询。对于村民们来说这里比较方便,因为直线距离近,希望村民们可以往这里聚集。

图6 更新设计选址涉及建筑Fig.6 Site-selection involving buildings of Updated design

4.1.2 设计目标

以期通过基于视觉体验的更新设计能够激活南京杨柳村的村落活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交、休闲活动,都是以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的,杨柳村的村民也是这样,经过多次考察后发现村民们,在闲聊、摘菜、晒太阳的时间在逐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希望活动中心的存在能改变目前的状况,让村民们能够更多地外出,加强邻里之间的交往,并定期与社区组织各种活动。不仅仅需要活化村庄内部的生机,还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并从外部激发村庄的生机。

通过空间设计的营造增加村民与游客的交流。村民们都非常朴实、好客,游客们往往对村子的历史、文化等充满了好奇,但是他们和村里的人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导致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缺少一个双方都可以活动的场所,也是村民和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活动中心就成了一个让村民和游客交流的场所,在相同的场所增加了双方交流的可能性。希望通过触点将服务落于实处[11],切实提高村民与游客的交流。

通过更新设计有机传承南京地域文脉。随着对传统民居的价值认识逐步深入,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其价值与影响意义更加深远。传统民居的生活环境与尺度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生活习惯,因此需要在传统民居与现代建筑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对传统民居的保护,不仅是修缮,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结合杨柳村的现状,将“新”和“旧”有机融合,从视觉体验的角度进行传统民居更新设计。

4.2 设计实施

4.2.1 材质表现

在材质的运用上,尽量与周边建筑的视觉体验感觉相协调,因此采用了大量当地的天然材料,局部采用了现代化的工业材料。使用了木材、青砖、瓦片、玻璃和金属材料等,这些材料中主要以当地的天然材料为主进行使用(见图7),为激发对传统的视觉感受,工业材料主要起到承重和解决空间中大跨度结构的问题。

图7 更新设计材质分析图Fig.7 Material analysis diagram of updated design

在杨柳村附近的马场山亦设有砖窑厂,用以烧造青砖,故在更新设计时,大量采用当地的砖块。层层叠叠的砖块,改变了以往的视觉效果,视觉上它的肌理更加通透、轻盈,这是为了隔绝两个不同属性空间,但透过砖块的缝隙,人类仍然能看到一些东西。根据砖块的叠加方式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体验也是不一样的,紧密的层次感让人产生了安全感和坚韧感,使人们更加愿意坐在此处。

4.2.2 空间构成

在此次的更新设计中,空间划分为“虚空间”“过渡空间”和“实空间”(见图8)。形成虚实对比的2 个视觉体验的空间,让二者相辅相成,就像是太极八卦大阵中的阴阳均衡一样。“实空间”以柳树视觉的形式为基础,产生了现代化的木质建筑系统,作为空间中的连接结构。“虚空间”是以两幅保存比较完好的梁柱为基础,将原来倒塌的墙体拆除,以更好地展示出结构的视觉美感,它的作用是吸引参观者,其中还设置了一个瞭望台,为了让参观者在这个区域内得到视觉体验。“过渡空间”是将其二者联系起来的灰色空间,并与“实空间”相联系,在建筑物东侧和北侧设置了额外的“过渡空间”,供村民和参观者在这里休息与交流。

图8 更新设计视觉体验空间划分Fig.8 Visual experience space division of updated design

4.3 视觉体验

S·E·拉斯姆森在其著作《建筑体验》中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建筑师希望能够造成一种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它就必须使用和结合那种能够留住观者并使其主动地去观察的形式。”[12]“虚空间”在村民活动中心的西北一侧,是进入村子的游客最先可以看到的地方,通过在其左边有一个池塘,可以看到上面的瞭望台但不能进入,这让人产生了探究的欲望。“虚空间”的正面看似没有任何入口,侧面设计了只有一米宽的入口,让人感觉到一点压迫感,这是为之后的视觉体验做铺垫(见图9)。观众在台阶上会有一种视觉上的张力,这里的空间有较强的指向性,朝着最高的地方聚集。由于砖的排列方式留有空隙,因此观者能隐约看到其他空间。第二层有许多不同的路径可供选择,整体“虚空间”为杨柳村和建筑物带来了大量的视觉角度(见图10),使人们在不同的视觉体验下感受空间的变化,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13]。引起项目与使用者的情感共鸣,不仅仅局限于物理的愉悦,进而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愉悦[14],以此通过系统的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以及使用者的情感实现。

图9 虚空间的视觉效果分析图Fig.9 Visual effect analysis diagram of virtual space

图10 入口处视觉张力对观者的心理影响Fig.10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visual tension at the entrance on viewers

传统文化保护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对其进行提取与重构[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唐朝的贺知章所作的诗,更新设计坐落在一片池塘边,四周种满了杨柳林,通过对柳枝的视觉图像进行提取,形成一个“实空间”的现代木质结构系统(见图11),建筑像柳叶一样自然地垂落下来,营造出一个凉爽的环境,并让光影产生变化,形成丰富的视觉体验效果。

图11 基于杨柳的视觉形态生成现代木结构体系演变过程Fig.11 Evolution process of modern wood structure system based on visual form generation of willow

在南京杨柳村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中除了内在的视觉体验空间生成,在效果表现上也采用了视觉冲击力较强的方式呈现(见图12),以期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可持续给村落带来活力,避免出现快速陨落的情况。

图12 根据视觉体验生成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效果图Fig.12 Generated updated design rendering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based on visual experience

传统民居更新设计尽管近年来是被关注的热点,但从视觉体验的视角出发的研究甚少。南京地区现有的传统民居更新设计中出现了“快速崛起快速陨落再次更新” ”的现象,从视觉体验的视角出发,完成南京杨柳村村民活动中心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方案,以期可以做到持久激发村落活力,对南京地区今后的传统民居研究提供部分理论依据与支撑,从而切实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猜你喜欢 肌理民居空间 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民居书画中华民居(2022年1期)2022-04-12《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中国银幕(2022年4期)2022-04-07融入城市肌理的未来社区——地产空间设计专辑现代装饰(2021年5期)2021-12-02空间是什么?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1期)2021-03-29民居摄影中华民居(2021年6期)2021-02-14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感受肌理阅读(低年级)(2019年5期)2019-07-18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科学与财富(2018年8期)2018-05-09QQ空间那点事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

推荐访问:南京 民居 视觉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430/5916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