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划与实践——以“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磊巍 张彩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更好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让公众感悟到科技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好奇心、培养科学兴趣,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精神的传承,中国科技馆自主研发设计的“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主题展览于2021年7月14日至9月21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该展览是中国科技馆“迎建党百年守初心使命”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科协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如何在科技馆中开发设计展示科学家精神的人物展,发挥科普场馆优势,让观众在展品、教育活动的互动体验中感悟科学家精神内涵,是本展览在策展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 展览主题核心:弘扬科学家精神

展览主题是整个展览的核心,是展览的灵魂所在,决定着展览的思路和方向,应在策展之初凝练确定。展览主题还应符合当前社会、公众的兴趣与需求,具有话题性,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1]。本次展览主题的具体呈现和展览传递的核心内容为“弘扬科学家精神”。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是对科学家爱国精神的重要阐述。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2],简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家精神。这是对科学家精神的完整阐述。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3],提出“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的原则[4],将科学精神引领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综上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其中爱国情怀始终是第一位的。

(二) 展览标题制订:赤子丹心

按常规思路,对科学家精神的罗列很容易成为科学家精神展览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此,不仅主题重点不突出,还很容易让观众认为说教味道浓厚,难以吸引公众的兴趣、引发公众的共鸣。策展团队在多次研讨后思路逐步清晰:本展览是以1921年出生的科学家为切入点,以科学家精神为主线来策划设计的。其中所有科学家均生于1921年,与党同龄,与党同成长共进步,在推动我国重点领域科技事业发展、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或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或是严谨治学的求实、或是淡泊名利的奉献、或是集智攻关的协同、或是奖掖后学的育人,其最根本上是对于党、对于祖国、对于人民最无私的爱,他们的爱党爱国之心,如赤子一般,忠贞不渝,“赤子丹心”由此进入了策展团队的视野。《现代汉语词典》对“赤子丹心”的释义为:“赤子”是指刚出生的没穿上衣服的婴儿,后比喻热爱祖国,对祖国忠诚的人;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赤诚的心。“赤子丹心”就是指对国家民族忠诚之心。“赤子丹心”这一标题能够体现且实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激发公众兴趣点的有机结合。

(三) 展览目标实现方法:讲故事

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普展是科普场馆中一种较为特殊的展览,与传统的科技成就展不同,更聚焦人物本身。因此,使用“讲故事”的方式[5],通过讲述中国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故事,来实现科技馆展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目标。本次展览深入挖掘了每位科学家成就背后所彰显的精神内核,围绕一个核心精神讲述科学家故事,通过国家与个人、国家与社会、科技与国家发展及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个人选择,展现科学家的感人事迹,感悟崇高精神,综合展示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或体现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从而实现展示教育目标、提升展示教育效果。

展览内容的策划是要在公众和科学家精神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公众通过可接受、可理解的思路引导,对科学家精神的认识更深入,对其中所体现的“赤子丹心”内涵领悟更深刻。对于科学家精神性质的展览,观众一般的思维逻辑关注的是:展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故事事例进行说明、希望引导公众开启哪些方面的思考。基于此,本展览设计了三大版块共8个展区。

(一) 展览内容框架设计

第一版块是序言,是展览总括性展示,是对21位与党共同成长起来的科学家的动人故事及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和阐释。此部分以21位科学家群像作为引入,通过互动展品播放他们的图文介绍,使用多媒体循环播放科学家视频资料,介绍21位科学家的概况,揭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第二版块是展览主题部分,对应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划分为六个独立展区,分别是“一片冰心在报国”“创新敢为天下先”“千淘万漉只为真”“不为名利遮望眼”“集智攻关无不成”“甘为育人铺路石”。每个展区各甄选3~4名科学家,以典型科学家故事为重点,展现科学家精神内涵(见表1)。

表1 展示内容框架

第三版块是结语,是对展览的总结。包括科学家信息拓展、观众情感互动、展览结语等内容。引导公众为党送祝福、对科学家表露心声,激发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培养爱国爱党爱科学家之情。

(二) 具体内容设计

1. 如何遴选科学家

项目组通过文献调研、赴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等实地调研等方式,初选29位、并最终选定了21位出生于1921年的各领域著名科学家。科学家遴选的过程,主要综合考虑的以下因素:一是充分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以中共党员为主,21位科学家中有18位是中共党员,占比85.7%。二是科学家们的研究领域要足够广泛,需要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对新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三是科学家的故事要足够典型,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所要重点阐述的科学家精神,还有能够打动人、感染人。

2. 如何讲好科学家故事

“讲故事”的展览从科学技术、历史、社会文化及哲学层面构成科技叙事结构[6]。故事的叙事结构由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过程、人物、事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构成,内容包含发现发明的人物、过程、事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信息。讲故事的展览,要发现有意义的关系、有意义的故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构建展览的结构和脉络[7]。

为讲好科学家故事,围绕每个展区重点展示的科学家精神内核,深入挖掘主题、科学家经历,撰写每个科学家最能体现该精神的独特故事。每个展区中所展示的3~4位科学家,他们之间也具有内在关联,如:与同一历史事件有关联,或从事的科研领域有关联。要特别说明的是,科学家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科学精神内核也是丰富的,碍于篇幅所限在本展览中只选取每位科学家所展现的其中一种科学家精神进行深入挖掘,着重讲述体现该精神的科学家故事。

在“一片冰心在报国”展区中重点展示:在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留学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掀起归国潮,希望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的背景下,以黄葆同、冯之榴、黄翠芬、张兴钤四位科学家为代表,当他们面对外国政府阻挠他们归国的政策和措施时,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为自己争得归国的权利和机会。在回国后的数十年中,他们不忘“科学报国”的初心,成为新中国多个学科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在“创新敢为天下先”展区中重点展示:以杨南生、徐僖、张丽珠三位科学家为代表,在各自从事科学研究领域开拓创新、勇攀高峰,为国家科技发展忘我拼搏、求索创新的故事。在“千淘万漉只为真”展区中重点展示:以余松烈、谭靖夷、陈吉余三位科学家为代表,在科研路上对科学真理的坚定追求,以近乎严苛的态度严谨治学,讲述他们永葆仰望星空、探求真理的故事。在“不为名利遮望眼”展区重点展示:以程莘农、沈家祥、朱兆祥、李桓英四位科学家为代表,贡献卓著、却不计较名利得失,而是专心致志、潜心科研、至诚报国、乐于奉献的故事。在“集智攻关无不成”展区重点展示:在重大科技成就的研制过程中,以俞大光、黄维垣、王希季三位科学家为代表,带领团队集智攻关、团结协作、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故事。在“甘为育人铺路石”展区重点展示:以沈克琦、谢希德、徐祖耀、周炯槃四位科学家为代表,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了新中国一批又一批人才,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将科研的火种传递下去的故事。

展览集中展示了21位与党同龄的典型科学家代表,以图文展板、互动展品、珍贵实物及视频、工作场景复原等形式,讲述他们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和探索历程,展现其感人至深的爱国爱党情怀。展览共展出珍贵图片184张;
遴选出珍贵科技实物或复制品277件、展出157件,范围涵盖证书、手稿、信件、衣物、报道、著作、模型、科研工具、生活用品等类型;
珍贵视频资源32个;
互动展品4件及科学家工作复原场景1个。其中大量实物、文献、音视频资料是首次对公众展出,吸引参观观众驻足观看、交流分享,让公众在感叹同时真切领略与党同龄的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对于展品的展示方式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观众需求,受众更希望看到科学家使用过的实物或复制品、历史相片、音视频、甚至是科学家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从而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家故事,更容易进入到故事中重温科学家们的经历。科技馆展品自身具有其特殊性、更加重视与观众的互动体验,可以通过创设体验式学习情境,为观众提供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让观众在体验、探究科技馆展品时可以通过多感官学习,在体验展品和探究学习中获取直接经验[7]。该展览综合发挥了科技馆互动体验及人物展览实物静态展示特点,在多感官学习[8]理念指导下,希望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等多通道获取信息,不断加深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学习。结合广大公众对于参观科学家精神类展览的参观需求和科技馆展品的自身特点,项目组对展示方式进行如下设计。

(一) 图文展板

以庄重的图文形式,烘托展览氛围,展板内容为讲述科学家故事文字与科学家有关的图片,如科学家本人珍贵相片、手稿、信件、研究成果、证书、档案、报道等,让观众直观了解科学家的生平和重要事件。图文展板使用镂空设计,每位科学家的故事分为两块展板进行展示,第一块主要展示肖像照、名言、人物简介、珍贵图片,第二块主要展示故事和珍贵图片。

(二) 静态展示

通过借展科学家珍贵的科技文物或复制品、研究领域代表实物或模型,购买科学家著作、文献,制作单位协助定制部分模型等方式,展示出大量珍贵的实物或复制品。与科学家家人座谈,并在其指导下对科学家的工作环境进行场景复原,营造“活的情境”[9],给观众以深刻印象。

(三) 多媒体展示

通过外协珍贵音视频资料进行展示,如科学家原声录音、科学家影像资料等,增强展示效果,提升展示内容感染力,加深观众对展示内容的理解。

(四) 互动展品

采用互动展品进行展示,制作单位协助制作展示科学家图文、音像资源、成就成果及与观众进行情感交互的互动体验展品,增加展品的趣味性,增强受众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使被动式参观转变为互动式参观,激发观众的参观学习兴趣。展品“科学家互动墙”通过点击巨幅屏幕中科学家的头像,观看科学家的介绍和代表事迹,使观众直观了解每位科学家的基本信息、感受科学家科研报国、科研为民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力量。展品“我心向党 为您祝福”通过触摸屏幕点击进入“送祝福”程序,选择内置的祝福祖国的词语为祖国、为党送去最真挚的祝福,观众还可以进行拍照,将自己的相片和送出的祝福通过二维码下载到手机中进行留念。展品“我想对您说”通过回答展览相关问题,可以获得展览专属定制科学家名言纪念明信片一张,观众可以在参观展览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将明信片主体部分留作纪念、将留言区撕下后投入旁边的邮筒内。展品“互动灯箱”通过互动灯箱展示试管婴儿实验原理和过程示意图,让公众直观了解这项医学技术的科学知识。

(一) 采取大联合大协作方式,汇集多方资源,助力展览效果提升

以展示人物为主的讲故事展览更加侧重人物故事的讲述,有关科学知识的内容相对少一些。策展之初,有两个难题摆在了项目组面前,一是科学家资源从何而来,二是谁来对科学家故事的真实性进行把关。为解决上述两个难题、综合展示相关科学家的故事、照片、音视频及相关实物资源,项目组充分协同利用多方资源,以确保展示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展览邀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作为本次展览的联合主办单位,借阅并展出使用了大量源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资料,其中不乏大批珍贵实物是首次对公众进行展示,为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提供巨大助力。项目组还通过多种渠道与科学家原单位合作,复旦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提供了大量珍贵图片、音视频等资源支持,极大丰富了展出资源、提升展示效果;
更为难得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特别邀请百岁科学家“时代楷模”李桓英教授为广大青少年录制寄语视频,鼓舞青少年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勇气。此外,项目组主动出击,积极联系科学家家人为展览提供资源支持、诚邀他们到馆开展活动,老科学家杨南生家人为公众开展线下专题讲座,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场观众无不震撼、感动;
老科学家朱兆祥家人多次到馆进行讲解辅导,特别是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向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进行公益捐款,以支持科技馆事业发展,科学家家人的无私捐赠凝聚了对社会、对广大青少年的无私大爱。

(二) 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为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展览设计之初便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将展览和教育活动同步移至线上,在中国数字科技馆推出“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线上展览、全景漫游展览,可在线上观看展览全部文字、图片、音视频内容,还可1:1真实参观展览中全部实物展品,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深入体验展览。

(三) 采取展览策划和教育活动研发同步推进的策展模式

科技馆教育活动可以对公众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10],特别是有利于弘扬科学精神、实现对科学家精神的培养。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拓展展览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展览对观众的吸引力,还可以丰富展览的教育功能。根据科学家故事展示内容、研究领域的不同,开发设计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来更好宣传科学家精神、展示科学家故事,这是展览的一大特色。在接到策展任务之时,项目组便采取了展览策划和教育活动研发同步推进的模式,以达到教育活动提升展览效果、增添展览吸引力,展览提升教育活动教育目标完成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达到“双促进”的目的。为展览配套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分别在开展前、开展期间推出。

在开展前的预热阶段,项目组推出“‘赤子丹心——与党同龄的科学家’线上故事作品征集活动”,向全国观众征集1921年出生的科学家的故事,动员观众提交音视频作品,鼓励观众主动了解与党同龄的科学家故事。在开展期间,在为展览专门设计的教育活动区定时开展类型丰富的教育活动。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为切入点,围绕展览开发设计了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如展品辅导、动手制作、小实验、教育戏剧等。特别是在科技馆利用教育戏剧的活动形式,使用多种教育戏剧策略,在科学家黄葆同归国故事的真实故事情境下,通过角色扮演,了解黄葆同归国之路的艰辛和不易,思考其中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从而深刻感悟黄葆同回国的决心和爱国情怀,加深对社会人物的认识并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项目组邀请多位科学家家人到馆开展线下专题讲座、线下展览讲解辅导等活动,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公众在与科学家家人对话的过程中,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与感受。此外,为了向更多公众提供优质教育服务,还推出了线上直播看展及线上直播动手做+小实验、线上科学课“云享科学”系列教育活动等,带领观众通过线上的方式深入走进展览、了解科学家故事。在展览结束后,持续推出“百岁科学家”微信宣传稿、线上科学课“云享科学”系列教育活动等,将“与党同龄的百岁科学家”这一热点延伸至全年。

(四) 首创即时展览“电子资源共享+实体展巡展”方式

为实现展览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和最广泛惠及公众,本展览还以实体展巡展和电子资源共享的方式拓展资源使用空间。实体展览在中国科技馆展出后,将部分珍贵实物进行复制,连同全部展品、图文展板、多媒体等进行全国实体展巡展,已在广西科技馆、山西科技馆、乌兰察布科技馆、乌拉特中旗科技馆多地展出。同时在展览制作完毕后,立即开启并长期开放电子资源共享,将展览中的图文展板、珍贵图片、音视频资料向全国进行免费共享。截至2022年7月,已接到十余家单位申请或咨询,已有数家省、市、县级单位拟将电子资源制作为实体展在场馆内进行长期展示,或制作为小型展览带入当地学校、社区、农家书屋等进行巡展,真正实现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让中国科学家精神在中华大地扎根绽放。

本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重大历史时间节点推出,在中国科技馆展出70天,服务观众超过42万人次,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0余场,服务观众350万人次,赢得了公众的口碑。反思此次展览,还存在很多遗憾:一是研发周期短,对中国科学家精神展示手段和方式创新性不够,在不足半年的研发和制作周期中,如何创新展览展示手段、研制新颖展品是一大挑战。本展览更多选用传统展示方式,如多媒体、静态实物,结合成熟展品模式如语音识别、互动灯箱等,在保证展品稳定性、实现展品完成度的同时,降低了展品和展示方式的创新性。二是展现科学家精神角度的取舍,中国科学家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内涵是丰富的,碍于展览篇幅的限制只能突出展现中国科学家某一方面的精神体现,不利于塑造展示丰满立体的科学家形象,在展览设计中也重复考虑到展示内容的局限性,故尽可能选用丰富的实物展品,来尽可能多角度地展示科学家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同侧面。

致谢:在此谨对参与展览开发的所有人员,以及对展览给予无私指导、帮助的所有领导、专家、单位、科学家家人,致以深深的感谢与敬意。

猜你喜欢 展品科学家精神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宝藏(2022年5期)2022-08-29展品被盗了科普童话·神秘大侦探(2022年1期)2022-05-31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假如我是科学家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24期)2020-06-21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气象科普展品创新设计的思考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国宝展品被盗案儿童时代(2019年3期)2019-03-23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与科学家面对面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5年10期)2015-11-07

推荐访问:科学家 展览 主题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3/61073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