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品牌”迎来新机遇——2022北京国际品牌周在京开幕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11月1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中国国际商会和北京国际品牌周组委会共同主办的“2022北京国际品牌周”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开幕。今年的北京国际品牌周年度主题为品牌“心”时代,活动中各界人士紧紧围绕品牌建设、品牌创新、品牌传播的关键要素,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本土品牌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等话题开展深度讨论、交流,为推动中国品牌高质量新发展贡献智慧.1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线上、线下方式共享盛会。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CIPRA会长吴红波,中国国际商会秘书长孙晓,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顾问组主席、国家标准委原主任刘平均,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昱东,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谢国明,新华社原副社长严文斌,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出席活动开幕式并发表致辞。CIPR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CIPRA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CIPRA驻会副会长章兰出席了活动。

吴红波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要求品牌建设和传播提高站位,着眼未来,以专业水平和优良品质取胜。北京国际品牌周要顺势而为,迎难而上,引导国内企业走出去,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贡献力量。同时也将助力中国企业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品牌公信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孙晓秘书长认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品牌建设应该积极面对机遇及挑战。他说,中国国际商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国际性、枢纽性商会组织,相继成立了包括中国国际商会品牌创新委员会在内的11个产业委员会,参与主办北京国际品牌周,就是希望扩大专业领域覆盖面,共同打造行业产业优质资源融合平台,为企业开展品牌创新、促进中国品牌国际化提供方案。

王昱东副主任在致辞中说,北京国际品牌周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独立活动单元,今年正式亮相。从参与共建的各级主体来看,北京国际品牌周具备视野国际化、内容学术化等“天然”特点,相信北京国际品牌周能够秉持开放的思维,以不断创新的形式在活动体系化、设计实践生活化等方面丰富内容。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北京建设“设计之都”的重要内容,通过自身的品牌构建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大设计”体系。在此体系内,国际设计周将助力品牌周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品牌设计消费、完善品牌设计产业链。

刘平均理事长则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中国取得国际品牌评价的权威话语权的历程。十余年以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品牌价值评价理论体系,获得了品牌评价的国际认可,为世界各国的品牌建设及国际品牌评价提供了标准依据等等,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已经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刘理事长还介绍,今后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将继续开展国际优势产业品牌集群、国际品牌中心等建设,研究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品牌联盟等。他相信北京国际品牌周活动的举办同样为中外品牌构建了有效的交流展示平台,对各国品牌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谢国明先生表示,作为媒体人非常期待中国品牌强起来,作为中国人与有荣焉。中国品牌要与中国经济的体量相当,与中国经济同步强起来,要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做起。自信只能建立在自强的基础上、要有品质的保证,自信是自强的催化剂、自强是自信的奠基石;
守正创新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创新是等死,乱创新是找死,守正创新才是康庄大道。

严文斌先生认为,媒体生态和格局的变化使传播主体逐渐转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品牌传播的发展方向,现代传播格局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非官方化媒体逐渐崛起,甚至有时候成为舆论引导的主力。去中心化趋势继而导致品牌传播渠道和平台的多元化。尤其在数字文化领域,以网文、动漫、影视为代表的文化IP,以网络游戏、音乐、短视频和直播为代表的文化业态都将成为品牌传播的蓝海。同时针对中国品牌缺乏高超的策划和创意的现象,严文斌分析说,中国的品牌传播还存在一定的西方“拿来主义”,国内的爆款大同小异,消费群体的差异化不够明显。他表示说中国的品牌策划、品牌创意应加强提炼概念,突出标识、改进表达、减少煽情和切忌夸张。

刘瑞旗院长从事品牌实践和品牌文化理论研究多年,他表示中国品牌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影响力与中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这也体现在中国的品牌学科建设上,品牌学的学科建设亟待加强。刘院长指出,中国品牌和品牌学科的发展,应借着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春风,进一步凝聚政商学研等社会各界的共识,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

世界传播论坛协会主席马克西姆· 巴哈尔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北京国际品牌周的良好祝福。他说在推广城市前,首先是推广国家,然后再是每个城市的具体特点。在任何国家或资本推广中,最重要的是人民,因为人民是最重要的品牌。我们要创造性地工作,以人们理解的方式说出事实。

俄罗斯莫斯科城市研究中心“戈罗德”主席阿列克谢· 拉兹德尔奇科夫

认为,品牌应该是未来的形象,基于过去、基于居民对自己和他们所在地区的感受。城市品牌通常与一些故事、人物或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有关,其中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可能是在所有对该地区发展感兴趣的参与者、居民之间、旅游业和当局之间建立互动关系,首先是居民将从其城市领域的发展中受益。

北京国际品牌周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中国国际商会和北京国际品牌周组委会共同主办,作为孵化器、展示平台,该活动将帮助中国企业探索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中国式品牌”之路。CIPRA战略传播委员会执行主任、北京国际品牌周发起人刘小宁说,品牌周初创阶段首要任务即是做好自身的品牌传播,将品牌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品牌传播专业服务平台;
其次争取品牌管理部门、传播院校、新闻单位等机构的支持,吸纳全国名校和央媒的优秀人才资源,搭建国内品牌传播顶级专家智库;
在开展品牌传播服务模式上,以“名校研发+央媒报道”的方式,重点关注、充分展现具备“中国式品牌”发展特点的优秀企业、优秀品牌文化。

作为重大理论、实践创新,北京国际品牌周首次对外发布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城市品牌(域牌)贡献力报告》。此项报告取样无锡市、佛山市、泉州市、烟台市、绍兴市、洛阳市、襄阳市、岳阳市、绵阳市、遵义市、延安市、安康市、九江市共13个城市的表现情况,创造性地以天地、人格、信仰、制度4个维度,选出12个二级指标和42个基础指标,构建了城市的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在学界中首次提出城市品牌(域牌)对经济的贡献力的概念,揭示品牌与城市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根据测算,样本中城市品牌(域牌)TOP1的城市为无锡市;
佛山市和泉州市紧随其后,分别位列第2、3位;
后三位的城市分别为安康市、襄阳市、岳阳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曦沦、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芸、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在所做的主旨演讲中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中一定要有品牌强国的坚实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促进强大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路径。无论是业界、学界都应自觉把品牌建设、品牌创新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去谋划。

嘉宾观点摘要:

CIPRA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常务副局长郭晓勇表示,新媒体时代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面临新挑战,建立品牌需要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而毁掉或者削弱一个品牌可能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同时,新媒体的介质属性又促进品牌营销方式多元化、内容多样化,这就给品牌转型、提升提供了机遇。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是自塑和他塑相结合的产物。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加强自身管理,善于利用新媒体丰富营销策略,做好危机公关和危机管理,构建新媒体矩阵引导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从而助力品牌健康发展。(全文见今日微信公众号三条)

北京国信品牌评价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曦沦认为,新时代企业品牌认知体系需要“升维”:从地方品牌、本土品牌到全球品牌逐级升维;
从质量品牌向文化品牌升维;
从实体品牌向数字品牌升维。整个品牌生产的认知也从高速增长升级到精益管理,产品主义升级到用户价值,机会主义升级到长期主义,公司上市升级到基业常青。他还定义了数字经济里“数字品牌”的概念:基于区块链技术由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创的可识别、可体验、可计算、可分配的无形资产。

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会长陈芸在演讲中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生产生活要素资源,重塑社会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使得所有主流媒体都面临新赛道的挑战。主流媒体要延续其品牌号召力就要向移动端聚合发力、向技术引领+讲故事发力、向价值观传播发力。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在视频连线的时候表示,品牌作为近代、现代化的历史产物,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理所当然在新型现代化的大潮中要转型升级。中国的新型现代化品牌,应该具备更高质量、更高技术、更高和谐度、更高人性化、更高信任度、更高持久度等特征。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大潮中,品牌的发展要全力培育新型的现代化品牌,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圆桌会议专家学者观点分享: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2035年品牌建设的阶段目标。对此,在“品牌与城市”“品牌与企业”和“品牌与媒体”三场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就“一流品牌企业”“产业品牌”“区域品牌”、“数字品牌”“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等话题展开热议。

CIPR A副会长、国际关系学院原副院长郭惠民:在第五个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包括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品牌的价值不简单的只是它创造了经济效益,它还有生活的意义。现代人对意义的追求非常重要。做品牌要重视文化、要重视人,要很好地去研究所在的地域。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从参与的主体责任来说,各个层面、层级都要做国际传播。在国际传播中,“城市”是除基本的品牌传播之外的非常重要的“抓手”。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耿德红:软实力中品牌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积累,同时也是一种竞争力,品牌本身也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的指标体系之一。以特大型城市为例,提升它的品牌,对整个国家的品牌建设都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城市品牌研究室主任眭谦:城市品牌不仅仅是地理空间概念,要加上人的体验,必须要从受众的感知的角度,来构建城市品牌。如果受众没法识别,无法形成认同,那城市品牌就无法称其为品牌。

全国市长学院智库组成员、副研究员徐振强: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全国80多个历史文化名城,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对于一个城市品牌的建设,这里大有可为。

中国国际商会会员部副部长路鸣:伴随着中国商品大量的出口,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中国企业还需要更多的走出去,一方面中国自主的品牌要打通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适当时机收购国际品牌,也是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广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则向大家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品牌叙事”方法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构筑品牌故事世界,从“品牌叙事”角度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思维”,包括底层思维、系统思维、有机思维、共创思维、流动思维、扎根思维六方面,为企业如何构建品牌核心价值观开出药方。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经理冯钰茜以在海外的中资企业为案例,讲述中资企业在海外不仅发展自己的业务,还为当地做公益活动,通过各种媒介、渠道塑造企业可亲、可爱的形象。

阿里巴巴国际站北方大区广告业务负责人孙诗诗:在跨国生产、经营中我们要有效利用好国内和目标市场国的政策和市场资源,来对应的去做品牌建设,甚至是商品运营的策略和路径。其次是树立全球的品牌意识,在当地要勇敢地把我们自己的品牌打出去。

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晓红:媒体与品牌有两层面的解读,一是媒体自身怎么塑造品牌形象;
二是媒体如何来赋能企业、城市,赋能品牌的传播或者赋能品牌的力量。

新华网亿连科技常务副总经理赵海军:媒体一定要站在技术潮流的前头。现在从5G时代来讲,技术对于媒体的发展是越来越重要了,通过强大的技术手段引领媒体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品牌,国家、城市,包括企业和个人品牌赋能。

中国国际品牌观察中心主任陆德瑞:中外企业、中外文化交流合作要遵从八字方针,互联互通,互动共融。中国企业品牌的产品质量要练好内功。讲品牌故事,不是空洞的,而是有传承、有延续,有发展,有未来的中国故事。有了好的品牌故事,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化宣传。

中国青年报社内容合作部主任付豪杰:品牌和媒体应该是双向赋能,双向奔赴的。

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产品既应符合品牌的需求,也应满足媒体作为内容供应商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媒体从自身做起、提升内功,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各种各样的赋能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黄楚新: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品牌传播矩阵更立体化,呈现的形式多样;
品牌传播内容上更具有人格化,能看到更多情怀、故事;
品牌传播手段上更智能化。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刘俊:观点很明确就是重视传播。传播的工作有一个很底层的逻辑,在互联网空间中不被看到,就相当于不存在,相当于品牌不存在,相当于内容不存在。要尽全力、动用一切力量实现刷屏式、渗透式传播。

品牌建设担当战略首发平台

北京国际品牌周作为企业的品牌战略“首发”平台,恒源祥集团也在当天首次对外披露了其“环球品牌港”项目。根据介绍,环球品牌港将围绕“品牌创造与应用产业”和“品牌服务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业聚集区,通过搭建品牌运作与国际化交流平台,构建品牌产业生态圈,进而成为上海品牌中心、长三角品牌中心、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乃至世界的品牌中心。

在活动仪式上,擘雅集团宣布启动“品牌口述历史工程”,将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合作,为知名企业提供具有史学视野与人文情怀的专业口述史的策划、采编与出版服务,对中国众多百年品牌的发展史、创新史以及品牌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整理。

2022北京国际品牌周自去年开始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的独立单元呈现,每年举办一次,对推动中国品牌建设、拓宽中国品牌传播途径、丰富中外品牌文化交流将具有积极意义。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城市中国网、中国名牌杂志、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有关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著名专家,国际传播机构负责人分别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同出席了当天的活动。

猜你喜欢 国际品牌 ——鲁班工坊研究">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
——鲁班工坊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8期)2022-08-24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弘扬柞绸文化打造国际品牌辽宁丝绸(2021年4期)2021-12-222021成都美博会:国际品牌入驻率新增43%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4期)2021-04-29打造国际品牌的营销策略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2期)2020-10-21浅析国际品牌的本土化之路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10期)2019-01-07文化创意与红色旅游国际品牌塑造科学与财富(2018年16期)2018-08-10中国职教要创“国际品牌”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7年6期)2017-09-02J.D. Power发布2016年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SM(VDS)报告汽车之友(2017年1期)2017-03-17区域性优质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合作策略研究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推荐访问:在京 北京 国际品牌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6/60779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