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爱农教育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过春茸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大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强农兴农的意识和专业素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做出贡献。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在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一线,用自己所学和专长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农业院校涉农专业学生中学农不懂农、不爱农的思想问题依然存在,加强大学生爱农教育的工作仍迫切而艰巨。

(一)学农不爱农

农业高校大学生对涉农专业的选择本应是出于对农业的兴趣和热爱,但实际上,不少涉农专业学生并不是出于对这一专业真正的喜爱。笔者对农科专业在校大学生的随机调查中发现,只有26.2%的学生是出于个人的喜爱而选择农科专业,73.8%的学生是出于其他原因选择农科专业的。调查还显示,只有约60%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农科专业相关工作。一些学生是为逃避高考的竞争压力选择了涉农专业,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学农不爱农,更不具备深入农村基层、改变农村和农业面貌的奉献精神。由于不具备立志农业的初心,在校的农科专业学生转换专业的人比较多。

(二)学农不懂农

在随机问卷调查中发现,当被问及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发展方向、专业优势及社会影响了解多少时,只有8.9%的学生回答“了解”,75.5%的学生回答“有一点了解”,15.6%的学生回答“不了解”,这说明,农科专业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设置、发展方向、专业优势及社会影响了解不够。这造成他们对农业文明认识不足,对专业不自信,缺乏专业归属感、自豪感,缺乏立志农业的内在驱动力。而国家近些年在“三农”领域出台了许多重要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比如2018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规划及战略部署,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从加快培育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等方面,出台引导鼓励人才下乡服务和振兴乡村的激励政策。在问卷调查中,当被问及“你平时关注国家的‘三农’政策和产业发展吗”时,11.1%的学生表示“十分关注”,61.2%的学生表示“很少关注”,23.3%的学生“基本不关注”,4.4%的学生“不感兴趣”。这表明,许多学生不关心或不懂得农业现代化发展前景和国家的“三农”政策,还在用传统的思维定式和观点看待农科专业,也就感受不到国家对“三农”的重视、扶持和倾斜程度,感觉不到自身专业的优势。

(三)学农不择农

受多元文化价值的冲击,一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毕业后愿意选择到地理位置好、工作环境好、经济待遇高的城市和单位就业,不愿意把未来的职业取向和个人价值目标定位在农业领域。《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农学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在所有学科门类毕业生中是最低的,2017—2019年这三年分别为55% 、57%、57%,远低于全国各学科门类的平均值71%、71%、71%[2]16。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徐亚东等人的调研显示,农科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比例分别为74.6%、22.7%和 2.7%[3]。在统计2017—2019届本科各学科门类毕业生毕业半年离职率中,农学学科门类毕业生的离职率分别是26%、27%、26%,高居第三[2]16。由以上数据可知,农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同感较低,学农不择农现象比较普遍。

当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而这与大学生学农不爱农、学农不择农形成了矛盾。农业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就是要让青年大学生坚定学农知农爱农的理想信念,培养“三农”情怀、练就强农兴农的过硬本领,在服务“三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大学生爱农情怀,是解决矛盾困境的迫切需要,更是农业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即人化。”[4]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特指精神成果。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及生命力的坚定信念[5]。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6]

“文化自信把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和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深切的人文关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7]。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扬斗志。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有助于提高人的素养,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去,高校的思政教育更多注重理论灌输,对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不够,导致思政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实际上,文化自信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爱农的内在驱动力。

(一)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抵御错误社会思潮,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人生的迫切需要

新形势下,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之受西方文化思潮和多元文化价值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容乐观。具体到农业高校,有些大学生出现轻农和学农不懂农、不爱农的思想。他们缺少对经典原著沉浸式阅读,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了解不够,情感不深,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影响了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大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抵制消极思想,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人生的迫切需要。

(二)文化自信贯穿“五育”,为新农科建设中提升大学生“农趣”、淬炼“农技”、坚定“农志”提供底气

文化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底气来源。高校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学生热爱国家、热爱人民、关心社会、关心实际生活、关心自己的专业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素质、综合素质。农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观念,懂得农业是现代化事业的“基本盘”,守好“三农”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8]。青年学子们将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融会贯通,将个人理想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一旦明白了自身专业的价值,增强了做事业的底气,就会自觉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参与者、亲历者、建设者。

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的“四新”变化,农业高等教育要走交叉融合、多元发展、协同发展的改革新路径,加快构建新农科建设体系,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新农科建设的显著特点之一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互融合,这就需要我们面向未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上必须将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机统一起来,让培养的人才能真正立志农业。因此,农业高校要坚持“五育”并举,把“三农”教育与劳动教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依托农耕文明、美丽乡村建设、生活情趣与审美艺术、职业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产业和科技前沿技术支撑的新形态劳动。

安徽农业大学开创的科技扶贫的“大别山道路”实践,就是以文化自信贯穿“五育”的成功典范。“大别山道路”创新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体系,一大批蕴含独特农业科技的“农”字牌科研成果(如“九华黄精”、黄大茶、油茶、特色牛羊肉、有机稻米、淮南“翠冠梨”、小龙虾等)在专家教授的手里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很多发展为地方支柱性产业。学校又在全省探索“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大学推广模式以及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围绕全产业链、农村全域性的产业联盟专家队伍,同时把地方上的“土专家”“田秀才”以及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起来,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推广先进农业科技成果1 000余项,让许多农民摆脱了贫困,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学校又以“100+N”体系建设为依托,推动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创新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大学生看到专家和老师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在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感受到农业、农村、农民之美,增强了他们深入群众、了解民情、传承优秀文化、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激发起他们对智慧农业、智能装备、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森林康养、乡村文旅、食品营养与健康、生态修复、农业新能源等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关注与兴趣,促进学生认识到农科专业的社会价值,找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为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文化自信是培养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9]民族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对本民族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就是民族精神的内化过程。高校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促进青年胸怀爱国爱民之情,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为解决大学生普遍的文化困惑和文化焦虑,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只有这样,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才有归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入脑入心。一方面,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养,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感、归属感和尊严感;
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判断分析不同社会思潮的本质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学生有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与错误思潮,才能以强大的定力坦然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强大精神纽带。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阵地,文化性是其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文化自信来源的三重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探究和阐释文化自信与大学生爱农教育的融合机制,既是推动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自信融入大学生爱农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爱农教育:化认知为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11]高校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就是要突破 “知”的智力因素,达到“情、信、意”的非智力系统的调控[12]。因此,高校的思政课绝不仅仅是进行知识传授,而是突破由“知”主导的“认知”,上升到由“情、 信、意”等非智力因素主导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实现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3]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让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例如,“耕读相兼”“耕读传家”的耕读文化蕴含“天人合一、尊重生命、崇尚劳作、知行统一”的世界观,“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和“经世致用、诗书报国”的价值观,倡导人们从自然与文化的实践交融中锻炼体魄、振奋精神、汲取力量;
许多与农耕相关的农业生产、农事节气、农耕民俗、农谚和文学知识都能激发大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之美,热爱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中勤奋乐观、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对大学生锤炼坚毅品质和形成务实态度有着重要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以人为本,倡导和而不同,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追求天下为公,推崇系统和整体的战略理念,对大学生提高道德修为,涵养高尚情操,厚植爱国情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重视文化自信的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价值理念与时代要求相结合进行创造性转化,通过学理阐释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崇高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在讲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时,可以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相通性、高度契合性角度进行学理阐释;
在讲到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可以追溯至中国儒家重“行”之精神以及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朴素哲学观;
在讲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可以融入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独特性,深入挖掘革命文化资源,提炼革命文化精神,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科学认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角度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让学生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实现祖国统一的文化基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内核、国际交流中的文化大国形象与文化话语权等,都可以找到相应的切入点,融入相关教学中。

(二)将革命文化融入爱农教育:化理论为理想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进程中形成的,是促进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珍贵精神财产。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之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红色文化蕴含的特有品质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初心的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信仰、使命担当、价值追求、精神品格。它让我们在巨大的风险、挑战以及繁重的任务面前不断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始终挺起民族的脊梁;
同时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不忘初心、笃定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4]23,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4]107。

安徽农业大学在开展“三全育人”改革中,利用校史馆、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别山道路”扶贫点等广泛进行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及“中国梦”和新时代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让学生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了解我国近现代农村变迁,特别是建党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三农”政策演变,党领导农民翻身解放、改革和发展农业农村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三农”思想、“三农”情怀、 “三农”故事等,让学生在历史的“现实场景”中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感受革命精神的时代意义。

基于文化向度的情景式教育和体验式实践,极大地丰富了思政教学的“血”和“肉”。沉浸式、体验式、感知式党史学习教育既有时代画面感又有历史纵深感,引领学生感受革命文化带来的洗礼和震撼,在此过程中,信仰的种子、精神的谱系、制度的密码、革命前辈走过的“路”、留下的“足迹”等这些蕴含着鲜明的政治立场、先进的制胜之道、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学理规律就不知不觉地转化为人的具体生动的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15]。

(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爱农教育:化应然为实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大学生只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真懂真信,才能从情感上认同和行动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底气。思政教育应该以这些事实成就为依据,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有历史、有故事、有实践”的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去发掘身边的新气象新风貌,寻找祖国的进步变化发展印记,了解学校专家教授、校友在农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安徽农业大学在走“大别山道路”的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也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农业科技发展的先进人物。他们中有为新中国农业气象学做出突出贡献的95岁的农业气象教授李倬,有无私奉献、创新攻关的“泥腿子教授”胡承霖,有科技扶贫专家张子军教授、朱立武教授,还有扎根基层的2017届毕业生赵九梅同学、坚守有机农业的许学超同学、新时代农业经理人刘帆同学等一群创业奋斗的“新农人”。专家教授们不怕艰辛,奔走于农业生产一线,俯下身、沉下心,把论文写在江淮大地上,把所学服务于基层百姓的生产生活中,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沃土上,为农业发展贡献出“安农智慧”“安农方案”。因此,讲好老一辈教授专家和新时代奋斗者的故事,凝练他们的优秀品质,启发学生思考新时代我们该追怎样的“星”,意义重大。要引导学生去追农业科技之星、文化之星、学习之星、 自强奋斗之星,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涵育“三农”品格。

安徽农业大学依托学科优势,统筹实践资源,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以创新创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领助农行动,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搭建舞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富裕”“农业现代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等社会热点,学校在探索“一站一盟一中心”新型大学推广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农村一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创新、创意与创业的结合,将“爱农”情怀培育融入实践全过程。学校还通过在学生中开展“重走‘大别山道路’、培养‘三农’情结”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农耕文化节、“党史+艺术”作品设计展、思政课学习之星评选、“挑战杯”“互联网+”创业大赛、青年融媒体作品大赛、红色故事分享会、经典诵读大赛、辩论赛、青年大学习、“永远跟党走”主题班会和主题团日等实践活动,依托易班、新媒体联盟等平台,构建“智慧思政”平台,引导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中踔厉奋发、积极有为。

农业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起来,推动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创新,完善耕读教育体系,适量增添一批文化历史、文化哲学等公共通识课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文化自信元素,同时把校园文化、地方乡土文化和网络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使青年大学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党和国家现代化事业中,以青春梦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农业大学生文化 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7期)2017-06-21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人生十六七(2016年14期)2016-12-01让大学生梦想成真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推荐访问:农业大学 安徽 为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613/61083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