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马晓文 李俊杰

(江西理工大学)

2020年3月,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的发布显示了党中央对在全体学生群体中实施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也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意见》的发布将对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

当代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历史时期,实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责任,历史地落在新时代青少年的肩上。作为时代新人,要承担起这些重大历史责任,就必须培养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的价值观念,并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教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但是仅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规律,因为这些规律只有在人的实践中才能真正把握。近年来在一些青少年中甚至出现了故意浪费劳动成果、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鄙视劳动人员的现象。这反映出在青少年群体中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正在被淡化,而在学校教育中则体现出忽视劳动的育人作用。党的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建设者才能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二)是正视劳动、重塑劳动观念价值的育人需要

《意见》指出要在全社会营造勤劳奋斗、节俭创新的劳动氛围。绝不允许出现看轻普通劳动者的现象,也不能有贪图享乐、妄想不劳而获的念头[1]。不管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科技创新到什么水平,永远改变不了劳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导作用。

人只有正确认识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作用,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而正确把握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否则将导致以劳动为耻,不愿劳动、不想劳动,不劳而获的奢靡风气也将毒害社会。

(三)是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需要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在此基础上,必须将知识传授和品德塑造、能力培养相结合,并以德行塑造为中心环节[2]。

高尚品德的养成、智能水平的激发,乃至健康体魄的形成,都需要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劳动能树立良好的品德,建立尊重劳动的正确价值观;
劳动能激发智力潜能,帮助劳动者思考人与自然、社会运行的规律,探索事物奥秘;
劳动能增强体魄,在劳动实践中强化体能;
劳动能培养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在劳动实践中发挥想象力进行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审美和创造能力的提升。所以,劳动是综合的教育形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血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发展最有力的文化支柱,帮助我们在世界多种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核心思想,内容深刻,影响持久广泛。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优势,蕴含着澎湃的精神活力、高尚的道德人格、辩证的科学思维、兼具形神的审美趣味[3]。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伦理道德方面,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国家治理方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彰显了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同样蕴含着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

人类发展历史表明,文化承担着以文育人、传承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历史使命,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明灯[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代语境的巨大变化推动中国特色劳动教育话语体系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融合应用具有深刻现实逻辑和广阔时代背景,是对新的时代要求的有力回应。

第一、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实现形式。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面临方法相对落后、载体平台欠缺、主体动力不足等多重困境[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将在传承方法、动力、空间、机制、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推进文化传承发展。

第二、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实践统一、师生协调联动的教育共同体,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搭建稳定平台、提供有力载体、创设传承生态。同时,劳动教育开拓新的传承空间,学校成为文化传承场域,并依托资源、基础设施、政策等为文化传承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教育中介,将师生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主客联结,文化传承主体基数增加,传承主体结构优化。师生协调互动,形成发展合力,传承动能增强。

第三、是创新发展劳动教育,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劳动教育体系可从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机制、评价体系等多层次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劳动教育,使增进文化了解和文化认同成为新的价值取向,拓宽细化了劳动教育目标的意涵。同时,传统文化的引介丰富了劳动教育形式和内容,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中也在总结提炼新的育人经验,探索新的育人机制和范式。此外,文化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对评价体系提出新的要求,促进评价体系的逻辑转向和尺度变革。

第四、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复兴的宏大命题是中国教育的根本现实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永恒追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出发点[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培育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资源。其所体现的崇尚劳动的历史传统、和合共生的价值理念、天下大同的理想情怀、多样实用的技巧技能等都将深刻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劳动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赋予劳动教育鲜明的文化特质,提升劳动教育的人文境界,在增强学生文化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品质,并在实践中增强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凝魂聚力、立德树人。

本文在深刻总结我校劳动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文化—课程—实践”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现从基本原则、要素关系、实践路径三方面建构该模式的完整框架和运行逻辑。

(一)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1)要素协同性和主体联动性相统一。要素协同性既指文化、课程、实践三者紧密结合、相互贯通、同向发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又指其他要素诸如配套设施、评价体系等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障模式的稳定运行。主体联动性主要指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以教学目标为引领,以师生协作为驱动、以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重点,维持和增强模式运行的基本动力。

(2)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科学性指该模式必须符合劳动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以学习者当前综合素养为基准,以当前具体教育目标为根据,确保模式实施符合实际、贴合标准、契合要求。人文性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向度之一,是对历史上过度重视生产技能的偏颇教育思想的理性反思,是对价值理性复归的呼唤。坚持人文性就必须坚持一切理论和实践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展开,注重人文素养、突出人文精神、彰显人文关怀。

(3)稳定性和开放性并重。稳定性指模式运行必须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保持目标稳定、要素稳定、动能稳定、资源稳定,在科学的轨道上运行。开放性指该模式不是僵化的封闭结构体,而是要素流动,兼收并蓄的开放共同体。其主要体现在立足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体现在借鉴经验、扬长避短、完善自身;
体现在设施联通、资源互通、师生沟通。

(二)模式要素的相互关系

要素协同性是文化、课程、实践三者最基本的关系,现从相互作用的视角对三者关系加以具体阐发。

(1)文化与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文化成为劳动教育课程的灵魂和鲜明特色,课程是承载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并在课程标准、内容、要求等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2)文化与实践。实践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源泉和主要方式。在该模式中,依托文化形成的具体活动和项目是实践的重要对象,学生是在生动的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3)课程与实践。课程与实践是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学生在课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具体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
实践是课程的空间延展,也是课程知识的实现形式。在实践中,学生理解、应用和升华课程知识。

(三)模式运行的实践路径

具体方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劳动教育的实然之举,是该模式运转的核心。现从文化、课程、实践三个维度阐述具体方式。

(1)文化维度。文化维度上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发掘和文化劳动项目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丰富资源。明确劳动教育必须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重点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劳动意义和教育价值。这是传统文化应用于劳动教育的前提条件。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劳动品德,神农尝百草、嫘祖始养蚕的劳动故事,因地制宜、精耕细作的劳动技能等都是发掘的重要对象。

文化劳动项目必须坚持教育性、文化性、适配性、实践性相统一。教育性方面,必须选取能够折射劳动精神、风貌、品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项目的教育意蕴。比如京剧,其中不同人物的脸谱设计体现了戏剧妆容绘制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文化性方面,必须选取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特质的项目。如二十四节气、功夫、剪纸等。适配性方面,文化劳动项目必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适配,不宜选取难度过高、超越学生水平的劳动项目;
必须和课时安排适配,高校劳动教育课时安排大多较短,可相应地安排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文化项目,如剪纸、贴窗花、简易水墨画的学习、对联书写等;
实践性指文化项目必须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基础性。即使未受到专门训练的学生经过短期训练后也可实地操作。如山歌民歌、年画、书法等。

(2)课程维度。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面临劳动教育地位缺失、学生积极性不高,教材建设上缺乏课程标准指引等现实桎梏[7]。必须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为着力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为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劳动教育创造条件。第一,完善课程目标。在原有劳动教育目标基础上,提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实践开展等具体要求,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课程、入课堂提供基本路标。第二,改革课程内容。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课程中的地位和比重,推进传统文化和劳动课程有机融合,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生动性,在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中陶冶劳动情操,增强劳动自觉。第三,丰富课程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充实文化资源,构建视频、影像、学术、实物多元文化资源体系,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教学质量。第四、优化课程实施。以课程目标为价值引领,文化资源为重要依托,文化和劳动知识结合为基本方式,提升文化素养和劳动素养为最终归宿构建课程实施完整环节。第五、优化课程评价。评估传统文化融入后劳动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着重分析学生在教学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理解程度,反思教学过程,提炼教育经验,探索“文化—劳动”融合新方式。

(3)实践维度。劳动实践是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形成积极劳动态度,深化劳动知识技能学习的必由之路[8]。当前,劳动教育面临校内外实践基地缺乏,学生校外劳动实践不足等问题[9]。必须从实践主体、客体、介体三方面建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主体层面上,组建文化素养深厚、劳动知识过硬、教学水平一流的教师团队。教师组织劳动实践、科学安排文化实践活动流程;
对学生不能理解的文化知识和尚未完全掌握的劳动技能,教师提供必要指导;
教师利用已有专业知识,评估学生实践成果,并阐发实践活动中蕴含的劳动意义和文化内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已有的文化知识和劳动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感知、传承、创造文化,树立正确劳动观,提升劳动能力;
客体层面上,必须坚持实践养成和文化体验并重,创造更多文化传承型的劳动实践活动,丰富场景式体验式文化项目;
介体层面上,坚持校内校外实践相结合,打造总体环境优美、设施设备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教学作用良好的文化实践基地,搭建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劳动实践平台;
依托现代科技,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获得感,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在全国大中小学生群体中实施劳动教育是落实《意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在育人导向上具有天然的契合,将二者融合发展,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增强文化自信,也利于高校探索劳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进而在高校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传统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内蒙古教育(2021年20期)2021-03-08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中华 传统文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5/6253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