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小强,戴宝成

(1.甘肃省泾川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甘肃 泾川 744399;
2.泾川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泾川 744399)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1]。全县辖14个乡镇,212个行政村,总面积1 409.3 km2,总人口3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万人。总耕地面积4.49万hm2,人均耕地0.14 hm2。近年来,泾川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2],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切实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相结合,着力提升农业科技人才履职能力,充分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干事创业活力,为全县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进一步提升泾川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分析当地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以及在体制机制、队伍结构、支撑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推进当地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对策。

1.1 高规格柔性引进高精尖人才

立足泾川县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破解发展制约瓶颈,以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建立吴建平院士工作站和肖建中名师工作室。通过吴建平教授工作站的技术指导,累计生产优质玉米秸秆青贮5 000 t,优质育肥肉牛2 000头,总计新增产值4 000万元,新增纯收益共2 000万元,累计培训200多名技术骨干,为全县肉牛产业标准化发展积累了科学数据、培育了技术人才,全面提升了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肖建忠名师工作室技术资源优势,引进天津蔬菜品种16个,推广面积257.33 hm2,开展蔬菜科技培训9期,共计培训420人,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1.2 全方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升乡村振兴队伍素质。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引进紧缺人才3人,其中研究生2人,有效缓解高素质人才匮乏的境况。选派20名专业技术干部赴天津武清区进行培训,4名科级干部、18名专业技术干部挂职天津市武清区进行培养。通过“陇原之光”项目,推荐3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跟岗学习深造。制定完善《泾川县农业系统职称晋升办法》,建立符合农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制度,激发农业技术干部干事创业活力。近3年,共推荐52名专业技术人才晋升中、高级职称,现有正高级职称5名,副高级职称69人,中级职称71人,享受政府津贴人才2名。会同县职改办建立完善农民技术职称评价机制,近3年累计评聘农民技术员286人。健全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坚持每年推荐表彰奖励全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最美农技员、全省十佳农民、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技领军人才等一批科研推广先进典型,有效发挥先进集体和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形成个个争先创优,人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1.3 多渠道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

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能为重点,针对春耕备耕、产业培育、农机安全作业、种子、农药经营和动物防疫等重点工作,以种粮大户、合作社理事长、龙头企业负责人等为重点,分层次、分类型、分产业,坚持线上线下培训有机融合,采取室内授课、实习实训、线上学习、观摩交流等方式精心组织开展培训,大力培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实施省级重点人才培训项目1项。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省市农业科研机构和县蔬菜专家授课,开展蔬菜产业科技培训10期,培训乡村组干部和群众1 200人。制定印发《泾川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泾川县高素质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建立农业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近3年,累计邀请甘肃农业大学和省市农科院等专家教授26名,开展各类培训66期,培训县乡干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以及农民群众2.6万人(次),其中,培育高素质农民1 073人。同时,加大院地和校地合作,紧盯发展短板,成立牛、菜产业链工作专班,积极研究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建立衲丰龙王、罗汉洞南河村等院校合作试验基地5处,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高新技术集成应用,为推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支撑。

1.4 大力探索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

坚持将人才工作作为落实“五大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广聚贤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泾川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历年县委1号文件中,对人才强农战略进行专门安排部署,明确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依靠科技人才、重大发展决策中尊重科技人才、重大项目实施中用好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深入乡村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到群众中去做推广、搞科研,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牛、菜、粮食等产业开发,落实科技人员包抓到户、技术干部抓点示范、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度,引导科技特派员担任科技项目主持人,开展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及专利申报。同时,协调解决专业技术干部在项目申报、科技转化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农业生产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农业科技人才给予奖励,对开展特色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补助。通过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引领,真正让农业生产者从“会种田”转变为“慧种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乡村振兴赋能。

1.5 不断优化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环境

着力创造良好的人才服务环境,积极搭建人才聚集平台,激发农业科技人才干事创业激情。通过建立太平镇周家村冬小麦品种试验展示基地、党原镇徐家村全膜双垄沟播示范基地、鼎康高端肉牛繁育场平凉红牛良种中心、汭丰龙王村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为各类乡村振兴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充分调动各类乡村振兴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职称晋升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职称制度体系和层级结构,建立符合农业技术人员职业特点的职称评聘制度,有效激发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引导农业科技人才扎根农村,将先进理念、技术、信息、经验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2.1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受制于当前人才政策机制、县域财政支持、职业发展前景等条件限制,乡村振兴人才在县域择业的比例仍然不大,高素质青年人才流失比较普遍。乡村振兴人才创新创造方面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激励机制,高精尖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现象依然存在。

2.2 人员的数量和结构与产业需求不匹配

全县现有农业科技人才1 412人,人才总量不足,每百人仅有0.5名农业科技人才。从年龄结构看,51岁以上494人,占比35%;
41~50岁412人,占比29%;
31~40岁282人,占比20%;
30岁以下226人,占比16%。从文化程度看,研究生15人,占比1%;
本科128人,占比9%;
大专874人,占比62%;
中专及高中395人,占比28%。农业科技人才老龄化问题比较突出、队伍结构比例不合理、梯次配备跟不上,高精尖缺人才严重不足。

2.3 保障投入力度不足

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农业科技人才经费投入、保障服务水平较低,人才工作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多元化人才工作投入机制尚未形成,同时尚未建立人才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农业科技人才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

2.4 从业人员难以满足高素质农民培训要求

大部分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农村务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对新技术、新方法认识不够,部分农民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导致生产效益不高,产业规模偏小,收入降低。

3.1 持续深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工作质量

牢固树立人才就是核心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加强农业人才工作领导,加快推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搭建创新平台,夯实支持基础,推动人才下乡,在乡村振兴、产业链开发、抗疫防灾等重大任务中发现和培养人才。把推进机制创新和提高制度效能作为改革的重点,紧盯人才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坚持以事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不断增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形成以产业聚集人才,以人才振兴产业的良好格局。坚持立足农业产业链发展需求,逐年引进专业型人才,补充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新鲜血液”。

3.2 持续优化队伍结构,着力增强人才工作活力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使用、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真正让人才尽显其能、尽显其才、尽显其优。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用好用活现有人才,加大对年轻干部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让其能更快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中。持续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各事业单位人员自然减员情况,采取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引导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从而更好地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支撑。

3.3 持续加大人才培育,着力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用好省市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以及引才的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人才队伍工作活力。将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人才纳入重点推荐范围,支持其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和科技工程,继续培养推荐神农英才和陇原青年英才。完善职称晋升管理机制,激发专业人才工作积极性。另外,根据全县主导产业分布,深入村组农户开展调研,精准遴选培育对象,把具有一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人员确定为培训对象。推行分段式培训,采用“课堂培训+基地实训+线上学习+观摩指导+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让学员结合生产实际逐渐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同时,扎实开展实用人才培训。围绕牛、果、菜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开展各层次、各领域科技培训1万人(次)。紧盯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每年培育高素质人才500名。

3.4 持续创优发展环境,着力强化人才服务保障

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和“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及时解决专家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专家工作站建设和运行管理,对已建成的2个专家工作站采取资金扶持、项目推动、领导包抓等方式,最大限度促进其发挥应有作用。统筹做好用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等多项措施,让人才在基层留得安心、留得放心、留得舒心。同时,加大对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在重点课题攻关和重大工程项目方面切实提供高层次服务。加大现有人才培育,着力提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3]。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关键力量。以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为各类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搭建好平台,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亟需的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才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实现。

猜你喜欢 泾川县科技人才人才队伍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藏品收藏与投资(2022年6期)2022-07-07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面向2035年中国科技人才集聚机制研究科技与经济(2021年2期)2021-05-19农村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以泾川县为例甘肃教育(2020年24期)2020-04-13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泾川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与经验农家科技中旬版(2017年5期)2017-07-14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

推荐访问:泾川县 农业科技 对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2/61037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