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精神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 颖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唐代茶诗人中既鲜明的展现出儒家的礼仪思想和待客之道,还蕴含道家的禅宗和隐逸观点。而针对唐代茶诗的儒释道精神的理解和诠释,应从文化关系、文化发展、茶诗创作背景、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立体和全面的分析。不仅要探析茶文化的深刻思想,还需全面了解儒释道精神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人们需认识到,茶诗中融入和渗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有着历史归因。茶诗的创作与文化和政治等领域的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造就了唐代茶诗独特的形象和思想内涵。

1.1 儒释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儒释道精神在茶文化中的凝聚,构筑成了我国博大精神的传统文化。而无论是茶文化的形成,还是后期的传播和发展,都受到儒释道思想和精神的积极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是茶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涵。儒释道精神,在“质”与“量”两个维度,推动了茶文化的思想的形成和文化发展。但值得强调的是,茶文化的产生不是儒释道思想的融合的产物,而是相互的渗透和互为影响。相较于儒释道思想,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更加丰富,包含于儒释道思想,但不限于这三家思想。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创新和丰富,融入其他的新潮思想和文化。但从思想本质来讲,茶文化的思想归属是儒家思想,体现的是我国民族气质和主流价值观。

1.2 儒家思想推动茶文化的发展

关于唐代茶诗人中儒释道精神的研究,需立足于儒家思想探索。既要了解茶文化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还需对儒释道精神对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切实掌握茶文化、唐代茶诗、儒释道等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精准和立体的对唐代茶诗中的儒释道精神进行阐释。具体来说,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发挥着较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儒家思想不仅是茶文化的思想归旨,还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儒家思想的传播和发展,带动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而在饮茶、品茶、茶诗创作中,会自然的渗透和体现儒家思想。二者在相互促进和渗透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传承至今,并对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儒释道精神在唐代茶诗中的渗透,是有历史依据和归因的。

1.3 茶道与道家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唐代时期,朝堂之中更加推崇道家思想,而饮茶成为名士生活的重要构成。道家思想,研究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探寻的是人存于世的方法和价值。道家思想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主张“无为而治”。而“和”是茶道精神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强调人与人交往的尺度和规则。饮茶是习惯、是风俗,更是一种人与人思想和行为互动的催化剂。茶道精神是人们饮茶和品尝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人际交往的智慧,更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媒介,甚至成为我国独有的处世观念和哲学思想。茶道与道家思想,都遵循于“道”,主张在既定的行为准则和规则中践行行动。

2.1 儒家思想中的孔颜之乐

“乐”是儒家思想中较为突出的特点和特色,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和乐的愿景和诉求。孔子对学生颜回的一次盛赞中,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子的生活态度和理念中也可明显的看出,孔子对于“乐”的朴实理解和超脱感悟,即“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追求当下的“乐”,是对消极情绪的释怀,不被生活困境和恶劣环境所困扰。而“孔颜之乐”,表现的是中国文化和茶文化的基调。从中国文化的底色来看,“孔颜之乐”是茶文化的内在逻辑,更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沃土”。

2.2 茶思想激发文人雅士的创作灵感

唐朝初期,富足和安乐的社会环境,促使文采风流的广泛传播。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相互渗透和交融,为民众的世俗生活赋予浓厚的文化属性。人们追求“孔颜之乐”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受到儒释道精神的影响。讲究安贫乐道的同时,可通过饮茶和作诗展现出独特的“高品质”生活。唐代茶诗人中,与“琴”、“棋”、“酒”、“画”、“竹”等意向相容。“道”与“道”的融合,“人”与“道”的结合,构筑出属于唐代独有的生活美学画卷。在此背景下,文人雅士受丰富和多维茶思想的影响,创作出大量和优秀的茶诗。蕴含儒释道精神的茶文化,给文人墨客的茶诗创作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即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不同维度,对诗歌的内涵和形式进行直接或意向表达。

3.1 儒家礼仪思想在茶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人与人的交谈与交往需“尚礼”。“礼”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主旨,需能在文化传播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和渗透。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无论是大众熟知的诗仙李白,还是诗圣人杜甫,都对儒释道精神有着独特的理解。从唐代茶诗的“形”上来看,唐代诗人创作出大量与饮茶和品茶相关的茶诗,但从“魂”上来看,作品中蕴含深刻的儒释道精神。唐代茶诗中明显的展现出儒释道情怀,并逐渐转化为诗人表达和创作的主旨和基本旨趣。其中,儒家文化中的“礼仪”思想,被渗透到唐代茶诗人中。即诗人品茶感受和观点,以诗歌的形式进行对外的输出。诗中有礼,以礼展现作者的性情和思想品格。而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是儒家文化传播和渗透的结果。从某种角度来说,儒家文化与诗歌创作的深度融合,使得儒家的礼仪思想获得有效的传播,并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思想意境和文化品格的形成。儒家精神的价值旨归,讲求“礼之用,和为贵”,而将这一思想延伸至诗歌创作中,更能揭示出当时文人墨客的思想境界和情怀。如诗人以茶待客,以茶明志,尽显个人品性和高尚情操。例如,白居易在《曲生访宿》中,巧妙的渗透儒家礼仪文化和思想。即“村家何所有,茶果迎客来”,鲜明的展现出诗人的待客之道,并呈现出儒家思想中规约性特点。

3.2 佛家的禅悦思想在唐代茶诗中的表达

唐代茶诗人中对儒家禅悦思想的表达,主要因由是受茶道精神的影响。饮茶是茶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茶本身的功能促使创作者产生“身心合一”的状态。即在品茶甘甜清淡的茶时,会使人们产生神清气爽之感,继而形成本心之归旨。而茶诗人中所表达的禅悦思想,更多的是指创作者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更加遵循本心。而佛家思想中强调“不执着于有”,应以超脱于物质的心态审视众生。而其中的禅宗主旨,在于教化众人不要被外在之物所干扰,应具备释然情怀。而无论是茶文化本身的思想,还是蕴含的禅宗,都成为人文墨客创作的元素,或是一种独特的情怀和精神。即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更利于利用茶诗抒发自身“随缘自适”的思想和观念,以此展现出超然于外物的禅悦旨趣。此外,佛教强调“悟”,而饮茶能升华人们的思想觉悟,在参禅和饮茶的过程中,对人生真谛产生新的体悟。而“悟”是抽象和无形的,茶诗是“悟”的承载体,使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和真切的感受和体悟作者的情感和观点表达。例如,吴海在茶诗《藏海诗话》中,直观的表达了诗与禅文化具有相通的观点。即“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诗人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会进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并对欣赏作品的人产生启发之效。

3.3 道家的隐逸旨趣是对诗人品格的映照

唐代茶诗中展现出明显和独特的道家隐逸旨趣,使人们对作品及作者产生不同的评价和联想。而唐代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融入一定的茶文化元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唐代初期,民众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对富足,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热衷于文采风流。甚至,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文人雅士中都会参禅问道,并在诗句的表达中自然的融入儒释道精神。其中,道家精神在唐代茶诗中的体现,主要是在中唐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出现由盛转衰的明显迹象,各个阶层出现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尤其,在朝堂之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党羽斗争,致使心存报国之志者的入世情怀遭受消极影响。在朝为官的人,出现“遁世”的思想。由此,涌现出大量以茶诗明志的作品。从某种角度来说,茶诗中的道家的隐逸旨趣,映照出创作者的品格和人生境遇。唐代诗人以茶思想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情感和观点融入诗句中。极具代表性的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中隐》,直接的表达出作者的“遁世”观点。虽然诗句中没有明显的茶主题和元素,但作品的内涵和核心思想,展现的是道家中的隐逸精神。诗人借诗表达自身对社会和朝堂的失望,并产生逃避现实的思想。

总之,儒家思想中的孔颜之乐是茶文化的思想核心,对唐代诗歌创作和特殊文化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唐代诗歌与茶文化本身、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的融合,是社会环境影响的必然,更展现出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印记。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饮茶道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漫画道家思想中老年健康(2017年9期)2017-12-13《庄子说》(二十五)中老年健康(2017年1期)2017-03-24漫画道家思想中老年健康(2016年12期)2017-01-18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人间(2015年23期)2016-01-04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人民中国(日文版)(2015年10期)2015-04-16论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中的体现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花下饮茶,光阴含香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8期)2015-02-28Why Learn Chinese?疯狂英语·口语版(2013年5期)2013-07-17

推荐访问:唐代 浅谈 诗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5/60744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