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刘晓雷,方洒,时永全,吴开春,陈敏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AA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绝大多数AA属于获得性,先天性AA罕见。目前认为T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功能亢进造成骨髓损伤在AA发病机制中占主要地位[1]。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胃肠道炎性疾病,属于炎性肠病(IBD)的一种类型,可发生于口腔至肛门的任何部位,主要病变部位为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2]。既往曾有少数病例报道提示AA与IBD之间存在关联,但主要与溃疡性结肠炎(UC)有关[3-5]。CD合并AA的报道则十分罕见,现分析CD合并A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生存结局等,以提高广大医师对这种罕见合并疾病的认识。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CD患者7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CD同时合并AA患者8例(10.3%):男7例(87.5%),女1例(12.5%)。年龄25~74岁,中位年龄34岁。病程1~17(9.1±5.7)年。患者均无其他基础疾病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KY20223291-1),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诱因 1例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单抗和乌司奴单抗后诱发AA,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诱因。

1.3 临床表现 CD合并AA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7例、发热5例、便血3例和腹泻2例。

1.4 CD合并AA辅助检查

1.4.1 实验室检查:CD合并AA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40~107(77.13±21.78)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为0.77~2.19(1.43±0.44)×109/L,血小板计数(PLT)为6~97(35.25±27.57)×109/L,网织红细胞(RET)计数为25~53(33.38±8.50)×109/L,红细胞沉降率(ESR)为14~140(81.99±53.0)mm/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为1.16~175(57.85±60.90)mg/L。

1.4.2 影像学检查:肠道双源CT(CTE)检查提示小肠和/或结肠节段性不同程度的肠壁增厚,部分肠段肠壁黏膜强化明显,局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1.4.3 内镜下表现:8例患者内镜下CD均处于活动期,可见节段性黏膜中—重度炎性反应、明显溃疡形成,溃疡周围黏膜充血水肿,部分黏膜呈增生样改变。病变位于回结肠6例,回肠末端1例,结肠1例。其中,4例患者存在肠腔不同程度狭窄。

1.5 诊断 CD诊断缺乏金标准,CD患者均依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确诊,AA患者均依据“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确诊。

CD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并密切随访。CD疾病严重程度采用Best CDAI评分法[2]:<150分为缓解期,150~220分为轻度活动期,221~450分为中度活动期,>450分为重度活动期。

AA的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至少符合以下3项中2项:Hb<100 g/L,PLT<50×109/L,ANC<1.5×109/L。(2)骨髓穿刺:多部位(不同平面)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小粒空虚,非造血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等)比例增高;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或缺如;
红系、粒系细胞均明显减少。(3)骨髓活检(髂骨):全切片增生减低,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组织和/或非造血细胞增多,网硬蛋白不增加,无异常细胞。(4)除外检查:必须除外先天性和其他获得性、继发性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AA疾病严重程度根据Camitta标准[1]:重型AA需达到以下条件:(1)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
如≥正常的25%但<50%,则残存的造血细胞应<30%。(2)血常规:需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ANC<0.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PLT<20×109/L。(3)AA患者若ANC<0.2×109/L为极重型AA;
未达到重型标准的则为非重型AA。

1.6 误诊疾病 8例患者中,1例疾病初发阶段被误诊为肠白塞病,2例被误诊为肠结核,其余5例诊断为CD。

1.7 治疗及预后 CD合并AA患者口服美沙拉嗪7例,糖皮质激素6例,环孢素5例,司坦唑醇3例,仅2例使用英夫利西单抗、1例使用乌司奴单抗治疗CD。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或疾病相关并发症:肺部真菌感染继发呼吸衰竭、潜伏结核激活难以控制、股骨头坏死、血栓形成等。至随访结束,仅4例患者病情相对平稳:CD合并原发性AA 3例,目前均使用美沙拉嗪及环孢素维持CD和AA稳定,内镜下表现为CD活动期;
1例患者为CD合并继发性AA,使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CD 3次后达到内镜下黏膜愈合,但出现药物继发性AA,停药后血细胞水平恢复正常,但CD再次复发,更换为乌司奴单抗治疗CD,输注乌司奴单抗1次后再次继发AA,现停药2个月后血细胞水平恢复正常,目前暂时给予美沙拉嗪治疗,下一步拟考虑更换维得利珠单抗治疗CD。CD合并AA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约为86个月(10~144个月)。余4例患者均出现病情进展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CD合并AA较为罕见,患者以男性为主,这与CD的流行病学相符合,而根据我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AA的发病率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1]。患者多于中青年发病,与CD的发病年龄段相吻合,而AA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AA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1]。

CD合并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CD和AA可能存在共同的免疫损伤,这是2种疾病并存的基础。既往研究发现,部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AA患者,CD也得以治愈[6]。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除了治疗AA外,对CD病情的缓解亦有促进作用[7]。(2)NOD-2基因突变可导致CD发病风险增加。并且NOD-2基因突变还可能改变NF-κB介导的造血祖细胞发育调控,这种改变可能导致CD和AA的发生[8]。(3)由CD或AA引起的免疫抑制都可能导致另一种疾病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AA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慢性肠道感染,从而在C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AA导致的贫血可引起肠壁缺血,对CD的发展起促进作用[8]。同时,一些CD的治疗药物可能诱发AA的出现,如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硫唑嘌呤、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等[9-13]。

CD合并AA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高热、便血和腹泻,这与我国的个案报道表现相似[14-15]。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乏力、体质量减轻、食欲减退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不同程度降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不同程度升高。

CD合并AA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回结肠,大肠小肠均有受累,疾病评估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CD病变内镜下多为非连续改变,病变间黏膜可完全正常。内镜下可见“卵石征”、肠壁增厚伴不同程度狭窄、团簇样息肉增生等[16]。影像学检查常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4 mm);
肠黏膜明显强化伴有肠壁分层改变,呈“靶征”或“双晕征”;
肠系膜血管增多、扩张、扭曲,呈“木梳征”;
相应系膜脂肪密度增高、模糊;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2]。

CD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肠结核:是与CD鉴别最困难的疾病之一。肠结核内镜下多呈环周型溃疡,活检病理提示干酪样肉芽肿较为特异。如CD与肠结核确实难以鉴别时,应按肠结核进行诊断性治疗8~12周,若症状及内镜下病变明显改善,则支持肠结核,可继续完成正规抗结核疗程。(2)肠白塞病:活检病理主要为伴随溃疡出现的血管炎性改变、非特异性单核细胞浸润,反复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针刺试验呈阳性等有助于鉴别诊断。(3)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内镜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测。(4)其他还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感染性肠炎(如HIV相关肠炎)、血吸虫病、阿米巴肠病、耶尔森菌感染、空肠弯曲菌感染、医院获得性艰难梭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肠炎、药物性(如NSAIDs)肠病、嗜酸粒细胞性肠炎、以肠道病变为突出表现的多种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血管炎等)、憩室炎、转流性肠炎等。

CD合并AA患者的治疗仍存在较大困境。大多数患者对传统治疗药物反应不佳,治疗后CD均处于疾病活动期。目前,对CD的治疗主要根据疾病的部位、严重程度和疾病行为确定治疗方案。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其他治疗,如肠内营养、益生菌、细胞分离术、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等也可能对CD有效[2, 17]。对于AA的治疗主要包括输血、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和抗生素等支持治疗,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环孢素A(CsA)组成的免疫抑制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18-19]。然而,对于CD合并AA患者的治疗策略尚无统一标准。既往文献报道,其中1例采用泼尼松治疗获得缓解[20],而另1例没有治疗和预后的报道[8]。本组患者主要根据经验个体化使用了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英夫利西单抗、乌司奴单抗、环孢素、司坦唑醇等药物。然而,传统治疗药物亦未能取得良好效果,这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实践研究。

CD合并AA患者的总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但由于患者发病年龄较轻,故目前治疗方案的生存期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是CD合并AA患者的一种潜在有效治疗方法。CD合并肛瘘的患者,传统治疗方案应答不佳时,肛瘘局部注射异体骨髓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肛瘘的愈合[21]。但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高昂费用、疗效的不确定性、等待匹配供体等因素,患者大多拒绝此方法。

综上所述,CD合并AA在临床十分罕见,患者发病年龄小,预后差,中位生存期约为7年左右。CD和AA共同存在的免疫功能障碍,可能是两者并存的机制。传统治疗药物对于CD合并AA患者的疗效较差,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需要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进一步探索CD和AA的共同发病机制,寻找新的作用靶点,可能为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刘晓雷: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搜集整理,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
方洒:资料搜集整理;
时永全、吴开春:论文修改;
陈敏:课题设计,论文修改与审核

猜你喜欢 活动期单抗干细胞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实用肿瘤学杂志(2022年3期)2022-11-30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医院管理论坛(2022年7期)2022-10-14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5期)2021-11-05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老年衰弱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2期)2021-03-29健康成人尿源性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1-26研究发现造血干细胞年轻的“秘诀”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3期)2020-12-19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20年4期)2020-09-02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年9期)2019-09-17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6期)2019-06-11

推荐访问:克罗 合并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4/624901.html

  • 相关内容
  • 07-14 学年第一学期英语工作总结,菁选五篇

    学年第一学期英语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中,我深深感觉到教小学英语之难之累,真是“苦在其身,乐在其心”!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

  • 07-14 2022年《无线电工程》期刊总目次

    第1期(总第392期)人工智能赋能时空大数据平台王家耀1未来无线网络中的群体智能导读李静林9基于C-

  • 07-14 终端直通辅助的移动边缘计算任务动态卸载方案

    李斌,徐天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江苏南京210044)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融合与快

  • 07-14 2023自我介绍作文600字,菁选20篇(范文推荐)

    自我介绍的作文600字1  嘻嘻,看着技术落后的燃烧汽油的汽车,我不由得暗自发笑。这种高耗能高污染的老式汽车早就该扔到宇宙分解成粉末了!什么?你问我是谁?在下便是一辆二十五世纪的太阳能汽车。什么?闻

  • 07-14 运动会比赛作文300字,菁选3篇

    运动会比赛的作文300字1  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最后到来了。  那一天,校园里彩旗飘扬,运动员进行曲让我们感觉充满了活力。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我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台,我们大声地喊着我们班的口号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