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黔西南州“四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骆雪娇 王林玉 毛琼洁

(中共黔西南州委党校,贵州 兴义 562400)

2021 年,黔西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成效显著。全州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同比增长12.5%,排全省第3位,在赶超进位上实现了突破。全州完成棚改任务8380户,排名全省前三位;
城镇老旧小区应改造户数累计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一,完成65个小区2936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95条。全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44.63亿元,增长9.0%;
一产增加值265.29亿元,增长7.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23元,增长10.3%。行业统计,全年完成粮食总播面积345.9万亩,同比增幅7.3%;
水稻超高产示范最高亩产达1123.87公斤,再创全省水稻高产新纪录。全州全年共计接待游客7761.84万人次,同比增长58.12%,实现旅游综合总收入815.84亿元,同比增长62.92%,旅游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尽管如此,问题依然存在,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无疑给黔西南州推进“四化”提供了发展机遇。

黔西南州是全省唯一未通高铁的市州,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是黔西南州推进“四化”最大的历史机遇。

(一)破解发展瓶颈的机遇

交通滞后一直是制约黔西南州发展最大的瓶颈,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和黔桂铁路增建二线等建设,适时开展兴义至永州至郴州至赣州等铁路前期工作”“推进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航道提等升级,稳步实施红水河龙滩枢纽1000吨级通航设施项目,推进望谟港等港口建设,打通北上长江、南下珠江的水运通道。”[1]对黔西南州来说,这是期盼已久千载难逢的机遇,抢抓这一机遇,破解千百年来制约黔西南州发展的交通运输瓶颈,将为黔西南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发展打通了便捷通道,为黔西南州推进“四化”创造有利条件。

(二)发展重大产业的机遇

产业基础薄弱、产业规模较小、缺乏支柱产业,一直是黔西南州“四化”的短板和弱项,新国发2号文件对支持黔西南州培育发展重大产业作出了系列的说明。比如:“加快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有序发展轻量化材料、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做优做精特色优势农产品,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2]等一系列产业政策,都有利于黔西南州将新材料产业、山地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壮大。

(三)加快城乡建设的机遇

黔西南州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低于全省6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城镇化,除了自身发力,更需要外力助推。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支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提供的机制、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等政策措施,用好用活这些措施,切实抓好新国发2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近年来,黔西南州“四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也存在不少影响“四化”推进的问题和短板。

(一)新型工业化方面

资源转化不充分,全州煤炭查明储量87亿吨,有兼并重组主体资格煤矿86处,但煤矿资金缺乏、涉法涉诉、矿界重叠、证照办理等深层次问题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资源利用率低,装备及安全生产水平不高,缺乏大矿支撑。集群发展有差距,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层次较低、重点产业链条不长,除了以兴仁登高铝为龙头的煤电铝产业集群、以义龙振华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外,其他产业还是孤立的企业,生产成本较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平台作用不给力,开发区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功能不完备、职能定位不清晰,园区工作力量薄弱,工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工业厂房闲置率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二)新型城镇化方面

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全州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资金因银行融资渠道收窄且偏向收益类项目,城市道路等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项目难以筹资建设,全州实施的103个省级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缺口资金达73.48亿元,城镇“三改”进展缓慢。项目谋划水平不高。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不够,好项目、大项目、收益类项目不多,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筛选、评估论证不足,造成项目、争取资金十分被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弱。城镇产业支撑不足,城镇“三改”与城镇产业发展有机衔接不紧密,产业配套不到位,产业聚集度不高,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弱,对吸纳就业贡献较大的服务业培育不足。

(三)农业现代化方面

特色优势产业提升不够,产业融合发展力度不大,优势单品不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不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条不长,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短板较多,农机装备及农业机械化水平及社会化程度不高。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强,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及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不配套,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不够有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仍然小、散、弱,产销对接、冷链物流及相关配套保障不到位。

(四)旅游产业化方面

旅游核心竞争力不强,缺乏具有引领性的龙头企业带动,旅游经营主体少,经营规模不大,整体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升。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基础性人才、专业性人才缺乏,旅游规划、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总量不足,难以满足旅游产业化发展需求。旅游项目谋划不精,旅游招商力度不大,未能引进百强旅游企业。

加快推进黔西南州“四化”进程,应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的“政策眼”,紧扣“四化”推进中的问题和短板,精准发力。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按照“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加速重大项目推进、壮大核心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工作思路,扩张总量、调整结构、增强实力,提升工业企业的整体水平。

1.夯实能源发展基础。实施“科技入黔”,加强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一是推进煤炭高质量发展。通过不断升级煤炭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普及大型煤矿井下千兆、万兆工业环网工程,推进5G在煤炭行业的应用,不断升级生产集控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工业视频监控设施等硬件条件,推进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加大投资建设抽采利用工程和配套管网、生产抽采利用设备,努力实现煤矿瓦斯抽采产业化利用、规模化发展,促进煤炭安全生产形式稳定好转,提高煤炭供给能力。二是推进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为依托,推动风能、光伏等新能源有序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加快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探索融入川滇黔桂水风光综合基地建设。三是构建科学的能源供应系统。以能源互联网为基础,加快推进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煤碳等行业智能化进程,构建多种能源协同、源网荷储协同、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规划建设与运维管理协同的能源供应系统。

2.做优工业园区平台。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园区5G网络、光纤城域网扩容升级改造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安装在线监测设施并联网运行,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完善“智慧金州”平台,完成平台数据支撑系统、数据管控系统、各行业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化工业园。二是构建能源大数据云平台。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统筹规划理念,建设包含地上能源供需、近地表地下综合管廊及综合体、中浅层水文地质系统、中深层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大数据云平台。三是创新搭建能源发展“生态圈”。搭建能源与企业、能源与交通、能源与家居、能源与市政等生态圈,延伸能源系统综合服务范围,提升终端用能体验与大众参与度,构建能源与城市和谐共生的聚合体,从而实现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资源及电力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变化和发展前沿,推动基础材料向新材料领域提升转化,加快现代能源、新型化工、特色轻工等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化工和装备制造产业。依托洒金工业园,引进电动汽车制造业、组装电厂供应商等配套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和发展以装备制造及维修服务为重点的航空航天产业。二是全力打造铁合金产业集群。依托安龙县的电力优势,围绕金源铁合金项目,加快铁合金产业集聚,重点引进锰系基础材料冶炼加工龙头企业,引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技术,推动锑、黄金、煤矿等行业转型升级,引导铁合金企业向安龙、兴义清水河威舍等区域集聚。三是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电池材料和锰系材料领域,依托义龙新区振华新材料锂离子电池产业基础,围绕石墨烯电池项目发展其上下游产业链,引进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绝缘材料、电池封装等企业,加快发展石墨烯、碳酸锂、磷酸铁锂、汽车动力电池等新材料,加快推进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不断延长锂电池产业链,努力打造产业集群。四是全力打造铝产业集群。依托地方电网低电价优势,以兴仁登高铝业为基础,重点发展阳极碳素原料及铝基合金板带材、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用铝、轻量化节能交通循环装备用铝、航空航天高精铝铸件等铝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原铝就近就地转化率,推进铝及铝加工全产业链集群发展。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聚焦城镇“三改”,增加住建领域各项投资,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推动全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升城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1.加快推进城乡协同发展。一是深入实施“城市带动”战略。树立全域规划、全域发展的理念,加快城市中心、城市核心建设,着眼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谋划发展一个具有区域联动辐射力的城市群和谋划一批能够辐射乡村的中心城镇。二是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坚持把城镇与乡村贯通起来,聚焦制约乡村发展的突出短板,加快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构建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末梢的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建成城乡互联互通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三是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实施农村教育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提升“三个工程”为抓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重点推进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社区综合服务设施6项建设任务。特别是在国家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大背景下,加快建设综合性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设施是必然选择。

2.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进度。一是加大城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从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入手,加快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绿色城镇及城镇道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进一步推动城市扩容提质,提升城市建设品位。二是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城镇建设智慧化行动,建立全链条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发展绿色交通网络,健全城市运行安全评估机制,提高城市数字治理能力,扩大数字服务场景应用,提升城市产业创新集聚功能,建成数据开放共享、群众全面感知、活力充分迸发的智慧生态,使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数字惠民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三是加快绿色转型。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推进城市生态修复。

3.加快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一是深入实施城乡发展均衡化行动。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争取新增城镇人口纳入中央财政“人钱挂钩”相关政策支持,提升核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功能,增强社会保障综合能力,基本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普惠,城乡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二是扩大养老育幼服务供给。优先发展社区养老、托育等服务,大力发展社区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安全、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创新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保障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三是提升城市社区就业承载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紧扣就业优先、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城市、农村不同需求,大力提升城市社区就业承载力,着力补齐农村地区服务短板,确保管理服务有效覆盖常住人口[4]。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聚焦耕地、种源和产业,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做精做长重点产业链条,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守好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用好“将符合条件的园地、灌木林恢复为耕地,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机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山地适用小型农机研发推广应用工程以及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二是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围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特色优势杂粮、优质稻推广,全面推进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2.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一是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十大农业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二是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黔西南州的资源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大湾区总部+黔西南基地”“大湾区研发+黔西南种植”等合作模式,通过粤黔共建合作产业园区的方式,构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3.做精做长重点产业链条。一是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价值体系。科学谋划,努力打造集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生态链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产业价值体系。二是建设绿色产品供应基地。将黔西南州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等联合起来,形成产业联盟,并推动各大商超展销黔西南州的农特产品,努力将黔西南州建设成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从而推动“黔货出山”。如,黔西南州最大的一家农特优产品交易市场在大亚湾区落户,主要展销全州各县(市、新区)新鲜、绿色、生态、优质、无公害的特色产品。三是延长重点产业链条。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发展模式,建设水平比较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努力实现机械化生产和产业链条化发展,努力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如,安丘“沃华模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安丘作为我国大葱的主产区,全年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大葱产业链条化发展成为产业必需。山东沃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安丘大葱种植优势,通过对农业理念的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工厂化生产,融合化发展”为模式的大葱产业化种植、社会化服务新路子。为进一步加强大葱全程机械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辐射力度,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该公司目前分别在安丘市郚山镇、景芝镇、“安丘农谷”项目区,建有三处标准化、智能化、现代化大葱育苗工厂,年育大葱苗量可达17亿株,年服务大葱面积可达5万亩,客户覆盖本地,辐射全国。黔西南州可以借鉴该模式,创新农业发展理念,走出一条以“工厂化生产,融合化发展”为模式的山地特色产业化种植、社会化服务新路子。

(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

聚焦黔西南州特色,重点培育旅游产业化市场主体、升级旅游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和科学谋划旅游项目,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提升。

1.打造一批精品景区。一是做优做强旅游景区。创建万峰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4A级景区县(市、新区)全覆盖,提升国际山地旅游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州内民俗、名人故居等资源(如,升级完善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龙博物馆、打造本土名人故居等),努力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如,兴仁市在改造完善放马坪景区基础上,升级打造鲤鱼坝景区、海河战斗遗址、县域名人故居等,使全州各县域建立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的旅游路线,更好地留住游客,切实推动旅游产业化,提升旅游影响力。二是努力打造特色景区。牢牢抓住民族特色和山地特色,努力争取民族村寨、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发展建设项目,打造具有黔西南特色的精品景区。三是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持续推进州级、省级乃至世界级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慢旅游。

2.培育一批优势业态。一是积极发展民族、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品牌。二是加快优秀文化和旅游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培育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增加旅游及相关产业的产值[5]。如,通过“旅游+文化”,培育喀斯特地质研学、石漠化治理科普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申报一批国家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通过“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特色食品产业,把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通过“旅游+康养”,开发旅居康养、避暑康养、温泉康养、田园康养等项目,发展“住、养、医、护、康”全链条康养产业。努力实现境外省外游客显著增加、过夜游客规模显著增加、旅游购物消费水平显著增强,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大数据、大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业态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繁荣。如,以方便旅客为主,景区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定制旅游线路模式,根据游客需求提前定制旅游线路,提供集交通、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订单式、一站式服务,全力打造价格亲民服务高端的旅游品牌。

3.推出一批旅游线路。充分利用黔西南州的自然资源、景区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和红色资源,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一是重点打造一批喀斯特自然风光旅游线路。如,万峰林——双乳峰——董箐——花江峡谷大桥(山区桥梁世界第一)。二是重点打造一批“自然+文化+产业”的旅游线路。如,A级景区——布依古寨——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示范点;
马岭河峡谷——晴隆24道拐——阿妹戚托小镇——普安江西坡茶园;
万峰林——望谟卡法村——望谟港(蔗香港)——蔗香青柠檬产业园;
安龙招堤(根据季节安排,包括皇宫博物馆、十八学士墓等)——兴仁市放马坪景区——薏仁米产业园等景区。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少数民族节日游。利用黔西南州的民族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当地民族特色,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节日游。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县(市),开展大型民族活动,吸引各方游客。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四化旅游 田野里,丰收忙乡村地理(2021年3期)2021-11-19黔西南州 黔西南州委老干部局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暨第四季度集中学习研讨会晚晴(2021年12期)2021-01-10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当代贵州(2019年41期)2019-12-13旅游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商(2016年33期)2016-11-24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中国火炬(2014年11期)2014-07-25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09年18期)2009-08-31

推荐访问:黔西南 对策 进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6/60792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