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聚集区:助推贵阳市和贵安新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同江 龙茜

1贵州医科大学医药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贵阳 550000

2 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 贵阳 550000

3 贵州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贵阳 550000

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者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曾在《变革中国》中指出,“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个缺陷,即缺乏思想市场”①所谓智库思想市场,是指从事公共政策思想生产的知识分子与其需求方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思想商品交换活动。供给方是智库,需求方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群体、社会公众。“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1]。新的历史时期,以发展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贵安新区拥有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基建”及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三大叠加机遇②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贵阳市和贵安新区拥抱世界、走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平台;
贵阳市、贵安新区的融合发展,体现了贵州省省委和省政府推动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同时也有利于贵阳市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放大辐射带动;
新基建为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然而,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安新区又面临产业基础弱、要素聚集度低、科技创新和智力支撑不足、本地智力资源不能有效激活、区域竞争优势不足等短板问题,亟需寻求突破。为了在未来城市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打造智库平台成为贵安新区引进外来高端人才、应对城市战略竞争的必然选择。智库聚集区是以智库机构为内核,同时吸引区域的大学、研究所以及其他企业研究机构形成的思想集群[2]。智库聚集区所具备的智力触发与知识辐射特征,有助于促进区域发展向“内生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也有助于实现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动产业链延伸,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目前,位于贵安新区的花溪大学城所形成的高校智库聚集和人才集中的智力优势为贵阳市、贵安新区智库聚集区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贵阳市、贵安新区应在此基础上,完善智库体系,打造以政策咨询、技术服务、创新实验室等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智库聚集地,吸引和聚集高端人才,形成智力高地和开放高地,带动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

2.1 智库聚集区有利于提升贵阳市、贵安新区区域竞争力

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或生产要素的竞争,更是思想文化、发展战略、软实力和巧实力、学习力与思考力的竞争。近年来,面对社会转型中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国家对智库功能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中国智库迎来发展春天”的共识。智库建设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方而言,拥有高水平智库是区域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地方智库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紧密的正相关[3]。然而,智力支撑弱是贵州实现跨越式增长的短板。高等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研究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呈现东高西低、空间分布呈现东中西内部高低交错态势。其中,北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最高,其次是上海和江苏,山西、内蒙古、贵州、云南、海南、西藏排名最低[5]。在国内高校百强智库名单中,东南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智库数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贵州省高校智库进入百强名单(《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CTTI)2018 年度高校百强智库》)数量为零[6]。总体而言,贵州省面临科技人才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领军人物和创新性团队匮乏。这对于将大数据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贵阳市和贵安新区来说是极大的劣势。尽管在技术蓝海面前,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省会城市第三梯队的贵阳,与智力较为密集、科研实力较强的其他一线城市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在科技创新的角逐中,贵阳市、贵安新区若想要通过抢占科技制高点而极大地扭转其地位和影响力,则必须以提升区域智力密度和水平为抓手,培育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为主攻方向。

表1 全国2021 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对比Table 1 List of 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ing comparison by region in 2021

与广西、云南等周边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区位优势的省份相比,贵州省属于内陆型省份;
与毗邻的成渝城市群相比,以贵阳市、贵安新区为核心的黔中城市群经济实力和体量有待提升。在贵安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过程中,以大数据产业为主导的贵阳市和贵安新区,理应聚集高端生产要素,全方位构建“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③在创业生态系统内,有五个重要群体——企业家、风投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大公司、政府机构,它们所做的贡献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各地的市场都在追求这一模式。”,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实力与话语权,提升黔中城市群的发展能级。截至2019 年年底,贵安新区全区组织机构共有超5,000 家,互联网领域为2,896 家,占全部组织机构比重已超50%[7]。但是,随着贵安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贵阳市、贵安新区同城化发展加速推进,贵安新区在大数据开发应用、大数据产业合理化高级化、大数据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方面的诸多痛点、难点问题愈发显现。而“智库产业”的提前谋划和布局,正是加快贵安新区大数据发展的有力举措。

2.2 智库聚集区有助于贵阳市、贵安新区产业升级转型

超强智库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第一,智库能够针对国家战略制定、区域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8];
第二,完善的智库服务能够优化“产学研资”对接,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技术、信息及资本的结合效率;
第三,科技创新智库以科技为基础,促进科学技术向社会需求转化,有效地提升政府科技政策制定、产业行业规划以及企业决策预判的科学化水平。西方国家在传统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极为重视科研、信息、行政、管理、投融资服务等软实力的建设。例如,美国北卡三角科学园区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在软实力方面,建立了科研三角基金会、北卡微电子研究中心、北卡生物研究中心等机构,并且为园区提供完善的科研、行政、管理、金融等服务,极大地提高园区的服务水平。国内部分领先城市也十分注重高等院校、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中心、实验室、国内外一流研究机构分部等科技智库的建设。例如,2015 年深圳120 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深圳产业园区发展促进会,通过“四平台一智库一基金”的功能架构,帮助政府加强园区统计、评估及规划、集聚园区,探索园区管理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模式。为将优势传统产业推向研发、设计、品牌、总部等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深圳自2017 年起实施了包括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等的“十大行动计划”。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还出台了“鼓励创新智库发展的办法”。例如,江苏省建立了智库交流平台“江苏智库网”,提出要打造“智库苏军”品牌,更好地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2019 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省科技创新智库的暂行办法》,提出重点联系和鼓励发展一批省科技创新智库;
2018 年,山东省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科技创新智库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青岛市科技创新决策咨询体系。

2.3 智库聚集区能有效激活花溪大学城智力资源

众所周知,大学是盛产人才资源与智慧资源的沃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性力量。对于拥有高等教育集群效应的城市来说,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位于贵安新区的花溪大学城是贵州省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对于打造“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智库本身具有的问题导向、决策咨询、协同创新、情景应用等研究范式,必然推动高校研究机构组织结构调整和职能使命重塑,从而助力高校智库、社会智库、官方智库等各类智库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建设有利于促进贵阳市、贵安新区高校智库发展。高校智库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内部集聚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蕴藏着丰富的智力资本,而这些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资源[9]。花溪大学城有6 所本科院校,以及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6 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独立学院及高职院校。据不完全统计,各院校智库性平台或组织有280 个(其中,贵州大学65 个;
贵州师范大学48 个;
贵州财经大学47 个;
贵州医科大学30 个;
贵州民族大学29 个;
贵州中医药大学31 个;
贵州理工学院30 个)。随着贵州省情的变化,有些高校根据贵州全省发展战略的需要,又相继成立了特色的智库,例如,贵安新区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贵州大学)、贵州省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科学研究院(贵州民族大学)、多彩贵州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贵州民族大学),有效地扩充了花溪大学城高校智库的数量和规模。然而,花溪大学城高校智库也存在跨学科知识交流不足、研究成果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低、评价机制陈旧、评价制度缺乏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打造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有利于激活高校智库资源,完善贵州省智库体系。

2.4 智库聚集区能助力外来中高端人口流入

具有人才优势的城市才有行业未来。以智库为载体的软实力提升能够助力城市有效整合高端人才的智力资源。在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建设背景下,贵安新区必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格局和上升通道,才能在区域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而这些设想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尤其是外来高端人才。根据《贵州人才发展报告(2013)》,当前贵州人才发展存在“五大劣势”,即人才总量小与素质低并存、培养能力弱与水平低并存、投入不足与渠道单一并存、结构不合理与分布散并存、效能低与贡献率不高并存。贵阳市、贵安新区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面临人才不足的问题;
贵阳市、贵安新区先行先试发展大数据,要始终牢牢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补齐人才短板,而以智库产业集群示范区作为空间载体吸引高端人士,则是聚集高端人才的首选。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平台为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界人士施展才华提供土壤,给创新创业者带来机会。

2019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促进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凸显了省委、省政府加快打造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的决心。贵阳市、贵安新区城市融合发展必定涉及区域关系、协同治理、体制改革等课题,这些课题均需要高端智库作支撑——通过构建智库产业集群,推动城市融合发展,引领产业聚集化、城市融合式发展。智库聚集区将着眼于贵阳市、贵安新区两地的具体实际,围绕城市融合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问题,开展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实现产、城、人、文融合的科学化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就极为重视智囊团的作用,我国历史上形成的智库制度或智囊机构,如门客、谋士、师爷、幕僚、言官、谏议大夫以及翰林院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君王决策的可行性[10]。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智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智库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通道。然而,贵州省智库发展还存在智库体系不健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与渠道缺乏的问题。特别是社会智库发展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有研究显示,目前贵州省共有各类智库73个,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科协系统等机构[11]。作为较早进入贵阳的社会智库,贵阳创新驱动研究院自2014 年以来发展势头强劲。但是,与北京、上海、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社会智库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和质量均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22 年10 月,贵州省仅有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贵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高端智库3 家智库入选了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ink Tank Index,CTTI)目录。在国家大力倡导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未来贵州智库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很大,省会城市贵阳应率先打造省会城市一流智库,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智库平台聚集高端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贵阳市、

贵安新区智库聚集区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建设和完善智库体系,采取“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使聚集区服务于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的区域战略部署,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基石,为建设贵阳–贵安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4.1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1+1+6+N”智库体系

4.1.1 智库体系 “体系”包含“个体、整体、联系、秩序、作用、系统”等关键因素,将“体系”概念应用到智库体系建设中,可将“智库体系”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圈层或链条,圈层和链条中的不同个体处在不同的行政层次或地理区域,彼此之间以特定的秩序和方式发生联系[12]。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智库体系的三大维度,即智库主体(党政机关、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社会智库)、智库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课题研究平台、成果转化交流平台)以及智库要素(智库研究人才、研究经费、各类课题、研究成果等要素实现跨界合作、协同创新),并认为构建完备的、高效的地方新型智库体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类智库共同参与,并从横向(不同性质)和纵向(不同层级)上对智库体系进行了分析[13]。实际上,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智库体系的课题[14]。目前,江苏、山东、四川、陕西、广西、河南等省份均出台了推进智库体系建设的政策文件,着力构建较为完备的智库体系。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加快智库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4.1.2 强化顶层设计 新型智库建设是崭新工作,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贵州智库体系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智库制度尚未形成、市场化程度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政府与智库之间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产品不对路等问题突出,亟需进行整体统筹规划,有效整合智库资源。尤其是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打造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亟需疏通行政壁垒、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梗阻。第一,起草形成符合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发展实际的实施意见,明确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成立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等。第二,成立贵阳–贵安智库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孵化企业和项目。可以借鉴浙江大学“百亿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相关经验和发展模式。第三,制定智库发展规划,规范和引导智库建设。统筹新型智库建设,实现各类智库有效联系和对接,加强分类指导,规范智库建设,推动各类智库共同、均衡发展。建立引导性智库建设标准,引领和规范智库建设的方向、内容和模式。第四,开展智库评估工作,以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机制,以提升各类智库价值感、认同感和位置感。

4.1.3 打造“1+1+6+N”的智库体系 着眼于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的实际,打造一个以智库理事会为统筹、智库联盟为协调、6 类智库建设为主体、若干个具有专业性和地域性的智库的“1+1+6+N”贵阳–贵安新型智库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立省级层面的贵州省贵阳–贵安新型智库理事会,统筹协调处理事关贵阳市、贵安新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性、长远性、跨地区跨部门的重大问题,同时发挥好议事机构职能,精准服务党委和政府大局,统筹贵阳市、贵安新区社科力量,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借智借力服务贵阳市、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
第二,成立贵阳市、贵安新区特色新型智库联盟,联盟下设秘书处,负责协调处理各类智库建设具体业务工作;
第三,壮大智库数量和规模,形成“党政部门智库、社科院和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智库、高校智库、科研院所智库、社会智库、企业智库”六大智库体系的发展格局。基于贵阳市、贵安新区社会智库数量不足、高校智库作用未能有效激活的现实,贵阳市、贵安新区应大力引进发达地区中高端智库,同时培育地方智库,完善智库体系。一要大力引进中国金融40 人论坛、中国经济50 人论坛、“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综合影响力大的智库设立分支机构,快速弥补贵州智库人才和智库建设经验的缺陷;
大力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设计、工程研发等体现大数据特点的科技类智库机构,推动和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实现贵州“智造”转型。二要加快发展本地社会智库。社会智库具有视角更多元、机制更灵活、渠道更国际的特点,具有其他类型智库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应鼓励贵州社科研究领军人物创办社会智库,放宽准入条件,在民政部门社团法人登记及工商注册登记上给予便利,争取在几年时间内培育出3~5 家有影响力的社会智库。三要支持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建成具有开放视野并且研究方法和制度先进的新型高校示范智库,进一步提升高校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的支撑作用。第四,结合贵阳市、贵安新区区位优势、地域特色、发展需要及国家赋予贵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生态文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民族研究、城市高质量融合发展、大数据研发及应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贵阳–贵安特色的专业型智库。

4.2 完善运行机制,搭建智库交流平台

4.2.1 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2013 年9 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凡属智库提供的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调研数据等,均可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和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应鼓励政府与智库之间加强沟通联络,探索智库机构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第一,落实党委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建立党委和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15]:一是界定购买范围;
二要规范购买操作流程,健全运行机制;
三要设定服务标准,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例如,可让第三方机构对社会智库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16]。第二,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建立合理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通过信息通报、联合调研、数据共享、座谈调研等形式完善“信息资源供给侧”,以及时、有效的信息供给来保证智库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作为服务的提供方,智库机构应着力完善研究团队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4.2.2 搭建交流协作机制 第一,建立政府与智库双向沟通交流机制。智库可通过读书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政策研究部门工作者、基层实践干部参与有关社会经济问题的课题研究、重大方针政策贯彻实施情况的研讨。可通过派遣、挂职、培训等形式,给智库研究人员创造机会到党政机关部门或基层业务部门交流工作,政府部门也可以派遣官员到智库机构挂职或兼职。第二,搭建智库机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智库产业的网络互动氛围。支持和引导贵阳市、贵安新区各类智库开展经常性、多层次、专业化的学术交流(论坛或会议);
成立协作性的平台或组织,鼓励各类智库间开展交流与合作;
引导高校智库改革治理结构和方式,提升智库服务管理水平;
筹建“贵州社科智库网”,发布各智库机构立项结项等信息、政府及企业的决策咨询服务需求等采购信息。要有效发挥贵州省社科联在新型智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其联研优势,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展研究、协同攻关,为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2.3 建立成果转化机制 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应用,建立成果转化机制。首先,科技智库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政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以及委托研发、中试车间等,实现科技成果提供者与使用者的即时互动,缩小科技研发与转化的距离。其次,鼓励科技智库加强科技交流,实施科技智库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计划,推动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鼓励智库机构在企业、产业园区、中小企业和县(区)建立工作站或服务站。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优先向贵阳市、贵安新区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推介、转移科技成果,中小微企业可以享有优先权。

4.3 增强智库“生产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在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指引下,经过多年发展,贵州产业体系虽然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但已经呈现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的初步趋势。2018 年,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突出山地特色,用好山地优势,创新推进贵州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贵州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中指出,数字经济和智能产业、山地大健康产业、山地与民族旅游产业、山地高效精品农业、绿色清洁能源产业、精细化工与特色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与军民融合产业、山地特色优势产业等八大产业与现代产业体系七大特征契合度较高,可以作为贵州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发展产业,并提出了“以‘贵阳·贵安’现代产业核心区,构建贵州省‘一核两带三分区’的区域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同时,《研究》也指出了贵州省现代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即产业特色彰显不足,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压力大,跨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缓慢,科技创新能力弱,产业发展人本性体现不够,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的协同性待提升,等等。就贵安新区而言,现代产业框架已经搭建,但产业整体仍处于培育阶段,人流、物流、资金流有效聚集不足。2020年年初,贵阳市提出要加快建设“一城一带”,打造贵阳市、贵安新区协同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贵阳市、贵安新区可以借力智库,创新探索“智库+产业”模式,做大、做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基石,实现智库、产业的多赢格局,为建设贵阳市、贵安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4.3.1 探索“智库+产业”模式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智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智库作为精英人才的聚集地和智慧成果的生产者,其创造的知识资本理应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智库+产业”模式能够促进区域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服务链。“智库+产业”模式的内核(即第一层)是智库专家或智库学者;
第二层是与智库相关的、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直接商业形态,主要表现为相应的咨询机构、策划机构、设计机构、事务所等现代服务业;
第三层是各类智力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包括第一产业中的现代高端示范农业、第二产业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创新“智库+产业”模式的目的是让顶层设计,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聚集到一个平台上,发挥协同作用。整个过程中,贵阳市、贵安新区官方应将智库发展作为两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根据智库主体的不同性质和任务,建立适应不同智库主体创新环境的配适,打造各类智库发展的体制与政策环境[17]。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智库平台汇聚政府、智库、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媒体和国际多双边机构等,形成一个跨界的综合平台,对于不断涌现的新技术、产品、标准和品牌进行集合式顶层设计,助力贵阳市、贵安新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4.3.2 完善运行机制 作为贵阳市、贵安新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贵阳–贵安智库聚集区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原则,明确各类参与主体的定位以及与其他主体如何进行良性的互动,打造“政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完善运行机制。一是出台支持政策,搭建贵阳–贵安智库产业发展及生活配套平台,吸引各类研究机构、科技公司、团体组织、专家在聚集区“落户”,加快人才和产业聚集;
二是引导智库机构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政策创新,积极拓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以及新模式,全力推动贵阳市、贵安新区协同融合发展实现大突破;
三是设立“产学研”联盟,鼓励智库和企业加强合作,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有效回应企业的各类创新创业需求;
四是大力培育中介组织,有效发挥其在科技成果交易、成果评价、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助推器作用,为各类智慧成果提供保障措施,加快智慧成果转换为生产力。通过上述主体之间的互动,最终形成链条化运作的“产学研”技术联盟,实现以“智”而制、因“智”而兴的产业核心竞争能力,为贵阳市、贵安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和能量[18]。

4.4 加强智库品牌阵地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智库“影响力”

立足贵阳市、贵安新区地方特色,在定位、形象和载体[19]方面做强智库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本地区、本领域科技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专业智库,提升影响力,形成高端咨询品牌。贵阳–贵安社科类智库要按照国家赋予贵安新区的三大定位(即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立足贵阳市、贵安新区融合发展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实际,根据两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社会风俗、经济发展、人才智力等因素,着重在交通互联、产业协作与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公共服务、社会与环境治理、文化互融、数字经济、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黔中城市群崛起,以及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展开智库研究,提出政策方案,打造具有贵阳–贵安独特标识、贵阳–贵安气派的新型智库体系。科技类智库要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加强大数据、生物制药、信息技术、清洁能源、精细化工、高端装备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体现贵阳–贵安的科技特色。

加强智库载体建设,着力打造知名论坛、品牌刊物和重点基地,营造智库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各类智库提供形式多样化的产品。第一,要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重点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公园城市、智慧城市、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战略、大数据分析与挖掘、阳明文化、山地高效农业等主题,打造一批体现地域特色的高质量论坛或峰会。第二,打造智库品牌产品,包括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等方面的期刊、蓝皮书、网站栏目、社交网络等。结合区域特点,重点打造反映智库研究成果的专业刊物,发挥其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的重要载体功能。第三,和国内其他跨区跨市的新区一样,贵安新区面临行政区协调问题,为消除体制摩擦损耗、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应面向区(县)等下级行政单位延伸智库网络,形成新城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以扩大智库影响力。

智库聚集区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智力高地、开放高地。构建智库聚集区对贵阳市和贵安新区实现同城化发展具有十分重大且紧迫的现实意义。贵阳市和贵安新区要通过借力智力资本,构建多元智库体系,搭建智库交流平台,实现人才集聚、政策集聚、产业集聚、资源集聚,进而实现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猜你喜欢 贵安贵阳市智库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9期)2020-09-23民居智库中华民居(2020年4期)2020-09-21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校园英语·上旬(2019年2期)2019-04-08中政智库“五朵云”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20期)2018-10-16中政智库“五朵云”领导决策信息(2018年23期)2018-09-27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奋进贵安当代贵州(2017年26期)2017-07-18贵安新区:“低冲击开发”建新区当代贵州(2015年1期)2015-06-15贵安新区:6月13日举行创客创业大会当代贵州(2015年23期)2015-06-13定格美丽贵安当代贵州(2015年18期)2015-06-13

推荐访问:贵阳市 高质量 助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09/60921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