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东西方游戏文化融合发展探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汪 樱

(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82)

“第九艺术”作为最年轻的艺术文化,正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让更多人体验到电子游戏特有的艺术魅力。2011年,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正式宣布“电子游戏是一种艺术形式”,大法官安东尼·斯卡里亚宣称应当由《第一修正案》对电子游戏作品进行管理,这促进了电子游戏的快速发展。起初,“电子游戏”在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进行了广泛讨论,并形成了很多较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有新闻工作者将电子游戏作为一种艺术文化进行研究。虽然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说法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说法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相较而言,将电子游戏认可为体育竞技范畴的道路则更加漫长。从1981年美国雅达利公司第一次公开举办电子游戏赛事开始[1],到2021年电子竞技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被亚运会和奥运会认可,电子游戏一直伴随着各类电竞赛事的共同发展和进步,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佐证了电子游戏天生所具有的“竞技”属性和较强的文化认同。然而,尽管“第九艺术”发展迅猛,发展方式也愈发多元,但其作为文化属性的艺术形态仍然面临一些发展局限,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多元文化的互鉴与融合,从而阻碍了其发展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通常情况下,“第九艺术”与“电子竞技”都可以代指电子游戏,前者强调游戏的表象和表意系统,注重其媒介特点和叙事方式,后者则强调游戏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旨在通过高水平的电子竞技来激发人的潜能和训练人的能力。与此同时,前者注重游戏玩法和风格上的探索与创新,后者则注重可操作性和可玩性的无限提升。

在传统的西方文化中,游戏常因与强烈的感官刺激相结合而带有浓厚的竞技色彩。如Pong与Tennis for two作为早期的电子游戏,呈现出很明显的模拟体育竞技的特点。而电子游戏在开发中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优质战斗体验的探索上,设置了以服务器和地区等为依据的多种划分范围以及等级和胜率等不同指标的排行榜,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和实现对其他玩家的超越成为西方游戏传统的核心命题。同时,无论是用户之间还是用户与主机之间,“对战”性的竞技文化都成为相当重要甚至核心的元素被理解运用,并不断地被不同的方式所诠释。

与西方的竞技游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更强调游戏的技能伦理和“天人合一”。孔子与庄子都曾提出过“游”的概念,如《论语·述而》中所述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一般被解释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和数6种技能。在礼乐制度赋予了“六艺”以等级差异的规则下,“游”在强调对技能熟练掌握的同时就包含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技能伦理,即在有规则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自由发挥;
而庄子的“逍遥游”则更加强调顺从“天道”,即符合自然规律。无论“游”所遵循的规则是天道还是人伦,中国古典哲学中对其的阐述都包含“游刃有余”的含义,认为高自由度是完善游戏体验和发挥游戏功能至关重要的构成部分[2]。周代出现的“象戏”是最早具有游戏雏形的活动之一,这是一种基于军事理论的对礼制的模拟,也是象棋的前身[3]。象棋被归纳为君子六艺之一,是中国游戏的典型代表,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的游戏传统。弈棋之所以被称为“艺”,一方面是因为棋类规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军事政治战略的化归,包含强烈的竞技思维;
另一方面,下棋可视为是一种对棋手思维和决策能力的训练活动,在弈棋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方法策略、复盘探讨以及人际关系都是该“艺”的重要产物,其意义甚至可能超过游戏的胜负本身。进一步讲,在棋类的民间普及过程中,伴随着技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如《竹香斋象戏谱》《桔中秘》和《寄青霞馆弈选》等,这些著述不仅记载了可以作为“游戏攻略”的棋谱,还有诸如棋手小传、歌诀甚至攻守原理的学理探究,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4],也揭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游戏传统。

综上,中西传统文化对游戏文化的本质理解具有一定的同频性,虽然不同文化形态的“游戏”追求和精神感知促进了各自“游戏”形态的文化属性与特殊文化追求,但两者间仍然存在着互动互融的前期基础和更多可能性。但由于认知上的局限,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对待游戏的态度迥异,甚至呈现出不可弥合的文化发展状态,这或许是当前中国“第九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中西文化资源整合及中华文化精神阐发的根本原因。

由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率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产生,因此西方在互联网和电子游戏领域占据了话语体系的主导地位,这也确定了游戏研究领域的基本范式。对于20世纪最后十年才接入互联网的中国而言,电子游戏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和完全陌生的舶来品。无论是最先接触互联网诞生了诸多优秀主机游戏的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还是中国大陆,很多以开发“中国游戏”自居的本土游戏公司仅关注美术和音乐等外在元素的中国化,在玩法上却仍然模仿欧美成熟的游戏机制,忽视了对自己民族特色的挖掘,缺乏符合自身游戏传统的电子游戏开发。

电子游戏是现代科技和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强调文化发展的竞技感、科技感和操作体验。近年来,中国的电子游戏已经实现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发展,如在国内模拟经营类游戏《江南百景图》中,玩家可以通过经营规划将百废待兴的城市建造成为独一无二的“江南”,游戏中所追求的不仅是获得更多金币、解锁新地图和抽取新人物所得到的竞技成就感,更是在规划城市过程中能够展示自己策划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满足感。《江南百景图》社交系统的设置和超话的持续活跃为玩家交流与分享自己的城市布局提供了支持,某种程度上呼应了中华民族重视个人生成性叙事记载分享的游戏传统[5]。以《江南百景图》为代表的部分国产游戏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精良的美术设计、与历史故事的结合以及与线下活动和景点的巧妙联动等。诚然,游戏传统并不是一个游戏类型在一个民族国家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但对于追求具有民族特色本土游戏的国内业界而言,认识电子游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格局和形成原因十分必要,应极力避免对成熟游戏模式的一味模仿和对互联网媒介的“削足适履”。

需要提出的是,玄幻小说为“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营养,对“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网络玄幻小说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它以网络传播为途径,通过网络发表、图书实体出版以及报纸期刊刊登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受阅人群逐步扩大,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受作品质量等方面的局限,特别是缺少人文性元素导致小说很难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第九艺术”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一定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历史或神话故事、中国风的场景和音乐以及历史事件背景和文言语体等都可以增加“第九艺术”中中华文化的厚度,进而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向价值探讨。无疑,中国本土“第九艺术”的发展仍然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

对大多数人而言,“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还属于新兴事物,任何新生的事物从出现到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关键是如何结合时代语境,辩证地看待电子游戏中的中西文化关系,最终促进电子游戏实现更高的社会价值。

(一)推进电子游戏制度改革,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推动具备较好市场基础的“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项目建设,优化发展机制,鼓励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推进多部门合作的体育产业工作协调机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升服务水平。结合不同项目的运动特点和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修订标准,将智能化、数字化和娱乐化元素融入其中。通过探索运动项目规则的变化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进而实现该项运动的文化包容性、发展持续性与时代兼顾性。

(二)增强“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要素的娱乐功能属性

将娱乐元素融入电子游戏核心要素,增强大众性、时代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吸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参与游戏。一是提升消费者整体体验水平,满足玩、吃、秀和购等多元需求。二是将东西方一些契合度较高的娱乐文化元素融入“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的大平台,加强创意设计,增加更多互动性较强的娱乐元素或环节。三是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行为,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与玩家进行互动,建立及时高效的消费需求反馈机制。

(三)大力发展“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文化产业

加强中西电子游戏产业互动,引进西方电子游戏文化产业的先进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扶持国内媒体影视、电子表演、电子文创和电子竞技等新兴产业,扩大电子竞技的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高校和金融机构有效对接,鼓励设立各类“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产业孵化平台,培育高品质的且有影响力的产业众创空间。不断强化政策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电子体育娱乐发展平台,推进电子体育赛事的制播分离,积极打造国家电子体育传播平台,引导有条件的地方电视台创办电子体育频道,增加电子体育节目。鼓励发展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和手机App等电子体育传媒新业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电子体育新媒体平台。积极打造电子体育文化创意园区、电子竞技小镇、电子体育影视基地和体育娱乐主题公园等各类电子体育娱乐载体平台。

(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游戏品牌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潜力,坚持中国特色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国民参与电子体育活动的欲望和热情,促进电子游戏运动的普及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优秀文化,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但要避免电子体育的过度娱乐化倾向。电子体育与娱乐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过度娱乐化将会造成电子体育价值的扭曲,进而影响“第九艺术”的健康发展。因此,要积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体育形象,打造具有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的电子游戏品牌。提倡诚信经营,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电子游戏市场监管,发挥媒体监督作用,促进电子游戏健康发展。

总之,“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的快速发展是时代前进的必然需求,这既是对传统电子游戏的传承创新,又是现代社会满足人民大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路径。但随着多元文化的深度发展,盲目嫁接和不切实际的扩张发展必然导致“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的恶性循环。因此,只有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科学完备的制度,整合文化资源,从东西方游戏文化中汲取优质资源,加强东西文化间的互通互融,加强后备人才资本积累,才能使“电子竞技”与“第九艺术”获得更优质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电子竞技游戏 数学电子游戏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9期)2022-11-20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4期)2022-10-21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4期)2022-10-21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年5期)2022-06-05互联网的未来:电子游戏产业也有元宇宙野心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以山东大学为例">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电子竞技研究
——以山东大学为例灌篮(2019年34期)2019-11-25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数独游戏初中生学习·低(2016年10期)2016-11-25疯狂的游戏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推荐访问:探析 东西方 电子竞技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0/60949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