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体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思考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张琦 甘肃省体育工作第二大队

体育事业单位肩负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坚持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运动队,提高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的能力,同时有力带动群众体育发展,为基层群众提供体育服务,进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体育事业单位因其行业特殊性,有一些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在考虑行业特殊性情况下,制定出符合本行业的内部控制条款,才能使各部门之间的内部力量互相协调和约束,有效地进行内部管理,有效地运用各类资源,提前防控各类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健全的内控体系是体育单位事业发展的关键,必须顺应时代发展,逐渐强化和健全内控体系。

(一)各级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目前,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大多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出身,对竞技体育项目专业游刃有余,但对内部控制体系的概念及构建还缺乏理解,特别是在竞技体育领域“唯比赛成绩论”、重排名、重奖牌数、重完成目标任务的大环境下,管理者常常会忽略单位内部业务的流程合理性和风险防控,导致在推行内控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内部控制的评价工作也不尽如人意,这对体育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对管理者而言,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可以使其认识到内控体系是科学健全制度的有效工具,可以精准发现单位目前工作中的短板,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内部的调整,确保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更能提高完成目标任务的效率。

(二)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

当前,大多数体育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仅仅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完成任务,没有针对体育行业的特殊性来构建适合自身运行发展、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许多基层单位面对财政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任务时无从下手,再加之基层本身业务人员配置数量较少,层次较低,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导致单位在完成这项工作时困难重重,效率低下,单就解释“内部控制”这一概念,就耗费很多时间成本,还需要各业务部门通力合作,互相衔接、检查制度漏洞,往往经过几次三番开会研究,给出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也和人员之间的沟通能力不强,监管体系不完善,以及管理层缺少对内部管理进行风险评价的理性分析等因素有关;
而若聘请第三方设计内控制度,又由于其不了解行业特殊性,容易使设计出来的制度同质性极强,不接“地气”,无法凸显行业特点。许多业务部门将内控制度束之高阁,依旧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行事,原因是内控系统没有并覆盖到每一个部门和员工,系统不科学、不健全、无依据,对单位内部的风险点管控力不足,这直接关系到其相应的内部治理对策的实施效果,制约着单位的发展。

(三)监督检查的缺失

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有关部门或者岗位内部监督职责权限、规定内部监督程序及要求、开展内部监督检查、自我评价等内部监督工作。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内部、外部监管,不仅会对单位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负面作用,还会导致工作人员掉以轻心,从而造成重大错误的出现。同时,也会出现监管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当前基层体育单位,往往没有完善的内部监察、考核部门和内审机构,仅仅依靠财务人员的审核,作为所有业务的“最后防线”,或指派有关人员兼任此项工作,被指派人员也没有考核、监督能力及专业知识,使得内控体系更像是单纯的财务规章,责任划分不清,其防范风险的作用变得薄弱,单位考核、督流于表面,结果失真。

部分领导层对风险管理认识淡薄,通常要经过审计、巡视后,才能意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做不到事前积极发现风险并降低风险漏洞。省财政厅布置的年度内控报告工作也是以财务人员填报为主,单位负责人及其他业务部门对内控报告结果及反映出的问题关注度不高,仅将其作为上级交派事务对待。因此,建立健全的内部监察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制度执行力度,加强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

(四)制度设计与实际工作脱节

由于体育行业的特殊性,一些内控制度与实际工作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例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前瞻性需求逐年加大,制度中需要通过使用预算一体化平台来实现各项基础信息、资产、政府采购、预算申报等业务,但在实践中,因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及时、不畅通,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之间,出现了分歧。体育事业单位培养专业运动员,每年要完成与上级部门定下的目标任务,参加各类国际、国内比赛,以及冬夏集训,一般在上年做预算时还无法精确地了解到比赛的人数、时长及费用标准,不能准确判断有无资产增加和政府采购需求等问题,造成年初预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易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冬夏训通常周期较长,队员人数较多,一些项目因场地要求的特殊性要去往较为偏远地区训练,为应对突发情况,存在领队携带现金数目较多的需求,这也与当前差旅费不能出借数目较多现金的制度相违背。当完成金牌任务与财务内控制度相冲突时,更多的是考验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和制定者对行业的熟悉程度,才能在其中取得平衡点,使内控制度真正成为推动业务工作的工具和准绳。

(五)相关人员对内控缺乏深入的理解

多数在基层体育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并未充分意识到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其内控体系存在着“空壳”“不落实”“落实不力”等问题,常常把思维限制在自己的岗位上,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所约束,而且因为缺少责任感而不愿意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作出贡献,忽略了一切工作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进行严密的控制。例如工作在一线的运动队领队、教练,常常因为制度的种种约束不能实现训练竞赛目标或者实现效率低下,误认为内控制度在人为设置困难,影响运动成绩的提升和奖牌名次的获得。另外,管理层缺乏对事业单位治理体系的认识,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的建设内容存在着知识、管理、实施等方面的盲区,使得工作难以有效地进行。目前大部分体育事业单位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许多领域仍由领导做主,仅仅关注队伍比赛成绩发展而忽视内部治理。

(一)提高基层体育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度

首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性的宣传,提高负责人对内控体系建设的认同度,从观念上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管理水平,建立一套具有自身行业特点、科学规范的内控制度体系,同时在执行上,做好对下级干部的示范作用,严格遵守规章,就不会损害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
其次,在行业内广泛宣传、推行科学有效的做法,树立建立内控制度的行业标杆,学习先进经验,营造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再次,还需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执行制度的能力;
最后,在运行过程中,要及时反馈总结,不断改进,逐层夯实责任,发挥内部控制应有的功能。

(二)不断建立健全有体育行业特色的内控体系

根据体育类事业单位行业特殊性,对其业务单位功能进行梳理,并制定具有体育特色的内部控制标准,建立健全的、有指向性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体育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构建完善、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对业务单位功能进行梳理,并制定具有体育特色的内部控制标准,并与单位内部的自我评价、目标责任相结合。例如设计运动队外训和比赛的计划、预算申报流程,外训期长无法及时报销账务和归还公务卡细则,制定器材服装购买制度及管理措施,全民健身场馆的安全应急预案等,并结合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构建相关制度,使体育类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能够站在更高政治站位、更全面的视角上进行构建。在未来的发展中,逐步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和革新。另外,要有一个完善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以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负责,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赏,使其有充分的晋升机会,也能对某些不负责任的管理者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完善监管和内外部监督体系

没有监管,就无法建立起内部监控体系,监督对内控而言不可或缺。作为体育事业单位的主管单位,对其负有监管责任。第一,要完善审计监管制度,客观公正地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并根据大量的信息进行合理的评价,为防范和预防提供依据。第二,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管,要吸取其他单位和部门的有益做法,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陷,并进行完善,将内部控制的危险降至最低。第三,管理层应充分关注外界的监管,对财务数据进行经常性的审查,并对失职的管理层发出清晰的警告,以保证财务状况真实、透明、公开。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单独要设立内审部门,并树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自身没有内部监督能力的单位,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开展相关的监督、考核等活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外部监督和评估机构无法对体育类事业单位属性和业务进行深入了解,通常会造成监督和评估结果缺乏实际可操作性。因此,一方面聘请外部力量开展监管,另一方面在评估工作中本单位相关部门应全程参与,使监督评估结合实际,阐述行业特点,解释行业特殊性,以保证监管和评估的综合性和联系实际性。采用多种方式对内控执行情况进行监管,不应仅仅依赖于内控监督部门,应与日常审计、离任审计、专项检查、巡视巡查、自查自纠等工作相结合,通过财务人员,纪检人员和内控监督小组的多方参与,对单位内控体系进行监管和评价考核。同时,要建立和健全、规范、科学的业绩评价制度,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部门的业绩,并对其进行评价,加强对其在内部控制中的指导和制约,对在内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违法的单位和人员要进行严厉的惩罚,要使业绩考核的压力和激励的双重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改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

(四)加强体育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队伍的整体质量

内控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素养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单位的核心。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强化内部控制知识,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意义,把内部控制培训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定期举办内部控制培训会,研究和学习同行业中其他机构的优良成果,然后根据本单位的情况加以改良运用,并要求单位各级人员都要学习内部控制规范要求,研究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其中特别是单位财务人员、内审人员和纪检人员更应该重视业务学习,同时鼓励业务部门结合实际业务的需要,提出良好的管理建议,改进监督流程。

每年的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因此,管理者需要在本质和源头上认清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运用大局观安排内控工作,在招考工作中,应注重引入一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运作技术的高质量的内控人才,才能对单位治理中的资金管理、预算编制、资产管理、基础建设、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为负责人员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保证单位内部控制健康依法运行。

(五)提升体育事业单位制度信息化程度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人才的能力,必须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因此单位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探索,找出适应本行业、本单位的内控信息化模式。整个建设的过程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从本系统财政一级拨款单位开始,抽调相关的工作人员组成内控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服务于整个系统,承担对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资源、能力进行统筹领导的职责。相关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分类、对不同标准数据的分析汇总和整合,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操作的规范化管理,达到内控目标。最后再针对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单独改进,建立基础数据库,梳理各个模块间的兼容性,使得整个内控体系成为覆盖所有业务需求的有机融合体,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各模块的作用。经过个性化的设计,制定出符合体育行业实际需求的信息化建设制度,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各项内控制度的高效落实打下基础。

总之,体育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具有系统性和难度的课题。内部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环节,其具有行业特点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必须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体育行业的各级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主动地参加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高体育行业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内部控制的积极作用,为体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立足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工作基础上,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省贡献体育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单位体系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冰雪运动(2021年4期)2021-11-20——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今日民族(2021年3期)2021-09-30广西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09-29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宁波通讯(2021年14期)2021-09-29构建体系,举一反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填单位 要推敲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0年5期)2020-06-24看错单位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中国体育科技(2018年6期)2018-12-13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1期)2017-02-08“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4/62523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